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赵姓皇帝是哪个朝代

时间:2022-03-29 11:49:47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赵姓皇帝是哪个朝代

  我们是一群健壮的鹿,在草原上张扬的奔跑,我们在努力追逐梦想,追逐未来。以下小编为大家介绍赵姓皇帝是哪个朝代文章,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宋朝18个是,这18个正统王朝的皇帝:

  1、太祖赵匡胤 建隆元年(960)——开宝九年(976)

  2、太宗赵炅 太平兴国元年(976)——至道三年(997)

  3、真宗赵恒 咸平元年(998)——乾兴元年(1022)

  4、仁宗赵祯 天圣元年(1023)——嘉祐八年(1063)

  5、英宗赵曙 治平元年(1064)——四年(1067)

  6、神宗赵顼 熙宁元年(1068)——元丰八年(1085)

  7、哲宗赵煦 元祐元年(1086)——元符三年(1100)

  8、徽宗赵佶 建中靖国元年(1101)——宣和七年(1125)

  9、钦宗赵桓 靖康元年(1126)——二年(1127)

  10、高宗赵构 建炎元年(1127)——绍兴三十二年(1162)

  11、孝宗赵眘 隆兴元年(1163)——淳熙十六年(1189)

  12、光宗赵惇 绍熙元年(1190)——五年(1194)

  13、宁宗赵扩 庆元元年(1195)——嘉定十七年(1224)

  14、理宗赵昀 宝庆元年(1225)——景定五年(1264)

  15、度宗赵禥 咸淳元年(1265)——十年(1274)

  16、恭帝赵德 德祐元年(1275)——二年(1276)

  17、端宗赵昰 景炎元年(1276)

  18、末帝赵昺 祥兴元年(1277)——祥兴二年(1279)

  其他的土皇帝有4个,都是农民起义的领袖:

  1、公元300年,称帝的赵廞,年号太平,在位一年。(西晋)

  2、公元613年,称帝的赵破陈,年号太平,在位一年。(隋末)

  3、公元1103年,称帝的赵谂,年号龙兴,在位一年。(北宋)

  4、公元1353年,称帝的赵君用,在位一年。(元末)

  介绍

  皇帝是中国帝制时期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上古三皇五帝,如羲皇伏羲、娲皇女娲、黄帝轩辕、炎帝神农等都不是真正帝王,仅为部落首领或部落联盟首领,其“皇”或“帝”号,为后人所追加。夏朝君主称“后”,商朝君主称“帝”,周天子称“王”。战国诸侯大多僭越称王,尊周天子为“天王”。秦王嬴政统一中国,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创“皇帝”一词作为华夏最高统治者的正式称号。所以,秦始皇嬴政是中国首位皇帝,自称“始皇帝”。从此“皇帝”取代了“帝”与“王”,成为中国两千年多来封建社会最高统治者的称呼。

  起源

  “帝者,生物之主,兴益之宗”,“因其生育之功谓之帝”。“皇为上,帝为下”。古人所说的“皇帝”,意指天地,而“皇帝”一词则是告诉人们,天地是万物之主。

  中国最早所谓的“皇帝”,是对“三皇五帝”的统称。三皇指天皇、地皇和人皇,是传说中的三个古代帝王;“帝”原指宇宙万物至高无上的主宰者,即天帝,后来许多国家混战,各自称帝,出现西帝、东帝、中帝、北帝等,使天上的“帝”来到人间,成为超越“王”的人间尊号(也有说是部落时期的黄帝、炎帝、蚩尤等)。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自认为“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将“皇”“帝”这两个人间最高的称呼结合起来,作为自己的称号,从此天子称为皇帝。先秦时期,中国的最高统治者称“王”、“后”或单称“皇”、“帝”,如:帝尧、帝舜、夏后禹、商汤王、周文王、周武王。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吞并六国,统一天下。嬴政自认为这是亘古未有的功业,甚至连三皇五帝也比不上他,如果不改变“王”的称号,就“无以称成功,传后世”,于是让李斯等人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改变自己的称号,以显示自己的“丰功伟绩”。李斯等人商议后报告秦王说,上古有天皇、地皇、泰皇,泰皇最贵,可改“王”为“泰皇”。嬴政反复考虑,认为自己“德兼三皇,功盖五帝”,决定兼采“皇”、“帝”之号,将这两个称呼结合起来称为“皇帝”,成为帝制时代最高统治者的称号。嬴政自称“始皇帝”,后世俗称“秦始皇” ,从此天子称为皇帝。至我国明代,行文中“皇帝”一语已经很常见,如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皇帝曰:‘巡抚佥都御史可立厥治行劳哉,赐汝朱提文蟒。汝(袁可立)嘉而毛帅骄愎不协,蛊于兵,满蒲昌城袭报用敢献功。”

