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时间:2022-11-07 10:07:16 读后感 我要投稿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通用1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后,你有什么总结呢?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中国在梁庄》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通用10篇)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1

  梁庄的思考周日,到锡市新华书店,随便翻书,《中国的梁庄》深深吸引了我。梁庄是个村庄,河南襄樊平原的一个普通村落,作者梁鸿,从这个村庄走出来的女儿,将这个村庄30年来的变化呈现在我们面前。农村富了,比过去有钱了,耕地不用牛了,点灯不用油了,有的住上楼房了,这是不争的事实,从新闻联播上看到老农民的形象都使乐呵呵的。

  农民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千万个农民工的归属感在哪,作者在两年利用寒暑假50多天时间里,通过细心观察,总结出来的点点滴滴,都体现在这本书中。那些留守在老家跟随爷爷奶奶受不到良好教育的儿童,那些彷徨游荡找不到合适职业的少年,那些背井离乡外出打工的青壮年,还有老无所依的老人,少数留守在土地上的农民,农民盖上房子的欣喜,外出打工的过年回家的表情,爱的缺失、乡村贪官、一一展现出来,勾勒出了一幅当代农村真实的画面。在作者笔下,梁庄是败落、晦气、毫无精神的,在城镇化进程下,乡村的精神已经被抽干。让我们看到了农村在城市化进程的种种危机。我一口气读完了书,却不知道说什么。在许多城里有钱人的心中,都有一个田园梦,但绝不是以梁庄为代表的庄园,那里应该是陶渊明式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天高云淡,心止如水。有吗?只有在梦里追忆。中国在梁庄,在书店里突看这本书的名字时,看成了中国的梁庄,为什么中国的在梁庄呢?读完了这本书,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精髓曾经在乡村。当今中国有两张面孔,一张城市;还有一张叫乡村,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在乡村,中国的改革进程步伐关键在梁庄这样数以万计的乡村。

  封面上的几句话说得好: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书中描述的几乎全是和梁庄有关的人和事,作者和我是同龄人,有着相似的成长经历,村里的坑洼、坑洼里的鱼、游泳的孩子,各家的鸡鸭鹅在村中央树林里觅食,泥泞的乡村小路,骑着自行车到很远的集镇上学。不同的是我们村的城镇化进程没有梁庄这么快,外出打工的少。但乡情、乡村文化是同样的。我感叹作者对乡村的这份浓厚的感情,她带着一种社会责任感,对当前农民状况的疾呼,也是对自我精神的救赎。乡村模式、生活方式、村落文化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大量农名工涌向城市,他们虽然身在城市,永远都是异乡人。我想起了星光大道走红的农民工旭日阳刚组合:没有信用卡没有她,没有24小时的水,如果有一天我老无所依,请把留在那时光里。这首歌之所以引起共鸣,唱出了农民工的迷茫与悲伤。梁庄分明是中国当前农村的真实写照,面对不可抗拒的城市化进程,究竟是应该鼓掌欢呼,还是沉默。通过这本书,我有所痛,有所思,对我们的社会、文化,对乡村朴素的淳厚的情感有了更深的思考。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2

  在书中,作者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正如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梁庄分明是中国当前农村的真实写照,面对不可抗拒的城市化进程,究竟是应该鼓掌欢呼,还是沉默,只能自己体会。

  关于留守儿童的问题,梁庄的留守老人芝婶也明白现在虽然出门打工可以致富,但是小孩的教育的确是个问题。农村的教育素质较低,年轻人出去打工,不管自己娃们,爷爷奶奶只能管吃饱穿暖,不会教育,学习上的问题根本没法引导和辅导。老人们也知道孙子长期留在自己的身边,会给孩子带来父母子女分离,家庭割裂,情感伤害等心理问题,但面对忙于在外奔波的子女,面对现实生活的压力,芝婶奶奶也只能用"那有啥门,大家都是这样子"来冲淡这一切的痛苦。留守儿童不只是梁庄才存在,大部分的乡村都存在这一社会问题。祖国的未来,祖国的花朵就这样被培育,如何能够茁壮成长?所以现在寒门出贵子越来越少。

  有人说过,往上数三代,都是农村出来的。在作者的叙述中,有着身为一个观察者的平实、清醒、客观,却又时刻让人感受到其中所饱含的对与故土的深情与眷恋。这份纪实文本,从社会学角度看,可能不够高屋建瓴。然而,它确实如此鲜活,如此具体。让我们看到了中国乡村沉痛的现实,让每个读这本书的人,都会在心中自问:为何我们的农村会走到今天这一步?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正如书上所说: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中国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

  面对一个如此复杂的社会问题,不是一两个方案都可以解决的。但我们社会可以试着步步推进。解决这一问题,如加快发展适合本地区的乡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使大量外流的农民工返回家乡,这样家长在发展家庭经济的情况下,可以照顾并教育子女,充分发挥家庭难以取代的教育功能。在推进乡村经济发展的同时,全社会共同努力,逐步消除城乡二元体制,如推进户籍制度改革,城乡就业制度改革,教育制度改革,社会保障制度改革等。只有这样才能解决留守儿童入城难的问题。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农民工到外面打工,把家庭都搁浅下来了,对于未来社会的发展,我觉得这将是一个十分可悲的事情。农民为了生活不断往外跑,但却很少时间与孩子们相处,这很容易会现成一个潜移默化的分离状况。但不到外面打工却不能把基本的生活需要解决,所以在中国最苦的是农民,最悲哀的也是农民。甚至在农民工心中,教育也不再是孩子将来的唯一出路。在中国大学严重扩招的年代里,在中国大学严进宽出的时代,农村的孩子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考上重点大学,毕业之后能顺利找到一份工作,提高自己家里生活水平已经不错了。但现实是相当一部分大学毕业生每月的工资还不如一个农民工的工资,更不用说依靠自己买房、结婚成家了。现在的学历就像坐火车,研究生坐卧铺,本科生坐硬座,专科生买站票,高中生在厕所旁站着,初中生逃票,火车一到站,都要下去找工作的,老板不会关心你是什么学校毕业什么学历,他只会关心你会干什么能够创造多少利润。有关系的找份好工作,没关系的特别有能力的也能找份好工作,但大部分只能找一份仅能解决自己温饱问题的所谓"白领"的工作,还有一部分甚至找不到工作。

