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屠呦呦的读后感

时间:2022-04-14 10:49:07 读后感 我要投稿

屠呦呦的读后感范文(通用9篇)

  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你有什么总结呢?不能光会读哦,写一篇读后感吧。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屠呦呦的读后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屠呦呦的读后感范文(通用9篇)

  屠呦呦的读后感 篇1

  这次试读的书是有关名人的,而且这位名人还获得了诺贝尔奖,这本书就是《屠呦呦与青蒿素》。非常感谢宝宝地带和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给的这次试读机会,让我和名人靠的更近了。说起名人,很多时候大家都是买了一些传记回来看,多数都是文字记载的,读起来比较枯燥,对于小朋友来说是非常不喜欢的。这些年我们可以看到,出版社在这方面已经做出了很大的改动,不但编写了适合青少年读的名人故事,每页还有插图。但是看到这种名人故事书,以漫画的形式呈现,我还是第一次,相信每个孩子都非常喜欢。

  小外甥今年六年级了,记忆中小时候一直没有培养过阅读兴趣,以至于现在看到课外书就一脸痛苦的表情,每次看书不到半小时就看不下去了。比较另外的是,他从小就喜欢看漫画派对,还有机器猫之类的,都是图片形式的书。那天午饭后,拿起桌子上的《屠呦呦与青蒿素》,翻了翻,我还以为他会摇摇头放下,没想到坐在那里认真的看起来了。看来这种以漫画形式展现的书,还是很招孩子们喜欢的。

  书的封面设计很有趣,和平时我们看到的书有一定的差别,是那种折叠式的,左上角还有奖章。拉开折叠页,可以看到屠呦呦和阿u正在玩,右侧是明信片形式,可以写一些寄语,把书当礼物送给别人。阿U是书里面讲解的主角,带着我们一起去看屠呦呦的出生,再到童年,大学,工作,再到发现青蒿素,获得诺贝尔奖。全书分为六章,前两章写的是有关屠呦呦的,她出生在江南,起名字的时候,屠爸爸按照男楚辞,女诗经给她起了屠呦呦这个名字。

  小时候,屠呦呦在书房玩,看着爸爸专注的样子,觉得是件特别有意思的事情,这为她以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战乱时期,即使生病的时候,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

  第三、四章介绍了疟疾。疟疾是世界三大灾难性疾病之一,可以和艾滋病和肺结核并列,听起来就挺恐怖的。世界每年与疟疾有关的疾病就占到一半。最初的时候,疟原寄生在蚊子体内,通过吸食人血进入人体体内,慢慢的人开始发病。第四章介绍了疟疾并非现在才有的病,康熙年间,他也得了疟疾,最后还是洪若翰神父带来的金鸡纳霜治好的。二战时期,这款药膏被日本和德国控制,美军因为疟疾死伤四倍,可见这款药膏的重要性。

  最后两章,讲青蒿素的出现,以及屠呦呦得诺贝尔奖。和平年代的时候,屠呦呦开始致力于研究中药,研发抗疟新药。终于在跑遍了所有的中医诊所,收集了很多资料,刚开始研究胡椒,发现只能控制裂变,并不能根治,最后经过提取茼蒿的各种部位,才得以成功。青蒿素的发现,对疟疾遍布的非洲起到很好的的作用。

  这样的一本漫画书,对小朋友来说,学习名人非常好的教材。图片和文字结合,看起来既不枯燥,还有吸引力,真心的希望出版社能再多出些这样的好书。

  屠呦呦的读后感 篇2

  一滴水,只有融入大海,才会拥有波涛澎湃的气势;一棵树只有扎根丛林,才会有参天耸立的丰姿;一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会拥有所向无敌的威力。

  屠呦呦与她的团队,不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吗?疟疾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世界性流行病。它如一个魔鬼,在一年中使两亿人饱受折磨,它还肆意地夺去了百万余人的性命。屠呦呦临危受命,与她的团队开始奋斗。她们起先编辑了以以640万中药为主的《抗疟单集方集》,然而,并没有结果。整个团队不气馁,她们又继续努力着。终于,她们发现了青蒿,在经历过190次的失败后,她成功了,她的团队成功了,她们的努力得到了回报。集体的荣誉与成功靠每一位集体成员的努力,个人的进步和成长也离不开集体的帮助。这次发现青蒿素,屠呦呦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集体的每一个人都功不可没。屠呦呦在发表获奖感言时说过:青蒿素研究获奖是中国科学家集体的荣誉。她深知:没有一件了不起的事情,是你自己一个人能完成的。

