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代的礼俗有哪些

时间:2022-08-26 13:44:58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古代的礼俗有哪些

  我们知道中国作为一个文明古国,古代人们有许多不相同的的礼节,那你们知道我国古代都有哪些礼俗妈?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古代的礼俗有哪些,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古代的礼俗有哪些

  1、祭祀与斋戒

  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祖先、祭神祗(qi)。

  古代,从天子到庶民都祭祖先。天子、诸侯祭祖先在宗庙。宗庙又叫太庙、祖庙。古人认为君权神授,是依靠祖先得来的,所以古代天子、诸侯都建立宗庙以供祭祀并求取庇佑。国家有了大事,一定到宗庙祭告,以示对祖先的尊敬。宗庙是国家的象征。其数量和建立有严格规定,天子七庙(供奉七代祖先),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很多重大的国事活动要在宗庙进行。古代皇帝即位时,在宗庙内拜祖先、会群臣、受印玺、称之为“庙见”,庙见表明正式掌握了国家政权。如果宗庙被毁,则表明国家灭亡。如贾谊《过秦论》:“一夫作难而七庙隳。”宗庙里的祖先牌位上不直书其名,而另起一个称号以示尊敬,通常使用“祖”、“宗”二字,如汉高祖、唐太宗、清太宗等,祭品名目繁多,可以是肉食,可以是金玉珠帛,《曹刿论战》说:“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其中的牺牲玉帛就是祭品。为祭祀而宰杀的牲畜叫“牺牲”,后来引申为为了正义的目的而舍弃自己的利益甚至生命,祭品牛、羊、猪三牲齐备叫“太牢”或“大牢”,只有羊和猪叫“少牢”,庶民祭祀祖先主要在家庙,清明节扫墓,中元节上坟时也要祭祀。

  祭祀天地的仪式叫“封禅(shan)”,祭天叫封,祭地叫禅,仪式一般由帝王亲自在东岳泰山举行。秦始皇、汉武帝、唐高宗都举行过这种大典,后世又在京城设天坛、地坛祭祀天地以代替封禅活动。

  祭社稷也是很重要的祭礼,在诸侯中,最重要的是天神和地神。天神称上帝、天帝、皇帝、地神称社神、后土、土地神,成语“黄天后土”即指天地之神。管五谷的神叫“稷”。祭社稷就是祭地神和谷神,“社稷”是国家的代称。《毛遂自荐》中楚王说:“诚若先生之言,谨奉社稷以从。”其中“社稷”指楚国。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其中“社稷”也指代国家。天子祭社稷(京都是社稷坛)目的是为天下“求福”。我国古代专有祭社稷的节日叫“社日”。神日分春社和秋社。社日一般在春分秋分前后。

  我国上古时代是多神崇拜。神有日神、云神、水神、河神、山神等。山神庙、河神庙等都是专供祭祀用的。腊月二十三是祭灶节,祭的是灶神(俗称灶王爷)。“祖饯”是古代举行筵饮送别、祭祀路神的仪式。“饯”是亲朋好友在郊外叉道口设亭帐,用酒食飨饮行人,祝行人路途平安。柳永《雨霖铃》中的“都门帐饮无绪”,反映的就是这种情况。最有名的饯行诗是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 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祭祀路神叫“祖”,又称“祖道”、“祖行”,是亲朋好友为行人祭祀路神,祷告路神保佑行人路途平安;也可行人自行祷祝。一般是在郊外道上设帐,备酒食,祭者行礼后奉酒祷祝,然后洒酒于地。《荆轲剌秦王》中的“既祖”,即已以经过了祭路神之礼。 “饯行”与“祖祭”都是在道上举行的仪式,后来便合而为一了。

  祭祀时洒酒于地叫“酹”,如《念奴娇.赤壁怀古》:“一尊还酹江月。”

  古人在祭祀或行大礼前,沐浴更衣,不喝酒,不吃荤,表示诚心致敬,称为“斋戒”,又简称“斋”。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于是赵王乃斋戒五日”、“相如度秦王虽斋”。“荤”在现代意义主要指鱼肉类食品,通常与“腥”字连在一起用。古代则不然,斋戒中的不吃荤,并非吃素食、忌肉食。相反,还要变着花样吃肉。因为这里的“荤”,指葱蒜韭姜等有刺激气味的菜,不吃它们,目的在于防止在祭祀或会客时口里发出难闻的气味,造成对神灵、祖先或宾客的不尊敬。

