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罚不当罪成语的典故

时间:2023-11-18 21:30:12 晓丽 语文百科 我要投稿

罚不当罪成语的典故

  成语典故指关于成语产生、形成、流传的故事传说。成语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古代相承沿用下来的,它既代表了一个故事典故,又是一种现成的话,很多又有比喻引申意义而被广泛引用。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罚不当罪成语的典故,欢迎大家分享。

  罚不当罪成语的典故

  “罚不当罪”这则成语的意思是表示处罚过宽或过严,与所犯的罪行不相称。

  这个成语来源于《苟子。正论》,夫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战国后期,赵国出了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名叫荀况,人们把他的著作称为《荀子》。

  《荀子》这部著作共有三十二篇,其中一篇叫《正论》,是专门议论政治的。文中提出一个看法:国君要在百姓面前作出好的榜样。残暴的国君被推翻,如夏桀被商汤打倒,商纣被周武王消灭等,这些都是好事而不是坏事。

  荀况主张刑罚要严明,犯罪的应根据罪行的大小,给予相应的处罚。如果杀人的不偿命,伤人的不判刑,那就会纵容犯罪,扰乱社会。有人说:“古代没有肉刑,只是象征性地用刑。比如,不使用黥(qing)刑而用墨画脸来替代;不使用劓(yi)刑,而用戴上草作的帽子来替代,这种办法在昏乱的现代是行不通的。如果继续这样做,犯罪的人得不到应有的惩罚,犯罪行为将越来越多。

  在阐述了上面这些情况后,荀况提出了自己的主张;一个人地位要和品德相称,官职要和才能相称,赏赐要和功劳相称。如果不是这样,弄得地位和品德不相称,官职和才能不相称,赏赐和功劳不相称,处罚和罪行不相称,那就会带来极大的不幸和严重的后果。

  故事简介

  战国年间,赵国有一位大思想家荀子,非常有学问,对法律上的事情很有独特的观点。

  有一年,赵国抓到了一个罪犯,是个小偷,在城里偷了不少东西。依照赵国的律法,对这个小偷应当判处劳役,让他在监狱里干苦活、累活、脏活,服刑,负责监管的廷尉也打算这么办。可是问题就在于,赵国的老百姓不干,他们聚集在官府门口,要求一定要严惩这小偷,要把他抓起来杀头。

  老百姓为什么这么生气呢?因为这小偷是个惯犯,经常作案,屡教不改,城里有几十户人家都被他偷过,而且不止偷一回,之前抓也抓了,罚也罚了,可是小偷就是不改,所以现在大家觉得这种人反正也不会改,干脆把他杀了算了,一了百了。廷尉是想秉公执法,他觉得就算小偷,再屡教不改,也不至于到杀头的罪过,只是门口这些老百姓的群情激愤不停地喊:“杀了那贼,杀了那小偷。”大家闹得这么厉害,廷尉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还好这个时候荀子来了,廷尉就把荀子请来,事情一五一十讲了一遍,廷尉就问说:“荀先生,您说我们该不该听这老百姓的,把这小偷杀了?”。

  解释

  给的处罚跟所犯的罪不相称。多指惩罚过重。

  出处

  《荀子·正论》:“天德不称位;能不称官;赏不当功;罚不当罪;不祥莫大焉。”

【罚不当罪成语的典故】相关文章:

罚不当罪的成语典故01-15

关于罚不当罪的成语典故01-17

有关罚不当罪的成语故事04-20

成语典故09-08

成语典故07-25

古代成语历史典故成语06-17

成语典故大全06-27

披肝沥胆的成语典故10-12

牛鼎烹鸡的成语典故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