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古代民间斗茶习俗介绍

时间:2021-04-11 18:33:46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古代民间斗茶习俗介绍

  古代民间斗茶习俗介绍

古代民间斗茶习俗介绍

  斗茶,多为两人,三斗二胜,核算输赢的术语叫“相差几水”。斗茶,又名“斗茗”、“茗战”,通常是指每当清明节后,新茶初出时,各地茶乡所举办的茶品与茶技的竞赛。它本是古时有钱、有闲文明的一种“雅玩”,到了元明清时,就现已彻底化为民间的饮艺习俗了。下面就具体分析古代民间的斗茶习俗。

  斗茶始于唐代,发明于出产贡茶闻名于世的建州茶乡,是新茶制成后,茶农评比新茶品序的一项竞赛活动。有比窍门、斗输赢的特色,赋有趣味性。一场斗茶的胜败,犹如如今一场球赛的胜败,为广大观众所重视。因而,唐称“茗战”,宋称“斗茶”。

  决议斗茶输赢的规范,一是汤色。即茶水的'色彩。规范是以纯白为上。青白、灰白、黄白,则等而下之。色纯白,标明茶质新鲜,蒸时火候适可而止,色偏青,标明蒸时火候缺乏;色泛灰,是蒸时火候太老;色泛黄,则采制不及时;色泛红,是烘焙火候过了头。

  二是汤花。即指汤面泛起的泡沫。决议汤花的好坏也有二条规范:第一是汤花的色泽。因汤花的色泽与汤色是密切相关的,因而,汤花的色泽也是以鲜白为上;第二是汤花泛起后,水痕呈现的迟早。早者为负,晚者为胜。若是茶末研碾细腻,点汤、击拂适可而止,汤花匀细,有若“冷粥面”,就可以紧咬盏沿,久聚不散。这种最佳作用,名曰“咬盏”。反之,汤花泛起,不能咬盏,会很快散开。汤花一散,汤与盏相接的当地就显露“水痕”。因而,水痕呈现的迟早,就成为决议汤花好坏的根据。

【古代民间斗茶习俗介绍】相关文章:

古代民间斗茶风俗的介绍05-31

古代民间斗茶的风俗介绍05-31

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介绍05-31

古代民间斗茶风俗介绍05-31

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04-15

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简介05-26

中国古代民间的斗茶风俗06-09

古代斗茶趣谈08-30

古代文人斗茶史是什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