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求初三语文第14课《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教案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6-02-29

  教学目标:

  1、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及其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从整体上把握文章内容。

  2、理解本文从正反两方面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3、结合自身学习实际,积极争取做一名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1、理解作者观点,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本文的论证方法,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一、导入课文

  我曾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

  二、预习展示

  1、作者介绍

  2、重点词语

  补充:1、作者简介。

  丁肇中(1936-)美籍华裔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的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ψ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2、重点词语

  (1)生字:肇(zhào) 埋没(mò) 彷徨(páng huǎng)

  (2)理解词义。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格,探究、穷尽。

  致知:致,推及;知,认识。就是使心中已知之“理”,推开拓展,使认识达到无所不知的极限。

  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该往何处去。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清谈:本指魏晋间一些寸;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后世泛指一般不切实际的谈论。

  诚意:使自己的意念真减,思想纯正,不欺骗自己。

  正心:即心要端正。

  齐家:即把自己的家族整顿好。

  袖手旁观:比喻置于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三、整体感知

  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借此题理清本文的思路及作者提出的论点。

  四、精读课文,理解作者的观点。

  (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什么?作者所说的真正的格物致知的意义是什么?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有何现实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精神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前后座四人一组讨论交流.然后各组选一名代表作总结发言。全班交流。

  明确:(1)《大学》里“格物致知”的含义是:从探察物体而得到知识。

  “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有两个方面:第一,寻求真理的唯一途径是对事物客观的探索;第二,探索应该有想象力、有计划,不能消极地袖手旁观。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为什么要提倡“格物致知”的精神?原因有以下三点:第一,这是由中国传统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的;第二,这是科学发展的历史和实验过程证明了的:第三,这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必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看他是否有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积极的、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五、研读课文,学习论证方法

  本文运用了哪几种说理方法?请结合课文内容作简单分析。

  学生讨论,师生共同明确。

  六、延伸拓展

  你在探索客观事物的过程中,有什么有趣的经历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举例:雪融化后是水、钟表的工作原理……

  七、课堂总结

  “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就贯穿在我们日常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关键是看我们每个人的头脑中究竟真正有没有探索、实践、创新的精神。只有有了这些精神,我们的生活才是多彩的,我们的思维才是开阔的。

  八、布置作业

  自拟题目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板书设计:

  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扩展资料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教案

  课型:新授课 时间: 案序:

  自读要求

  1.用“圈点批注”的方法自读文章。

  2.在自读中质疑提问。

  3.查询作者及本文写作背景相关资料,做适当摘录或制成电子作品。

  (解说:作为自读课,本文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自学能力和探究学习能力——强调让学生养成动笔墨读书的习惯;着重培养学生怀疑精神与探究意识;强调学生在课外拓展学习中扩大知识视野。)

  学习侧重点

  1.找到并理解作者观点。

  2.学习“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

  3.学习探究学习方法。

  4.联系学习实际,培养科学实验精神。

  (解说:根据新教材编排的特点,初中学习的第五学期,应着重培养学生阅读各类文章的能力。根据新教材阅读能力培养的这一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1、2。依据新大纲培养学生探究能力与动手实践能力的要求,确定学习侧重点3、4。)

  第一课时:

  1.作者介绍(学生运用多媒体电脑展示自制电子作品,介绍丁肇中人物小传和图片)。

  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

  (1)朗读课文,借助工具书理解和掌握以下词语。

  格物致知 诚意 正心 彷徨 袖手旁观 一帆风顺

  (2)默读全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完成课后练习一。

  (3)讨论.自学批注的内容,谈出自己的见解。

  3.研读课文,质疑问难。

  (1)精读课文,在文中画出有疑问的语句、内容,并标注符号。

  (2)分小组讨论解疑,汇总、概括得不到解决的疑问。

  (注:分小组讨论解疑时,有条件的多媒体实验班级可以利用电脑查询资料,寻求解答。)

  4.重点细读,讨论交流。利用课后练习二,让学生联系自己学习实际,展开大讨论或辩论,思考:

  (1)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什么?