  在运动会的接力赛上,是大家默契配合,一起挥洒汗水,才能取得好成绩。如果换成一个人去与一个集体对抗,那会怎么样呢?在拔河的赛场上,是大家的相互合作,齐心协力,才能拔捯对手,取得成功。如果换成一个人去与一个集体对抗,结果会怎样呢?在一艘不动的大船上,只有大家团结在一起才能把大船划动。如果换成一个人,结果又会怎样呢?其实,很多的事情是同样的道理:只有大家的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团结一致,才能把事情做好,做成功。

  个人与集体就像一对孪生子,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就像小溪不奔向大海,终有一天会枯竭,而大海容纳不下百川,也没有波澜壮阔的气象。没有谁是完美的,万能的。只有与人合作,融入集体,每个人才有可能成功。

  屠呦呦的读后感 篇3

  生命,虽说无处不在,但也十分珍贵,每个人一生都只有一次生命,有些人就是在默默守护者它,他们都是最神圣的人。自从我在一本书上看到过屠呦呦的成就后,颇有体会。

  从前,疟疾肆虐人们,屠呦呦所带领的团队,开始研究起对抗青蒿素的物质。屠呦呦疯狂的在古籍、以往的资料中想找到问题的原因,还走访了老医师,甚至连群众的邮件也一字不落的仔细阅读。没过多久,终于在古籍上找到答案,于是就开始了那废寝忘食的实验。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人,经过一百九十次的失败,屠呦呦的团队终于换来了一次成功。

  看到屠呦呦的伟大事迹,我就会情不自禁的想起那个从前的我。

  有一次,我回到家中,看见家里没人,就自言自语道:“咦!人呢?”刚走到卧室里,家里的座机电话便响了起来,原来是妈妈,她说:“我今天就不回来了,你自己先睡觉吧。”我随口回答:“好吧!”说着便坐到床上。

  过了一会儿,就到睡觉的时间了。我开始整理被子,可是突然感觉被子很重,我试着拽了几下,被子还是纹丝不动。这让我感到非常烦躁!生气的我把被子踢开草草的睡下了,也不管待会儿会不会着凉。

  就这样到了第二天早上,我得把被子叠好,可被子还是和昨晚一样我无法拽动。一股无名火又在心中燃起,我索性就不管被子了。这时候,妈妈恰巧回来了,看到这一幕和我说:“你呀,太心急了!做一件事情要有方法和耐心。”只见妈妈先把被子放平,然后托着被子的一边往里对折又对折,几乎就在一瞬间被子就被毫不费力的叠好了。看着叠好的被子我不禁羞愧起来。

  我永远忘不了《屠呦呦与青蒿素》这本书上的一句话:“成功,在一百九十次之后。”然而如果在第一百九十次就放弃了,那还能成功吗?

  屠呦呦的读后感 篇4

  “年轻人的智慧是国家的智慧,年轻人的财富是国家的财富,年轻人的力量是国家的力量,而年轻人的独立是国家的独立……”每次读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我都感到激动和激动。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老国家。在时间的侵蚀下,许多爱国青少年出现了。这些为祖国服务、为国家争光的中国儿童的故事深深打动了我们。今天,让我在读完《屠呦呦传》后分享我的感受。

  《屠呦呦传》讲述了屠友友的童年,她的学习过程以及她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涂有友出生于宁波市明凯街,一个位于宁波市中心的“连城区”。因此,涂有友的童年充满了宁波最微妙的江南文化氛围。

  1951年是屠友友人生的第一个伟大转折点。今年暑假,她申请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我想她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因为涂有友认为:药物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方法。这正是年轻人需要相信的,让目标引领你在迷雾中前行。尽管任何科学创新看起来都是一个机会,但它实际上来自创新者非凡的观察、宽广的视野和坚定的信念。为了确保患者的用药安全,涂有友率先进行了试验。为了获得第一个临床数据,她在海南病房旅行,在高温和高热下给病人喂药。对涂有友来说,这是她深入骨髓的医生们伟大的爱和仁慈,也是她“长期寻找艾蒿”的力量源泉。

