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听课笔记怎么做?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20-11-01

  一 直接导入 初读课文

  1 请生站起来,自由读课文,读完了,坐下.思考:我读懂了什么?

  2 师:发出声音读,能够保证你完整地把课文读下来,接下来请你默读,还是思考:我读懂了什么?可以从写法上思考.

  3师:(表扬生的默读品质) 接下来可以小组交流读懂了什么?(生小组交流,师巡视聆听观察)

  4 集体交流:你读懂了什么?你有什么要分享的?

  生:我发现一二两个自然段是写环境。师提炼板书:环境描写。

  生2:只有到最后才知道老汉和那个小伙子是父子关系。师概括板书:情节

  生3:我发现,在洪水的时候,老汉很冷静。师板书:冷静

  师追问:你还读出了老汉的什么? 生:舍己为人的精神。

  生:党员排在后面。师:党员要有奉献精神,需要为大家服务,这是她读懂的。

  生:……因为他是党支部书记,他让别人先过,把他儿子拉后面去。 师概括板书:大公无私

  生:在第八自然段,这里有一个比喻句:他像一座山。

  师:蒋老师哪怕一个字都不讲,你们已经读懂了很多东西。有时候要看看情节,看看环境描写。小说的三要素就师人物、情节、环境描写。今天我们一起读,用到最多的方法就是比较。

  二、细读课文

  1 师:拿起你的笔,记录环境描写的句子。找到的,都划下来。(生默读,划句子)

  师提示:大致数一下,自己划了几句?

  生:5句 生:6句

  师屏幕出示句子:一共10句。序号标记出示。

  师:环境描写本来放在文章各处,现在我把它集中放在一起,请你们轻声地读。

  生轻声读环境描写的句子。

  师提示:这些句子读后,你就发现了这些句子都是写山洪的。比较一下就会发现,作者写这些山洪都用了不同的方法。(师用不同颜色的字体显示他认为的不同方法写的句子。一闪而过,复原,提示学生思考)

  生读句子,思考句子书写方法。

  交流方法。生1:有拟人的方法。因为……所以……

  生2:还有比喻的方法。师追问:哪一句?解释一下。生:……生3:还有对比的方法。……

  师提炼小结并追问:他的写法有不同之处,也有相似之处,在哪里?交流。具体词句点拨,例如:像泼 ?你可以想到一个成语。生:瓢泼大雨像倒? 倾盆大雨

  师出示老舍先生同样写雨的段落,让生比较阅读。

  师提示思考:作者为什么写得那么短?有什么效果?有什么好的地方呢?

  生:这样的好处是让人觉得非常简洁 非常具体。生2:应该是简洁而精炼 生3:给人想象的空间。

  师:他都这样单字成句,单句成段。谈歌为什么这样写?

  生:这样写可以衬托老汉的牺牲奉献精神。师:不可能。

  生:这样写,可以写出雨来得非常快。

  小结概括,请生练读句子。

  指名学生轮流按顺序读环境描写的句子。

  师:为什么短句子,能引起人的紧张感呢?通过比较,我们对环境描写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

  三 对比阅读《“诺曼底号”遇难记 》

  1 师请学生自己阅读课外材料《“诺曼底号”遇难记》,一边读,一边想:两篇文章有什么共同之处?

  2 交流. 生:他们都是讲一个在大灾难面前,有个人出现拯救了他们。……生:在灾难来临时,人们慌张的时候,有个英雄非常镇定自若的样子。生:人们都很恐惧。

  3 师表格出示两篇文章的共同之处:情况危急 人群紧张 英雄出现。

  4 师提示追问:这么相像的两篇文章,也有不同之处,师什么?聚焦表格,有没有发现?

  生:村长以“退党”作为警告 船长以“死”作为警告。

  师:这两种警告比起来,哪一种在我们常人看来更有震慑力?生:生命

  师追问:为什么这个警告没有这么大威慑力,为什么村民还是排成了一列?(生默读课文,并思考)

  师提示:我呆会要听到的是依据,细节,你要回到文章中。

  交流。生:因为那个村长,是全村人拥戴的老汉。

  生:我觉得他们是人人为我,我为人人。

  师:不讲大道理,回到文章当中。

  师提示:人们停住脚,看着老汉,看到了什么?