  作为一名在农村长大的读者,我很喜欢这本书。诚如梁鸿教授所言,从小而言,村庄的溃散使乡村人成为没有故乡的人,没有根,没有回忆,没有精神的指引和归宿地。往大里说,村庄在某种意义上是一个民族的子宫,它的温暖、它的营养度、它的整体机能的健康,决定着一个孩子将来身体的健康度、情感的丰富度和智慧的高度。面对这样溃散无根的村庄,我们这个民族将何去何从,我们这些从乡村走出来的个体又何以安放自己的灵魂?也或许,对我们来说,从离开的那一刻起,故乡就再也回不去了。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3

  这就是现实《中国在梁庄》读后感今天,又看完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一书。这是一本描写现实现在农村的真实生活。看完后,一惊:这也叫作品,在我的内心,只要是文学作品,哪怕是传记、报告文学,它都有在现实上加工的东西,至少给人以惊奇、给人以新鲜、给人以震撼、给人也吸引。可这本书,纯粹就是身边最寻常的事和现象,你从东西南北,那个中国的乡村都能见到,比如,在我生活的川北乡村,这太平常无奇,看完后,想:这也叫书,它就是生活中最平常的流水帐嘛。可一再思:农村的变化真的如此,一深想,让人悲哀!或许这本书没有奇特,就是最大的深刻。我在农村呆过,不过说实话,二十多年,没在农村亲自生活过了,但六年前,我在乡镇初中教书,我的妻子家在农村,偶尔回去,见到、听到的完全都是另一个一模一样的梁庄!!不过,我是见怪不怪了,没有作者那种济世的胸怀。或许,我从来没有像作者那样,生活过在农村,但现在离开了农村到了北京,她对农村的变化如此,有如此的震惊和深刻。

  因为我现在即使在一个县级市里教书,但可以说,或许我从未离开过农村,对它的变化虽有感知,但已经习以为常了,我正如作者所说,我对农村的感觉,是慢慢来的,就像用火慢慢加热的水里的青蛙,到死的危险时,都不知不觉,或许生活在县级的所有人包括人民公仆,都是我这种感受,并未觉得什么,更何况是身在其中的农民呢?可一看这本书,我静静思索:这真的是多么危险的一件事!旁观者清啊!!书中说的,我都见过,甚至经历过。农村,平时真的没了年青人,只有老人和小孩。家境好点的,连小孩都随父母到城里上学,或者到城里上私立寄宿学校,只剩下了老人。有时和妻子回她们农村,只有陌落的房子,很少有人。老人就在路边打打麻将,过着日子,农民的负担是少了,但文化精神生活可怜的少,这才是作者提的最深刻的问题。包括老人的赡养,这也是我在农村见到的最揪心的事。

  只有每到了过年,乡镇的街上才会有了人气,可年一过,乡村又沉寂下去了。留守儿童,更是如此。这点,我的体会深些,因为我是教师。留守儿童,留守学生越来越多,也越来越难教,不仅是学习,更担心的心理教育。我常劝说一些家长,留个家长在家,照顾孩子,孩子初中三年,很重要,未来对孩子只有一次,孩子再大点,出去也行,不要耽误了孩子的将来。可家长也有苦衷:不出门打工,虽说现在农村负担少了,但经济来源单一,只有出去打工,才能挣钱,挣钱为了孩子,也知道孩子现在重要,可没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家长也清楚,读书的出路并不明朗,也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可现实的读书无用论,让家长首先选择的是去挣钱,这是现实,这也是生活。

  所以,家长都双双出去打工,挣了钱,让孩子有好点的读书环境,可那时已经晚了,可即使孩子读不书了,有了钱,可以让日子过得好点,孩子也可以出去打工,总比,守着孩子教育孩子读书,而且读书,要成就孩子,那是多方面的因素,不是说付出多少就一定能好成绩的,若读不出来,以后孩子既没有了前途,家里也没了钱,怎么办?因为现在大学生的出路不像原来,可以看到光明和未来的。每次,我给留守学生的家长谈话,劝其留下来,陪孩子时,说实话,我都言不由衷,因为我也能确定孩子的将来如何,可我一直坚信:读书、教育孩子要靠父母,而不是老人甚至亲威们,他们可是一个国家的未来!可我找不到更好的说服我自己的理由,让家长能安心留下来。还记得自己从疆回川时,住在农村时的场景:傍晚,一个院子里所有的老老少少,聚集在古老的核桃树下,一边吃着饭,一边聊天的热闹场面,大人说笑着,小孩戏嬉着,一直到月亮明亮之时,才各自散去;还记得,大人们对各自孩子的学习的重视,那种对读书的神圣感。生活是该好起来了,但愿它不以失去人的精神家园为代价。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4

