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变》阅读理解

时间:2022-10-21 12:12:30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变》阅读理解

  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大学乃至工作,我们时常需要做些阅读题,而与阅读题如影随形的则是阅读答案,通过对照阅读答案可以发现自己的知识盲区。还在为找阅读答案而苦恼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变》阅读理解阅读,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变》阅读理解

  《变》阅读理解1

  阅读《变》,回答问题:

  ①马市长放下手里的茶杯,望着女儿说道:“现在农村的条件的确差些,有些人只顾自己的利益和前途,不愿到农村去,而这个女大学生敢于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敢于舍弃自己的利益,她这种精神很值得表扬,我们一定要大力支持。”

  ②“有什么事就说吧。”

  ③“我们单位有个刚分配来的大学生,放着清闲的工作不干,偏要到农村搞什么乡镇企业,您说她是不是太傻了?”

  ④马市长吃罢晚饭,在客厅里悠闲地品着香茶。女儿笑吟吟地走过来:“爸,我想请教您一个问题。”

  ⑤“什么?”马市长顿时收敛了笑容,“你怎么能这样,这绝对不行!”

  ⑥“哦,那么她爸爸是谁?”马市长问道。

  ⑦“就是您老人家呀!”

  ⑧女儿神秘地笑了笑,说:“不对,我认为应该表扬她爸爸,因为她爸爸十分支持她。”

  1、这篇文章的顺序被打乱了,请将正确的顺序,按序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2、文中突出表现马市长“变”的一对词语是 和 。

  3、文中女儿向父亲“请教”的目的是

  4、文中第⑤句里的“这样”的含义是

  (1) (2)

  5、你认为文中的马市长是个什么样的人?

  【参考答案】

  1、④②③①⑧⑥⑦⑤

  2、“大力支持”“绝对不行”

  3、为了获取父亲对自己行动的支持

  4、(1)作出下乡的决定;(2)以这样的方式获取支持

  5、言行不一

  《变》阅读理解2

  (一)

  至于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然而正是那目之所及的无尽的重复,才给游人以那种只有它才能给人的特殊感受。大胆来个荒谬绝伦的设想:那八百米长廊的几百根柱子,几百根梁枋,一根方,一根圆,一根八角,一根六角……;一根肥,一根瘦,一根曲,一根直……;一根木,一根石,一根铜,一根钢筋混凝土……;一根红,一根绿,一根黄,一根蓝……;一根素净无饰,一根高浮盘龙,一根浅雕卷草,一根彩绘团花……;这样“千变万化”地排列过去,那长廊将成何景象!??

  有人会问:那么走到长廊以前,乐寿堂临湖回廊墙上的花窗不是各具一格,千变万化的吗?是的。就回廊整体来说,这正是一个“大同小异”,大统一中的小变化的问题。既得花窗“小异”之谐趣,又无伤回廊“大同”之统一。且先以花窗这样的小小变化,作为廊柱无尽重复的“前奏”,也是一种“欲扬先抑”的手法。

  翻开一部世界建筑史,凡是较优秀的个体建筑或者组群,一条街道或者一个广场,往往都以建筑物形象重复与变化的统—而取胜。说是千篇一律,却又千变万化。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

  十二年来,在全国各城市的建筑中,我们规划设计人员在这一点上做得还不能尽如人意。为了多快好省,我们做了大量标准设计,但是“好”中自应包括艺术的一面,也就是“百花齐放”。我们有些住宅区的标准设计“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有些街道又一幢房子一个样式、一个风格,互不和谐;即使它们本身各自都很美观,放在一起就都“损人” 且不“利已”,“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律,单调枯燥。这恼人的矛盾是建筑师们应该认真琢磨的问题。

  ——梁思成《千篇一律与千变万化》

  1.下列各项对选文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采用的修辞手法有排比、设问、比喻、夸张等。