  生:他像一座山。

  师:他像一座山,你读出什么?

  生:读出老汉非常可靠。

  生:老汉有威慑力。

  师追问:还有细节吗?

  生:因为退党的话,也还要报名,报名还要排队。

  师:你的想法也够独特,谁敢这样报名,这么大胆的,放大的把自己的自私展现给别人。

  生:因为…………

  师概括:这就叫做“以身作则”。读出细节,这才叫做读小说。

  四 对比阅读《在柏林》和《窗外》

  1 师请生继续迅速浏览课外的第一篇和第三篇文章。《在柏林》和《窗外》。

  生浏览。

  2师提示:你有没有发现《在柏林》和《桥》有相似的地方吗?请围绕这个关键词。(情节)

  生:我发现他们都有一个人都为别人着想。

  生:到最后才指出他们的身份。

  师概括:篇幅短,结局出人意料,这种小说叫做小小说,也叫做 微型小说。

  师修改《桥》的内容,比方说:开头就写 小伙子就是老汉的儿子。这样写行不行?那种好?

  生:课文的写法,让人觉得震撼

  生:保持一种神秘感

  师:小小说,结局就是可以这样出人意料,令人震撼。

  3 师:《窗》这篇小说的结尾被去掉了,现在如果让你来加一个结尾,你认为结尾应该师怎样的?让人震撼,让人意外,让人停留。

  指名生说;

  生:原来窗外只有一面白墙。

  生:窗外什么也没有。

  ……

  师:出示结尾 他看到的只是光秃秃的一堵墙。

  这就是小小说。

  结课。

  (因为现场记录,水平有限)

  记录蒋老师观点:

  个人尝试的群文阅读,是单篇阅读的补充。

  群文阅读才是对中下游学生的全面照顾。

  建议中高年级开始进行群文阅读比较可行。


扩展资料

  言意之辨 -- 听课笔记

听课笔记怎么做?

  儒家强调言与意的一致,以“辞达而已矣”为原则。儒家关注的对象是人类社会,“志有之,言以足志,文以足言”。所谓言,直言曰言,指口头语。文,错画也,指文采。儒家认为语言能很好地表达人的思想和情感,这是儒家的求实精神。

  所谓辞达,从纵断面看,“不言,谁知其志?言之无文,行而不远”。人的思想情感需要语言来表达,而语言也要有文采来修饰。

  从横断面看,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情欲信,辞欲巧”,“修辞立其诚”。在语言风格上,重谨严,“君子于其言,无所苟而已矣”。

  从语言的社会作用出发,提出“善”的要求,言语上的美与伦理上的善相结合。“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君子之言,涉然而精,俛然而类,差差然而齐。彼正其名,当其辞,以务白其志义者也”。

  杜甫继承并落实了儒家思想,诗必言志,忧国忧民,而语言和篇章结构富于变化,讲求炼字炼句。此后的韩愈、白居易,江西派都是一脉相随。

  道家强调言与意的矛盾。持辩证的观点,提出用言辞表达自己对事物的认识,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切合,只能是相对地适应。道家关注的对象是宇宙天地,追求更本质、更深层的玄妙哲理。“言不尽意,信言不美,美言不信”,提倡风神意韵。

  既然言辞不能很好地表达人的思想,却在实际中又要用言辞来表达,这是客观存在的矛盾,只能用辩证法来解决。

  老子说:“反者道之动”,向相反的方向转化,是“道”运动的规律。于是,提出“正言若反”,“奇语妙说”,也就是钱钟书所说的翻案语和冤亲语。通过比兴、借代、双关、倒反等手法,来“言此意彼”。文白相宜、巧拙互用、虚实相生,从而达到彼此统一。点铁成金,大巧之朴,浓后之淡,极炼如不炼,彼此转化。

  庄子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意致者,物之精也;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不是一概地说不能用言辞表达情感,而是对此做了进一步的细分。