  怀着困惑、犹疑、欣喜、伤感交织的情感读完《中国在梁庄》一书。合上书本那刻,肖邦的钢琴曲在书房流转萦回,凉风从敞开的窗子灌入,雪白的窗纱随风飘动。我的思索随风越飘越远,飘过山川,飘过溪谷,飘过草原,飘落在故乡的河流……是的,作者梁鸿笔下的梁庄,让我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也唤醒我对故乡的回忆与留恋。此刻,我有淡淡的忧伤。我知道童年的时光、故乡的岁月,那些日子,再也回不去了。而我现在能做的,仅仅只是通过文字,把它记录下来。为我日后回忆的时候,帮助我暂时回到过去或者留住往昔,帮助我“挣扎着反抗时间”,有机会重新爬上“美好岁月的山坡”,看万物在各自的世界里尽情尽性,自由生长。

  《中国在梁庄》这是一部“田野调查”式的纪实作品。本书重点关注农民与土地、留守儿童、老人赡养、乡村政治、农村道德、教育、村里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等问题,作者用了5个月的时间,以访谈、调查的形式,行走在乡村与各色人物交谈,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通过质朴的文字,使村庄的过去与现在、村庄所经历的欢乐与痛苦、村庄所承受的悲伤,慢慢浮出历史的地表。由此透视当代社会变迁中乡村的情感心理、文化状况和物理形态、中国当代的政治经济改革、现代性追求与中国乡村之间的关系。一个村庄如何衰败、更新、离散、重组?这些变化中间有哪些与现在、未来相联系?哪些是已经毁灭就永远不会再有,但对我们民族来说又非常重要的东西?

  在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却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沦陷,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的农民和乡村那里。作者认为,在城乡二元体制下,农村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只是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须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须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从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中,是永远的异乡人——“城市不是我的家,我们终归还是要回去的。”;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但房子是空的,一年也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使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家庭是不完整,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荒凉。我们所看到的经济腾飞的背后、城市繁华的背后、哪些喜人数据的数据背后,是用无数个消失了的村庄换来的。正如作者所言,“中国人在20世纪完成的,不过是一个产业资本从形成到过剩的历史进程;而在21世纪第一个十年完成的,则是一个金融资本因产业过剩而异化,并且必然走向过剩的历史进程。梁庄,只是最近三十年“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这就是中国农村的现状,发人深省。

  梁庄的所有这些问题,在生养我的西岸村同样存在。

  西岸村在九十年代中期,村子里常住人口多达两千余人,是乡里人气最旺盛的村庄。每天天还没有亮,村子就被从各家各户的厨房里传出碗盆清洗的声音、孩子的哭闹声中惊醒,开始新的一天。

  早饭吃过过后,年轻人外出工作,老人缝补煮洗,孩子们成群结队游玩。村子逐渐回复平静。夏日的夜晚,村子里的人吃完晚饭后,习惯性地从自家拿着凳子,到村头的晒场上来乘凉。大家大声聊天,谈论各种话题,好不热闹。一些精力旺盛的孩子结伴玩耍,稍微年幼的,在父母的怀抱中入睡。深夜的时候,逐渐有人回去,但是依旧有人躺在腾长椅子上休憩。生活简易纯朴。

  村子后山下,有一条河流。河流清澈见底。各种各样的鱼游玩其中。清晨,村里的年轻人挑着水桶到河里装水,女人们提着衣物、瓜果蔬菜到河边清洗。傍晚,河流变成了亲子沐浴场,父亲们带着自家孩子到河里戏水、捉鱼。欢声笑语,一片和谐的景象。而这样的好景不长,大概是我上高中那年,乡里引进了几个项目,工厂依山而建,污水直接排放到河里。河流一旁的土地也被镇府征去搞开发。童年时的河流,如今已经变得狭窄不已,河面上流淌着各种垃圾,白色塑料袋,苍蝇在上面飞来飞去,发出难闻的气味。经过桥面的人神色冷淡,脚步加快,一些年轻时尚的男女则捂着鼻子,匆匆而过。

  2005年市里开展“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村庄建设,按照“想要富、先修路”的思路,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修建乡里通向镇上、通向县里、通向市里的公路,实现乡镇公路路路通。西岸村的村民为充分享受到公路建设带来的实惠,同时为更好地通过市场经济提高生活质量、改善居住环境,纷纷沿路而建起了二三层的小洋楼,部分村民还建起了商业用的店铺。从2007年到2014年,7年的时间里,公路两旁的水泥结构的新房、商铺,仿似雨后的春笋,在一夜之间破土而出。而与此同时,西岸村就像一座被掏空了的煤窑,一座座老房子枷上了一把把铁锁,人越来越少,走动在小路、田头、屋檐下的只是一些衰弱的老人以及幼童,整个村庄被屋前屋后的荒草、废墟所统治,毫无生气。没有了人气村子,就等于没有了灵魂。没有了灵魂的西岸村,将在历史的河流中慢慢消失。

  2014年清明节,我回了一趟西岸村,青砖黑瓦老宅子,承载着我整个天真无邪、快乐幸福的童年时光。可现如今,老宅子里的六间房子已有三间坍塌,院里杂草丛生,堂屋的大梁不见踪影,房顶的瓦片被人揭走……远远看去,老宅如同风烛残年的老妇,命数将尽。我瞬间明白了,十年前当家人举家搬迁到镇上时,当我提着笔杆子进城时,老宅子的使命已经完成,属于它的辉煌时光已过去,而昔日那些属于我的欢乐时光同样也过去。

  著名学者熊培云曰“没有故乡的人寻找天堂,有故乡的人回故乡。”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个个的消失时,当很多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人,我想我是幸运的。当然,我知道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随着县城扩建步伐的加快,故乡也终将难逃消失的命运。但纵然它已经面目全非,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上,回到那个灵魂的归处。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5

  书里有很多我们熟知的农村现象,也有一些我不知道的。

  我无法理解那个了老人并将其残忍杀害的高中少年到底是为何这么做,他的内心到底埋藏着怎样的一种力量让他做出这样的事情,是孤独、好奇,还是缺失的人性?

