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时间:2023-11-03 08:30:27 丽华 说课稿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通用8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可以帮助我们提高教学效果。那么你有了解过说课稿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通用8篇)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1

  [教材分析]

  中学阶段我们研究的多项式函数中有二次函数,研究的几何图形中有二次曲线。因此一元二次方程便成为了方程中研究的重要内容。一元二次方程有根与系数关系,求根公式向我们揭示了两根与系数间的密切关系,而根与系数还有更进一步的发现,这一发现在数学学科中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本节内容既是代数式、一元一次方程和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等知识的进一步深化,又蕴含有丰富的数学思想方法,也为学生们将来的学习打下了必要的基础。

  [学生分析]

  进入了初二下半学期,随着年龄的增长以及实验几何向论证几何的逐步推进,学生们的逻辑推理能力已有了较大提高。因此在学过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后,自主探究其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完全可能的。再加上我所执教的学生,他们有着较强的认知力与求知欲,

  基于以上思考,我在设计中扩大了学生的智力参与度,也相对放大了知识探索的空间。

  [教学目标]

  在学生探求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活动中,经历观察、分析、概括的过程以及“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能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检验两数是否为原方程的根;已知一根求另一根及系数。

  理解数学思想,体会代数论证的方法,感受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难点]

  发现并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包括知识从特殊到一般的发生发展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请学生求解表格内的方程,完成解法的交流以及求根公式的复习,求根公式向我们揭示了两根与系数间的关系,那么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间是否还有更深一层的联系呢?由此疑问,导入新课。

  二、探求新知

  数学学科中由数到式的结构编排,让我们想到了从两根运算上的最简组合:和差积商展开进一步研究。初探新知中,我将学生们分成两组,分别对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进行和差积商的运算,之后将结果汇总展示,共同观察与系数的联系。我在这些方程中安排了两个无理根方程。当学生们发现这两个无理根在求和,求积后,竟变成了有理数,而且每一组两根和(积)都与系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此时的他们不难对两根和与两根积产生关注,经历了对二次项系数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差积商的研究后,确定了课题并获得猜想:“两根和等于一次项系数的相反数,两根积等于常数项。”对于这一猜想,会有学生提出不同看法,他们提出研究二次项系数非1的一元二次方程。学生的.质疑启动再探新知。直接研究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这一环节中我不再给出具体的方程要求研究,故除了部分同学自定义方程求根求和求积后产生猜想,还有部分同学对仍保留在板书部分的求根公式着手进行两根和,积的运算。这两种方案齐头并进,当前者通过不断验证来说明他们猜想的可靠度时,后者通过论证,在严格意义下,说明了此结论的正确性。对于论证中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在第一时间内揪错指正,

  在知识初探与再探后,学生获得了新知,得到了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三、训练感悟

  我将之前从学生那里收集来的错解对照表中方程,询问检验其正误的方法。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将其代入方程,进行检验。为寻求更为简便的方法,引出作用一,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不解方程检验两数是否为原方程的根。我再给出两例,便于巩固练习,更明确了只有当两数和(积)同时满足方程两根和(积)的时侯,才是正确的根。当学生们正为找到了一种行之有效的检验方法,高兴不已的时候。突然间,表格中的数据丢失了,我分别隐去了方程的一根及b,c,a三个系数。为了将材料修复,学生小组展开热烈的讨论。有了上一题的经验,学生们会利用根与系数关系,不解方程,求出另一根及系数。也会使用代入求解的方法解题,通过新旧方法的比较,在训练中获得感悟:方法的选择在于简便,学生们在选择了恰当的方法后,修复了材料也巩固了新知。

  四、总结提升

  由学生回顾知识的发生发展及应用过程,以“我的收获”与“我的疑惑”交流心得。我再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引导领会数学的思想。我还会自豪的告诉他们,数学家们还发现了存在于一元n次方程中的根与系数的普遍关系,这一内容将在高数中有所涉及,激励奋进五、分层作业,除必做题外,留有一道思考题:已知x1,x2分别是方程2x2+3x-5=0和两个根,利用根与系数关系,求:(1)x12x2 +x1x22(2)x12 +x22(3)x1-x2的值。作为能力上的提升。也为下一课内容作下铺垫。

