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观课报告

时间:2021-08-16 14:36:24 工作报告 我要投稿

小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观课报告

  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做到课堂中有思考,思考中做活动,让孩子们在自己的感悟中不知不觉的结束整堂课的学习。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观课报告

  【小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观课报告1】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当郑汛老师结束课与孩子们道“再见”时,我看到了孩子们依依不舍的目光,听到了孩子们“喜欢上郑老师课”的真情流露,忽然间觉得郑汛的这份潜入孩子心中的课感不正是著名特级教师吴正宪老师那种温暖课堂的范吗?为什么师生间能有如此“一见钟情”似的互动交流,我想因为学习中在老师的幽默带领下孩子们有一份融入知识形成过程的快乐,于是他们不仅有了数学知识上的收获,有了数学思想方法的发展,更有了学习成功喜悦的深切享受——如比较两张纸大小时由自己命名比较的方法:一眼看穿法、重叠法、割拼法等…

  1. 小手纷纷动起来,走进“面积”和“面积单位”两个概念

  课的开始,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摸一摸身边熟悉的物体的面,直观体会和发现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在获得多种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揭示面积概念,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动手摸面,体会比较面的大小,也有利于与前面学习的长度加以区分比较。

  在学习面积单位时,教师让学生通过观察层层递进比较两张纸面积的大小,学生在操作中,充分理解测量物体面积要用统一的标准,这统一标准就是要学习的面积单位。这样符合学生的认知探索规律,有利于学生面积单位这一知识的形成。

  2.巧设问题,切实感受3个面积单位朋友诞生的必要性

  在面积单位的教学时,为了让学生理解引进面积单位的必要性,教师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性问题:你能想到什么方法比较它们的大小?如果不用“暴力”割拼纸张你能比较出它们的大小吗?于是学生在已有经验的基础上,用一眼看穿法(目测法)、重叠法比较出前两组两张纸之间面积的大小,却无法用这些方法准确比较黄、蓝两张纸面积的大小,从而使学生产生了认知矛盾的冲突,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索比较面积方法的强烈愿望。教师很好地抓住这一时机,因势利导,引导组织学生借助手中的学具,在摆一摆、量一量、数一数的过程中,亲身体验到比较两个图形面积的大小要用“统一的标准──面积单位”,从而体会到用正方形测量比较方便。这一系列的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活动,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形成和建构,培养了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合作能力。

  3. 摸一摸、站一站,快乐感知“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老师通过让学生找学具袋中的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三个面积单位,初步形成表象,然后让他们对3个面积单位进行实际测量并估测课堂里一些物体表面的大小,从而使学生有效建立了各面积单位概念及发展了估测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有让孩子们找出自己身上的指甲盖、牙齿等约是1平方厘米的发现之旅,有让表现最棒的一组孩子站到1平方米纸板上的快乐体验时光…

  生动地设计总能吸引学生来兴趣盎然地投入学习探究,他们就是课堂的主人、学习的快乐使者。让数学联系生活、将抽象的概念物化成有形的东西、让孩子们在课结束时却意犹未尽,这都是郑汛老师个人教学风格的魅力所在,在赞叹之任亦有一些思考:

  1.如何更好地利用知识的迁移,减少旧知识的'负迁移?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很容易把面积与周长相混淆,把面积单位与长度单位相混淆。而且从课堂上已经不难发现,学生认为周长与面积存在一定的关系,周长长的面积就大。在交流时,也有学生老把面积说成周长。所以,在认识面积后再让学生摸一摸物体或封闭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加以区分概念。

  2.估测体现的是学生的估算能力,要让学生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表达。在估测身边物体表面大小时,学生常常进行肯定地描述——“教室的门是2平方米”、“1粒牙齿的表面是1平方米”等,但生活中的物体常都不是规则的平面图形且没有进行准确测量,因此应提醒学生使用规范的数学语言进行描述,只能说“约1平方厘米”、“约2平方米”等。

  由线条的认识到平面的认识,在成人眼里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而已可以说是质的跨越。本节课的教学郑汛老师紧密联系孩子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在具体情景中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学习,充分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注重了学习过程的探索与数学思想的渗透,亮出孩子们的主体性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彰显了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

  【小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观课报告2】

  又一次走进数学课堂,聆听了本校春晓老师执教的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这一课时的学习。为本节课春晓老师做了大量的准备,纵观整堂课,老师不停地引导学生合作、探究、交流,发现问题,并从中形成概念。

  第一环节通过摸与看,懂得物体的面有大有小,并得出物体表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然后通过认识封闭图形的大小,让学生自己得出什么叫面积,板书整理出定义。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想办法比较三张彩纸的面积大小。在第一次交流后引导学生第二次借助学具来进一步比较大小,并对方法有取有舍,怎样比较才是最确切的。最后及时回顾与小结。

  生动地设计总能吸引学生来兴趣昂然地投入学习探究,不用担心学生无事可做,不用担心学生利用探究时间讲空话聊天。他们就是学习的主人,他们就是知识的主人,讲数学联系生活,将抽象的概念转变成有形的东西。这都是教师理念的与时俱进带来的课堂氛围的良好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另外以一个小学数学教学门外汉的角度看这堂课,亦有一些不成熟的想法。

  1.如何更好地利用知识的迁移,减少旧知识的负迁移?学生在实际解决问题时,很容易把面积与周长相混淆,而且从课堂上已经不难发现,学生认为周长与面积存在一定的关系,周长长的面积就大。在交流时,也有学生老把面积说成周长。所以,我觉得在认识面积后再让学生摸一摸物体或封闭图形的面积和周长,加以区分概念。

  2.面积单位是个新概念,建立时是否可更深刻些?

  由线条的认识到平面的认识,在成人眼里看似简单,但对于学生而已可以说是质的跨越。要让每位孩子都有清楚的认识,是否还有更多值得推敲的成分。

  总之,本人受益良多。也激励更加积极地思考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方法。


【小学面积和面积单位观课报告】相关文章:

面积和面积单位观课报告10-28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06-29

面积和面积单位的教学心得01-15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心得01-03

《面积和面积单位》教学心得范文04-29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通用5篇)03-16

《面积和面积单位》说课稿(通用5篇)07-20

圆锥的侧面积和全面积说课稿03-25

观《谁围的面积最大》教研课有感1000字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