  20xx年,涂有友获得了诺贝尔奖!这背后是著名的——中西医句子。作为一名即将离开西医第三阶段学习中医的学生,涂有友的科研之路足以成为最好的案例。

  今天,中医在全国社会也赢得了更多的赞誉。中国有许多土特产。他们引领中国走向世界。作为小学生,当我们长大后,我们也应该努力为我们的国家赢得荣誉。

  屠呦呦的读后感 篇5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每次诵读起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我就心潮澎湃,激动不已。中国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国,在时间的冲刷下,涌现出许许多多的爱国少年,我们被这些中华儿女报效祖国、为国争光的故事深深打动。今天让我来分享一下读完《屠呦呦传》后的感受。

  《屠呦呦传》讲述了屠呦呦的童年、她的学习过程以及她是如何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出生在宁波市开明街这片地处宁波中心城区的连城第区域,令屠呦呦的童年浸染于旧时宁波最为精致、最有江南气息的文化气氛中。

  1951年,是屠呦呦人生中第一个巨大的转折点。这年暑假她报考了北京大学医学院药学系。我认为她有着坚定地信念,因为屠呦呦觉得:用药是治疗疾病的主要手段。这正是青年需要有的一种信仰,让目标引领迷雾中的你勇往直前。虽然任何科学创新都看似机遇,其实却来自创新者非凡的观察力宽广的视野和顽强的信念为了保证病人用药安全,屠呦呦带头试服;为取得第一临床资料,她在海南病区奔走,高温酷暑下,喂患者服药对于屠呦呦而言,这是她以深入骨髓的医者大爱与仁心,更是其久久寻蒿的力量泉源。

  20xx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了!这背后蕴含的,正是中国中医药界耳熟能详的那句话中西医结合。身为全国第三期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班的学员,屠呦呦的科研之路,足以成为最佳案例。

  如今,中国传统中医药也在全国社会上取得了更多的赞誉。中国有许多个屠呦呦,他们引领着中国走向世界,我们身为小学生,我们也要奋发图强,长大以后为国争光!

  屠呦呦的读后感 篇6

  获奖了!获诺贝尔奖了!!获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这是全世界多少科研工作者梦寐以求获得的荣誉,今天终于降临中国。获取这份最高荣誉是来自中国中医研究院终身研究员兼首席研究员屠呦呦。

  很多中医脑残粉开始宣告中医的胜利,许多中医高级黑开始准备各种材料继续黑。任何关于中医的话题,随时可以引爆一场社会大讨论,过去有之,现在有之,将来有之。作为一位中医药的科研工作者,对于这次获奖心情很复杂。

  在诺贝尔奖委员会的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问:屠呦呦获奖,是否是对中药的一次奖励?诺奖委员会给出的答案是否定的,本次获奖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这样的回答并不出人意料,诺奖关注的是发现真理的过程以及发现真理带给世界的变化。至于发现者的灵感来源,虽然非常重要,但不是诺奖的奖励范围。换句话说,青蒿素是经得起历史验证的科学发现,但是作为其灵感来源的中医药不是,至少目前还不是。

  中医药非议多,搞中医药研究更不受人待见,而且这种不屑不仅来自外部,有时常常来自内部的同行之间。为什么做动物实验?为什么要做细胞?为什么要发SCI?这个研究和临床有什么关系?参加各种科研评审会,面对专家各种不着边际的提问,只能用"呵呵"来表达这种无奈的心情。中医药研究,大半个世纪毁誉参半。从开始推进中西医结合以来,无论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相关科研工作者,以饱满的热情开展大量的研究。但遗憾的是,大多数的研究最终都束之高阁,与世人隔绝。很多科研都变成一种任务,一种晋升职称必要条件,这其中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但是其中有一个非常基础但又非常重要的问题没想明白:为什么做科研?

