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管中窥豹成语的出处及解析

时间:2022-04-12 14:30:21 成语 我要投稿

管中窥豹成语的出处及解析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多不胜数的成语。以下是小编整理收集的管中窥豹成语的出处及解析,感兴趣的同学们可以了解一下!

  史料记载:“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

  此段文字中的王子敬即王献之,东晋着名书法家王羲之的末子,聪明伶俐。长大后他也成为了一位著名的书法家,与父亲并称“二王”。有一天,他父亲的几个学生在玩打牌。在一旁观看的献之竟然能够给他人出谋划策,说上几句行内话。哪知学生们都笑他道:“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献之听到他们这样说自己,很是气愤,说道:“远惭荀奉倩,近愧刘真长。”说完,就甩开袖子走了。

  “管中窥豹”的成语便出于此。

  该成语有两种截然不同的理解。一种是褒义的,意指人们可以从观察到的事物的一部分来推测该事物的全貌。从字面上理解“管中窥豹”,那就是从“竹管”中透过视线来看到豹子,由于视线为“竹管”圆孔面积所束缚,看不到“全豹”,只能看到所观对象身上具有豹子特征的斑点花纹,于是就此推论观测对象是一只豹子。这种逻辑思维能够以小见大,极具智慧。“微尘中见大千世界”与“管中窥豹”均可用来形容通过小事情,推测出对象的概况。

  然而,只要我们稍加思索,就会发现:“管中窥豹,可见一斑”,那可见的.“一斑”并非百分百的是豹!梅花鹿身上的斑纹完全可以与豹子相媲美。因此,千篇一律的“管中窥豹”,搞不好就会出现“指鹿为豹”的尴尬,让人啼笑皆非呢。

  ——《世说新语·方正》

  【求解驿站】从竹管的小孔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只看到事物的一部分。

  【活学活用】有的人孤陋寡闻,~,却喜夸夸其谈,炫耀自己。

  【妙语点拨】七个盲人碰到一头大象,便都上前摸摸大象是什么样子。他们摸到大象粗腿、尾巴、肚子、背部、耳朵、牙齿、鼻子,便分别形容大象像柱子、笤帚、山包、平台、蒲扇、犄角、橡皮筒,争论不休。这个故事之所以可笑,是因为盲人们“管中窥豹”,都只是看到了大象的一个部分,便固执地认定大象的总体模样皆如此。这启示我们,很多时候,没有全面了解情况,千万不能乱下结论,否则很容易犯“以偏概全”的错误。

  【近义】窥豹一斑、管窥所及、以管窥天

  【反义】洞若观火、一目了然

  【成语运用】

  1.成文用法

  该成语的结构偏正式,在句中作谓语、状语;含贬义。该成语有两种用法。一是比喻所见极少,虽然没有全懂,却好像也懂得了一些。一般用来讥笑眼界狭、见识小。另一种是谦称自己的意见不够全面,谓之“管见”。

  2.运用示例

  唐·韦庄《又玄集序》:“故知颌下采珠,难求十斛;管中窥豹,但取一斑。”

  唐·归仁《悼罗隐》:“管中窥豹我犹在,海上钓鳌君也沉。”

  宋·陆游《江亭》诗:“濠上观鱼非至乐,管中窥豹岂全斑。”

  元·周德清《一枝花·遗张伯元》:“向管中窥豹寻知外,坐井观天又出来,运斧般门志何大,出削个好歹。”

  鲁迅《华盖集续编·有趣的消息》:“幸而在《现代评论增刊》上提前发表了几节,所以我们竟还能‘管中窥豹’似的,略见这一部新书的大概。”

【管中窥豹成语的出处及解析】相关文章:

后悔何及的成语解析01-05

呼风唤雨成语解析及造句12-11

劳苦功高成语故事解释及出处10-18

描写春天美景的成语解释与出处06-28

济苦怜贫的成语解析01-05

沐猴而冠【十二生肖成语】释义_出处_近义词_成语故事12-28

狗仗人势成语解析01-06

缇萦救父注释译文及出处11-13

关于虎的成语故事解析08-12

关于职业的谜语及解析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