  作者在书中写到了他北漂的哥哥。我被她哥哥的经历所震惊了,迫害他哥哥的不是别人,正是那个整天打着“为人民服务”口号的地方。纵使他哥哥为了谋生违法乱纪地去当黄牛,那也不意味着他可以被随意地贩卖给黑心窑厂被残忍的剥削。

  我记得曾今有一个老师给我们上课的时候说过一个他自身的经历,他说他当时刚刚去北京教书,买了一套房子,他从老家请了熟识的人来帮他装修。有一天,那个兄弟出去买材料,因为由内而外都散发着一种农民工的气质,所以他就被公安带走了。假如不是那个老师及时发现,想必那位老乡也会被送去一些黑心窑厂当苦力吧!

  假如一个社会会让人们莫名其妙的消失,那么这种恐慌感应该会造成大动乱吧!纵使这种莫名的消失可能从某种程度上是由于通讯的不发达或是科技的落后,但是究其本质,还是社会与制度内部的腐朽。

  现代,城市之间,城乡之间人口都开始大了规模的流动,这种流动在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农村的劳务输出带来了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而流入城市的农民工也被一种无尽的孤独感所吞噬,他们的那种不归属、不存在感也许不是我们所能理解的。

  我的家乡在安徽宁国,经常听我妈妈说我们那边的农村人都很富有。这种富有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土特产的种植,二是政府征地所赔付的补偿金。

  今年大旱,听说南极的山核桃都旱死了,因为农民为了提高山核桃的产量,把山核桃周围的其他植物都砍掉了,所以一旦遇上大旱,土壤根本留不住水。现如今,政府已经注意到这个问题,开始鼓励农民在主要的经济作物周围也要适当的留出一些空间给杂草。

  也许现实就是要在一次次教训中不断地进步吧,纵使我们知道生态与经济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也不愿一开始就主动去遵循那一套规律,人的本性就是如此,也许只有毁灭才能带来重生。

  作者最后提出了一个引人深思的问题,“有没有可能,农民不进入城市沦为贫民,在他们祖辈生活的地方,也能够过上幸福、团圆、现代的生活?”

  希望有一天,这种可能能变成现实。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6

  近日,在老师的推荐下,阅读了一部作品——《中国在梁庄》。它是作者梁鸿利用假期时间,重返自己的家乡,用时5个月做了一系列客观真实的调查后完成的一部纪实性乡村调查,获得了2010年度“茅台杯”人民文学奖非虚构作品奖、《亚洲周刊》2010年度非虚构十大好书、新浪2010年度十大好书和《新京报》2010年度文学好书等各奖项。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觉就是,朴实。文字很朴实,内容很朴实,纯粹就是乡村里最寻常的`事和现象,无论是在哪一个中国的乡村都能见到。她以一种最朴实的方式,用中国在梁庄的形象为缩影,给大家展现了整个中国乡村的现状。

  书的主要内容是,当作者回到阔别十多年的故乡,发现记忆中的故乡已改变得面目全非,童年时代的坑塘干净,现在却变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梁鸿曾经读过的梁庄小学早已倒闭,小学沦为猪场等一系列“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问题”“农村文化道德危机”等当代中国社会所面临的诸多问题。

  其实每个人仔细想想,自己的家乡感觉上是经济越来越发达,变得越来越好,人们越来越富裕了,但自己家乡的土地、树木、水塘、河流、建筑、房屋等等难道真的变得越来越好吗?只要每个人慢慢回忆、细细感受对于自己家乡,就会发现自己一直没去注意的乡景与十年前记忆中的乡景真的有着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看到的水塘是干净的,现在却变得浑浊的了,成了蚊虫的滋生地;老家以前有个小学来着,好像现在也关闭了;我们家乡也有个水库来着,以前可是蓄水丰足视之清晰浅绿,倒是现在像个小河了,水中还停留着挖沙机器……是的,改革开放以来,当代乡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是比以往更好了。但是乡村的生存状态,并不见得真的有比以前有所改善。

  留守儿童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是父母爱的缺失和教育的缺失的结果。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中年的倾巢冲向城市,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与小孩,这些少年正值身心疯长阶段,处于一个思想萌芽的关键时期,他们却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更无法享受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从小他们就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怀中成长长大,这些留守儿童生活在这么一个缺失父母之爱的环境里,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这会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认知水平的欠缺。在这种环境下,能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简单的。有些孩子很无辜的丢失了生命,有些孩子或许自暴自弃,厌恶学习、迷恋网吧、谈情说爱、打架斗殴……走上辍学道路,更严重的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很多农民在城里辛苦劳动,却买不起房子,也无法带上自己的子女,在这个城市中,他们找不到自己的根,找不到自己的归属感。他们辛苦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不能享受家庭欢乐,被迫跟父母、孩子分离,有些夫妻还得两地分居。离家打工使得他们更本无法给予孩子父母之爱,无法孝顺父母,无法跟与伴侣相处,无法享受一个普通的家庭带来的温暖。他们不但在城市找不到自己的归宿,更失去了自己在家乡的落脚点,他们渐渐迷失。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7

