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痛与不痛的秘密》课文

发布时间:2017-01-18  编辑:舒文 手机版

  4* 痛与不痛的秘密

  一提起鸦片,几乎每个人都会产生一种厌恶的感觉,因为帝国主义正是利用鸦片来毒害中国人民,甚至用洋枪洋炮为鸦片开路,达到侵略和消灭中国的目的。对于这些,中国人民是绝不会忘记的。但是在医学上,鸦片却有着广泛的用途。特别是170年前,一位德国青年科学家从鸦片中提取出有效成分——吗啡以后,它很快就成为医生与疼痛作斗争的强有力的武器。当诸如严重骨折、大面积烧伤或其他疾病引起剧烈疼痛,病人几乎晕厥的时候,只要注射上一针吗啡,很快就能减轻病人的痛苦,使他安静下来接受进一步的治疗。因为这类药物既能镇痛又有一定的麻醉作用,所以医学上称之为“麻醉性镇痛药”。这类药物虽然疗效高,但也有一个很大的缺点,就是头几次用,效果很好,但随着用药次数增加,效果就越来越差,必须成倍地增加剂量才能保持药效,这就是说身体对它产生了“耐受性”。不仅如此,病人在连续注射吗啡以后,就觉得离不开它,不给打针就难受,这就是说病人对吗啡“成瘾”了。一旦成瘾以后,必须花很大力气才能把它戒掉。由于存在着这些缺点,医生往往不敢轻易使用这种药物。人们多么希望有一种药物,既具有吗啡那么强的止痛作用,又没有耐受性和成瘾的缺点!这种强烈的愿望,推动人们进行大量的科学实验,其中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改变吗啡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大量的吗啡代用品。到目前为止,有些人工合成的药品,镇痛效果比吗啡还强,超过吗啡几十倍,甚至几百倍,但还是避免不了成瘾的弊病。

  科学的道路是曲折的。学术上的顽固堡垒,往往需要各路兵马从不同角度加以围攻,才有可能攻克。100多年来,化学家、药物学家、医学家从各个方面对吗啡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我国科学家也对此作出了自己的贡献。20世纪60年代初期,年轻的药理学工作者邹冈在我国著名药理学家张昌绍教授的指导下,把很少量的吗啡直接注射到家兔的脑子里,发现只用十万分之几克,也就是全身用量的五百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就能引起明显的镇痛效果。这说明,吗啡起止痛作用的部位就在脑子很有限的区域。后来人们又发现,吗啡的分子结构有左旋、右旋两种形式。左旋吗啡和右旋吗啡结构非常相似,就像人照镜子时看到镜中人像和自己一模一样,所差的只是自己的左手成了镜中人的右手。尽管这两种分子结构很相似,但在人体内的作用却不相同:只有左旋吗啡有效,右旋就没有止痛作用。这些表面看来很奇特的现象促使人们推想,身体里可能有一些特定的部位,是专管止痛的,但它上面挂着一把锁,只有左旋吗啡这把钥匙,才能打开这把“镇痛之锁”。别的钥匙即使表面看来很相像,也无法把它打开。这把“锁”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吗啡受体”或者叫“鸦片受体”。由于这种科学幻想的驱使,人们付出很大努力去寻找“吗啡受体”。到1973年,人们终于找到了它,而且证明人、猴、猫、兔、鼠等动物的脑子里都存在着“吗啡受体”。这就说明它是进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各种动物所共有的一种结构。

  一个问题得到解决,另一个问题又产生了。人们要问,既然“吗啡受体”存在于体内至少已有几千万年,难道说,它只是等到最近170年人类发现了吗啡以后才有用武之地,而在此之前一直没有发挥作用吗?显然,这是不可能的。惟一的可能性就是,身体里本来就存在着类似吗啡的一些物质,可以去打开“吗啡受体”这把锁;而从植物中提取出来的吗啡只是和它有相似的作用罢了。用一个通俗的比喻:我们只能说儿子长得像父亲,很难说父亲长得像儿子,但根据儿子的长相,就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出他的父亲来。人们既然认识了作为药物应用的吗啡,就应该能够找到存在于人们自己身体里的“吗啡”。这种强烈的自信和求知欲,促使人们花费大量的劳动去探索。“吗啡受体”发现两年后,即1975年,一位英国科学家终于完成了这个历史任务,找到了这种想象中的东西。因为它存在于动物和人的脑子里,作用与吗啡相似,化学上属于由五个氨基酸联合起来的一种肽类物质,所以起名叫“脑啡肽”。把它注射到动物脑子里,可以和吗啡一样产生镇痛作用。这个消息像山谷里轰了一炮,引起了四面八方的反响。制药厂的人对此特别感兴趣,希望从此能生产出一种不成瘾的镇痛药。医生们也很感兴趣,他们想知道,一些顽固性疼痛的病人,是不是因为他们脑子里缺乏脑啡肽;他们更想知道,用什么办法可以使身体自己制造出更多的脑啡肽,来对抗疼痛,治疗疼痛性疾病。