  (2)联系实际反思自我。

  (3)怎样改进?提出建议和方法。

  如果课堂讨论不够深入,可让学生以《浅析中国传统教育的弊端》为主题,进行探究学习。

  5.课外探究学习,拓展延伸课堂内容。

  (1)归纳概括探究主题

  教师将各小组解疑时留下的疑难问题汇总为1—5个探究主题,在班级公示。

  探究学习参考主题:

  ①中国传统教育与西方教育的差异比较。

  ②儒家思想浅探。

  ③事例证明实验精神在科学发展史上的作用。

  ④东西方学生素质能力比较。

  (2)传授探究学习方法

  教师教给学生探究学习的方法及步骤:A.确定主题;B.查询资料;C.概括结论;D.交流评价。

  (3)划分小组,明确任务

  教师可让学生自由选择探究主题,自愿结成探究学习小组,在课下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因特网等信息资源库,作探究学习,并将各小组自主探究学习成果写成小论文或制成电子作品。3—5天后,可利用语文活动时间让学生交流探究学习成果。

  (解说:学生作探究学习时,教师指导要注意以下几点:1.协助学生完成小组内的分工与合作,不要单打独做。2.帮助学生学会广泛查询、下载相关资料。3.指导写作小论文或解决制作电子作品的技术问题。4.探究题目可能很大,但不要求学生作出全面深入的结论,只要谈及一方面,掌握探究方法即可。)

  6.课堂小结,重申学习重点。

  (解说:在“自读程序”设计中,力求突出以下特点:1.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借助工具书,让学生完成生字词的自学;动笔墨读书,用圈点批注法完成对内容的自学;用讨论交流法,实现对自学内容的反馈与纠正。2.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培养学生探究学习能力。创设平等民主的自学氛围,让学生在开放的学习环境中敢于质疑问难;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探究学习,学会在主动探索实践中获取知识;同时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体味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3.在学生自学中,实现教师角色的转换。在学生知识建构中,教师是学生经验建构的促进者;在信息资源利用中,是学生资源的设计者和查询者;在协作讨论学习中,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

  第二课时:

  1.作者简介及文章写作背景

  丁肇中,美国物理学家。1936年生于密执安州安阿伯。1962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69年后任马萨诸塞理工学院教授,主要从事高能物理学研究。1974年领导的研究小组在实验中发现新粒子(J/qr粒子),并导致了一系列与之相关的新粒子的发现,使粒子物理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现阶段。因此于1976年与里克特同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本文是作者在被《暸望》周刊授予“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时的一篇发言稿,节选时省略的内容是:“我非常荣幸地接受<臁望》周刊授予我的‘情系中华’征文特别荣誉奖。我父亲是受中国传统教育长大的。我受的教育的一部分是传统教育,一部分是西方教育。缅怀我的父亲,我写了《怀念》这篇文章。”

  2.“格物致知”注释补充

  格:推究。致:获得。《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格物而后知至。”意谓推究事物,方能获得事物的知识。宋·洪迈《容斋随笔旧序》:“因命纹梓,播之方舆,以弘博雅之君子,而凡志于格物致知者,资之亦可以穷天下之理云。”严复《原强》:“顾彼西洋以格物致知为学问本始,中国非不尔云也,独何以民智之相越乃如此耶?”(《中国成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6年)

  3.扣题开谈,适时立论

  本文是一篇漫谈式的议论文,在各方面都体现了这类议论文的特色。这篇文章一开始并没有直接提出全文的论点,而是紧扣文题,先引用《大学》中的句子,扼要说明“格物致知”的意思,强调探察物体即实验在现代化学术中的重要性。然后从大处落笔向中心靠拢,先说明“中国传统教育并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埋没了其真正意义”。接着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分析了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课时:

  风格朴实,方法多样

  这篇文章简短精要,写得朴实通俗,深入浅出,读来亲切有味,没有说教气息,这种风格也是漫谈式论说文的一个特点。这种风格的形成除了语言的明白通俗外,与行文的灵活和说理方法的多种多样也是分不开的。具体说来,本文采用的说理方法有以下几种:

  (1)引用古语:如,开头引用《大学》中的格物致知,指出它的基本意思。3段中引用《大学》中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

  (2)摆事实与讲道理有机结合:列举事例时,采用正面事例与反面事例相结合说理的方法。表格如下:

