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于哪个朝代

时间:2024-05-08 09:41:13 蔼媚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于哪个朝代

  早在春秋时期,社会的世俗观念就已有些畸形,普遍认为女子不能有才智,否则就会祸乱一方。发展到后世,有人用一句“女子无才便是德”来概括这种情况,认为女子只要无才无智就是最大的德能,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于哪个朝代,欢迎阅览。

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于哪个朝代

  答案:清朝

  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清·张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明末·陈继儒之语说:“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词语解释

  读音

  女子无才便是德:nǚ zǐ wú cái biàn shì dé

  出处

  清朝张岱《公祭祁夫人文》:“眉公曰:‘丈夫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此语殊为未确。”

  释义

  旧道德规范认为妇女无须有才能,只需顺从丈夫就行。

  示例

  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七章:“一位女士说女子也应该读书,痛辟女子无才便是德的谬论。”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名言之缘起,按香港学者刘咏聪教授之研究,应是明人著作中已有此语。主要皆认为是明人陈继儒(眉公)之语:“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它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陈眉公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其原句是“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严格的来说,并不是陈继儒自己说的,而是被陈氏收录在《安得长者言》一书中。所以应是陈氏引录“长者”辈所言。这句话虽在晚明才诞生,但早已根植。传统的才德观正是它的土壤。“德重于才”本来就是中国人的信念,不分男女。此外,中国人对于男性总是主张要以“德”为本,宁舍“才”而有“德”,故谓“男子有德便是才”。至于女性,中国人向来就不重视她们的才学,而重视她们的“妇德”,又恐“才可妨德”,因此出现“女子无才便是德”这类话。而这所谓“才”,广义固然包括各方面的才能、智慧,但由于以往中国女性生活圈子较窄,没有比诗词歌赋更能显示她们的“才”,故此“才”很多时候是狭义地指“文才”。

  解析

  其上联为男子有德便是才,下联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女子无才便是德是一句封建主义的老话!这句老话所体现的,不仅仅是封建社会对女性的歧视,还包含了父权制文化对男女两性的双重价值标准和双重道德标准。

  更紧要的是,这还是一种封建统治的手段:将女性的“德”与“无才”紧密联系起来,以“德”为由,剥夺女性受教育的权利,将她们置于愚昧无知的境地,从而造成了中国女性上千年间“女憧憧,妇空空”的状态。无论是未婚女子还是出嫁妇人,大都不知不识,头脑空空,懵懵懂懂——以此来确保男权中心主义的统治地位及对女性的压迫与控制。

  “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最早出处已无从考证,但与它涵义相近似的说法有:“哲夫成城,哲妇倾城”、“懿厥哲妇,为枭为鸱”(枭、鸱都是极凶猛的飞禽,喻狠毒)、“乱匪降自天,生自妇人”,皆出于西周的《诗经·瞻卯》。可见,那时候人们认为男人拥有聪明才智可以成就事业,女人拥有聪明才智则非但不是好事,还是搅乱天下、酿成灾难、祸国殃民的根源。

  为使“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制度化,还与儒学结合大力推进贯彻“男女有别”、“男女大防”的封建礼教,其中最核心、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提防女子之“淫”。为此,大加渲染的是女子一旦有了知识,就可能具备对自由的向往和思考问题的能力,不仅难以驾驭,还会变得“淫”,继而发生种种“不贞”之事。历史上,此类女子“因才而淫”的故事传说比比皆是。如才女卓文君被司马相如的琴声感动而与之私奔;蔡文姬虽才学丰富,却感情复杂缱绻,结果三易其夫;杜丽娘、崔莺莺因知文断字,看了一些文学“杂书”,愈发多愁善感,移了性情,春情萌动,将对封建伦常的反叛付诸行动等等。所以,上千年来女性受教育的权利一直遭到剥夺,目的就是为了将女性塑造为俯首贴耳、唯命是从的封建礼教的奴隶。

  后世解读

  关于女性才智的思想,在其后的思想家中得到回响。明代大儒陈继儒《安得长者言》称:“男子有德便是才,女子无才便是德。”这一点张岱、冯梦龙等都不赞成。张岱在《公祭祁夫人文》中写道:“此语殊为未确。”真实的意思是:“丈夫有德而不见其德,方为大才;女子有才而不露其才,方为大德。”张岱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并不是真的要求女性无才,并以“无才”作为美德,而是有才而不显耀才,这才是“德”。

  冯梦龙《智囊全集》道:“语有之:“男子有德便是才,妇人无才便是德。其然,岂其然乎?….夫才者,智而已矣。不智则懵,无才而可以为德,则天下懵妇人,毋乃皆德类也乎?譬之日月:男,日也;女,月也。日光而月借,妻所以齐也;日殁而月代,妇所以辅也。此亦日月之智,日月之才也!”,释义为:才德共存,妇人无才论懵懂无知,不可谓有德,女性的“德”是对男性道德的补充,犹如月亮对于太阳的补充。清代褚人获《隋唐演义》第七十六回亦有类似看法。

  女子拥有自己的“才学”,但能明辨是非,是一种难得的美德。后来因断章取义,被封建礼教取来约束女子,转而变成了封建社会中压迫、奴役女性的话语

【女子无才便是德出自于哪个朝代】相关文章:

炎帝是哪个朝代的06-14

楚是哪个朝代06-19

孟姜女是哪个朝代的06-15

霍元甲是哪个朝代04-10

唐寅是哪个朝代的03-10

陶潜是哪个朝代的03-31

霍元甲是哪个朝代的04-20

北汉是哪个朝代10-20

孔子是哪个朝代12-09

唐僧是哪个朝代的0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