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训练及译文赏析

时间:2021-11-11 13:34:37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训练及译文赏析

  赏析其实就是指欣赏并分析,这是一个通过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经验、艺术观点等地方去鉴赏与分析得出理性认知的过程。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烛之武退秦师阅读训练及译文赏析,欢迎阅读与收藏。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训练及译文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日:“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日:“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右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日:“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8.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晋军函陵军:驻军。

  B.共其乏困共:通“供”,供给。

  C.何厌之有厌:讨厌。

  D.唯君图之图:考虑。

  9.对下列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的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②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③焉用亡郑以陪邻 ④阙秦以利晋

  A.①②相同,③④相同。B.①②相同,③④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不同。D.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10.对下面句子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3分)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A.如果不削减秦国的土地,将何时能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B.如果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从哪里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C.你们不使秦国土地减少,将何时能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D.你们不削减秦国的土地,将从哪里取得晋国所贪求的土地呢?

  11.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秦晋围郑是因为郑曾对晋无礼,并且依附于晋时又依附于楚。

  B.在国家危难之际,烛之武夜入秦军说服秦伯,使郑转危为安。

  C.烛之武利用秦晋矛盾,分析郑国存亡对秦的利弊,使秦退兵。

  D.晋侯没有同意子犯的请求去袭击秦国军队,是因为害怕秦国。

  答案:8.C9.D10.B11.D

  译文:

  (僖公三十年)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郑国同时依附于楚国与晋国。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

  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由于情况危急因而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

  在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地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邦晋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 (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向西扩大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他所奢求的土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非常高兴,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戍守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

  晋大夫子犯要求出兵攻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个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赏析:

  《烛之武退秦师》见于《左传》“僖公三十年”。在公元前632年(僖公二十八年)发生的城濮(在今河南陈留县)之战中,晋文公战胜楚国,建立了霸业。公元前631年(僖公二十九年),晋、周、鲁、宋、齐、陈、蔡、秦在翟泉(今河南洛阳)会盟,晋国在会上“谋伐郑”。公元前630年(僖公三十年),晋国和秦国合兵围郑。围郑对秦国没有什么好处,郑国大夫烛之武看到这点,所以向秦穆公说明利害关系,劝秦穆公退兵,但是晋、秦结盟,让秦国在郑国驻军,秦穆公因此退兵,晋文公也只得撤退,一场战争被瓦解了。[2]

  该篇以对话著名。有郑文公与烛之武的对话,有烛之武与秦穆公的对话。烛之武对郑文公的话里有话,对秦穆公说的话,完全看到了秦、晋间的矛盾,看到围郑对秦、晋的利害关系,所以能打动秦穆公。最后写子犯请击秦军,晋文公不同意,这里预伏后来的秦晋之战。

【烛之武退秦师阅读训练及译文赏析】相关文章:

《烛之武退秦师》课文译文01-05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赏析07-10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12-11

烛之武退秦师课件12-03

《烛之武退秦师》原文及翻译07-10

左传欣赏烛之武退秦师05-17

烛之武退秦师全程教案11-16

烛之武退秦师的教案11-26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教案11-07

烛之武退秦师获奖教案1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