  [设计意图]

  现在的设计较之以往,有所继承,有所变革。

  1.研究启动入口不同

  过去我总是先给出若干具体方程要求学生求根,并计算两根和(积),作出猜想。这样的数学后曾有学生问我:“老师为什么会想到两根和(积)与系数的关系,而不是其它?”这种疑问的产生一定与过去设计指定了学生的活动过程有关,为了给学生的活动指向更为宽泛,让两根和积与系数的研究更显合理,现在的设计中主要体现了由数到式的研究,从两根和差积商的重组合再有所观察,有所挑选,方才定位于两根和(积)作进一步的探究。这种设计正是从数学内部下了功夫,由知识线索的连贯性,师生共同理顺了实验对象的来龙去脉,从数学本身上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分析、概括的综合能力。

  2.探究部分两步走

  我将二次项系数为1,非1的一元二次方程分两次出现,分别放置与知识初探和再探两个环节,这样设计的原因有一:学生的认知能力总是有所差异的,如果将这些方程合二为一加以研究的话,一部分同学对别人获得的正确猜想是瞬间接受,却缺乏思维的参与。事实上,研究事物往往从简单到复杂,在这里,当a=1时,易找规律,当a ≠1后造成的认知冲突,更是激发了这一猜想的完善。其实这一串,由实验——猜想——再实验——再猜想的思维过程,既符合认知规律,也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示范,一种创造性能力的培养。为了让每一个学生都亲身参与其中,真正感受由“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一客观世界认知论的基本规律。便是我如此设计的原因之一。原因二:研究入口处,利用两根和差积商的结果,优选出对和积的研究。初探中二次项系数为1的方程两根计算足以起到这一筛选作用。因此在下一环节的再探新知中,便自然关闭了对两根差与商相对较为繁琐的计算,直接由两根和积入手研究与系数的关系,提高了研究的效率。

  3.再探新知放手走

  我没有再给出任何具体的方程以供研究,这里的放手,引出了学生不同的操作方法。一部分学生把注意力转放在求根公式上展开直接论证,就连另一部分学生自定义方程数据研究的方式也各不相同,他们有的翻开笔记本查阅之前解方程的资料;有的反凑特殊值方程;更有的会从中提炼出代数论证的方法;当然也有借助于计算器完成了繁琐的计算。

  放手的探究,为了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有更多方法的选择,从而展开自主的学习。

  [尾声]

  但原学生们带着对数学的兴趣与喜爱,在学的海洋里,奋勇搏击。而作为一名青年教师的我,亦将在教学的舞台上,不断求索。多由学生所想来引导;多设角度空间去探究;多从细节处渗透数学思想,充分利用数学课堂来达成文化传承与发展创新的协调统一。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2

  教材地位分析: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在学习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和根的判别式之后引入的。它深化了两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是方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频率较高,也常与几何、二次函数等问题结合考查,是考试的热点。

  教材的处理: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关系并会初步应用。

  2、提高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3、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4、通过学生探索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综合、判断的能力。激发学生发现规律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难点的突破

  重点:根与系数的关系。

  难点:对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理解和推导。

  难点的突破方法:由已知两根构造新方程入手,由学生观察并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用求根公式再严格加以证明,证明的过程是一个再熟悉和再理解的过程。

  三、教学构想:

  在构思这节课时,感到教材中所提供的方法虽然能更加直接的引出根与系数的关系,但忽略了定理最初形成的过程(即:为何要检验两根之和,两根之积?)。因此我根据前面所学内容,从已知两根求作方程入手,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根与系数的关系。此时所得出的恰好是二次项系数为1的方程,这种特殊的方程有这种规律,是不是对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方程也同样有这种规律呢?于是引出下文,并推及到韦达定理的出现与证明。然后加入对数学家韦达的介绍,及我国古代数学家在根与系数关系上的贡献,激发学生的爱科学,用科学的`情感,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最后,再由学生自主小结,谈体会,给整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