  B. “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在城市面貌上起着重要作用”一句在文中所起的作用是对上文的概括。

  C. 选文既有具体实例的剖析,又从世界建筑史的广度和高度做了概述。

  D. “我们既要百花齐放,丰富多彩,又要避免杂乱无章,相互减色;既要和谐统一,全局完整,又要避免千篇—律,单调枯燥”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2.下列有关语句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每一条街都是一轴‘手卷’、一首‘乐曲’”这句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街道千篇一律和千变万化的统一给人的美感。

  B.“颐和园的长廊,可谓千篇一律之尤者也”指颐和园长廊无尽的重复能给游人以特殊感受。

  C.“欲扬先抑”在文中的意思是:乐寿堂临湖回廊廊柱的“千篇一律”是为了更好地映衬回廊墙上的花窗的“千变万化”。

  D.“‘损人’且不‘利己’”一句在文中的含义指一些街道上的房子互不和谐,相互减色。

  3. 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建筑与音乐、绘画都是在时间和空间持续的过程中,通过重复和变化而取得统一。

  B.选文第一段中20个一连串的“一根”以重复的方式强化了“方”“圆”“八角”“六角”的所谓“千变万化”的芜杂和“荒谬绝伦”。

  C.“‘千篇一律’到孩子哭着找不到家”、“‘千变万化’到令人眼花缭乱”这两句话点明了当时城市建筑设计中存在的现实问题。

  D.结尾段生动、形象地举出建造的楼房不尽如人意的现实,对我们的建筑师们,对今后的建筑事业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

  4. 联系课文,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课文的论题是艺术创作中重复与变化的问题。

  B.建筑设计要努力做到重复与变化的统一,是由艺术规律决定的。

  C.作者善于从不同类别的材料中筛选出具有共性的东西,并发现共同的规律,进而达到融会贯通的境界。

  D.课文开门见山地讲述了建筑领域中重复与变化的辩证统一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建筑审美的独到见解。

  参考答案:

  1.A

  2.C

  3.A

  4.D

  《变》阅读理解3

  珠峰缘何“变矮”3.7米

  ①世界最高峰为什么会变“矮”? 3.70米的高度到哪里去了?新华社记者为此采访了20xx年珠峰高程测量活动技术顾问、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勇。他表示,峰顶冰雪深度的测量更加精确、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计算结果更加完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峰顶冰雪厚度变薄,是珠峰变‘矮”的三个主要原因。

  ②珠峰变“矮”,首先是因为两次测得的冰雪深度不同。由于珠峰的海拔非常高,峰顶上终年冰雪,好像戴着厚厚的帽子。1975年珠峰测高时,由于条件限制,只摘去了珠峰头上的雪帽,而本次珠峰测高除减掉约1米的雪深外,还减去了2.5米至2.6米的冰层和冰与碎石的混合层厚度。这如同珠峰在摘去头上的雪帽之后,又摘掉了厚厚的冰帽再来测量“身高”,自然会变“矮’’一些。

  ③其次,珠峰变“矮”,还因为本次珠峰“身高”的起算点——大地水准面的计算结果较上次更为精确、完善。

  ④20xx年珠峰测高确定的大地水准面比1975年高出0.7米至0.8米。这相当于在测量珠峰高程时,减去了珠峰所穿的“鞋”的厚度0.7米至o.8米,其“身高自然又会变“矮”一点。

  ⑤珠峰变“矮”的第三个原因是全球气候变暖,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珠峰冰雪层的厚度总体上呈现变薄的趋势。从1975年至今,珠峰的高程因此,“矮”了0.3米至0.4米。

  ⑥陈仪勇表示,除了误差,上述三个原因是珠峰型矮”最主要的原因。三个因素相加,导致珠峰整整“矮了3.7米。

  (20xx年10月10日《中国青年报》)

  1.珠峰变矮的三个主要原因是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由于珠峰的海拔非常高,峰顶上终年冰雪,好像戴着厚厚的帽子。”从修辞角度分析,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看,此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次测得的冰雪深度有何不同?(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第④段讲述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阅读下面材料并结合本文内容按要求答题。(3分)

