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浅谈中国古代数学文化

时间:2022-12-12 14:54:13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浅谈中国古代数学文化

  数学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早已是人们的常识。从历史上看, 古希腊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名人,往往本身就是数学家。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浅谈中国古代数学文化,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浅谈中国古代数学文化

  这是中国数学理论的第一个高峰期。这个高峰的标志就是数学专著《九章算术》的诞生。

  距今至少有1800年的《九章算术》,其作者是谁?由谁编篡?至今无从考证。史学家们只知道,它是我国秦汉时期一二百年的数学知识结晶,到公元1世纪时开始流传使用。这本书全书共分为九章:

  ①方田(分数四则算法和平面形求面积法)。

  ②粟米(粮食交易的计算方法)。

  ③衰分(分配比例的计算方法)。

  ④少广(开平方和开立方法)

  ⑤商功(立体形求体积法)

  ⑥均输(管理粮食运输均匀负担的计算方法)。

  ⑦盈不足(盈亏类问题解法,也涉及能够用这种解法处理的其他类型问题)。

  ⑧方程(一次方程组解法和正负术)。

  ⑨勾股(勾股定理的应用和简单的测量问题的解法)。

  全书收录了246道数学应用题,每道题都分为问、答、术(解法。有的一题一术,有的一题多术)三部分,而且每章的内容都与社会生产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这本书的诞生,不仅说明我国古代完整的数学体系已经形成,而且在世界上,当时也很难找到另一本能同媲美的数学专著。

  在这一数学理论发展的高峰期,除了《九章算术》这部巨著之外,还出现了刘徽注的《九章算术》以及他撰写的《海岛算经》、《孙子算经》(作者不详)、《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和祖冲之的《缀术》等数学专著。这一时期,创造数学新成果的杰出人物是:三国人赵爽、魏晋人刘徽和南朝人祖冲之。

  文化内涵

  走出数学孤立主义的阴影,数学的内涵十分丰富。但在中国数学教育界,常常有“数学=逻辑”的观念。据调查,学生们把数学看作“一堆绝对真理的总集”,或者是“一种符号的游戏”。“数学遵循记忆事实-运用算法-执行记忆得来的公式-算出答案”的'模式,“数学=逻辑”的公式带来了许多负面影响。

  数学的内涵,包括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的语言、图表、符号表示,进行数学交流。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

  半个多世纪以前,著名数学家柯朗在名著《数学是什么》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今天,数学教育的传统地位陷入严重的危机。数学教学有时竟变成一种空洞的解题训练。数学研究已出现一种过分专门化和过于强调抽象的趋势,而忽视了数学的应用以及与其他领域的联系。教师学生和一般受过教育的人都要求有一个建设性的改造,其目的是要真正理解数学是一个有机整体,是科学思考与行动的基础。”

  2002年8月20日,丘成桐接受《东方时空》的采访时说:“我把《史记》当作歌剧来欣赏”,“由于我重视历史,而历史是宏观的,所以我在看数学问题时常常采取宏观的观点,和别人的看法不一样。” 这是一位数学大家的数学文化阐述。

  《文汇报》2002年8月21日摘要刊出钱伟长的文章《哥丁根学派的追求》,其中提到:“这使我明白了:数学本身很美,然而不要被它迷了路。应用数学的任务是解决实际问题,不是去完善许多数学方法,我们是以解决实际问题为己任的。从这一观点上讲,我们应该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优秀‘屠夫’,而不是制刀的‘刀匠’,更不是那种一辈子欣赏自己的刀多么锋利而不去解决实际问题的刀匠。”这是一个力学家的数学文化观。

  和所有文化现象一样,数学文化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孤立主义的数学文化,一方面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望数学而生畏;另一方面,又孤芳自赏,自言自语,令人把数学家当成“怪人”。学校里的数学,原本是青少年喜爱的学科,却成为过滤的“筛子”、打人的“棒子”。优秀的数学文化,会是美丽动人的数学王后、得心应手的仆人、聪明伶俐的宠物。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

【浅谈中国古代数学文化】相关文章:

中国古代数学发展历程介绍04-11

中国古代数学的发展史03-14

浅谈中国古代饮食文化特色04-12

中国古代数学十进制的使用04-12

浅谈中国古代服饰蕴涵的传统文化理念01-14

我国古代数学成就和文化04-15

浅谈中国古老茶祭风俗04-17

中国古代的避邪文化04-12

数学历史:中国古代数学最早运用分数和小数0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