  并未翻起一页,已然停顿在封面那一句:“梁庄是我的家乡,也是你的家乡,是我的乡愁,也是你的乡愁,是每个中国人化不开的心结。”简洁直白,又引人入胜,一窥究竟。中国人的心结是什么?从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再到余光中的“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千百年来思乡的愁绪从未散去,总在无数月薄星稀的夜里拨弄心弦,提醒着我们常回家看看。《中国在梁庄》便从作者的故乡梁庄那些事儿聊起,娓娓道来,呈现出一幅中国乡村演变的画卷。

  英国诗人威廉·布莱克的《天真的预示》“一颗沙里看出一个世界,一朵野花里一座天堂。”我们生活的世界微小却又巨大。梁庄,中国地图中无迹可寻的地名,承载的却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乡村变迁的缩影。你的故乡或许也是乡村,那你世界观中的故乡是什么模样?电影《后会无期》中有句台词“你连世界都没有观过,哪来的世界观。”一语击中,讽刺入耳,又发人深省。每个人的世界观都潜移默化来自生长环境的熏陶,所谓一方水土滋养一方文化,便是如此。只是这份乡愁的厚重在远行游子的身上愈发浓烈。作者生于梁庄,本能的对它有着千丝百缕的情感。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同来望月人何在?风景依稀似去年。”道出了作者阔别多年,重归故里的感慨。见着几载未闻的亲朋故友,浓浓的故土情不经意涌上心间。他在乡间野地里,用自己的脚步丈量家乡的每一寸土地,竟发现故乡已非记忆中的模样。一次次的调查走访,实地交流,试图勾勒出旧时的人、事、景,将一个个支离琐碎的小故事,汇聚成村庄鲜活的模样,却得知村中人口锐减,人丁稀疏,斯人已逝,人走楼空。曾经熟悉的景象早已改头换面,曾经相知的故人无处寻踪,熟悉又陌生的情感在心中较量。谁能说清村庄历经的沧桑岁月里的悲欢离合?历史被慢慢沉淀下来,成了口头相传的当年事。

  一个梁庄,诉说着中国社会变迁里最真实的容貌。面对无法抗拒的城市化进程,我们该是高声雀跃,还是默然沉静。那曾是只属乡村特有的相处方式、生活印记、村落文化都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支离破碎,面目全非。看不见乡间野地,挥汗耕作的身影。也看不到门前屋后,邻里相欢的热腾。四目可及,只剩下颓废破败的楼舍大院,亦或是人走茶凉的寂寥气息。大量的青壮年相继涌入城市,他们像候鸟般生存,游离飘走。长年务工,鲜有归家,乡村颓败了,生机黯淡了。《第三只眼看中国》中说的好:“中国的城镇化,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节奏是农村跟不上的。城市是讨生活的地方,而不是生活的地方。”一句惊醒梦中人,处在城市与农村的边缘地带,他们为城市的建设夜以继夜的辛劳,竟无法获得尊重和平等的相待。咫尺方寸,却难以言表。身处闹市,心却远在异乡。心酸与迷茫谁人与之?他们怀抱着理想入城,最后发出“世界上最坏的东西是理想”的无奈,融不进的城市,回不去的乡村。

  正如费孝通先生所言:“社会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以己为中心,和别人建立联系,大家不是在一个平面上,而是像水的波纹一样,一圈圈推开去,愈推愈近,也愈推愈薄。”中国的乡村正是“人情的乡村”,乡村的建设关乎国家的未来,新农村建设的步伐不可懈怠。我们不禁的感慨:“如果没有故乡,没有故乡的维系,我们将去哪里?没有展示我们逝去的岁月和曾经,生命的痕迹,我们的生命,我们的奋斗,所有的成功与失败有何意义?”我们曾为理想行走天涯,后来在迷惘中遗忘归家。却未曾寻思,如有理想何必远方,投身家乡建设,亦能开出绚烂的花来。

  从梁庄出发,便回梁庄去啊,不说再见故土,不言再见妈妈!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9

  对于我们中国来说,梁庄不为人所知,因为它是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的一个,并无特殊之处。但是,从梁庄出发,你却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我是在读完梁鸿教授的《出梁庄记》才得知《中国在梁庄》这本书的。《出梁庄记》是《中国在梁庄》外延,讲述的是在外打工的梁庄儿女的生活。假如说《中国在梁庄》还算得上是一部人类学范畴的著作的话,《出梁庄记》倒是更接近于访谈记录,而实质上,它也是新浪好书榜中纪实类文学作品排名中的佼佼者。

  读完了《出梁庄记》,看到梁庄儿女们在广州、深圳、北京、新疆全国各地的漂泊生活,我倒是对作为梁庄打工者们的最终归处——梁庄,更加感兴趣。于是从图书馆借到这本书,随着那些平实,却又充满画面感的文字走进梁庄,走进梁庄人的生活,并与梁庄人对话,出来后,我竟然发现梁庄和我的老家是那么相似:那些人,那些事,那些风景甚至都可以在我的老家找到对应的模型。《中国在梁庄》所构建的确实是一个普通的村庄,其具有中国无数村庄所共有的特征。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农村所占的比重之大是总所周知的。所以要想读懂中国,就不能少了农村,而对一个具体村庄的考察正好给了我们一个切入的视角。有些中国在北京,有些中国在重庆,有些中国在西北,有些地方在沿海,但更多的中国在梁庄。不曾认识梁庄,我们或许就不曾认识农村,不曾认识农村,何以认识中国?