  发现脑啡肽的消息,在我国医学界引起的兴趣尤其强烈。这与针刺麻醉的研究有关。祖国医学早就知道用针灸的方法可以治疗很多疼痛性疾病。从1958年以来,通过中医和西医的共同努力,发现用针刺麻醉的方法可以开刀做手术。经过十几年的研究,我们认识到针刺麻醉的原理之一就是因为针刺可以把身体原有的与疼痛作斗争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包括产生出一系列化学物质来对抗疼痛。这些物质的种类很多,已经发现的有5—羟色胺、乙酰胆碱等等。而现在新发现的脑啡肽,很可能是身体内部与疼痛作斗争的队伍中一名强有力的成员。我们通过动物实验,证实了它具有这样的资格。针刺以后,脑子里脑啡肽一类物质含量越高,镇痛效果就越好;取消它的作用,针刺的镇痛效果就减弱。

  当今国内外对动物和人体进行的大量研究工作,归纳起来,可以初步描绘出这样一个轮廓,这就是正常人脑子里本来就存在着包括脑啡肽在内的有镇痛作用的物质,它们的含量在正常情况下是有一定范围的。如果脑啡肽太少了,人的痛觉就特别敏感。事实证明,患有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的病人,脑子里这类物质就比正常人少;如果它的含量太多了,痛觉就迟钝。有一种人生来不知道什么叫疼痛,称为“先天性无痛症”,可能是因为脑啡肽过多。当用药物把脑啡肽的作用给对抗掉以后,这种人才生平第一次尝到疼痛的滋味。当然,这样的人毕竟是非常少见的。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希望有一些办法使脑子能产生一些脑啡肽,能治疗疼痛性疾病。从目前情况看,祖国医学中的针刺疗法是引起脑啡肽产生和释放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实践中遇到的一个新问题是,同样的针刺,对有的人效果很好,对另一些人就无效,这种现象医学上叫做“个体差异”。中医治病要求“辨证论治”,病人体质和其他条件不同,治疗方法也不相同,这就是重视“个体差异”的具体表现。毫无疑问,个体差异这种客观现象必然有它的物质基础。为了探索针刺疗效个体差异的原因,我们给家兔、大白鼠等动物进行针刺,发现十只动物中总有两三只镇痛效果特别好,另有一两只镇痛效果特别差。对它们脑子里化学成分的测定结果表明,针刺效果好的,脑内5—羟色胺和脑啡肽这两类物质的含量都很高;针刺无效的,这两类物质非但没有增多,反而有减少的趋势。更有意思的是,如果其中一类的含量特别高,还可以弥补另一类的不足。这就说明,针刺之所以能镇痛,脑啡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它决不是引起针刺镇痛的惟一因素。只有当脑啡肽和5—羟色胺等其他因素适当配合时,才能发挥最大的镇痛效果。对不同的病人采用什么穴位,应用什么手法,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脑内5—羟色胺和脑啡肽等对抗疼痛的物质的作用呢?如果能够解决这个问题,针刺治疗疾病和针刺麻醉的效果可能还会进一步提高。

  到目前为止,对于脑内鸦片样物质的研究还只有几年的历史,可以说还只是一个开始。初步看来这类物质好像是一个大家族,有很多成员,目前已发现的大概有十种,前面谈到的脑啡肽只是其中最小的成员。脑啡肽的分子由五个氨基酸组成,而这类物质中大的分子是由16个甚至31个氨基酸组成的。据目前所知,这类物质不仅具有镇痛作用,而且和精神病、癫痫等病症可能也有一定关系,这方面的研究具有非常广阔的前景。

  【教学分析】

  人类从来没有停止过探索,人类的探索可分为两个方向。一个是向外探索,比如自然和宇宙;一个是向内探索,那就是人类自身。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里面有无数人类未知的东西,人类探索的过程,就是不断解密的过程。今天我们学习《痛与不痛的秘密》,让韩济生院士带领我们一起来了解科学家们是如何解开这个秘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