  皇

  自公元前3000年至前21世纪,是中国文明初起的时代,三皇的说法不一,一般认为是伏羲、女娲、神农。还有一说是燧人氏、伏羲氏、神农氏。传说伏羲氏(又称羲皇),以通神明之德创八卦,教民结网,从事渔猎畜牧,致嫁娶,以丽皮为礼,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又创造了五弦琴,即后来的七弦琴。而已考古发现中国最早的文字,就约在五千年前,因此,伏羲氏确实应该是中华文化最早的代表。女娲是在伏羲氏以后为天下共主,他作笙簧,是音乐的开始,传说她练石以补天,聚芦灰以止滔水。神农氏继女娲后为天下共主,传说他是农耕和医药的发明者,开始蜡祭和市场。看来,至他开始,中华民族开始进入农耕社会。

  三皇五帝

  帝

  根据《史记·五帝本纪》的说法,“五帝”乃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黄帝,姬姓,号轩辕氏、有熊氏,原居于西北,建都有熊(今河南新郑)。炎帝,姜姓,号烈山氏或厉山氏。时南方强悍的九黎族,在其首领蚩尤率领之下,和炎帝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黄帝求救,并结为联盟。炎、黄二部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下,大败蚩尤,结果蚩尤被杀。涿鹿之战后,炎黄两部落发生战争,黄帝击败了炎帝。从此,中原各部落咸尊黄帝为共主,炎、黄等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中华民族素自承为“黄帝后裔”,又因炎、黄两部落融合成华夏民族,故也称为“炎黄子孙”。

  陛下

  为什么把皇帝称为“陛下”呢?“陛下”是封建时代臣民对皇帝的称谓。“陛下”本来是指宫殿的台阶,又特指皇帝座前的台阶。皇帝临朝时,“陛”的两侧要有近臣执兵刃站列,以防不测和显示威风。群臣常常不能直接对皇帝说话,而要由站在“陛下”的侍卫者转达,以示皇权的'崇高。“陛下”这一称呼《韩非子》已有之。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中记载:“今陛下兴义兵,诛残贼,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法令由一统,自上古以来未尝有,五帝所不及。”后来,就用“陛下”作为对皇帝的直接称呼,表示虽然是在对皇帝说话,但礼仪上不能有失尊卑。

  上皇

  上皇,是太上皇帝(太上皇)的简称。秦朝末年,楚汉争霸,汉高祖刘邦最终取得了胜利。汉王五年(公元前202年)十二月,项羽被刘邦十面埋伏,围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县东南)。项羽突围不成,自刎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的乌江浦)。汉高祖刘邦当上皇帝后,每天都去参拜自己的老父亲。谁知有一天当他又去参拜父亲刘太公(刘煓)时,却见父亲穿着一件旧袄,手拿扫帚,毕恭毕敬地迎接他。刘邦大吃一惊,急忙上前搀扶父亲,而刘太公却连连后退。刘太公说:“您贵为天子,谁敢不敬?我虽然是您的父亲,也只是一个平头百姓,平头百姓不敬皇帝,是要被杀头的。我也不想为这事坏了天下的法纪。”汉高祖犯了愁,对于怎样才能不失礼度地对待自己的父亲,他一直想不出个好办法。后来,有个大臣说秦始皇曾尊去世的父亲为太上皇帝,建议刘邦封刘太公为“太上皇帝”。刘邦听了这话大喜过望,马上举行大典,将刘太公扶上太上皇帝之位。皇帝的父亲从此就被称为“太上皇帝”,这一叫法历代沿袭下来。皇帝是君主专制政治体制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中文“皇帝”一词为秦始皇所创,取“三皇”及“五帝”合一而成。秦始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皇帝。“皇帝”是帝国的领袖,近代以来汉语中对于中国以外的帝国元首虽然也有称“皇帝”,但很多常使用音译(如奥古斯都、哈里发、苏丹、沙皇等)。 对应的英文单词是Emperor,作为与King(国王)的区分。

【赵姓皇帝是哪个朝代】相关文章:

刘渊是哪个朝代皇帝09-27

周礼是哪个朝代01-17

左传是哪个朝代05-17

尚书是哪个朝代12-17

勾践是哪个朝代?09-28

徐光启是哪个朝代09-26

周礼是哪个朝代的05-16

左传是哪个朝代的05-16

孟子是哪个朝代人05-16

白尚书是哪个朝代0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