  四、教法、学法:

  为了体现二期课改中“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在课程的引入和新授中充分地考虑在学生已有知识与新知识间架起一座桥梁,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注重由学生自己探索,让学生参与韦达定理的发现、不完全归纳验证以及演绎证明等整个数学思维过程。

  学生通过对所提问题的求解,在观察、归纳中发现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间的关系。从已知两根构造方程引入,积极配合使学生能观察出所给出的两根与所作方程系数的关系。比原先求出两根,验证两根之和,之积的难度提高了,但数学思维品质也相对提高了。实践证明,只要教学语言使用得当,问题情境设计得好,学生是能够从题目中去获得发现的。

  教具,学具的选择:

  采用电教手段,增大教学的容量和直观性,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教学流程:

  1、复习提问

  (1)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和求根公式。

  (2)求一个一元二次方程,使它的两根分别为1)2和3 2)—4和7

  3)3和—8 4)—5和—2

  问题1:从求这些方程的过程中你发现根与各项系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2、新课讲解:

  如果方程x2+px+q=0有两个根是x1,x2,那么x1+x2=——p,x1x2=q

  猜想:2x2—5x+3=0这个方程的两根之和,两根之积是否满足这个特征?

  问题2:对于二次项系数不为1的一元二次方程两根之和,两根之积有怎样的特征?

  引出韦达定理,并加以严格论证。

  介绍数学家韦达。

  3、巩固练习:

  口答下列方程的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

  1)x2—3x+1=0

  2)x2—2x=2

  3)2x2—3x=0

  4)3x2=0

  判断对错,如果错了,说明理由。

  1)2x2—11x+4=0两根之和11,两根之积4。

  2)4x2+3x=5两根之和,两根之积。

  3)x2+2=0两根之和0,两根之积2。

  4)x2+x+1=0两根之和—1,两根之积1。

  4、学生自主小结。

  5、布置作业。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3

  教材分析

  以求根公式为基础,教材通过求根公式求出的根x1、x2,得出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以及以求x1、x2为根的一元二次方程。然后通过例题掌握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简化一些计算,和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某些字母系数的取值。

  学情分析

  1、会找一元二次方程 ax2+bx+c=0(a≠0)的系数a、b、c

  2、会利用求根公式求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x1,x2

  3、出示一些学生所熟悉和感兴趣的东西,结合一元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使他们在现代化的教学模式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求某些代数式的值(例如两个根的倒数和与平方数,两根之差),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某些字母系数的取值。

  2、能力目标:经历观察、实验、猜想、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推理能力,能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3、情感目标:通过情境教学过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培养学生积极学习数学的态度。体验数学活动中充满着探索与创造,体验数学活动中的成功感,建立自信心。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2、难点:从具体方程的根发现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之间的关系,并用语言表述,以及由一个已知方程求作新方程,使新方程的根与已知的方程的根有某种关系,比较抽象,学生真正掌握有一定的难度,是教学的难点。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4

  一、复习引入

  导语: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16世纪法国的杰出数学家韦达发现了这一关系,你能发现吗?

  二、探究新知

  1.课本思考

  分析:将(x-x1)(x-x2)=0化为一般形式x2-(x1+x2)x+x1x2=0与x2+px+q=0对比,易知p=-(x1+x2),q=x1x2.即二次项系数是1的一元二次方程如果有实数根,则一次项系数等于两根和的相反数,常数项等于两根之积.

  2.跟踪练习

  求下列方程的两根x1、x2.的和与积.

  x2+3x+2=0;x2+2x-3=0;x2-6x+5=0;x2-6x-15=0

  3.方程2x2-3x+1=0的两根的和、积与系数之间有类似的关系吗?

  分析:这个方程的二次项系数等于2,与上面情形有所不同,求出方程两根,再通过计算两根的和、积,检验上面的结论是否成立,若不成立,新的结论是什么?

  4.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中的a如何教育如何教育不一定是1,它的两根的和、积与系数之间有第3题中的关系吗?

