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发布时间:2017-08-09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怎样使课堂提问恰到好处,是每一位教师孜孜以求的。下面是小编整理的201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欢迎大家阅读!

  【201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1】

  我有幸参加了沂南县小学语文分片联研暨远程研修研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聆听了张庆欣老师执教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该课文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的一篇文章,讲述了作家肖复兴在1992年为了纪念叶圣陶先生而写的回忆文章,回忆1963年叶圣陶先生给“我”批改作文,并请“我”到他家做客,使“我”受益匪浅的成长经历,表现了叶圣陶先生对文一丝不苟、对人平易真诚,堪称楷模的文品和人品。张老师在这节课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崭新的教法,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声情并茂、自然大方的教态,变化多端的多媒体课件,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和启迪。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张老师带领学生欣赏爬山虎图片,回顾学过的文章《爬山虎的脚》、学生介绍了解的叶圣陶先生,这样既能领导学生回顾知识,又教给学生知识相互联系的方法。“我们走进那片绿绿的爬山虎”,师生板书课题,齐读,学生质疑。学贵有疑,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带问题学习课文,好奇心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

  二、采用多种方法,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

  “课文预习好了吧?老师检查一下你们”出示词语,两名学生合作读、一名学生读、学生领读……“对于课文内容,老师出个小问题考考你们”两名学生交流,师适时板书,生写到笔记本上。在这一环节中张老师注重了学生的全员参与,让学生乐于参与,并教给学生记笔记,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精读课文,抓关键词句,体味人物品质,渗透写作方法。

  张老师紧紧围绕“修改作文”“邀请做客”两件事,运用“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品质”的阅读方法,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多种方法、带着不同感受品读重点句段,全班展示交流感悟,让学生充分感悟叶老先生一丝不苟、平易近人的品质,内心产生共鸣。在品读的过程中,张老师很好的渗透了习作的写作方法,让学生明确了写作文要做到:用词准确、语句规范、内容具体感人。课堂真正实现了从“教课文”到“教语文”的转变。

  四、课后练笔,学以致用,能力提升,情感共鸣

  让学生运用本课学到的写作方法用词准确、语句规范、文章具体感人,写一写良师益友给自己的帮助。作业注重拓展,引向实践,让学生学以致用,提升能力,情感达到共鸣。

  总之,这次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对于自己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中,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提高自身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让自己成为合格的教师。

  【201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2】

  7月11日,有幸参加了沂南县小学语文分片联演暨远程研修磨课活动,观摩了低、中年级阅读教学课。感受最深之处,乃是四位老师在教学中遵循语文学习的基本规律,体现出的良好的方法意识。我们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学习方法的习得远重于知识的获取。四位老师的课堂,随时可见学法指导的匠心所在,特别是张庆欣老师为我们展示的《那片绿绿的爬山虎》一课。

  在张老师的课堂上,我不由自主地成为了一名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会了带着问题去认真倾听的方法;把查到的资料内化成自己的语言以后,再抓住重点向别人介绍的说话方法;学会了用“停顿、换气”的读书方法去攻克难读的长句;学会了用联系生活,联系上下文,借助词典的方法去理解词语;更学会了用形声字的规律,形近字的特点,同音字的特点去记忆生字的方法。我们说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材是学习活动的凭借,方法不过是对教材的有效处理。选择教学策略,一是吃透学生,二是吃透教材,二者处理好了,解决好了,教学效果自然是事半功倍。

  张老师的课上随处可见她对于学生读书方法的指导。

  1、重视了读书习惯的培养。

  我们不时听到这样的声音:“默读课文,书平放这样便于你学习”“读完的同学,我们一起交流交流,把你的语文书立起来。”我们看到梁老师在教学第一部分时安排了自学的环节,出示自学提示:默读课文第一部分,思考:拿到叶老为“我”修改的作文,“我”看到了什么?有什么感受?给了学生足够的自学时间,让学生静下心来,潜心会文本;我们还看到了张老师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则评语写的全是我的优点,别忘了叶老修改了一百多处呢,你有什么疑问吗?”……从这些细节中我们不难看出,张老师能从学生实际出发,不失时机地教给学生一些读书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读书学习习惯。真正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实现了质朴、高效的课堂。

  2、重视了朗读方法的指导。

  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张老师设计了多种指导朗读的方法。有抓住重点词语指导朗读,如“密密麻麻”“到处都是”;有通过对比指导朗读;有联系生活实际指导朗读;还有师生对读。联系课文内容填空,师生合作读等等。特别是当教学“我虽然未见过叶老先生的面,却从他的批阅中感受到他的认真平和以及温暖,如春风拂面。”一句时,让学生体会到了叶老对下一代的关心。

  所以,语文是一门可以享受的课程,语文课堂是学生思维翱翔的殿堂,而我们老师则是引领他们翱翔的同伴,与他们同喜同悲,同游同乐,适当的时候给他们指明正确的方向。但是语文教学又是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上不可能是十全十美的。譬如,张老师为了体现“学贵在精,忌面面俱到”的教学理念,而忽略了学生的个体差异,程度好的学生学有所得,而程度差的学生连课文都没读通,怎么走进文本?我认为只要我们在课堂上能像一位将军那样,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教师要在备课时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课堂上能调节学生的思维就足了。

  最后我想以崔峦老师曾说过的话结束我的反思:教学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朴实、扎实,我们要提倡“简简单单教语文,本本分分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更多相关文章

1.2016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2.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3.小学语文那片绿绿的爬山虎观课报告

4.2016小学语文观课报告

5.2016观课报告范文

6.2016小学观课报告

7.鲁迅《故乡》观课报告

8.飞向蓝天的恐龙观课报告

9.乘法的初步认识观课报告


相关推荐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