  2、婚姻

  结婚,今义是男女正式结合为夫妻。古文中,则常常是结成亲家的意思,如《汉书。霍光传》:“大将军霍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男女结为夫妻又叫结发,如《孔雀东南飞》:“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女子出嫁叫“于归”,又叫归。女子出嫁后回娘家看望父母叫“归宁”。《项脊轩志》中“吾妻来归”的归就是出嫁,“吾妻归宁”的归宁即回娘家看望父母。女子改嫁叫“再嫁”。

  古代结婚讲究“父母之命,媒妁(shuò)之言。”“媒妁”就是婚姻介绍人,又称“月老”、“冰人”、“代轲人”等。还讲究六合相应,选好日子。六合相应是年月日干支都相合,既年月日的天干相连,地支相连,如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如《孔雀东南飞》:“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

  古代婚姻有“六礼”之说。六礼包括纳采(商议婚配)、问名(询问女方姓名)、纳吉(订婚)、纳征(送聘礼)、请期(通告结婚佳期)、亲迎(迎娶)。六礼包括了议婚到完婚的整个过程。

  婚礼过程中有两个很重要的仪式:拜堂、合卺(jǐn)。拜堂有三拜,一拜天地,二拜高堂(父母),三是夫妻对拜。一拜过堂,就算正式结婚了,合卺是指新夫妇在洞房内共饮合欢酒。卺是一种苦葫芦被破为两半而成的瓢,盛酒于内,新郎新娘各饮一卺,表示要同甘共苦、和睦相爱。

  在古文中常见的“结成秦晋之好”就是结成婚姻。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后因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如《西厢记》:“倒陪嫁门,情愿于英雄结婚姻,成秦晋。”古书上常见的“琴瑟之好”是说夫妻相亲相爱、感情和谐。

  古代有七出的规定,即男家可依据这七条把妻子赶出家门,即休掉。七出的条件是;不顺父母、无子、淫乱(放纵)、嫉妒、恶疾、多言、盗窃。《孔雀东南飞》中焦母赶刘兰芝的借口就是第一条。女子出嫁后娘家不往回接是不能回娘家的,一旦不经迎接而自己回去就说明出了事,所以刘兰芝的母亲说:“汝今何罪过,不迎而自归?”古代实行一夫一妻多妾制,妾与妻的地位是不平等的`。《邹忌讽齐王纳谏》:“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一“私”一“畏”说明地位的不同。妻生子为嫡出,妾生子为庶出,嫡出庶出在家庭地位、财产、权利的继承方面是不平衡的。

  3、丧葬

  葬礼分为五个阶段:复、殓、殡、葬、服。人死后,活人登上屋顶,面向北方呼唤死者,为死者招魂,这叫“复”。为死者穿裹衣衾并把尸体放入棺材叫“殓”,盛着尸体的棺材叫“柩”,棺材的套棺叫“椁(guǒ)”,停棺待葬叫“殡”,即棺材椁埋入地下叫“葬”。如《祭妹文》:“今予殓汝葬汝。”墓穴称为“窀 (zhūn)穸(xī)”,埋土隆起称“坟”。埋葬时用殉葬品,上古有人殉,即用活人为陪葬品,后来用“俑”——象人形的偶像。随葬物品称为明器(冥器)。为死人守孝服丧叫“服”,服丧期间在墓旁搭小屋居住,看守坟墓叫“庐墓”或“庐冢”。如《游褒禅山记》所说:“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古代丧礼中亲属们根据与死者关系的远近要穿一定的丧服,有斩衰(服期三年)、齐衰(服期一年)、大功(服期九个月)、小功(服期五个月)、缌麻(服期三个月;缌)五等。衰(cui)就是丧服。《肴之战》说:“子墨衰絰”,絰是丧服上的带子。

  古代出殡时还有唱挽歌的习俗。《记念刘和珍君》中曾引用了陶渊明作的一首挽歌。

  4、宾礼

  宾礼指诸侯朝见天子以及各诸侯国互相交往时的礼节。“朝”是诸侯按规定的时间拜见天子。“聘”是国与国之间遣使访问。使臣奉命出使,持有特殊信物一节,所以使臣又叫使节。后人用“节”来比喻人的情操、品德,如“气节”、“节操”等词;改变了节操叫“失节”。“盟”是数国为了某种共同利益或目的,为求共同行动而于神前立誓缔约。成为盟主,就可以号令诸侯,因此,会盟成为争夺霸主地位的途径。订盟缔约时要举行“歃(sha)血”仪式,歃血就是在嘴唇上涂牲畜的血,表示诚意。如《毛遂自荐》中,毛遂命令“取鸡、狗、马之血来”,然后对楚王说 “王当歃血而定从。”

