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

时间:2024-01-09 18:40:48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

  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卡夫卡《城堡》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1

  这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故事,简单到用一句话就可以整得来概括。一个外乡来的土地测量员竭力想取得认可,实施工作,却一直被阻挠,荒废着时间和精力,一切的努力都化为徒劳。故事来来回回就讲述着他是怎样想尽一切办法和手段想与城堡取得联系,却又一次又一次以失败告终,村子里的人是多么麻木又无聊,畏惧和崇拜着城堡里的一切,卑微地生活着,他们又是如何冷漠地对待k这个外乡人,在这里,他没有身份,没有立足之地,或许他是被一纸空文骗过来荒度一生的吧,他是城堡的可怜的受害者之一。

  而这又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故事。复杂到有无数可能的内涵可以被诠释,被后人反复咀嚼和玩味。《城堡》无疑是个巨大的隐喻,它到底象征着什么,一直众说纷纭,有人说,城堡中层峦叠嶂般臃肿的部门和机构,官员和秘书是映射当时官僚机制的陈腐和颓败,是时代的缩影和讽刺,有人说,“走得越近,反而越看不清”的城堡是每个人理想的化身,是如镜中花水中月一般可望而不可即的终极目标的实现,也有人猜测,那是犹太人的耶路撒冷,是流浪无根的犹太民族心中的圣地,是作为犹太后裔的卡夫卡一辈子想去看一眼却中没完成的旅途。而终究谁也不知道究竟哪个是作者的本意,哪些又是或许根本就是背离原意的曲解和附会?

  我们同k一起,走在这“永远没有人影的大街上”,冷眼观望着这个冷漠的村子,孤独地坚守着唯一的,又或许是根本没有的希望,沦落在社会的底层,逐渐看透属于这里的真相。或许生活就是这样的扭曲,只是沉浸在里面的我们从不曾察觉,从不曾拒绝罢了。村民们对城堡盲目崇拜,女人们即使沦为城堡官员的情妇也认为是无限的光荣,有无限的尊严;他们遵守着严苛的条条框框,每个人按照既定的观念生活,若是有人违背一点,即使像是阿玛利亚那样拒绝城堡官员的侮辱,不论原来是多么受人尊敬的家庭,也会立即受到背弃的惩罚;在堆积如山的公文档案里,腐朽的官僚有忙不完的活儿,表面上无边的疲劳实际却“倒是破坏不了的休息,破坏不了的安宁”。我们和k一样,吃惊地看着这一切,迫切的想寻找一个出路,可惜的是,卡夫卡并没有给我们答案,一部未完成的小说,仿佛永远定格在了进行时,一个无解的谜,让世界来猜。

  被一切障碍粉碎的卡夫卡,有人读出了他的悲观和绝望。像k的那种无论怎样努力仍旧在命运面前不堪一击的无奈和悲壮,让人想起希腊的那些伟大的悲剧英雄,而不同的是,英雄们高昂着头颅走向死亡,而更多像k这样的小人物,却在长年累月的孤独与挣扎中消磨一生。卡夫卡敏感地感受到这一点,犀利地写出人的脆弱和无助,写出那无处不在的巨大无名的外在力量是如何将一个幼稚的梦碾碎,是如何在人的心里烙上“明知道自己的前途只会是不断的失望,还得一个接一个的把它们都吞下去”的世故、 “谁不服从他,谁就要吃苦头”的惧怕的印记,还有的,是对抗权威,或者说,对抗霸权的人所要面临的深深的孤立感,让人心惊——“似乎那些人都跟他断绝了一切关系……现在他可以在这儿爱等多久就等多久,赢得了任何人从来没有赢得的自由,似乎没有人敢碰他一下,也没有人敢撵他走,连跟他讲一句话也不敢,没有任何事情比这种自由、这种等待,这种不可侵犯的特权更无聊,更失望的了。”对,我们焦灼、我们挣扎、我们失败、我们无奈,我们就是要做最后的困兽的斗,不白白的让自己被别人牵着鼻子走,不白白的对自己的命运袖手旁观,我们是不够强,没有足够的力量选择自己想要的,但我们依然可以拒绝,拒绝而不是忍受,行动而不是等待,希望而不是绝望,才是人的一生中应该做的事。我读出了卡夫卡的无奈和痛苦,而他给我更多的感触,是那种孩子般的天真无畏,连同不顾一切的叛逆执拗,还有勇往直前的深深浅浅的脚印。卡夫卡留给我的形象,是在冰天雪地里孤独地向远处行进的小小背影,而不是瑟缩在角落里默默哭泣的懦夫。他内向,却并不软弱,他惧怕,却并不屈服。“不管路多么难走,甚至不管自己能走回家去的希望是多么渺茫,他也绝不停止前进。”