  研究是为了发现真理

  正如《研究是一门艺术》一书序言中写道:"这个世界需要好的研究者,特别是在这个信息日益泛滥但真理更加难求的年代。"过去是信息一条难求,现在是应有尽有,即便你不想知道,信息也会通过各种途径强行侵入大脑信息库中。信息世界里充斥着关于中医药的各种神奇验方和秘法,相信不用多久就会有很多相关信息借助这次诺奖大做文章。在这个垃圾信息横行的世界里,科学研究是破除迷雾的一把利剑。科研的目的在于发现真理,通过真理的发现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科研不能是片面的,不能是急躁的,更不能是功利的。小心谨慎的研究和清晰明了的报道的异常辛苦的工作,无论在科研设计之初多么周全,但是研究过程中还是会遇到各种弯曲的道路,甚至会有一些无法预期的转折或是原地打转止步不前。这也正是科研的魅力之所在,如同在营救美丽公主的道路上铺满了荆棘,才会让最终救出公主的一幕充满胜利的欢欣。

  推拿的灵感

  那推拿有没有可能为获得诺贝尔奖提供灵感呢?答案是肯定的。推拿作为一种用手产生物理机械刺激皮肤肌肉骨骼进而引发机体相应变化的物理疗法。"一旦临证,机触于外,巧生于内,手随心转,法从手出"这种手摸心会的特殊感受,是其他任何一个临床疗法都所不具备和体会的。尤其至明清以后,对于小儿推拿积累许多行之有效的方法,不同与成人的诊疗思路,特定刺激穴位,频率和方向,大量临床经验的积累,这些要素中都可能蕴藏着一些"惊天秘密"等待有心人的挖掘。从事推拿研究不仅只是为了验证推拿疗法的有效性、安全性,同时也应该站在一个丰富自然科学大厦的视角,从历史积累的临床经验中去分析有价值的现象,通过现代科学的手段去揭示背后蕴含的真理,从而发现可以被验证的科学真理。

  不知足而常乐

  站在巨人的肩上可以眺望远方,我们脚下已有无数前辈的厚实的臂膀。将我们平素一直低下关注病患的头颅抬起,前方将是一片光明和希望。最后,用清华大学副校长施一公教授接受采访的一段话作为结尾:"我们不去攀比个人待遇的高低,因为每个人都已经丰衣足食,我们应该去攀比科学贡献的大小,在生活上知足常乐,在科学研究上不知足而常乐。"

  屠呦呦的'读后感 篇7

  什么是英雄?在崇尚武艺的人心中,像《水浒传》中武艺高超的武松就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在喜欢推理,敬仰侦探的人心中,像福尔摩斯那样可以冷静思考,用一切线索还原案件的探案警察就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在爱好发明的人心中,像邓稼先那样为祖国科技而献身的科学家就是他们心中的英雄.……对于我这个爱好医学的人来说,像屠呦呦那样为了解救疟疾病人而整天泡在实验室里的医生、护士就是我心中的英雄。

  屠呦呦的名字源于《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苹”。她作为家中的唯一女孩,从小接受良好的教育。屠呦呦家中有一个书房,从小受到爸爸的影响,每天都会从书架上抽本书津津有味地看,那时候她还不认识字,就抽那些有图画的书,而那些书往往都是一些药草、医学书,从那以后,她就走上了医学之路。

  屠呦呦经过自己的努力,26岁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大学毕业后的她很快就遇到了一种流行疾病——疟疾。疟疾肆虐,屠呦呦下定决心要救助那些病人。她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开始研究。他们整天都泡在充满了消毒水味的实验室里。经过夜以继日的研究观察,终于研究出了疟疾病毒的弱点。找到弱点后他们就开始研究怎样能使病毒死亡,经过日复一日的不懈努力,他们用了一百多种草药,做了将近两百次的实验,终于发现了治疗疟疾的药物成分——青蒿素。

  屠呦呦带领团队提取出青蒿素,拯救全世界疟疾病人的生命。而她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为祖国添了一份光。

  屠呦呦用青蒿素拯救了全世界的疟疾病人们,用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中国第一位诺贝尔医学奖,为国家添光添彩。屠呦呦我心中最伟大的人民英雄。

  屠呦呦的读后感 篇8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屠呦呦在发现青蒿素和治疗疟疾上的卓越研究,显著降低了疟疾患者死亡率,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减少病患痛苦作出了无法估量的贡献。诺奖既是对这一成就的褒奖,更是对科学家们智慧与心血的回报。而实验室里千回百转后柳暗花明那一刻的惊喜和满足,或许也会比不曾奢求的荣誉更恒久。

  作为中国大陆第一位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屠呦呦真正了结了多年以来国人的“诺奖情结”。回头再看,这一情结的熨平,还有更多值得咀嚼的地方。