  新华社电20xx年珠峰地区综合性科学考察队队长、冰川研究小组负责人康世昌说,通过观测显示,珠峰地区冰川消融区面积在不断扩大。

  由于受到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直观上珠峰地区冰川退缩强烈。珠峰海拔6520米的东

  绒布地区冰川消融区面积从去年的海拔6300米区域扩大到今年的海拔6400米的区域。导

  致珠峰东绒布地区冰川消融区面积扩大的主要原因,是20xx年珠峰地区冰川消融强烈。

  假如你是20xx年珠峰地区综合性科学考察队的名队员,科考回来后,针对珠峰地区冰川消融现象,你打算向世人提出哪些忠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峰顶冰雪深度的测量更加精确,珠峰地区大地水准面计算结果更加完善、全球气候变暖导致峰顶冰雪厚度变薄

  2、比喻;打比方

  3、1975年珠峰测高时,由于条件限制,只摘去珠峰头上的雪帽。而本次珠峰测高除减掉约1米的雪深外,还减去了2.5米至2.6米的冰层和冰与碎石的混合层厚度

  4、20xx年珠峰测量的起算点比1975年测量的起算点更加精确、完善

  5、意思对即可。要求围绕“环境保护”来回答。示例:大家要增强环保意识,控制使全球气候变暖的一切诱因;环境保护从我做起;让我们同心协力,共同保护我们的唯一家园等等。

  《变》阅读理解4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2/3的城市被垃圾围困,1/4的城市已经没有地方处理日渐增多的生活垃圾,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法、焚烧发电法、堆肥法

  和综合处理法。这些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弊端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

  壤、地下水和空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等,以及飞灰飞渣

  难以处理。

  ③通过对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中信重工研发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

  ④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车车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直接被倒入全封闭的巨大处理间,随即被专用抓手投入到破碎机。破碎后的垃圾由板式喂料机经专用皮带传送系统送入垃圾焚烧炉,经由原水泥生产系统引入850℃以上的热风进行高温处理,生成灰渣固化物进入原水泥生产系统,经原料立磨、水泥烧成系统,最终成为水泥熟料。

  ⑤该技术具有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地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飞灰与炭灰渣通过煅烧全部进入水泥熟料的晶格中,避免了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垃圾储存和输送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了异味对空气的污染;L型垃圾焚烧炉能够调节焚烧时间,非常适合处理目前我国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还能用垃圾中的可燃物替代部分燃料,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⑥中信重工的这项创新与建一条日处理500吨垃圾的'垃圾焚烧厂相比,每天可节约煤48吨,为水泥厂节约矿石65吨。也就是说,像洛阳这样的城市,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城市每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选自20xx年5月7日《科技日报》作者杨朝晖有删改)

  17.文章第①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用意何在?(3分)

  18.认真阅读文章第④段,写出“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2分)

  破碎垃圾→ →生成灰渣 →水泥成分

  19.“垃圾变水泥”的新技术与传统处理垃圾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2分)

  20.通读全文,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③一⑤段内容作简要说明。(2分)

  2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A.城市生活垃圾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B.中信重工研发的新技术,使生活垃圾通过破碎焚烧,变成了生产水泥的原料。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C.用新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能有效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而且垃圾中可燃物可替代部分燃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D.如果采用这项新技术,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像洛阳这样的城市每个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变》阅读理解5

  从20xx年9月开始,荷兰皇家航空公司将实现新的突破,他们要对炒菜用过的油进行加工,为飞机提供燃料。地沟油变飞机燃油,成本猛增,但更高效、更绿色。

  植物油如何转变成飞行燃油?SkyNRG公司采用了加氢可再生飞行燃料技术。

  先将植物油进行脱氧处理,然后就是一系列的有机化学过程,关键一步是进行加氢裂化,在持续的氢气压力作用下,分子间碳键被破坏,生成较小的碳氢化合物,其产物就是不饱和烃,此时,就已经很接近燃料了,然后再进行异构化,即将化学物质的自身组成结构进行改变,真正成为所需要的可再生飞行燃料。