  他并不乐观,也不悲观,只是为了一件自认为有合理的事一味的奔波着。即使身边几乎没有一个人能相信他,没有一个人认为他会达成所愿,一个外乡人或许永远不懂其中的机关和奥妙,但他依旧怀揣着“最后的,微小的,正在消失的,对了,实际上也看不见的希望”奋自努力着。书中,他就明确的说过“干嘛我要对这种捉弄或是官方的忽发奇想屈服呢?”,他对弗丽达说“难道你忘记了一个人应该努力往上爬,特别是在他处于底层的'时候?一个人难道不应该利用一切可能给他带来希望的机会吗?”我想,他并不是不知道这城堡的木然与森严,而是不想对停滞的生活无动于衷。他在某种程度上,像巴纳巴斯一家一样,做了一个似乎是错误的正确选择,却像触犯了某项不知名的条例,被人群孤立,被迫承担着痛苦与轻蔑,便用尽一切办法来赎罪,来挽回,来争取尊重,并用这些来作为生活的全部意义,全部勇气。作者借奥尔珈之口说出一切的无谓的努力的原因——“可能会有障碍,疑虑和失望,但是这只意味着你所获得的一切都不是没有付出代价的,也意味着你必须为每一个细小的事情奋斗。”

  不管这奋斗最终有没有用,对一切若是撒手不管却一定是坐以待毙的。不用谁来判决,无边的自由和孤独也会蚕食掉人最后一点生的活力,不用争取的人生,像枯槁一样沉闷呆板。只有矛盾与冲突,争执与对立,痛苦与悲哀才是人永远的前进的动力。这才是一切的真理,一切的源头。

  k对弗丽达的爱或许就是这样消失的吧。原本想靠弗丽达与克拉姆的关系与城堡取得联系的他,一旦发现弗丽达不能为他铺建桥梁,反而成了一个巨大的包袱时,作者不得不产生了这样的感叹“她的不可思议的诱惑力是因为她亲近了克拉姆才有的,而吸引卡的又是这种诱惑力,可现在她在他的怀抱里枯萎了。”在她身上没有了昔日的骄傲,没有了昔日在她身上给予的希望,昔日问题的解脱成了一个新的问题。她沦为一个普通的伴侣,无奈的平淡的苦日子,日益冷淡的爱,最终迫使弗丽达与他手下的一个讨厌的助手日久生情,弃k而去了。

  感情充满了变数,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命运更是变幻莫测。城堡还有那些属于城堡的无数的公文——这个高高在上而又乌烟瘴气的地方,这些决定一切而又可能一无所用的纸片,或许也是这无常的命运中的一个侧影,让人惧怕,让人敬仰,让人挤破头皮想进去,想弄明白,而其实可能就是不过如此的不可企及的远方和彼岸,它们可能是任何一种白日梦,任何一种迷途或向往。“它们的价值在不断变化,它们引起的反应,也是无穷无尽。”而卡夫卡自己也是在无数矛盾的价值变化和其无穷无尽反应中的一个佐证——他是失败者,但他成功了。

  说不尽的卡夫卡,就像说不尽的哈姆雷特,说不尽的红楼梦。佛眼看佛,魔眼看魔。卡夫卡的谜,没有人能猜透。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2

  我心里走遍了千山万水,想寻找那通达梦想的道路,可是前路障碍不断,最终也难以达成所愿。然而我终究不后悔,不后退,或许在我会因冻饿倒毙在路上,但不屈的意愿也会牵引着我的头颅,向着未走完的方向。

  你兜兜转转,上串下跳,为了达到目的,无所不用其极,最终也只是一个小丑。在你倒毙之处,会有一个人,对围观的群众讲,他的存在,就是一个笑话,他不懂入乡随俗,途给大家增添了这么多负担。愿上天宽恕他,愿我们从中吸取足够的教训,遵循已经证明是最好行为规范的旧例,认真的生活下去吧。

  他裹紧了大衣,迎着漫天的大雪,艰难地行进着。不远处,一盏灯笼在风中飘荡着,微弱的烛光在里面忽闪忽闪,随时都有被吹灭的可能。他停下脚步,扭头回望,想了一会,继续挪动着步子,来到灯笼底下,推开了在飘忽的灯笼映照下更显破旧的木门,闪了进去。外面雪小了,轻微的鼾声在这雪夜里都稍显大声。那个几年来引起人们骚动的外乡人之死所引发的感慨,在这鼾声中,渐渐归于平静,这是这些天来最安静的夜晚了,感谢上帝。

  愚笨的头脑,很难对卡夫卡的《城堡》有个清晰的观后感,姑且把上面的三段作为自己的感悟总结。刚看前面一些片段,觉得《城堡》中有很多难以理解的逻辑矛盾,让人觉得匪夷所思。如没交待清楚K的真实身份,却一开始就让城堡给他一个土地测量员的身份,随即也没头没脑地给他派来2个像影子一样的助手。K在客栈里遇到了自称是克拉姆情妇的芙丽达,在没有说明具体原因时,芙丽达就跟从了K。信差巴里巴斯的奇怪言行以及K初见其家人的印象,诸多细节,让人摸不着头脑。随着细节的慢慢铺开,通过K与村长、客栈老板娘,芙丽达,奥尔加,若枇以及比尔诺、穆莫斯,埃朗格三个秘书等人的谈话,才在脑海中勾勒出一个粗略的框架出来。

