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羚羊木雕

时间:2021-05-01 12:44:02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羚羊木雕

  我再也受不了了,推开妈妈的糖盒,冒着雨飞快地跑出门去。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羚羊木雕

  我手里攥着万芳送给我的小刀一路走一路想,叫我怎么说呢?她还会像以前一样和我要好吗?一定不会了。

  我轻轻地敲了敲门。门开了,万芳伸出头来,一把拉了我进去。

  “万芳……”我站在过道里不肯再往前走。

  “你怎么啦?也不打伞,是不是挨揍了?”万芳奇怪地看着我。

  “没有……”我慢慢从口袋里掏出小刀,“你能不能把羚羊还给我……”我几乎听不见自己的声音。

  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

  “昨天不是说得好好的,你怎么能这样呢?”

  我努力不让自己哭出来。这时,她的妈妈从屋里出来了。看见我手里的小刀,又看看我们的样子,立刻明白了:“万芳,你是不是拿了人家什么东西?”

  万芳看了我一眼,跑进屋去。过了一会儿,她拿着那只羚羊出来了。她妈妈接过来一看说:“哎呀!你怎么能拿人家这么贵重的东西呢!”她把羚羊递到我手上,“好好拿着,别难过,我呆会儿揍她!”

  我把小刀递到她的手上说:“阿姨!羚羊是我送她的,都怪我……”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她不会再跟我好了……

  我一个人慢慢地走在路上,月亮出来了,冷冷的,我不禁打了几个寒颤。路上一点声音也没有。忽然,我听见有人在喊我的名字,我回过头,只见万芳跑了过来。她把小刀塞到我的手里说:“你拿着,咱俩还是好朋友……”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小题1:请用一句话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1分)

  小题2:揣摩下列语句,体会划线词的表达效果。(4分)

  ①我轻轻地敲了敲门。(“轻轻地”能否删去,为什么?)

  ②万芳愣了一下,没有接小刀,只是咬着嘴唇看着我,我垂下眼睛不敢看她。(“愣”能否换成“停”,“咬”能否换成“闭”,为什么?)

  小题3:“当我抬起头来的时候,万芳已经不见了……”你认为万芳想了些什么?试结合上下文推测。(2分)

  小题4:为什么“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 (2分)

  小题5:文章结尾写到,“可是,这能全怪我吗?”你认为谁应负主要责任?为什么?结合文意,联系实际谈谈。(3分)

  参考答案:

  小题1:写我从万芳那里要回了羚羊木雕。(1分)

  小题2:(4分)①不能 表明极不情愿而又不得不这样做,内心十分痛苦,如果去掉了,就表达不出这种意思。②“愣”表明万芳感到突然,完全出乎她的意料,“停”则没有惊奇的意思,所以不能换;“咬”表明万芳很难过,在努力地控制自己的情绪,“闭”是随便闭闭嘴,表达不出难受的心情,所以不能换。

  小题3:例:怎么会这样呢?送出去的东西,怎么能要回来呢?这算什么朋友,自尊都哪儿去了,以后叫我怎么做人?(2分)

  小题4:万芳觉得很难受,因为:①“父母”重财轻义,而“我”重义轻财;②“父母” 不尊重“我”和同学之间的友谊,不尊重“我”的选择,不给“我”交友的自由空间;③“父母”的做法严重的伤害了“我”的自尊心,也破坏了“我”和万芳之间的深厚感情;④“我”对朋友万芳反悔了,而万芳却原谅了“我”,仍把小刀送给了“我”,这更让“我”伤心,难过。(2分) (只要答出两点即可)

  小题5:(3分)无论从哪个角度,只要言之成理,能联系实际,观点明确,都可以。如:我认为“我”的父母应负主要责任。首先送“我”礼物的时候,并没有说明羚羊木雕的贵重,也未告诉“我”不能送给别人。其次,既然已经送了,就不应该强迫孩子要回来,这伤害了孩子的自尊心。就算要拿回来,也可采取用其他物品交换,而且要解释清楚,取得对方的谅解。第三,“我”和万芳感情深厚,“我”把贵重的礼物送给她,那是“我”的自由。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同学、朋友间互赠物品的情况很多,如过生日时,我的同桌送我一块装饰表;同桌过生日时,我送给他一支笔,我的父母就未有管我。所以,我认为文中“我”的父母是不对的。做父母的应该学会尊重孩子。

  小题1:

  试题分析:选几个信息点概括,人物:“我”,事件:要回礼物,反悔,感受:伤心痛苦。即“我对朋友反悔要回礼物,感受伤心痛苦”。

  小题2:

  试题分析:这几个词用得非常精确。从这几个词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上分析:“我”是无奈的,万芳深感意外和不解。

  小题3:

  试题分析:万芳也是个孩子,且不了解事情的真相,对“我”肯定是有误会的,从这个方面来理解想像万芳的心理活动。

  小题4:

  试题分析:本文段选自所学课文,可结合全文情节来体会“我”的感受:“我”与万芳是好朋友,万芳经常帮助“我”,“我”送礼物给万芳是应该的,“我”不愿意要回礼物,父母不理解“我”,要回礼物会损害我们的友情。

  小题5:

  试题分析:可从三个角度来谈,“我”的角度、父亲的角度、事理的角度,点明合理与不合理之处,说明不怪“我”的原因,略谈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如何处理。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羚羊木雕】相关文章:

《羚羊木雕》说课稿11-25

羚羊木雕课文鉴赏01-14

人教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羚羊木雕说课稿01-12

初一语文《羚羊木雕》教案12-07

初一上册语文《羚羊木雕》教案12-08

求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辅导资料07-24

怎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能力?07-24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考点谁知道?07-24

求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07-24

羚羊木雕续写400字_小学生作文0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