  分析:利用求根公式,求出方程两根,再通过计算两根的和、积,得到方程的两个根x1、x2和系数a,b,c的关系,即韦达定理,也就是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为:两根的和等于一次项系数与二次项系数的比的相反数,两根之积等于常数项与二次项系数的比.求根公式是在一般形式下推导得到,根与系数的关系由求根公式得到,因此,任何一个一元二次方程化为一般形式后根与系数之间都有这一关系.

  5.跟踪练习

  求下列方程的两根x1、x2.的和与积.

  13x2+7x+2=0;3x2+7x-2=0;3x2-7x+2=0;3x2-7x-2=0;

  25x-1=4x2;5x2-1=4x2+x

  6.拓展练习

  1已知一元二次方程2x2+bx+c=0的两个根是-1,3,则b=,c=.

  2已知关于x的方程x2+kx-2=0的一个根是1,则另一个根是,k的值是.

  3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px+q=0的两个根互为相反数,则p=若两个根互为倒数,则q=.

  分析:方程中含有一个字母系数时利用方程一根的值可求得另一根和这个字母系数;方程中含有两个字母系数时利用方程的两根的值可求得这两个字母系数.二次项系数是1时,若方程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或互为倒数,利用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得方程的一次项系数和常数?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5

  教学内容:

  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并会初步应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

  1.在探究中得出结论,获取成功的体验,激发学习热情,建立自信心。

  2.培养学生去发现规律的积极性及勇于探索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重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推导。

  难点:正确理解根与系数的关系,灵活运用根与系数的关系。

  教学程序设计:

  一、复习引入:

  1、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和求根公式.

  请两位同学写在黑板上,其他同学在纸上默写,交换检查,互相更正。对出错严重之处加以强调。

  2、解方程①x2-5x+6=0,②-2x2-x+3=0.

  观察、思考两根和、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

  提问: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都有这样的规律吗?

  观察、思考两根和、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由学生大胆猜测,得出结论。

  二、探究新知

  推导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与两根积和系数的关系.

  设x1、x2是方程ax2+bx+c=0(a≠0)的两个根.试计算(1)x1+x2(2)x1*x2 一名学生在板书,其它学生在练习本上推导.过程略。

  由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结论1.如果ax2+bx+c=0(a≠0)的两个根是x1,x2,那么:bcx1?x2,x1x2 aa

  教师举例说明,学生理解记忆。

  1、验根.

  (口答)判定下列各方程后面的两个数是不是它的两个根

  (1)x2-6x+7=0; (-1,7)

  (2)-3x2-5x+2=0; (5/3,-2/3)

  (3)x2+9=6x (3,3)

  要求:学生先思考,再举手抢答,调动学习气氛。

  注意:

  ①将方程化为标准形式

  ②计算准确,公式要用对

  2、已知方程一根,求另一根.

  例:已知方程5x2+kx-6=0的根是2,求它的另一根及k的值.

  先由学生用自己的办法解答,老师巡视后,请具有代表性的解法的同学将解法板书在黑板上,经点评后,有同学评价各种解法的优劣,学生进行比较,体验方法的优越性,从而认识到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价值。

  小结:

  验根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简单应用,应用时要注意三个问题:

  (1)要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2)注意符号

  3、(口答)下列方程中,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各是多少?

  (1)x2-2x+1=0;(2)x2-9x+10=0;

  (3)4x2-7x+1=0;(4)-9x+x2=0;

  (5)x2=9

  此组练习的目的是更加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

  根据题目的计算难易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对答对的.同学给与充分的表扬,对答错者应引导其掌握方法,并多给一次机会,让其得以消化和巩固,同时增强学生自信,提高学习积极性。

  反思(1)(2)

  导出结论2:如果方程x2+px+q=0的两个根是x1,x2,那么x1+x2=-p,x1·x2=q. 注意:结论1具有一般形式,结论2有时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三、反馈训练应用提高

  已知方程3x2-7x+m=0的根是1,求它的另一根及m的值.