  这本书的作者一直期待真正回到自己的村庄,以一种整体的眼光,调查、分析、审视当代农村在中国历史变革和文化变革中的位置,并女里展示出具有内在性的广阔的乡村现实生活图景。而当作者真正走进村庄的时候,当她每天和村里人一起吃饭聊天,以一种亲人的情感进入村庄的时候,她发现作为一个长期离开了乡村的人,你并不了解它。它存在的复杂性,它面临的问题,它在情感上所遭遇的打机,所蕴含的新的希望,你很难厘清,也很难理解。你必须用心听,把他们作为一个个体,而不是笼统的群体,你才能够体会到他们的痛苦和幸福。他们的情感、语言、智慧是如此丰富,如此深刻,让人震惊不已,因为这些情感、语言、智慧来自于大地及大地的生活。

  梁鸿教授用了五个月的时间,对村里的姓氏、宗族关系、家族成员、房屋状态、个人去向、婚姻生育作类似于社会学与人类学的调查,并用脚步和目光丈量村庄的土地、树木、水塘与河流,寻找往日的伙伴、长辈,以及那些已经去世了的老人。在《中国在梁庄》这本书中,作者并没有形成一些结论性的东西,但是字里行间,我们可以体会到作者的一些观点。她否认乡村已经完全陷落,但却又接受乡村已经千疮百孔的事实。她不认为农民的处境已经到了最艰难的地步,但又认同整个社会最多的问题又集中在农民和乡村那里。与此同时,政府对于农民工,对于乡村的种种政策和努力似乎都无济于事,乡村在加速衰落下去,它正朝着城市的模本飞奔而去,仿佛一个个巨大的城市赝品。

  在书中,并没有激烈的措辞,亦看不到明显倾向性的话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是在以一种相对冷静的、客观的立场来呈现乡村图景。

  正如现在梁鸿教授自己所言,她只是以一个归乡者的身份再次进入村庄,所以用的并不是一个启蒙者的视角。这是一个回到生命之初,重新感受大地,感受那片土地上的亲人们的心灵与精神的历程。这本书是一个展示,而不是一种判断或结论。

  我们看到,中国现代化转型以来,乡土中国在文化、情感、生活方式和心理结构方面的变化是一个巨大的矛盾存在。这种难以用是非对错来衡量的矛盾存在,让我们的困惑、犹疑、欣喜、伤感都交织在了一起。

  落叶归根是每个游子最终的心愿,当众多的农村在城市化进程中一个个消失时,当很多的人已经找不到自己的故乡时,作为一个有故乡的孩子,我觉得我是幸运的。我最终也会回到那块土地,那个灵魂的归处,纵使它面目全非。所以,我也想在我有生之年能给我的故乡也做一次人类学意义上的田野调查,收集那里的人,那里的事,那里的传统,那里的建筑,将这一切组合成一个整体。当若干年后,现在的故乡真的消失在了时代的洪流中,至少还有这么一部笔记,能够给我的子孙后代还原一个故乡,纵然那已经不再是他们的故乡了。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10

  余华在海外分享自己写作的时候,国外的一些作家根本不相信他写的几个不同时代是他自己亲身经历的,因为实在太过于跨越了,确实,60年代生人到如今,不过60年,但是中国所经历的时代巨变,可能是欧美两三百年所经历的漫长历史。

  面对这时代巨变带来的无限素材,他们达成了一个共识,21世纪的文学将在中国。我们这个时代的人,无时无刻不在体验着时代巨变,每一次发展都是跨越式的,无法想象的。但它确确实实发生了。

  所以当我们从乡村出来,到了城里,再回首看看过去,总是会充斥着太多情感,想逃离,又想回归。中国自古以来的地大物博,如何管理成了历朝历代所关注的,一个国家总有管理半径和信仰半径来支撑,直接的管理半径总是很有限,皇帝老儿靠着那点军队能控制百多公里范围就算不错的了,但长久以来,中国能率土之滨莫非王土,还得归结于信仰半径,所谓信仰半径,就是通过文化的力量,让一定范围内的人民有了共同的图腾和信仰。

  儒家思想显然最具代表性,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造就了不一样的中国图景,家族式的强聚合力使得利益共同体更加不可抗争,在历史的洪流中,其如同一艘巨轮,让人们找到方向,虽然代价可能是失去一定的民主、自由——西方以民主自由立国,巴掌大的地方分出那么多国家,凝聚力无法比拟。

  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难以取舍的矛盾。中国的农民,在这个矛盾中自得其乐,那么容易满足,唯有历史触底时候才揭竿而起,为生抗争,大多数时候都是逆来顺受。中国之大,竟产生如此繁多基本一致的村庄。

  正因为有了这样的历史背景,中国的农村,仿佛是一座巨大的文化矿场,从哪个角度切入,都能获取甚多,问题在于,你是否真的走进了,作者回梁庄的时间大概是10年前,所写的是我们那个年代的村庄,读来无限感慨,有种那就是我的家乡的错觉——其实也不是错觉,那就是我们共同的村庄。

  赶上中国发展最迅猛的几十年,我们的心态受现实改变冲击实在太多太多,不管是客观的面貌变化,还是主观的内在思想,都在这冲击中忽左忽右,村庄,成了那个中心点,一个模糊又清晰的符号。