  但在德克看来,地沟油变废为宝的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并非技术门槛,而是标准很高的法律门槛。欧盟对于生物燃料的要求很高,不是随便什么原料都可以拿来做燃料用以商业使用。

  据荷航总裁卡米尔·厄尔林斯说,早在20xx年,荷航的一架波音747飞机已经在引擎中采用了50%的生物燃料,证明利用生物煤油飞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但直到今年,加氢可再生飞行燃料技术才通过国际标准组织的认证,允许其在商业飞行中使用。过了法律门槛,直接促成了荷航的决定。6月22日,荷航宣布,将从9月开始,在200架阿姆斯特丹-巴黎航线上使用地沟油燃料,形成一条绿色飞行通道。根据荷航的声明,航空公司无需对飞机引擎做任何改动,就可以使用地沟油燃料。

  18、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本段说明文的内容。(2分)

  19、第五自然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其作用是什么?(2分)

  参考答案:

  18、荷航实现地沟油变身航空油

  19、举例说明。用20xx年的事例说明利用生物煤油飞行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变》阅读理解6

  阅读下面说明文,完成小题。

  垃圾变水泥

  ①资料显示,我国历年垃圾堆存量已达60亿吨,占用耕地5亿平方米。全国2/3的城市被垃圾围困,1/4的城市已经没有地方处理日渐增多的生活垃圾,更严重的是,城市生活垃圾以平均每年8%—10%的速度增长,传统的垃圾处理技术已不堪重负。

  ②据专家介绍,目前国内外处理生活垃圾的主要方法有:填埋法、焚烧发电法、堆肥法和综合处理法。这些处理生活垃圾的方法弊端较多,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会造成二次污染,同时,垃圾焚烧产生有害气体二恶英等,以及飞灰飞渣难以处理。

  ③通过对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的研究,中信重工研发出目前国内外最先进的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技术,利用水泥窑将生活垃圾变成生产水泥的原料。

  ④记者在生产现场看到,一车车未经分类的生活垃圾直接被倒入全封闭的巨大处理间,随即被专用抓手投入到破碎机。破碎后的垃圾由板式喂料机经专用皮带传送系统送入垃圾焚烧炉,经由原水 泥生产系统引入850℃以上的热风进行高温处理,生成灰渣固化物进入原水泥生产系统,经原料立磨、水泥烧成系统,最终成为水泥熟料。

  ⑤该技术具有传统的垃圾填埋和焚烧方式无可比拟的优势;能有效地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飞灰与炭灰渣通过煅烧全部进入水泥熟料的晶格中,避免了产生二次污染的可能;垃圾储存和输送均处于负压状态,防止了异味对空气的污染;L型垃圾焚烧炉能够调节焚烧时间,非常适合处理目前我国混合收集的生活垃圾。利用水泥生产系统处理城市生活垃圾技术,还能用垃圾中的可燃物替代部分燃料,完全达到了垃圾处理“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要求。

  ⑥中信重工的这项创新与建一条日处理500吨垃圾的垃圾焚烧厂相比,每天可节约煤48吨,为水泥厂节约矿石65吨。也就是说,像洛阳这样的城市,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城市每月的全部生活垃圾 处置并充分利用。(选自20xx年5月7日《科技日报》作者杨朝晖有删改)

  1、文章第①段主要用了哪种说明方法?用意何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认真阅读文章第④段,写出“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

  破碎垃圾→__________→生成灰渣→__________→水泥成分

  3、“垃圾变水泥”的新技术与传统处理垃圾技术相比,最大的优点是什么?(不超过10个字)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读全文,说出本文的说明顺序,并结合③一⑤段内容作简要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城市生活垃圾成为日益严重的问题,不仅占用了大量土地资源,而且对土壤、地下水和空气造成二次污染。

