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结业测试题

发布时间:2017-05-30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导语:我们在学习语文的时候,尤其是在对语文复习的时候,将语文知识梳理成这三大板块,学习起来就不会感到茫然而不知所措了,处理好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能不断提高语文成绩。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0分)

  (1) 其高下之势, , , , ,莫得遁隐。

  (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

  (2) 人为动物,惟物之灵。 , 。有动于中,必摇其精。而况

  ,忧其智之所不能; , 。(欧阳修《秋声赋》)

  (3) 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 , ; , 。(苏轼文《后赤壁赋》)

  (4) 予乃摄衣而上, ,披蒙茸, ,登虬龙, , 。

  (苏轼文《后赤壁赋》)

  ⑸六国破灭, , , 。(苏洵《六国论》)

  二、文言基础及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有志矣,不随以止也,然力不足者,亦不能至也;有志与力,而又不随以怠,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亦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予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选自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每空1分,共8分)

  (1)于是予有叹焉 于是:

  (2)古之人观于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 观:

  (3)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 观:

  (4)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相:

  (5)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谬:

  (6)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名:

  (7)何可胜道也哉 胜:

  (8)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至于: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每空1分,共5分)

  (1)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其:

  (2)其孰能讥之乎 其:

  (3)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以:

  (4)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以: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而:

  3.请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7分)

  (1)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

  至也。(4分) 译:

  (2)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3分)

  译: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共6分)

  墨池记 曾巩

  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

  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

  4.下列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岂信然邪 果真

  B.尝极东方 至,达

  C.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 高举

  D.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之如此 推崇,尊重

  5.下列各组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有池洼然而方以长 于是饮酒乐甚,扣弦而歌之

  B.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而尝极东方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

  C.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 犹不能以之兴怀

  D.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 其孰能讥之乎?

  6.通读全文,下列的说法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文章从墨池落笔,结合王羲之“临池学书,池水尽黑”的传说,指出要想有“所能”不能依赖所谓天赋。

  B.王君让作者写记,作者推测他是想让王羲之的“一能”加以发扬光大,而作者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爱好王羲之的长处而连王羲之的遗迹一并重视。

  C.文章认为后世的书法不如王羲之的原因,是他们所下的学习功夫比不上王羲之。

  D.文章指出仁人君子们留下来的风尚和思想将会对后世的人产生很大的影响。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共5分)

  赠别•其二

  唐 杜牧

  多情却似总无情,

  唯觉尊前1笑不成。

  蜡烛有心还惜别,

  替人垂泪到天明。

  【注】

  1尊前:尊,通“樽”,酒杯。尊前指的是宴会上。

  1.杜牧在这首诗中主要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共6分)

  干栏居

  干栏居是一种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宫室形式。《新唐书•南平獠传》称:“山有毒草、沙风、蚣蛇,人楼居,梯而上,名曰‘干栏’”。《说文》中的“泽中守草楼”它应是干栏形式、与其认为干栏居是巢居的演化,倒不如说干栏居就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并且与楼阁的起源有着密切关系。

  干栏居以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但与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确定关系,故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遗址上,发现了现知最早的干栏居遗址。

  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长江流域史前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居形式,即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

  干栏居也可建于水面上,如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相当于西周),是在水塘上立桩架屋的。

  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结构构件结合部位,是一种榫卯的结点构造。这种榫卯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更为娴熟,榫卯就迄今掌握的材料看,最早发现于河姆渡的干栏居遗构中。

  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地存在于我国南方以及东南亚等古代稻作文化圈中,并一直延用到近世,从河姆渡遗址中的榫卯构造可以推定,中国古代木构宫室产生的主要源头之一,是在长江流域。这里的宫室建筑以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取代了原始的绑扎构造。

  (节选自《中华文化通卷•建筑志•宫殿建筑》)

  1.下列关于“干栏居”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干栏居是巢居的一种较高级形式,属宫室演化过程中的一种建筑类型。

  B.楼阁建筑产生于巢居向宫室演化过程中的高级阶段,它的起源就是干栏居。

  C.“干栏居”作为一种早期的建筑结构类型,不因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取名,而是因为下部架空的桩柱或“干栏”得名。

  D.就整座建筑而言,干栏居形制的建筑并不是一种房屋结构类型。

  2.下列表述完全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2分) ( )

  A.浙江余姚河姆渡,在距今约7000年前的第四期原始聚落的遗址,是最早的干栏居遗址.

  B.河姆渡干栏居的"长屋",是古代长江流域的一种特殊的家族聚落形式.

  C.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榫卯的结点构造,在蕲春毛家嘴干栏居遗址中用得最为娴熟.

