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推敲阅读答案谁知道?

回答
语文迷问答

2017-01-07

《推敲》阅读练习题:

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 炼之未定

③观者讶之 ④岛具对所得诗句

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怅恨久之

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5. 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_______, _________。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推敲阅读答案参考:

1.A 2.①想到 ②锤炼,此指反复思考 ③惊讶 ④详细 3.B 4.赞扬了贾岛写文章时在遣词造句方面精益求精的精神 5.“敲”能出声与“月下”宿鸟的宁静氛围形成对比 6.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扩展资料

唐朝有个诗人叫贾岛,早年因家境贫寒,出家当了和尚。‖

一天,贾岛去长安城郊外拜访一个叫李凝的朋友。他沿着山路找了好久,才摸到李凝的家。这时,夜深人静,月光皎洁,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不巧,这天李凝不在家,贾岛就把一首《题李凝幽居》的诗留了下来。

第二天,贾岛独自骑毛驴返回长安。半路上,他想起昨夜即兴写成的那首小诗,觉得“鸟宿池边树,僧推月下门”中“推”字用得不够妥帖,或许改用“敲”字更恰当些。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大街上的人看到他这个样子,都感到十分好笑。

这时,正在京城做官的韩愈在仪杖队的簇拥下迎面而来,行人、车辆都纷纷避让。贾岛骑在毛驴上比比划划,竟然闯进了仪杖队中。

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韩愈问:“你为何冲撞我的仪杖队?”

贾岛回答道:“我正在斟酌诗里的一个字眼儿,无意间冲撞了大驾,求您宽恕。”

接着,贾岛就把自己写诗的事,告诉了韩愈,并说自己正在犹豫不决,不知道用“推”好,还是用“敲”好。韩愈也是一位著名的诗人,便很有兴趣地思索起来。过了一会儿,他对贾岛说:“还是用‘敲’字更好些。月夜访友,即使友人家门没有闩,也不能莽撞推门,敲门表明你是一个懂得礼貌的人。再说,用‘敲’字更衬托出月夜的宁静,读起来也响亮些。”贾岛听了,连连点头。‖

后来,人们就把在写诗和作文时斟酌文字叫做“推敲”。‖

阅读题:

1.按要求改写句子。

①他的敲门声惊醒了树上沉睡的小鸟。

缩写:__

②两个差人将贾岛带到韩愈面前。

改为“被”字句:___

2.填空。

①通过阅读本文,我们可以体会到贾岛具有_____的.创作态度和____的钻研精神。

②韩愈认为“敲”字比“推”字好的原因是:A.______;B._____;C.____.

3.短文已用“”分好段。请归纳段意。

第一段:____

第二段: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段: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僧敲月下门”“僧推月下门”哪个好?为什么?

5.你还知道文学史上其他“推敲”的故事吗?试举一例,并用简短的语言阐述“推敲”的精神。

参考答案:

1.①敲门声惊醒了小鸟。②贾岛被两个差人带到韩愈面前。

2.①认真 严肃 锲而不舍

②A.“敲”门表现贾岛有礼貌

B.“敲”字更衬托月夜的宁静

C.读起来响亮

3.第一段:写贾岛因家庭贫困早年当了和尚。

第二段:讲“推敲”的由来。

第三段:点明“推敲”的引申义。

4.“僧敲月下门”好,夜深人静,以“敲”字衬托,更显静谧。

5.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