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求一些关键对话的读后感啊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7-06-07

何为关键对话?符合三个特点,一、双方观点有很大差距;二、对话存在很高的风险;三、对话双方的情绪非常激烈。

遇到关键对话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出现两种行为,作者称它们为傻瓜式选择,既当面反对和沉默逃避。

那么应该如何解决关键对话呢?对话高手首先是关注内心,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原则,要想解决双方的问题,只能先从自己开始,你要询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我不想出现的结果是什么(例如,我不想我们双方争吵偏离问题而导致我们关系破裂,我的目的是想听对方的观点,然后寻求能够找到双方都满意的解决方案)。

通过审视内心的真正目的,这时候的你就开始懂得理性思考问题了,即使对方表现得很暴躁或者沉默逃避,这时候你也可以冷静地思考如何把对话拉回正轨。

那么,我们先要营造安全氛围,对方出现傻瓜式选择主要原因是他们觉得这次对话感到不安全。那么如何营造安全氛围呢?首先你要暂停对话,思考自己的目的,然后尊重对方(即使对方说了很多与你相异的观点)这时候,就要分三步走的方式来营造安全氛围。

第一步,道歉。

第二步,对比说明。何为对比说明,由两部分组成,包括否定部分和肯定部分,具体到实际的话就是,我不希望你们认为我不重视你们的工作,认为我不想向公司老总汇报;相反,我认为你们的工作表现非常突出。这一步是很重要的,这一步做得好,可以一下子提高对话的安全氛围。

第三步,创建共同目的。这个又分为四小步,①积极寻找共同目的②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③开发共同目的④和对方共同构思新策略。

上述的都是以在关键对话中自己冷静理性为前提的,那么如何让自己摆脱傻瓜式选择呢?

首先还是要先审视内心,问自己的目的是什么。

然后你要询问自己是什么情绪导致我做出这种行为?产生这种情绪背后的想法是什么?这种想法的形成有什么依据?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认真询问,你这时候已经不再会逃避问题或者暴跳如雷了。

接下去我们要做的就是,综合式陈述法。

分享事实经过。从最少争议,最有说服力的事实谈起。

说出你的想法。说明你根据这些事实得出的结论。

征询对方观点。鼓励对方说出他们看到的事实和产生的想法。

做出试探性表述。承认这些结论只是你的想法,不要假装是事实。(这个至关重要,我们人与人之间的误会很多时候就是因为这个产生的)

鼓励做出尝试。创建安全感,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甚至对立的观点。

技巧、理论知识已经有所了解了,最重要的还是实战,因为很多时候我们就算知道这些工具,但是一旦遇到关键对话,我们很容易就把这些跑到九霄云外了,愤怒的时候智商是零,所以,要多实践多吸取经验才能成为一个对话高手。


扩展资料

基于工作上的压力,读完了这本书。收获很大:

1.文章内容上的收获重新看待沟通,指导有效沟通的方法

2.按照新的方式看一本书,先看目录,抓取核心内容,结合自身案例,未来解决方法

3.写好大纲,强制记忆,反思应用

这是我的成长年,要好好写读书笔记。

一:从心开始

1.关注真正的目的

我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我让人感觉到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建立自己、对方及两人关系的共同目的

2.拒绝做傻瓜式选择

在沟通时,要跳出非黑即白的模式,找到一种方式,能够同时分享对方观点,聆听地方看法,建立牢固的人际关系。

阐述自己的真实目的,说明你不想实现的目的,利用对比说明,避免傻瓜式选择。

二:注意观察

1.降低对内容的关注,加强对话气氛的关注。关注自己及对方的情绪反应、生理反应,判断交谈何时变成了关键对话。

2.关注自己应对压力的方式

沉默:掩饰 逃避 退缩

暴力:控制 贴标签 攻击

三:保证安全

1.暂停对话、营造安全、返回对话

2.共同目的是启动对话的因素,相互尊重是持续对话因素

3.暂定对话后怎样做才能重新营造安全氛围:

a必要时道歉

b对比说明法

我不是要……打消地方认为你不尊重或抱有不轨企图的误解

相反……确认你对他们的尊重,说明真实目的

c创建共同目的

积极寻找共同目的.-识别策略背后的目的-开发共同目的-和对方构思新策略

四:控制想法

1.行为模式回顾:所见所闻-主观臆断-形成感受-产生行为

a关注行为表现

b确定行为背后准确的感受

c分析感受背后的想法,不要把想法混为一谈

d寻找想法背后的事实

2.留意三种小聪明:

受害者-改变主观臆断:我是否故意忽略自己在这个问题中的责任

大反派-把大反派变成正常人:一个理智而正常的人为什么会这么做

无助者-把无助者变成行动者:我的真实目的是什么,为自己对方我们的关系实现什么目的

五、陈述观点

1.分享事实经过:事实不会引起争议,最具说服力,不令人反感

2.说出你的想法:表现自信,不要堆积问题,注意安全问题

3.征询对方观点:要表现足够谦逊

4.做出试探表述:谨慎但不软弱

5.鼓励做出尝试:鼓励对方说出不同看法,不要虚张声势,抛砖引玉,坚持这样做直至对方真正

理解你交流的意愿

六:了解动机

1.询问观点-确认感受-重新描述-主动引导

2.采用赞同、补充、比较的应对方式

七:开始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