  先说说城堡与村庄的组织结构,伯爵是村庄名义上的主人,但貌似克拉姆才是城堡的主宰。但是卡夫卡没有交代清楚,或许克拉姆就是伯爵本人。与克拉姆平级的,在卡夫卡的笔下应该还有几个,但是权力都弱于克拉姆。克拉姆有好几个秘书,如比尔诺、埃朗格,穆莫斯等,但具体多少,不得而知。秘书也分三六九等,权力大小不一。秘书下面,就是各个跟班,也有地位的划分。整个城堡内部,就是一个等级森严的王国。而臣属城堡的村庄,村长,教师,平民,贱民也按地位高低排序着。城堡和村庄,如同一个金字塔,矗立在读者面前。

  有权力的金字塔,必然就有权力的游戏规则,阿玛利亚因不遵从索提尼无耻的苟合要求,全家就从村中的中上层阶级滑落为贱民阶级。K为了有个立脚之地,就不得不接受教师和吉莎的羞辱,成为一个卑贱的校役,凡此种种,无不显示权力的无情和盛气凌人。

  权力不但将悲惨的命运加诸下层人们身上,也扭曲固化了人们的思维和看法。明知奥尔加一家没有过错,但只因不迎合索提尼苟合的要求,被剥夺了财产和地位,已是非常不公道,却在权力所铸就的扭曲观念的高压下,落井下石,让阿玛利亚一家在贱民的道路上越滑越远。也会让K在追求安身立命的正当权益的道路上碰到重重阻碍。

  此外,通过K与村长,客栈老板娘,奥尔加以及三个秘书的谈话中,我们也得知,权力虽然可怕,却极度腐朽,组织混乱,人浮于事,内耗多多。K在追求安身立命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固然是等级森严的权力本身所造成的,其中也有一部分是权力机构组织运行不合理造成的。遇权必抓,遇事推诿,是所有等级森严权力机构的通病,为了掩饰不作为,乱作为接棒而上,然后让原本轻而易举能解决的问题,如同一团乱麻,结了死结。

  在权力的压榨下,人们不但身体受到禁锢,思维也成为了权力的奴隶,向权力靠拢,权力拥有者施与的残羹冷炙也成为了受压迫者的荣耀,这点在客栈老板娘和芙丽达以及若枇身上表现的极为明显。客栈老板娘和芙丽达都做过克拉姆的情妇,且以此作为炫耀的资本,若枇也向往着这种身份。透过此三人的心理,底层人民对权力的膜拜可想而知。作为一个外来者,K本来应该较少受到思维的禁锢,但是当芙丽达提出随他去西班牙或者法国定居的时候,他却否定了。权力就像一张魔网,只要进入它的网中,就难以挣扎,这张网只会越来越紧。

  然而,让人欣慰的是,虽然K也或多或少受到权力的影响,但他一直没有屈服,他要求汉斯带他去见他母亲,因为汉斯的母亲是从城堡来的,可能帮他进入城堡。他也寻求与奥尔加一家组成联盟,他要求巴里巴斯利用进入接待室的机会,进一步摸清城堡的内部情况。甚至他可能利用了芙丽达曾经是克拉姆情妇的关系,想通过跟芙丽达结婚,先在村里安家落户,再慢慢寻找机会。令人遗憾的是,他面前的障碍如此多,使得进程难以推进。汉斯父亲的阻拦,奥尔加一家因屡遭打击所形成的'谨小慎微,三个秘书的云遮雾罩以及就捕风捉影的事对他进行攻击,客栈老板娘以及两个影子助手对芙丽达的阻拦劝诱,有如座座高山横在眼前,难以逾越。

  《城堡》这部小说卡夫卡并未完结,但是结果显而易见,K费尽所有,最终也没有见到克拉姆。这部小说,人物情节并不繁杂,人物活动的场所仅仅限于村庄,费墨最多的地方就是人物之间的对话,这有点颇似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少年》。但细节转承方面,很多地方跳跃过大,给人以逻辑顺序稍显混乱的感觉,这点又跟歌德的《浮士德》颇为相似。就现实意义来讲,或许《城堡》有两层借鉴意义。其一是就社会等级来说,权力的威压,让深处其中的我等难免不折腰低头,但一定要保持心中的信念,信念在,即便一生卑微,但却没有人抹去我们人性的光辉。另外一层可能更为重要,那就是永远不要被种种障碍影响我们对理想的追求。相比权力的威压,理想的障碍对我们的压迫更为严峻,但只有坚持下去,如同拾火的普罗米修斯,永不向滚落的石头低头,在推石上山的过程中,收获心中的宁静。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相关文章:

卡夫卡《城堡》读后感范文08-17

烦恼城堡06-11

水上城堡05-09

芭比的城堡06-23

梦想的城堡09-09

城堡的大炮07-31

城堡旅行08-30

童年城堡06-25

古老的城堡09-13

云的城堡05-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