  习惯了现代主义城市观发展下的城市生活,我们对于乡村有着两种相悖的情感,一方面,在城市里摸爬滚打,体会人情冷暖,无比怀念当初那个简单的乡村生活,简单的人际关系,想回到那个山山水水的乡村;另一方面,习惯了城市便捷的生活,又对亲里关系的维护倍感焦虑,而想着逃离。

  总说落叶归根,什么是根呢?我以为是归属感,是内心的安宁,是不经意的习惯。这像极了人生,年少时总想着去闯荡,去体验不一样,等历经浮沉,却发现,原来那个简单的、懵懂的少年,才是生活的真谛。

  故乡,亦如是。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 篇12

  梁鸿以一个人文知识分子的态度与执念,深入自己的家乡,做以客观真实的调查,书之平易朴实的语言,用中国在梁庄的形象和缩影,映射了整个中国乡村的现状。展书,我们既可随着她步履行走,随着她的眼晴观察,她用心灵感受的大地,让我们观书即以行走在真实的乡村。一本普通的薄薄的《中国在梁庄》她娓娓道出——留守儿童、留守老人、进城的农民工、隔代教育、亲情缺失、乡村政治、生态与发展、新农村之“新”等等乡村一系列问题,给予我们强烈的心灵震动,与时代产生共鸣。迷失在现代的我们,应该感谢梁鸿,她让我们清晰地看到中国的形象,也道出了农村人的心声。

  《中国在梁庄》梁鸿书之以八章:“我的故乡是梁庄”、“蓬勃的“废墟村庄”、“今天的“救救孩子”、“离乡出走的理想青年”、“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守在土地上的成年闰土”、“被围困的乡村政治”、“农村的‘新道德’之忧”、“乡村的未来梦想”忠实的记录了一次次的访谈,没有任何的弄虚作假,也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只是借助于录音笔,用她的脚步行走在乡村和各色人物交谈,平和的记录自己家乡的现状,映射出了中国无数个相似的村庄。

  和众多读者感触的一样,梁庄真的只是被消灭的40万个村庄的缩影,感觉我的家乡境况和书中写的没有多大差别。虽说父母在我三岁时就举家搬离去了县城,但是每年的寒暑假我是必要回老家的,因为老家里还住着与我流着同样血液的亲人。对于家乡,因为每年回去几次,会去倒是待在奶奶叔叔家多,大概也是很少出去的缘故,在我的感觉中,老觉得家乡没什么变化,但对于故乡的生活状况,总体来说我觉得是越来越好了。但细细想来,对于自己家乡的土地、树木、水塘、河流、建筑、房屋等等难道真的没有变化么?我的故乡其实也存在着类似梁庄的问题,我慢慢回忆、细细感受对于自己家乡,发现自己一直没去注意的乡景与十年前记忆中的乡景真的有着天壤之别:童年时代看到的水塘是干净的,当时清晨奶奶就会在那里洗着衣服,现在却变得浑浊的了,成了蚊虫的滋生地;我们老家以前有个小学来着,堂哥们小学就在那里读的,好像现在也关闭了;我们家乡也有个水库来着,以前可是蓄水丰足视之清晰浅绿,倒是现在像个小河了,水中还停留着挖沙机器……是的,从改革开放几十年来看,当代乡村的经济状况从总体上是比以往更好了。从绝对收入角度看,农民的生活水准是提高了。但是乡村的生存状态,依然还存在着很多很多的问题。

  关于留守儿童——父母爱的缺失和教育的缺失,好像是近年来一个突出的社会问题,我们时不时的在报纸、期刊、电视、甚至网络上可以看到关于这类问题的报道。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青中年的倾巢冲向城市,农村几乎只剩下老人与小孩,他们独自恪守着自己的一片天空与大地。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了城市,可不得不留下自己的孩子,让他们留守在老年人身边。而这些少年正值身心疯长阶段,处于一个思想萌芽的关键时期,他们却无法享受父母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的引导和帮助,更无法享受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从小他们就生活在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关怀中成长长大,在他们蒙蒙胧胧长大过程中,对于父母的认识和沟通在很大程度上或许会很难相处、也或许会造成感情的难以理解,而父母在无法与孩子正常沟通及产生小小的矛盾时,这些孩子或许会产生很大的反感、甚至心理产生排斥。

  很多农民在城里辛苦劳累,买不起房子,也无法带上自己的子女,在这个城市中,只能成为远的异乡人;他们幸苦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一年却没有几天住在里面,有些夫妻还得两地分居。离家打工使得他们更本无法给予孩子父母之爱,更无法管教子女。在如今这个不确定的社会里,缺爱的留守儿童很容易形成负面的价值观,在这些负面价值观逐步深入且渲染下,造成群体的统一。总的来说,这些留守儿童生活在这么一个缺失父母之爱的环境里,对他们的成长很不利,这会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多不确定性,特别是认知水平的欠缺。在这种环境下,能健康成长的孩子,是不简单的。有些孩子很无辜的丢失了生命,有些孩子或许自暴自弃,厌恶学习、迷恋网吧、谈情说爱、打架斗殴……走上辍学道路,更严重的是走上犯罪的道路。