  古文中常提到的“九宾之礼”是外交上最隆重的礼节,由九个迎宾赞礼的官员延引上殿。

  5、几个典型词语

  ①六亲(六姻):父子、兄弟、姑姊、甥舅、婚姻(夫妻)、姻娅(亲家和连襟)。

  ②三纲: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③五常:封建礼教所规定 的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间的关系。

  ④三从四德:古代奴役妇女的精神伽锁。“三从”指幼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四德”指妇德、妇言、妇 容、妇功。

  6、跪拜礼及其它

  古人很讲究礼貌,要求冠正衣洁,举止温文尔雅。礼貌就是彬彬有礼的样子。不戴冠或戴冠不正属于不讲礼貌。当众免冠则是用来表示请罪、谢罪的动作。

  交往拜谒时要行礼。“拜”的意思是对人行礼。由于身份、亲系、场合不同,行礼的动作、轻重都不一样,但统称为“拜”。所谓“再拜”,就是拜了两次。跪下,两手相拱至地、头伏在手上叫“拜手”;跪拜并伏在地上叫“拜伏”;恭敬地跪下行礼叫“拜倒”。跪下并以两手扶地叩头叫“跪拜”;稽首是最隆重的拜礼,跪下,拱手至地,头碰地,多时停留后再起身;“顿首”是跪下叩头,但时间短暂,头触地即可;作揖是最轻的礼,也就是拱手礼,行礼时,立正,身略俯折,双手合抱高举,自上而下,引至胸前为止。

  拜见时往往有见面礼物,如刘邦赴鸿门宴时持白壁一双献于项王,玉斗一双献于范增。见面时的礼物叫“贽”。如《送东阳马生序》中说马生“撰长书以为贽”。官员互相拜访时要“投刺”,“刺”就是名片。

  就座时,尊者先坐,居于上位, 者后坐,居于下位。古代的“坐”是与“行”相对的最基本的表示止息的方式:两膝着地,臀部压在脚后跟上。古代起初尚无椅凳,坐于席(草垫、竹垫),因而称 “席地而坐”,这个成语在现代已经是泛指坐在地上。宴饮之时,要求尽量靠前坐;以免食物玷污座席。非宴饮之时,要求尽量靠后坐,以便与别人拉开距离,表示谦恭。坐的时候要保持谦恭之态,往往挺直腰身,端坐,谓之“正襟危坐”。如果把坐姿改为两膝着地,腰股伸直,则为“跪”,这种坐姿往往表示谢罪或对长者的尊敬。“长跪”与“跪”意思接近,区别在于长跪比跪时直腰挺身的动作更为明显。长跪又叫“跽”,一般表示因受惊吓而耸身,如《鸿门宴》:“项王按剑而跽。”“箕踞”又称“箕坐”,是指臀部着地,两腿前伸叉开成畚箕状。这是一种轻慢无礼、带有侮辱性的动作。如《荆轲剌秦王》:“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古人的坐具有筵、席、床、榻等。筵一般用蒲苇等粗料编成,较为长大。席一般用竹篾等细料编成,四边用帛围缀,做工较为精致。筵和席常合在一起用,筵先铺放于地,席则放在筵上面。最初,设筵席只是为了坐,只是古人一种就餐方式,到了隋唐,椅凳出现了,人们进食时不再席地而坐,而是坐在椅凳上伏桌而食。于是 “筵席”意义改变,不再指坐垫,而是指宴饮的酒席了,床和榻都是高出地面的坐具,有足、可坐可卧。

  7、位次

  中国古代的官位以右为尊,(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蔺相如因功升迁,“位在廉颇之右”,因而引起了廉颇的不满。朝堂上的位置以东为尊,以西为卑。封建社会重文轻武,文臣列于东,武臣列排在西。