  列举事例

  阐述道理

  论述角度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子,苦思头痛而失败的事例,

  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反面事例

  通过实验了解付予性质的事例。

  实验的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探测。

  正面事例

  中国学生功课成绩好,面临研究工作束手无措的事例,

  中国学生偏向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

  反面事例

  作者在美田大学念物理时,因事先没有准备,做研究发现需要自己作主张出主意而恐慌的亲身经历。

  以埋头读书应付一切,对于实际的需要毫无帮助。

  正面事例

  事例论证的好处:用典型事例作为论据进行论证,它的好处是说理充分,令人信服。

  (3)运用对比:如,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悟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对比。

  (解说:在进行议论文教学时,应紧紧围绕议论文文体特点来进行学习。自学点拨时,除了要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外,还应点拨学生了解议论文的一般常识,如,论点、论据、论证方法,以及事例论证的好处等。)

  [自读思考]

  1.在文中画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以及意义。

  2.用表格方式,梳理本文所举事例和阐述的道理。

  3.针对质疑,分组作探究学习,写出探究小报告或制作电子作品。

  4.阅读下面短文,请从文中丁肇中教授所谈四个体会中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一点,写一篇小议论文。

  丁肇中在中科院讲故事

  在中国科学院建院50周年中外著名学者学术报告会上,丁肇中《我所经历的20世纪的实验物理学》的报告尤为引人注目。他讲了4个故事,谈了4个体会。

  第一个故事是测量电子半径。根据量子电动力学,电子的半径为零。1964年,哈佛大学和康奈尔大学的著名科学家进行了哈佛一康奈尔实验,其实验结果与这种理论不相符。丁肇中认为这个实验很重要,他们于1966年在德国用不同的方法重复了实验,得到的结果则是电子确实小到不可以测量。他由此得出的体会是:不要盲信专家的结论。

  第二个故事是发现新粒子家族。1970年,人们认为基本粒子都可以归纳为3种夸克。丁肇中对此持怀疑态度,但他想进行实验的想法却遭到了几乎所有国家大型实验室的反对。最终,他们在美国布鲁海文国家实验宣开展了实验,发现了一种全新的夸克。由此得到的体会是: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做你自己认为是正确的事。

  第三个故事是发现胶子。光子传播原子之间的力,胶予传播夸克之间的力。丁肇中与中科院唐孝威等科学家合作,在1979年发现了胶子,而这一结果是他们事先没有料到的。由此得出的体会是:要对意料之外的现象有充分的准备。

  第四个故事是寻找反物质。在地面上不可能找到反物质,国际大空站上的阿尔法磁谱仪担当起了研究太空反物质、物质和暗物质的任务。去年,发现号将实验仪器送上了太空。这是人类第一次在天上测量带电粒子。丁肇中得出的体会是: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对所做的工作要有兴趣,要勤奋地工作。

  (《科学时报》2001年11月4日)

  (解说:思考1、2是从议论文文体特点出发,让学生掌握课文基本内容。思考3是课外拓展探究学习,目的不在于学生探究有多深入全面,但要让学生在查询资料,归纳提炼观点,写探究报告中尝试科学严谨的实验步骤与方法,并扩大课外阅读视野。思考4是学生在学习本单元议论文的基础上,迁移学习能力,初步学习写作议论文,是课内学习的课外拓展延伸。)

  教后记:


  1.了解丁肇中,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以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2.理清行文思路,把握作者的思维流程,学习本文运用的论证方法。

  3.引导学生切实感受富有实验精神、创造精神的重要性,自觉培养“格物

  致知“的精神,争做一个注重实践,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

  (l)领悟理解“格物致知”精神的内涵极其重要性。

  (2)理清作者的论证思路、理解文章的论证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探究“研究人文科学”和“在个人行动上”也要重视实验精神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分析归纳法,指导学生通读课文,把握各段意思,理清行文思路,归纳本文的三要素。

  教具准备:多媒体

  教学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同学们,前几天,老师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则消息:四川省的一名女高中生今年以比较高的分数考入了中国科技大学物理专业。入学后,她的高超的计算能力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交口称赞。可是,她做实验的能力非常差,一连三周下来,她竟未能完整地做好一个实验,这又使她的老师大为恼火。这是一个典型的高分低能的例子,造成这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丁肇中先生《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篇文章,或许,我们能从中找到答案。下面,我们首先对丁肇中先生做一个了解。同学们请看大屏幕。