  B、中信重工研发的新技术,使生活垃圾通过破碎焚烧,变成了生产水泥的原料。真正做到了“变废为宝”。

  C、用新技术处理生活垃圾,能有效抑制二恶英的合成与排放,而且垃圾中可燃物可替代部分燃料,从而降低了成本。

  D、如果采用这项新技术,两条月生产5000吨水泥的生产线就基本上可以把像洛阳这样的城市每个月的全部生活垃圾处置并充分利用。

  参考答案:

  1、数字说明(或列数字);准确具体地说明了城市生活垃圾日益增多,传统垃圾处理技术不堪重负;引出下文说明对象,垃圾变水泥这项新技术。

  2、高温处理(或焚烧垃圾);磨碎再烧

  3、 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

  4、 逻辑顺序;先概况介绍垃圾变水泥这项新技术,再具体介绍垃圾变水泥的生产流程和巨大优势。

  5、A(以上主观题意对即可)

  《变》阅读理解7

  阅读下列文字,回答问题。

  变

  ①少年只有16 岁。之前他干过许多糊涂和愚蠢的事情:他偷过郊区的苹果,偷过城市的盆花,偷过同学的铅笔和饼干,偷过邻居的茶杯和腊肉,还偷过大街上的自行车。他一次次被带进派出所又一次次被放出来。一天,他猛然意识到自己长大了,意识到自己错了,意识到自己应该痛改前非了。

  ②他后悔,他想改,可是他已经挽回不了自己的声誉和尊严,他已经没有了任何朋友,他一出现总会引来一些异样的目光。少年并不记恨他们,认为这是对他的惩罚。少年望着窗外,天阴沉沉的,没有一丝阳光。

  ③整整一个夏天,每天上午,他都把自己关在家中,透过窗子看外边的树。他忍受不了寂寞,到下午时,悄悄出去,在小区转一圈。人们一看见他,或扭过头去,或老远就避开。邻居们防他,就像防一条带着传染病的狗。少年不敢上前,不敢与他们对视,他失去了与任何人交流的勇气。他无奈、自卑,似乎世界在他面前关起一扇门,又加上无数把锁。

  ④他垂着头慢慢地走,轻踢着一粒石子。没有阳光,少年却感觉后背灼热。忽然有人喊他,是一位坐在凉亭里的老人。老人朝他招手:“喂,年轻人!”他抬头一愣,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和耳朵。“你是在喊我吗?”他指指自己。“过来,年轻人!”老人说。他走过去,胆战心惊。他想逃离,可是却说服不了自己的脚步。老人叼着一根没有点燃的香烟,摸着口袋,问他:“有火柴吗?”“没有。”“打火机呢?”“也没有。”说完,他急急地低了头,试图离开。“别急着走。”老人再一次喊住他,“去帮我取来打火机吧,我的家,你知道的。”

  ⑤他当然知道,老人与他同住一个单元,他住七楼,老人住一楼。“我的腿脚不中用。”老人笑呵呵地说,“打火机放在茶几上,麻烦你帮我取来。”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可是那闪电转瞬即逝。“钥匙呢?”他问。“门没有锁。”老人说,“我从来不锁门的。住咱们这个小区,根本不必锁门。”少年心中又是一道转瞬即逝的闪电。少年飞奔而去,途中流下了眼泪。一缕阳光从云缝里钻了出来。

  ⑥那扇看起来冷冰冰的防盗门果然没有上锁,他轻轻一推,便开了。茶几上放着果盘,放着零钱,放着钥匙和打火机。少年抓起打火机,转身跑出屋子。

  ⑦老人点着了烟,郑重地对少年表示感谢。然后,他对少年说:“如果你有时间,如果你愿意,我们下一盘象棋,好吗?”少年当然愿意。他坐下来,聚精会神地和老人下起了象棋。不久,少年便败下阵来,可他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凉亭外,阳光灿烂……