  古代的屋舍方位以北为尊,北房为正房,东次之,西再次之。如皇帝住北房(正宫),皇后和太子住东宫,妃子住西宫。

  堂上座位以南向上座为尊,西向(面向西)次之,东向再次,北向最次。室内座位以东向为尊,南向为次之,北向更次,西向最次。如《鸿门宴》中: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刘邦北向坐,张良西向待。项羽、刘邦当是都是楚将,各领一军,互不统属,项羽留刘邦饮酒,则刘邦是客,理当居于尊位。而项羽却自恃强大,傲然上坐,表现了他的骄傲与浅薄。刘邦屈居于项伯、范增之下,依然不动声色,充分表现了他善于审时度事、忍小全大的不凡气度。

  古代的车位一般以左为尊,御者在中,陪乘在右。如《信陵君窃符救赵》:“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夷门侯生。”兵车是御者居中,左边甲士持弓,右边戈士持戈矛。帅车以中为尊,主帅居中,御者在左,武士(护兵)在右。

  8、避讳

  封建时代,君主和尊长的名是不能直接说出或写出来的,因此需要运用一定的方法回避。常见方法是换字。如:-阴-历一月叫正月,因避秦始皇赢政的讳,称之为端月。汉代人为避汉文帝刘恒的讳,把地名“恒山”改为“常山”,把“妲娥”改为“嫦娥”;又为避汉宣帝刘询的讳,把被人们尊为“荀卿”的战国思想家荀况称为 “孙卿”。晋人为避司马昭的讳把王昭君称为“明君”、“明妃”。隋朝为避隋文帝的父亲杨忠的讳,把官职名“中书”改称“内史”,唐朝人为避太宗李世民的讳,把“民”字改为“人”,如《捕蛇者说》:“以夫俟观人风者得焉。”又为避唐高宗李治的讳,将“治”改为“理”,清代为避康熙帝玄烨的讳,将“玄”改写为“元”,如把玄孙写作元孙。

  不仅要避帝王的讳,还要避官吏的讳。宋朝田登做州官,不许人们叫他的名字。因为“灯”与“登”同音,全州人都须把灯叫作“火”。到了元宵节放灯时,布告上写道:“本州依例放火三日。”于是留下了“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的成语。

  还要避尊者讳。在宗族和家族中,祖先和尊长是受尊敬的,他们的名字,家长不得再用,这叫家讳。唐朝诗人李贺的父亲名“晋肃”,因“晋”与“进”同音,连李贺参加进士考试都要受到非难,以致李贺终生未能参加进士考试。苏询父名“序”,所以苏询将文体“序”改名“引”。《红楼梦》中,林黛玉每读至“敏”字都改读为“密”,就是因为她母亲名“敏”。

  古人对“死”也有许多讳称。

  讳称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的有薨、崩、百岁、千秋、宾天、大行、晏驾、山陵崩等。

  讳称佛道徒之死的有涅盘、圆寂、坐化、羽升、仙游、仙逝等。仙逝现在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讳称父母之死的有见背、孤露、弃养等。

  非有专指的死有亡化、亡故、长眠、长逝、不讳、不幸、弃世、过世、委世、谢世、物故、寿终、殂谢、殂落、殒命、捐生、捐馆舍、捐背、就木、溘逝、溘谢、永蛰及黄泉、没世、老、故、逝、终......

  我国古代的过年前礼俗

  小年

  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又称“小年”,是民间祭灶的日子,中国风俗习惯。民谣中“二十三,糖瓜粘”指的即是每年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的祭灶。有所谓“官三民四船家五”的说法,也就是官府在腊月二十三日,一般民家在二十四日,水上人家则为二十五日举行祭灶。小年是整个春节庆祝活动的开始和伏笔,其主要活动有两项:扫年和祭灶。除此之外,还有吃灶糖的习俗,有的地方还要吃火烧、吃糖糕、油饼,喝豆腐汤。

  祭灶

  祭灶,是一项在中国民间影响很大、流传极广的习俗。旧时,差不多家家灶间都设有“灶王爷”神位。人们称这尊神为“司命菩萨”或“灶君司命”,传说他是玉皇大帝封的“九天东厨司命灶王府君”,负责管理各家的灶火,被作为一家的保护神而受到崇拜。灶王龛大都设在灶房的北面或东面,中间供上灶王爷的神像。没有灶王龛的人家,也有将神像直接贴在墙上的。有的神像只画灶王爷一人,有的则有男女两人,女神被称为“灶王奶奶”。