  2. 明确学习目标

  3. 了解作者

  4. 检查预习:

  (1)注音:丁肇( )中 不知所措( )

  (2)释词:

  格物:推究事物的道理。

  致知:求知,得到知识。

  诚意:真心。使自己的思想诚恳。

  正心:端正心思。

  修身:旧时指努力提高自己的品德修养。

  齐家:整齐家政。

  抽象:不能具体经验到的,笼统的;空洞的。

  袖手旁观:比喻置身事外或不协助别人。

  一帆风顺:比喻非常顺利,毫无挫折。

  (二)整体感知

  1. 朗读课文,回答导入问题

  同学们找到造成这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了吗?

  (明确)例:刚才那个女大学生因为没有格物致知精神,没有实践能力,所以她的动手能力比较差.。

  我觉得这是因为中国的传统教育没有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格物致知精神,而中国的学生在这个文化背景之下,也是偏向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偏向与抽象思维,而不愿意动手,才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

  2. 整体分析课文内容

  (1)师:这两个同学回答得非常好,实际上,造成了刚才那个女大学生高分低能的原因就是因为她缺少格物致知精神。格物致知精神既然这么重要,“格物致知”中国词究竟是上面意思?

  明确:格物致知就是“从探察事物而得到知识”的意思。“格物致知”作为一种精神,是指从推究事物的原理而得到知识的一种精神。

  (2)师: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传统的中国教育有什么弊端?

  明确:传统的中国教育不重视真正的“格”,是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传统的中国教育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的思维而不愿动手,缺乏对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

  (3)师:作者说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那么,我们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作者是怎样论述的?

  (学生浏览课文,筛选信息,合作讨论,形成一致观点)

  明确:前面两位同学总结得很好,我认为作者讲了三方面的道理来证明“我们每个人应该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个论点的:

  道理(1)这是由传统中国教育导致的中国学生的弱点决定了的。

  道理(2)这是被科学进展的历史和实验的过程证明了的。

  道理(3)这也是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所不可少的。

  作者提倡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即培养学生的实验精神,保留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靠实践来发现事物的真相,这对于今天素质教育中要求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4)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什么?

  明确:判断一个人是否具有“格物致知”的精神关键是他是否对事物客观的、有想象力的,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探索,也就是我们平日所说的“努力探索”的精神、“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精神。不具备这些,就不具备真正的““格物致知”的精神。

  (5)简述本文的论述思路

  明确;本文的题目就是中心论点。开头紧扣题目,有“格物致知”的出处,引出对其含义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人们的错误认识,接着作者从实验过程的两个特点,中国学生存在的问题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验三个方面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最后指出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两个意义,并发出号召。逐层深入说理,思路十分清晰。

  (6)归纳本文结构

  讨论并归纳:可从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三个部分来列提纲。

  第一部分(l~2段):提出问题。中国学生应该怎样了解自然科学?要格物致知。

  第二部分(3~12段):分析问题。

  第一层(3~5段):分析中国教育不重视格物致知的社会根源。举例王阳明的格物是格已,这种观点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

  第二层(6~10段):分析实验精神在科学上的重要性。

  第三层(11~12段):分析在这种文化背景下中国学生的现状以“我”举例。

  第三部分:解决问题。强调我们需要培养实验的精神的意义并对我们这一代提出希望。

  (三). 合作探究,明确本文论证方法

  1聚焦论证方法

  (学生讨论、明确)A. 引用论证法:

  开头引用《大学》,指出“格物致知”的基本意思,第三段引用《大学》介绍“格物致知”的目的,解释“格物致知”真意被埋没的原因。

  B. 举例论证法:

  借王阳明“格”竹苦思头痛的失败的事例,论述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借通过实验了解竹子性质的事例,论述实验过程不是消极的观察,而是积极的,有计划的;借中国学生成绩好而面临研究工作却束手无策的事例论述了中国学生偏向于理论轻视实验,偏向于抽象思维而不愿动手;借作者的亲身经历论述以埋头苦读应付一切对于实际需要毫无帮助。

  C. 对比论证。

  中国传统教育埋没了“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强调知识的获得是通过内心体验和自我检讨,与科学进展的历史说明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地实验得到形成鲜明的对比;

