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

时间:2023-08-02 11:41:18 晓丽 读后感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你想好怎么写读后感了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 1

  一直久仰费曼的大名,今天终于读完了他的自传《别逗了,费曼先生》,还不错,但不像想象得那么好看。费曼多才多艺,会打手鼓、绘画、开锁,而且都是专业水准,但是并没有觉得他特别逗,可能是我这个人比较古板,没有幽默感吧。

  费曼性格率真,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对他的束缚不像对一般人那么大,他居然花了不少篇幅描写他在酒吧泡妞的经历,估计别的诺奖得主不会这么坦率。

  有两件事印象比较深刻:

  一是关于学日语。比如对您的花园要尊陈“漂亮的”,我的则要谦卑地说成“破花园”,庙宇的必须是“高贵的”。同样一件事,不同的对象做,要用不同的说法,即使在严谨的科学领域也是这样,我做的研究一定是“破的”,别人的研究必须是“好的”。这让让费曼无法忍受,于是果断放弃学习日语。这也说明了语言的`学习是不需要天赋的,你不必像费曼那么聪明,只需要努力即可。

  另一件是他拒绝了另一所名校的高新聘请。给出的理由居然是:他一直有个梦想,要找个情人,假如有了这么多钱,他真的会么做,给她买房子,买衣服,还要哄她开心,烦恼会很多。也许这是真正的理由,也许是开玩笑,但是你能感觉到这的确是一个纯粹的人,从心所欲,率性而活,更遵从内心的感觉。

  这本书之所以比较出名,和诺贝尔奖得主的名头有一定的关系,看看还是不错的。我最主要的体会就是不要把生活搞得那么严肃,开开玩笑、搞搞恶作剧,活跃一下氛围挺好的。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 2

  我们从初中到大学都是学的经典的物理课程,到了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就结束了,没有涉及到量子理论,费曼是爱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但他的成就在这本书里并不过多体现,这本书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费曼的其它方面。

  象许多其它伟大科学家一样,费曼从小热爱捣鼓,用灯泡搭建电路,修收音机,装报警器等等,他总是说他运气好,碰巧就解决了问题,其实都是他热爱这些东西,花的时间多,遇到了问题能死磕到底。

  善于动脑筋,在姑妈家的餐馆当服务生时,就发明电话提示卡片,快速切土豆的机器等等,动手能力极强。

  爱搞恶作剧,偷同学的门;用并不懂的意大利语给自行车开道;打开了保险柜的门之后给他留字条,还要跟进去看他的脸都被吓绿了;给征兵体检的医生制造了精神缺陷的假象等等。

  喜欢上开保险柜,为此还花了不少时间研究保险锁,利用各种机会都搞保险锁的密码,通过概率来计算开锁时间,通过不经意的给别人开锁,他获得了大量的.乐趣,也令人目瞪口呆。

  让人不敢相信的是费曼的鼓打的很好,还参加了乐队,出了唱片。晚年还学起了画画,竟还能卖到钱,这可不容易啊,我觉得主要得益于他能静下心来,心无旁鹜的死磕精神,包括他能够破译古代文字也得益于此。

  费曼能够将所学的东西活学所用,任何知识点都能对应到生活中的活生生的例子,善于发现规律,还没有学习几何就能自己推导三角公式。

  费曼做事严格认真,不人云亦云,在课本修订委员会审订课本时,二百多本书,他每一本都认真研究,认真打分

  从这本书中我们还可以看出并不象我们经常听到的,美国人不注重算术,费曼算的非常快,还有个家伙连对数表都会背的下来。

  总之,这本书是一个老少皆益的好书,很值得大家一看。

【《别逗了,费曼先生》读后感】相关文章:

逗狗09-23

逗母猪07-02

逗狗06-11

逗龙虾作文06-08

曼字的组词及拼音12-13

06-01

别等06-24

08-03

关于逗字组词04-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