  本题培养学生对具体问题的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考查根与系数的关系的灵活运用,在解题过程中,学生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解法,这时教师应先予以肯定,同时要引导学生比较二者的差异,体现新知的应用价值。

  拓展:

  已知x1,x2是方程2x2+3x-1=0的两个根,试求:

  (1)x12x2+x1x22,

  (2) (x1+x2)2.

  本题的设计要求知识的迁移能力较强,学生在尝试时定会遇到各种阻碍,这正是教师想要达到的效果,只有产生了疑问,有了矛盾的激发,课堂才会更精彩。此时,教师应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联系所学知识,分析所求与已知间的联系,共同探究解决疑难的办法,说明矛盾产生的原因。

  四、达标检测

  1、关于x的方程ax2?(3a?1)x?2(a?1)?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根x1、x2,且有x1?x1x2?x2?1?a,则a的值是

  A.1 B.-1 C.1或-1 D. 2

  2、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k+1=0的实数解是x1和x2。

  (1)求k的取值范围;

  (2)如果x1+x2-x1x2<-1且k为整数,求k的值。

  五、小结提高

  1.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它深化了两根的和与积和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必须熟记,为进一步使用打下基础.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索与推导,向学生展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倡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锻炼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六、布置作业

  必做题

  1212122.已知方程2x2-7x+m=0的根是4,求它的另一根及m的值. 选做题 mx3.方程 2?2mx?m?1?0(m?0)

  有一个正根,一个负根,求m的取值范围。

  七、板书设计

  结论1

  例题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结论2

  上文为大家推荐人教版初三数学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教学计划模板,希望大家仔细阅读,愿大家生活愉快。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6

  一、复习引入

  1、已知方程 x2—ax—3a=0的一个根是6,则求a及另一个根的值。

  2、有上题可知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与根有着密切的关系。其实我们已学过的求根公式也反映了根与系数的关系,这种关系比较复杂,是否有根简洁的关系?

  3、有求根公式可知,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的两根为x1= ,x2= 观察两式左边,分母相同,分子是—b+√b 2—4ac与—b—√b 2—4ac。两根之间通过什么计算才能得到更简洁的关系?

  二、探索新知

  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方 程x1x2x1+x2x1、 x2

  x2—2x=0

  x2+3x—4=0

  x2—5x+6=0

  观察上面的表格,你能得到什么结论?

  (1)关于x的方程 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之间有什么关系?

  (2)关于x的方程ax2+bx+c=0(a≠0)的两根x1, x2与系数a,b,c之间又有何关系呢?你能证明你的猜想吗?

  解下列方程,并填写表格:

  方 程x1x2x1+x2x1、 x2

  2x2—7x—4=0

  3x2+2x—5=0

  5x2—17x+6=0

  小结:

  1、根与系数关系:

  (1)关于x的方程x2+px+q=0(p,q为常数,p2—4q≥0)的两根x1,x2与系数p,q的关系是:x1+x2=—p, x1、 x2=q(注意:根与系数关系的前提条件是根的判别式必须大于或等于零。)

  (2)形如的方程ax2+bx+c=0(a≠0),可以先将二次项系数化为1,再利用上面的结论。

  即: 对于方程 ax2+bx+c=0(a≠0)

  ∵ ∴

  ∴ ,

  (可以利用求根公式给出证明)

  例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例2:不解方程,检验下列方程的解是否正确?

  例3: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是—1和2,请你写出一个符合条件的方程、(你有几种方法?)

  例4:已知方程 的一个根是 ,求另一根及k的值、

  变式一:已知方程 的两根互为相反数,求k;

  变式二:已知方程 的两根互为倒数,求k;

  三、巩固练习

  1、已知方程 的一个根是1,求另一根及m的值、

  2、已知方程 的一个根为 ,求另一根及c的值、

  四、应用拓展

  1、已知关于x的方程 的一个根是另一个根的2倍,求m的值、

  2、已知两数和为8,积为9,求这两个数、

  3、 x2—2x+6=0的两根为x1,x2,则x1+x2=2,x1x2=6、是否正确?