  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竹,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终因头痛失败的事例,与通过科学实验了解柱子的性质的`事例进行对比,突出知识的获得只能通过实验。

  (四)小结:

  本文思路清晰,说理充分,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的精神的重要性。学习它,不只增长了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我们的思想之门。我们要有意识地培养这种精神,使自己成为一个努力探索、勇于实践、大胆创新的合格人才。最后我想用丁肇中的一句话结束我们今天的学习。

  要实现你的目标,最重要的是好奇心,并且永远对自己充满信心,大胆尝试,做你自己认为最正确的事。

  ——丁肇中

  (五)作业:

  你具备“格物致知”的精神吗?请结合自己的经历写出一个例子。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

  具体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知识与能力] :

  1.了解有关“四书”的常识。

  [过程与方法]:

  1、了解“格物致知”的含义及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对于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

  2、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和讲道理相结合的论证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切实感受到注重实践、富有创新精神的重要性,积极争取做一名有开拓精神的人。

  [教学重点]:理解本文运用摆事实、讲道理的论证方法论证中心论点。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格物致知”的真正含义。

  [教学方法]:导学、启发

  [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具准备]:PPT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列举现实生活中或摘引报刊的统计报道,有关中国学生往往念功课成绩很好,考试都

  得近一百分,但是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的高分低能现象,并由

  引导学生初步分析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进入本课的学习。

  (二)整体感知

  本文作者从关注祖国科学事业的发展,关心祖国青年一代尤其是从事科学研究的青年

  一代的成长的高度,选择典型事例,特别是选取自己的生活经历,极有说服力地阐述了不

  光在研究学术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上都需要有格物致知精神的道理。

  (三)内容研讨

  1.学生自读课文一至两遍,初步了解各节大意及写作思路。

  关于写作思路提示:

  本文的题目即是中心论点。课文开头先剖题,由“格物致知”的出处,带出对其含义

  的理解以及我国古代对“格物致知”并不真正重视的原因分析,澄清了人们的错误认识。

  接着着重分析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及怎样把这种精神应用到科研实际中去,

  最后诚挚地提出希望,发出号召。

  2.PPT出示下列思考题,讨论理解本文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1)什么是“格物致知”?

  明确:“格物致知”即从探索物体而得致知识。

  (2)传统的中国教育为什么不重视真正的“格物和致知”?

  明确:因为传统教育的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知识,而是适应一个固定的社会制度。

  (3)为什么应该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明确:因为科学进展的历史告诉我们,新的知识只能通过实验而得到,不是由自我检讨或哲理的清谈就可求到的。

  (4)“格物致知”精神适用于哪些范围?

  明确:真正的格物致知精神,不但在研究学术中不可缺少,而且在应付今天的世界环境中也是不可少的。

  (5)本文的论点是什么?文中列举了哪些事例?这些事例与本文论点有什么关系?

  明确:论点: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

  所举事例,一是第四节,明朝大理论家王阳明“格物”失败告终。一是第十二节,“我”初到美国学物理不知所措的生活经历。

  这两个事例,在文章都是作者为了阐明观点所借以的事实论据。王阳明的例证,很好地证明了,在我国古代“格物致知”的真正意义被埋没了的观点,王阳明失败的结局,是由于他的“格物”并不是真正的实验,而是把探究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是不理解“格物致知”真正意义的必然结果。“我”的亲身经历,雄辩地证明了中国学生大都偏向于理论而轻视实验,在面临着需要主意的研究工作时,就常常不知所措了的观点。告诉人们“格物”即实验精神在科学研究上的重要性。两个事例,都为“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一中心论点提供事实论据。

  (四)总结、扩展

  本文思路清晰,例证确凿,极雄辩地阐明了“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不光增长了人们知识,而且大大开启了人们的思想,学完本文后,最重要的应在于积极培养这种精神。为此,可放手让学生结合“书后练习二”展开讨论,重点讨论“怎样才能真正成为有开拓、创新精神的人?”

  (五)布置作业

  以“怎样才能避免高分低能”为题,写一篇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六)板书设计

  应有格物致知精神——中心论点

  一、点题、剖析“格物致知”的含义 层次清晰

  二、具体分析“格物致知”精神的重要性 }

  三、总结、发出号召 叙议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