  屠呦呦1951年考入北京大学医学院,选择了药物学系生药学专业为第一志愿,可以说是中国本土科研体系所培养的获诺贝尔科学奖第一人。她的获奖,无疑能增强我们这个时代科学家们的自信心。40多年前,科研人员与外面的'世界交流不多,可供查找的文献很少,在相对简陋的条件下,还能作出如此重要的原创突破;40多年来,中国科研人才的积累厚度、科研条件的优越程度、全球合作的深度广度,不断水涨船高,许多领域已经赶上甚至领先国际水平,有理由相信会出现第二个、第三个“屠呦呦”。

  屠呦呦也让人看到,无论是诺贝尔奖还是SCI论文,或是《科学》《自然》等国际刊物,都只是一种评价手段。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坚持学术方向、坚定学术追求、坚守学术信仰,没必要妄自菲薄,更没必要被牵着鼻子走。有些人还在怀疑“诺贝尔奖有没有照顾中国人”,这种缺乏信心的表现已经不合时宜——科学大奖不会照顾任何人,只要有了足够的资格,自然就会被关注到。

  另一方面,屠呦呦代表中国大陆科学家“破冰”诺贝尔奖,也是对那些希望毕其功于一役的速成论者的提醒。科学有自己的规律,最忌的就是急功近利。它无法严格地用投入去预测产出,不是简单的资源叠加就能创造出新事物,也很难按部就班达到预定目标。科学的通途有很多走法,无论头衔和身份,无论领域和方法,“科学家”才是唯一的、纯粹的标签。有人描述得很形象,真正钟情于科学的人出发点并非想去拿奖,也许一辈子不会有惊艳的成果,有人可能用毕生精力,也只是在科学的某个关口书写了四个大字:“此路不通”。

  对这些科学家来说,更灵活、更多元的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至关重要。在日本,很多诺贝尔科学奖得主来自民间机构或是企业;在美国,像微软这样的大公司,集聚了一批有才华的科学家从事基础研究。我国对于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的认识,也在不断创新。最近出台的《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中就明确,“研究制定科研机构创新绩效评价办法,……突出中长期目标导向,评价重点从研究成果数量转向研究质量、原创价值和实际贡献”。类似导向和举措,无疑能让有志于献身科学的整个世界都在感谢青蒿素和科学。中国科学家也要感谢屠呦呦,有没有能力、是不是拿到诺贝尔奖,已不再是一个心结,正可迈开步子、自信前行。

  屠呦呦的读后感 篇9

  诺贝尔奖官网的最新消息,瑞典斯德哥尔摩当地时间5日中午11时30分,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在当地的卡罗琳斯卡医学院揭晓,爱尔兰医学研究者威廉·坎贝尔、日本学者SatoshiOmura以及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荣获了该奖项。

  这是我国科学家,第一次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值得祝贺。屠呦呦获得诺奖,并不令国内舆论感到惊讶,因为早在2011年,她获得具有诺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就被誉为“距离诺奖最近的中国人”。但是,她获得诺奖,还是给我国科技、学术界带来诸多启示和值得反思之处。

  屠呦呦获得诺奖之后,她的身份迅速引起网友关注。其实,早在屠呦呦获得拉斯克奖时,她的身份,就曾引起舆论关注,由于她没有博士学位、留洋经历以及院士头衔,被称为“三无科学家”。“三无科学家”获得国外授予的学术最高奖,这表明,无论是克拉斯奖,还是诺贝尔奖,都不看重学者的“身份”和头衔,而是看真实的学术贡献,这和我国近年来的学术界,在课题评审、项目设立时,特别看重申请者的身份,院士、长江学者等拥有一定学术特权,是很不相同的。

  作为青蒿素的发明者,获得诺奖的屠呦呦却不是院士,是耐人寻味的。据媒体报道,屠呦呦曾多次参评院士,但都没有成功,具体理由不清楚,但知情者透露有两方面原因,一是青蒿素的成果界定不明。中国科协主席韩启德曾指出,青蒿素的发明,一直是我国引以为豪的科技成果,但是,却存在成果归属难以确定的问题,进而,这一成果没有得到足够的表彰和奖励,而在长达40年的时间中,屠呦呦的成果在国内也没有被得到公认。虽然在这一成果中,她扮演了三个“第一”的角色:当年是她最先把青蒿素带到523项目组(代号为“523”的疟疾防治药物研究项目);是她最先提取出有100%抑制力的青蒿素;也是她做了第一个临床实验。但是,在中国医学界,不少人认为,523项目是一个庞大的计划,很多人做了贡献,是不能把奖给屠呦呦一个人的。而直到拉斯克奖颁给屠呦呦,这种争议还没有平息。很显然,既然有成果归属的争议,屠呦呦要在中国这样的学术环境中,评上院士,是不太可能的——其他人会反对,为何给她院士,功劳难道都被她一个人占了?