  虽然很多农民出门打工致富了,但是那些留守在家里的小孩,教育却成很大的问题。中国大部分村庄对于留守的儿童好像都属于隔代教育状态,即由祖辈抚养的监护方式,我虽在老家待得不多,但我的村庄也是如此。只要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健在,对留守儿童大部分采用的是这种监护的方式。这种监护方式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却有着难以克服的问题。由于血缘、亲缘关系,监护者多采用溺爱的管教方式。较多地给予物质、生活上的满足和过多的宽容放任,而较少精神、道德上的管束和引导。再加上祖孙辈年龄差距大,很多观念不一样,对待许多事物的法往往存在很大的差异,代沟明显,难以相互沟通。一般来说,祖辈们往往以他们自己成长的经历来教育要求孙子辈,思想观念保守,教育方法简单。而现在的孩子见识广,喜欢赶新潮,寻求刺激和创新,做事不拘一格等,老人的观念和教育方法很难为孙辈接受。另外,老人年岁大,精力不济,健康状况欠佳,再加上有的老人监护的远不止一两个小孩,真是力不从心。

  由于一些乡村学校的教育质量较差,校风不好,再加上如今社会就业压力的残酷,新的“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影响,大部分留守儿童到了中学,觉得升学无望而产生厌学情绪。继续学习者只是其中少数。很多儿童在小的时候就想好以后的出路,什么中考后就和父母一样出去打工。比如很讽刺的乡村教育:“梁庄小学,教书育人”,居然变成了“梁庄猪场,教书育人”。正如书中所写:教育的缺失、父母的缺失,留守儿童在这里过着缺乏爱的“寂寞”生活——“我就是要玩游戏,读书有啥用,将来还不是出去打工?”

  教育是社会进步,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我觉得政府要完善和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取消不公平的户籍制度,农民工同样也为城市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跟市民待遇应该是同等的,他们的子女就也应该在父母所在的城市享受同等入学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对于在农民工集中地区,应该鼓励、扶持专门对民工子女进行义务教育,适当降低办学条件的“门槛”,并切切实实给予必要的政策、资金倾斜。家长们也要努力承担起教子之责;学校要加强管理,倾注关爱;地方政府要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写的这里,我看了前面所写的,感觉有点罗嗦,才发觉:什么留守儿童,留守老人,农民工,隔代教育,道德缺失……这些村庄出现的问题正处于一个循环怪圈中,比如农民工问题引起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老人牵动的隔代教育问题,……想想,这些好像就是一个问题——经济问题。马克思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问题我是不懂,但是还是想表达一下我看书之后的感想。正如我们看到的,当今的中国仍旧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经济还有待高速发展,自从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工作中心向经济建设转移,实行改革开放,开辟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在这个阶段城市和农村出现经济差距是必然的,这也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必然产物。我国经济要腾飞,但我国还处于第二产业时期,工业化的发展造成的经济冲击,使得大量劳动力涌入大城市,特别是沿海城市。我国要发展经济,就得有所牺牲,就如沿海经济就比我们中部发达,出现农村平困局面也就不可避免了。但是,经济的发展也不能牺牲农村为代价呀,更不能以牺牲农民工为代价吧。但是社会就是这样了,中国的经济起步了,沿海城市也发达了,西部大开发,中部倒是有待崛起了,农村一直是平困的,更是危机不断的,农村问题更是层出不穷的。所以,政府又得处理农村问题了,政府还是得向农民有个交代的。领导说的让一部分人先富,然后带动后富,这就是中国的经济体制。是的,我们都看到了,中国出现了一堆富二代,也出现了一堆官二代,但农民的孩子依旧过着平穷的日子。

  在当代的经济发展模式,城乡二元体制下,城市始终是农村的剥夺者,农村依旧只是原始积累的提供者,充当着廉价劳动力的输出者,却不是真正的获益者。它为城市提供生活必需的农产品,提供建设和发展必需的劳动力,成就了后者的飞速壮大和发展。然而由于体制和户籍制度的限制,城市对农村的反哺却微乎其微。农民工在城里辛苦劳累,却无法融入到城市中,是永远的异乡人;他们攒钱回乡,盖起了新房,但房子是空的,一年也没有几天住在里面;夫妻两地分居,子女缺乏家长管教,家庭是不完整,农村劳动力匮乏,乡村政治建设遇冷,儿童入学率降低……这一系列问题,又使得农村更加落魄。为了片面追求经济发展而导致的环境破坏更是令其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然而,在漂亮的统计数据背后,我们到底付出了什么代价?读了梁鸿的这本书,你会惊觉,我们实在已经失去了太多太多!

  我们当然不能说政府抛弃了农村,政府不是也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农村的政策么。就如,我们高中政治考得最多的就是“三农”问题、“城乡互哺”,还有现在的新农村建设问题,这些大概就是我们这些90后有点熟悉的,关于有利于农村建设的政策。但是,我国的农村,我国的农民依旧得充当着我国经济腾飞的牺牲者,现在,以至短暂的未来都是。诚然,我们必须得看到农村的未来,必须得相信我们的党,相信我们的政府,我家的农村问题会得到解决的,农民也会过上富裕生活的。正如,我们有目共睹的,我国农村的生活水平确实是越来越好了!只能说,政府还需加大对于农村的建设,还需投入更多的财政到农村建设上,制定出更多有利于农村的措。经济基础绝对上层建筑,我国人民仍需继续努力,在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为国家做贡献!让我国经济得到真正腾飞,让人们可以共享劳动成果,让人们的生后水平可以更好!

【《中国在梁庄》读后感】相关文章:

出梁庄记读后感三篇04-06

挂锤庄庄主梁世泰08-12

低调的中国首富——梁稳根09-01

感动中国梁益建观后感04-04

梁益建感动中国观后感作文04-04

感动中国梁益建事迹观后感04-04

《庄脚囝仔》读后感03-22

梁龙的家园学生读后感05-11

《老梁观世界》读后感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