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读毛姆《刀锋》有感

时间:2024-02-20 11:41:23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读毛姆《刀锋》有感

  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毛姆《刀锋》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面对这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人们有着无数的困惑,也有着层出不穷的欲望。我们从何处来?我们是谁?我们将往何处去?这些问题一定会在人生的某个阶段向我们袭来。

  文艺复兴以来,科学让人们很难再向上帝追问上述问题的答案,现代都市的生活渐渐让我们的心灵变得麻木,失去了信仰,生命开始走向虚无。面对这一精神困境,无数的哲学家想要重建人类的信仰,或者说人类对生命的信心。文学创作者们也不例外,菲茨杰拉德《了不起的盖茨比》、加缪《局外人》、海明威《老人与海》、毛姆《月亮与六便士》《刀锋》都是如此,他们用小说中主人公的故事向我们诠释着不同的人生抉择,人们怎样与世界冲撞,想要找出自己的一条出路。

  毛姆的《刀锋》出版于1944年,是毛姆在1940年到美国后创作的第一部小说,这部小说展现了一战之后美国和欧洲社会生活的一些细节,展现当时不同的人如何看待他们的时代和生活,他们怎么追求心目中的成功或者理想。

  拉里,这个主人公符合我对真正哲学家或者说所谓世外高人的想象。他在一战时服役于空军,曾在浩瀚无垠的天空中高飞,想要“远远超越世俗的权力和荣誉”,战友之死让他惊觉生命的无奈与不可超越。退伍后,他不上学、不就业、不结婚,抛下亲友,到欧洲游历生活,最后远赴印度,在一家静修院受到启发,顿悟了生命的意义。

  拉里是吸引人的,他吸引人的,是他那独来独往、脱俗的作风与善良的人格魅力。在小说中,作者的一段自我感叹令我感受颇深:“我是个俗人,是尘世中人;我只能对这类人中麟凤的光辉形象表示景慕,没法步他的后尘。”拉里给我的印象,是高尚脱俗、宁静深邃。当作者问到拉里回美国后要过什么样的生活时,拉里的回答令我感到惊讶又崇敬:“不急躁,对人随和,慈悲为怀,丢掉一个我字,不近女色。”

  拉里曾经也只是个普通人,因为战争中的经历让他对人生产生了困惑。这些精神困惑让他渐渐无视生活中的物质享受,失去了对俗世成功的向往,也没有了人们所谓的进取心。他只想停下来,好好思考这些问题,把它们想清楚。多年的思考和历练最终使他到了无我的境界,他放弃了自己的财产,融入到了现实世界中,融入了人海里,变成了一个最普通的劳动者,最普通的人。这样的人,在我看来,是真正具有佛心的人,也是真正热爱生活、热爱生命的人,他的思想境界是常人难以企及的。

  而这本小说要是仅仅展现拉里的生活,和他对精神困惑的思考,恐怕会显得十分无聊。于是拉里身边的各色人物登场了,这些人物都是俗世中人,经历了他们生活中的各色喜怒哀乐。毛姆对他们有讽刺,有赞赏,那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构建了一幅流动的生活画卷。尽管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毛姆对拉里是赞赏的,但是对这些俗世中的普通人,他并没有刻意贬低,而是冷静观察他们,真实再现他们,就像是站在世界之外,看着这一切。

  没有细节的历史,没有动人的力量。而有的时候,小说就是历史的补充,创作者们的生花妙笔塑造着那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将一幅幅社会画卷铺开在我们眼前。小说家描绘的社会长卷让我们为当时的人们哭、笑,同时也让我们由他们的生活关照自身,不断思考,为自己的精神困惑寻求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