  意境说,情灵说都源于道家思想。王维的冲淡清远,姜白石的清空,也都是道家一派。

  佛家与道家结合而成禅宗,以禅喻诗,不立文字,追求语言之外的空灵境界。禅宗可归为道家一派。


  1.“划步骤”,既记录全课程教学环节。2.“抓转换”就是记录教学环节与环节之间是转换和衔接。3.“加备注,就是对课堂教学中教师语言以外又有记录的必要东西,用加备注(括号)的方式记载下来。4.记录学生上课情况。5.“记时间”。6.“勤评点”。7.“录板书”。

  听课不能为了记录而记录,听课教师不是“摄像机”,不可能也没必要对整个教学活动过程作一番摄录;也不可能像专业速记那样,一字不漏地记录,而应讲究听课技巧,记录时做到有所选择,要学会“去粗存精”, 让自己真正从听课中受益。

  听课笔记也不能是“八股”和“教条”,其记录也未必要面面俱到,洋洋洒洒。其实,听课跟授课一样,听课者要有独特的观察能力、欣赏能力、鉴别能力、领悟能力、评判能力,要能够把听课时的所听、所看变成自己的所感、所悟。那么我们应该如何写听课笔记呢?

  记录精妙之处

  有位哲人曾说,世上最聪明的人是那些善于发现别人长处,并能学习别人长处,最终使其变为自己的长处的人。我们听课就是抱着学习的目的而去的,因此对于课堂教学过程的精妙之处,我们一定要把它记录下来,比如,课堂中出现的一些精彩的教学片段,教者灵活驾驭课堂教学之巧妙处,善于诱导启发思维之经典处,学生积极动脑智慧闪现之精彩处,善于探究触类旁通之关键处,或一个巧妙的引入过度承转,一段独具匠心的留白,甚至是一句实用的话,一个贴切的词语等等,都应重点记录。至于师生那些最寻常、最直接的活动和对话可略记。如果我们在听课时能积极调动自己敏锐的眼光,善于去发现别人课堂上的每一点闪光之处,课后慢慢品味,细细揣摩,再将其拿到自己的课堂上去实践印证,这样久而久之,自然就会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记录不足之处

  听课时要带着批判和审视的目光,无论多么资深的教师,准备得多么充分,教学过程中也难免会有疏漏失误之处,也一定会有“败笔”,有不足之处,我们应当将其记录下来,课后回顾、梳理和剖析这些“败笔”之处,静下心来认真思忖: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的课堂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我以后在实践中针对这一问题应该怎样去做?吸取教训,重新思考作设计,以便以后自己在教学时得以改进和提高。以此为鉴,也可以使我们在以后的教学中少犯或不犯同类错误,减少失误,提高教学水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站在前人失败的`肩膀上去获取成功。

  记录疑问之处

  “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对别人的授课,自己持不同看法的地方,用问号标记出来,用以反思、商榷和询问。比如:这个问题有必要问吗?能否这样处理教材?还有比这更好的处理办法吗?如果执教者的这节课让我来讲应如何做?我以前怎么没这样想过呢?尤其是对于自己与执教者有不同的思考、不一样的环节设计时,更该记录。同时最好也写下自己在以前的课堂中是如何处理这个环节以及这样处理的原因。课后再将执教者的教法与自己的构思进行比较,这样既可以避免以局外人的身份去挑剔别人,看不到讲课教师的长处,不理解执教者的良苦用心,又可以避免无原则地认同讲课教师的设计,看不到执教者思路、方法的不足。

  记录感悟之处

  在听课过程中,听课教师往往会因为一些特殊场景或一些偶发事件而产生瞬间灵感,激活其思维,使其产生联想和想象,但这些“智慧的火花”若不及时去捕捉并记录下来,就会因时过境迁而烟消云散。因此,听课者在听课的过程中要随时记下当时感想、感悟和收获,这不仅利于课后评课、交流,更有利于为进行自主反思提供鲜活的素材,同时也为日后写文章积累第一手资料。当然,听课时的感悟并不能立即在听课时成文,这时我们只需要写几个关键词即可,课后可根据关键词进行相关整理。

  及时撰写听课反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听课不思考等于没有听,如果光看课堂上的表面现象而不去弄清教者的设计意图,一味进行“鹦鹉学舌”式的机械模仿,甚而可能会带来负面效应。我们听课的目的是为了借其所长为我所用,见其所短为我所鉴。因此,每次听过课后都应该对听课内容进行及时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