  五、归纳小结

  1、根与系数的关系:

  2、根与系数关系使用的前提是:

  (1)是一元二次方程;

  (2)判别式大于等于零、

  六、布置作业

  1、不解方程,写出下列方程的两根和与两根积。

  (1)x2—5x—3=0

  (2)9x+2= x2

  (3) 6 x2—3x+2=0

  (4)3x2+x+1=0

  2、 已知方程x2—3x+m=0的一个根为1,求另一根及m的值、

  3、 已知方程x2+bx+6=0的一个根为—2求另一根及b的值、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 7

  一、教学目标

  1.掌握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式,能运用它由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出另一个根与未知系数;

  2.通过根与系数的教学,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和推理论证的能力;

  3.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向学生渗透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认识事物的规律。

  教学重点和难点:

  二、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1.教学重点:根与系数的关系及其推导。

  2.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根与系数的关系。

  3.教学疑点: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是指一元二次方程两根的和,两根的积与系数的关系。

  4.解决办法;在实数范围内运用韦达定理,必须注意这个前提条件,而应用判别式的前提条件是方程必须是一元二次方程,即二次项系数,因此,解题时,要根据题目分析题中有没有隐含条件和。

  三、教学步骤

  (一)教学过程

  1.复习提问

  (1)写出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式和求根公式。

  (2)解方程①,②。

  观察、思考两根和、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

  在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下,由沉重得出结论,教师提问:所有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根都有这样的规律吗?

  2.推导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与两根积和系数的关系。

  设是方程的两个根。

  由此得出,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一元二次方程两根和与两根积与系数的关系)

  结论1.如果的两个根是,那么。

  如果把方程变形为。

  我们就可把它写成的形式,其中。从而得出:略写

  结论2.如果方程的两个根是,那么 。

  结论1具有一般形式,结论2有时给研究问题带来方便。

  练习1.(口答)下列方程中,两根的和与两根的积各是多少?

  (1);(2);(3);

  (4);(5);(6)

  此组练习的目的是更加熟练掌握根与系数的关系。

  3.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

  (1)验根。(口答)判定下列各方程后面的.两个数是不是它的两个根。

  ①;②;③;

  ④;⑤。

  验根是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关系的简单应用,应用时要注意三个问题:(1)要先把一元二次方程化成一般形式,(2)不要漏除二次项系数,(3)还要注意中的负号。

  (2)已知方程一根,求另一根。

  例:已知方程的根是2,求它的另一根及k的值。

  解法1:设方程的另一根为,那么。

  又 ∵ 。

  答:方程的另一根是,k的值是-7。

  此题的解法是依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设未知数列方程达到目的,还可以向学生展现下列方法,并且作比较。

  方法(二) ∵ 2是方程的根,

  原方程可变为

  解此方程。

  方法(三)∵ 2是方程的根,

  答:方程的另一根是,k的值是-7。

  学生进行比较,方法(二)不如方法(一)和(三)简单,从而认识到根与系数关系的应用价值。

  练习:教材P32中2。

  学习笔答、板书,评价,体会。

  (二)总结、扩展

  (12)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推导是在求根公式的基础上进行。它深化了两根的和与积和系数之间的关系,是我们今后继续研究一元二次方程根的情况的主要工具,必须熟记,为进一步使用打下基础。

  2.以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的探索与推导,向学生展示认识事物的一般规律,提倡积极思维,勇于探索的精神,借此锻炼学生分析、观察、归纳的能力及推理论证的能力

  3.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在中考中多以填空,选择,解答题的形式出现,考查的频率较高,也常与几何、二次函数等问题结合考查,是考试的热点,它是方程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布置作业

  教材P32中1 P33中A1。

【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说课稿】相关文章:

一元二次方程说课稿(通用10篇)06-30

用公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说课稿(通用10篇)09-21

《图形之间的关系》说课稿12-01

《一元一次不等式》说课稿04-18

《圆周角与圆心角关系》说课稿08-09

06-29

07-13

06-20

06-06

《圆周角和圆心角的关系》说课稿0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