  二是屠的同事评价她,“比较直率,讲真话,不会拍马,比如在会议上、个别谈话也好,她赞同的意见,马上肯定;不赞同的话,就直言相谏,不管对方是老朋友还是领导”,这种“性格”在院士评审中,显然也是不受欢迎的。类似屠呦呦这样,有重大学术贡献,却没有评上院士者,在国内并非个例。“吃香”的是那些善于搞人际关系,讨好领导者。这是一种不好的导向,会引导学者不安心学术研究,而去做一些追名逐利的事。诺奖奖给一直默默做事的屠呦呦,也告诉我国学术界,学术不是说出来的,而是要踏踏实实做出来。

  那么,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为何就能把成果归为屠呦呦呢?这与国际学术界的学术规则有关,在团队和个体之间,团队的整体贡献很重要,但并不能否认个体,个体的学术贡献,如果在团队取得的成果中,起重要的启发性、决定性作用,应该把主要成果记给个体,而不是由团队平分成果——成果人人有份,并不能保护原创积极性,在拉斯克奖和诺贝尔奖颁奖者看来,屠呦呦的贡献是最关键的,因此,可以把奖颁发给她个人,诺委会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屠呦呦获诺奖并非是是对中药的奖励,而是为了表彰她在受到中药的启发下对一种药物的寻找过程。”

  而我国在评价学术贡献时,团队和个体的关系,并没有处理好,以往,十分强调团队贡献,而忽视个体,否则就是自私自利,而近年来,一些领导,不管是不是课题组的实际负责人,都动不动成为成果的第一作者,把团队的贡献作为个体的成果,并没有真正重视第一作者的原创贡献。屠呦呦取得的成果,属于几十年前的,为此,对其成果的评价,奉行的是团队原则,即使有关学术机构意识到屠呦呦的学术贡献最大,可也不愿意按照学术规则去界定,担心触碰了既得利益。

  我国当前的学术评价,包括院士评审在内,都存在被利益因素纠缠的问题,学术评价存在行政化和利益化的倾向,在院士评审中,存在跑要、公关现象,青蒿素的成果归属几十年没有定论,有学术贡献而缺人脉资源者,被边缘,反映出我国的学术评价体系并不健全,并没有坚持按学术原则和学术标准,处理个体和团队的关系,真实评价学者个体的贡献。从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我们应该反思学术评价体系,在学术评价中,要对个体在团队中的贡献实行学术同行评价,这样,个体的原创价值和集体的贡献,都会得到客观评价,从而激励个体在追求学术理想的同时,与团队进行紧密合作,更重要的是,评价针对的是个体真实的学术能力与学术贡献,不是看其身份和头衔,谁有能力,就把学术研究给谁做,谁取得的贡献大,谁就获得更大的肯定。

  屠呦呦当年发明青蒿素,并不是冲着获得诺奖而去的,而是为解决现实的医学难题。盯着功利的获奖目标去搞科研,只会与奖励渐行渐远。踏踏实实做研究的屠呦呦获得诺奖,会给中国科学界、学术界,带来更多的信心,只要能进一步完善科研评价制度,让更多科学家能安心投入科研,在国家加大科研投入的背景下,我国科学家会获得世界级的科研成果,也有更多问鼎诺奖的可能。

【屠呦呦的读后感范文(通用9篇)】相关文章:

屠呦呦事迹作文素材(通用10篇)04-13

屠氏-姓屠的名人-屠姓起名字-屠姓的起源与家谱07-23

呦呦鹿鸣童话故事06-06

原则的读后感范文(通用8篇)07-25

《海的女儿》读后感范文(通用5篇)10-26

《海的女儿》读后感范文(通用21篇)10-24

《海的女儿》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10-23

《班长下台》的读后感范文(通用7篇)09-30

鬼谷子的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11-10

汪曾祺散文的读后感范文(通用6篇)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