  ⑧少年后来成为一名警察,老人的身体仍然很好,闲时,他们会凑到一起下象棋。他多次跟老人谈起那件事情,他说那天你故意不锁门,那天,你口袋里,其实装着打火机。

  ⑨老人只笑不语。问急了,老人就说我忘记了,我真的忘记了。或许真如你所说的,那天的一切都是我故意的;或许那几年里,我出门真的从不锁门;或许,那一天其实什么也没有发生,一切不过是你的一个美好梦境。不过我认为,这一切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你亲手推开了那扇门,而不是别人……

  1.请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选文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主要作用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选文⑤段加点句子进行简要赏析。

  少年心中划过一道闪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老人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用简练的语言加以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一:本文叙述了少年在老人的帮助下痛改前非。

  示例二:本文记叙描写了老人帮助少年痛改前非,最终使少年走上正途的故事。

  2.景物(环境)描写 :烘托了少年孤独苦闷(绝望自卑)的心情。

  3.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少年得到信任时的惊喜和所受到的震动(激动、感动)。

  4. 我认为老人是一个善良(有爱心),懂得尊重人,引导(教育)有方的人。

  《变》阅读理解8

  这些年来,我用过许许多多种阅读方法,比如用手机、电脑来阅读;直接捧着一本书阅读;或者是看动画的“书”……这么多的阅读方法,我今天就给大家讲一讲吧。

  很小的时候,姐姐推荐我读《西游记》。我一听,就觉得奇怪:什么西游记?难道是一个叫“西”的人,游到“记”那里了吗?好奇心驱使我迫不及待地打开了电视,寻找“西游记”来看,不一会儿,就找到了。电视里冒出个奇怪的人物,手里拽着一根大棒子,摆出一个攻击的姿势。我更是迷惑不解:他这是要和谁拼命呢?就在这时,旁边又出现了一个胖胖的人物,那两个人一起走了起来。唉!真没劲。原来《西游记》就是走路呀!我急忙把电视关了。

  上小学时,二年级有一篇课文就是《西游记》里边的故事。我认真地读了一遍,哇!好有趣呀!可我还觉得没过瘾,这篇课文就结束了。——孙悟空到底被打败了没有?这篇课文咋不告诉我结果呢?我有点着急。放学后,急匆匆跑回家,连鞋也没换,书包也没放,就抓起妈妈的手机,搜索到《西游记》,找到课文后面的部分,津津有味地读了起来:孙悟空好厉害呀!唉!唐僧又被抓了!猪八戒可真笨啊……我完全被西游记迷住了。

  正在我觉得精彩的时候,妈妈看见我“玩”她的手机,火冒三丈:“不是说你永远都不能玩我的手机吗?”说着,一把从我手中把手机抢走了。我无可奈何,可又特别想知道后面的故事,只好从书架上抽出那本足有四厘米厚的《西游记》……

  从二年级到现在,我差不多把这本书读了一百遍了,不知不觉,我爱上了阅读。

  前一阵子,我听同学们说《一千零一夜》很好看。于是我就从家里找到一本,翻开一看,居然全是图画。我一下子就明白了,原来这是在我很小的时候,妈妈给我买的幼儿版的,我居然没一点印象。正自责呢,特别喜欢管我的妈妈又来了:“都这么大了,还看一两岁的书?”可我觉得幼儿版的书也挺好:简单明了,方便阅读。于是到半夜,我借助月光在阳台上偷偷看起了这本书,不到一个小时,我就把这本书看完了。

  第二天,同学们再说起《一千零一夜》的时候,我也积极插嘴,可每次开口都被他们笑话:“你这是一千零一夜故事梗概吧!”看来这速成阅读还是不行啊。

  怎么样?我的阅读方法是不是变化无穷啊?让我说,用“百变”来形容也不过分,是吧?

【《变》阅读理解】相关文章:

垃圾变水泥阅读理解练习04-24

阅读的阅读理解05-01

社戏阅读理解理解05-01

爱莲说阅读理解05-01

《山雨》阅读理解09-24

《母亲》阅读理解05-01

诗意阅读理解05-01

阅读理解《口技》05-02

回家阅读理解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