  腊月二十三日的祭灶与过年有着密切的关系。因为,在一周后的大年三十晚上,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诸神在过完年后再度升-天,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接神”,对灶王爷来说叫做“接灶”。接灶一般在除夕,仪式要简单得多,到时只要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完事了。

  俗语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说法。有的地方,女人是不祭灶的。据说,灶王爷长得像个小白脸,怕女的祭灶,有“男女之嫌”。

  祭灶节民间讲究吃饺子,取意“送行饺子迎风面”。山区多吃糕和荞面。晋东南地区,流行吃炒玉米的习俗,民谚有“二十三,不吃炒,大年初—一锅倒”的说法,人们喜欢将炒玉米用麦芽糖粘结起来,冰冻成大块,吃起来酥脆香甜。

  蒸花馍

  腊月二十三后,家家户户要蒸花馍。大体上分为敬神和走亲戚用的两种类型。前者庄重,后者花梢。特别要制做一个大枣山,以备供奉灶君。“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这往往是民间女性一展灵巧手艺的大好机会,一个花馍,就是一件手工艺品。

  写春联

  腊月二十三以后,家家户户都要写春联。民间讲究有神必贴,每门必贴,每物必贴,所以春节的对联数量最多,内容最全。神灵前的对联特别讲究,多为敬仰和祈福之言。常见的神联有天地神联“天恩深似海,地德重如山”;土地神联“土中生白玉,地内出黄金”;财神联“天上财源主,人间福禄神”;井神联“井能通四海,家可达三江”。面粮仓、畜圈等处的春联,则都是表示热烈的庆贺与希望,如“五谷丰登 ,六畜兴旺”;“米面如山厚,油盐似海深”;“牛似南山虎,马如北海龙”;“大羊年年盛,小羔月月增”等等。另外还有一些单联,如每个室内都贴“抬头见喜”,门子对面贴“出门见喜”,旺火上贴“旺气冲天”,院内贴“满院生金”,树上贴“根深叶茂”,石磨上贴“白虎大吉”等等。大门上的对联,是一家的门面,特别重视,或抒情,或写景,内容丰富,妙语联珠。

  吃灶糖

  灶糖是一种麦芽糖,粘性很大,把它抽为长条型的糖棍称为“关东糖”,拉制成扁圆型就叫做“糖瓜”。冬天把它放在屋外,因为天气严寒,糖瓜凝固得坚实而里边又有些微小的气泡,吃起来脆甜香酥,别有风味。真关东糖坚硬无比,摔不能碎,吃时必须用菜刀劈开,质料很重很细。口味微酸,中间绝没有蜂窝,每块重一两、二两、四两,价格也较贵一些。糖瓜分有芝麻的和没芝麻的两种,用糖做成甜瓜形或北瓜形,中心是空的,皮厚不及五分,虽大小不同,但成交仍以分量计算,大的糖瓜有重一二斤的,不过用作幌子,买的人很少。

  扫尘

  举行过灶祭后,便正式地开始做迎接过年的准备。扫尘就是年终大扫除,北方称“扫房”,南方叫“掸尘”。在春节前扫尘搞卫生,是中国人民素有的传统习惯。室外屋内,房前屋后,彻底进行打扫,干干净净迎新春。“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的风俗由来已久,据《吕氏春秋》记载,中国在尧舜时代就有春节扫尘的风俗。按民间的说法,因“尘”与“陈”谐音,新春扫尘有“除陈布新”的涵义,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穷运”、“晦气” 统统扫出门。这一习俗寄托着人们破旧立新的愿望和辞旧迎新的祈求。

  古代的礼俗常识

  1、春节: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另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2、元宵节: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3、寒食: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4、清明: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5、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乞巧:又称少女节或七夕。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天上的织女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7、中秋:又称团圆节。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8、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9、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零点时,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10、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11、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12、生辰八字: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

  13、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14、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这是九拜中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15、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16、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17、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

【古代的礼俗有哪些】相关文章:

谁知道古代的立夏礼俗?04-25

古代诗人有哪些01-17

古代的情诗有哪些09-17

古代经典的古诗有哪些03-26

古代好听的句子有哪些04-15

古代儿童的称呼有哪些03-15

古代匈奴风俗有哪些04-15

古代的读书法有哪些04-15

古代文言座右铭有哪些0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