  D.河姆渡遗址中的干栏居建筑使用的是先进的榫卯构造方式,由此推断,长江流域是中国古代木构宫室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下列推断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干栏居采用将房屋用桩柱架离地面的建筑形式,与原始巢居一样,都具有躲避野兽、蛇虫侵扰的作用。

  B.文章引用古代的两则材料来说明干栏居,其中《说文》“泽中守草楼”中的干栏居形式与湖北蕲春毛家嘴遗址干栏居基本属同一种类型。

  C.以家族长辈的房子为中心左右毗连的小辈房子“一”字形延伸开来的“长屋”,属家族聚居形式,它体现了宫室建筑的某些特征。

  D.从古代干栏居及其长屋广泛分布的区域及建筑形制来看,防潮和防寒是其主要功能。

  五、语言应用题。

  仿照划波浪线句子的句式,改写横线上的句子。(3分)

  有人说,塔太招摇,总是标榜着自己的存在;桥却谦恭,永远承受着别人的重踏。而我说,塔最勇敢,总是挺直了坚实的腰板:桥却怯懦,始终屈服于狭窄的河道。也有人说,轻浮如塔,稳重如桥,天真的塔以为它向上可以进入美丽的天堂,其实还在原点;桥却忠诚而默默地工作,运送往来的人们到达幸福彼岸。而我说,塔很坚强,剧烈的震动不能把他摧毁;桥却脆弱,行进的队伍便可将它踩垮。然而,如果塔和桥能携手共勉,互补短长呢?假如塔是领航员,那么桥就是奋力划桨的水手;假如桥是士兵,那么塔就是指挥若定的将军。

  六、作文。(共40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美国人安迪,右手只有4个手指,他是一名优秀的广播电台节目主持人,但是做一名电视节目主持人是他的梦想,虽然安迪具备一个优秀的电视主持人几乎所有的条件,但是各电视台的负责人看到他残疾的手就都回绝了他。经过一年半的努力之后,安迪终于被一家电视台录用。在试镜的时候安迪按照电视台的意见戴着仿指手套,但是这样安迪总是感到虚假和不自然。在正式主持节目时,安迪摘掉了手套,以最自然的态度去面对观众和自身的缺陷,由于安迪真诚、自信、充满魅力的主持,安迪受到了热烈欢迎,成为一名杰出的电视节目主持人。观众来信不断,他们热情赞美了安迪的主持艺术,对于他面对缺陷的坦率给予了热烈的赞美,观众接受了他的缺陷。

  安迪成功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他坦率地面对自身缺陷的态度是其成功的原因之一。

  请以“面对缺陷”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一、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20分)

  (1) 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

  (2) 百忧感其心 万事劳其形 其力之所不及 宜其渥然丹者为槁木 黟然黑者为星星

  (3) 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

  (4) 履巉岩 踞虎豹 攀栖鹘之危巢 ,俯冯夷之幽宫

  (5) 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二、文言基础及阅读(共26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20分)

  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每空1分,共8分)

  (1)于是:对于这种情况 (2)观:观察 (3)观:景观

  (4)相:帮助 (5)谬:弄错

  (6)名:说明白,识其本名(名词作动词)

  (7)胜:尽 (8)至于:到达

  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每空1分,共5分)

  (1)其:人称代词,他,他们 (2)其:副词,表示反问语气,“难道”“怎么”

  (3)以:因为 (4)连词,表并列,同“而” (5)连词,表转折,“却”

  3.请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共7分)

  (1)译:但是世上奇妙雄伟、珍异奇特、不同寻常的景观,常常在那险阻而僻远的地方,因而人们很少能够到达那里,所以,不是有意志的人是不能到达的。(4分。大意1分,“而““非常”“险远”各1分。)

  (2)译:这就是治学的人(或:读书人)不可以不深入思考而且谨慎地采取的缘故了。(3分。大意1分,“所以”“学者”各1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共6分)

  4.C(揭:标志,标明。)

  5.B(B项“之”都是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A项“而”,前者是连词,表并列;后者是连词,表修饰。C项“以”,前者是连词,相当于“而”,表目的;后者是介词,“因”。D项“其”,前者代词,“他”;后者是表反问的语气副词,相当于“难道”。)

  6.B(“作者认为没有必要因为爱好王羲之的长处而连王羲之的遗迹一并重视”错。)

  三、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后面的问题。(共5分)

  1.(1)拟人。(2)“蜡烛”本有烛芯、烛泪,拟人化之后,变作了“蜡烛有心”、“垂泪”;而“惜别”、“替人”更是一种拟人化的动作。它生动形象地将作者那种不忍分离,痛苦缠绵的感情表现了出来。(3分)

  2.这首诗表现出了作者惜别、痛苦缠绵的思想感情。(“惜别”系诗中关键词;“痛苦缠绵”系概括得来,每个要点各1分。有相似意思词语亦可)

  四、阅读下面文字,完成文后各题。(共6分)

  1.案A。本题考查理解词句并筛选信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B级。B楼阁“的起源就是干栏居”的说法太绝对,C原文只说“与上部房屋的结构形制并无明确关系”,但也可能有隐性的关系。D偷换概念,原文说“干栏居并不能算作一种结构类型”,并没说“干栏居形制的建筑不是”。把作者模糊不肯定的说法转述成题干中肯定的说法。解答这类题,关键是依靠题干找准答题区间,着重研读某一段落,注意用词的肯定性,可能性,推测性便能解决问题。

  2.答案D。本题考查信息的筛选和整合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A应为“现知最早的干栏居遗址”。B长屋只是长江流域“史前”时期的一种特殊家族聚居形式。C原文只说“用得更为娴熟”,而不是“用得最为娴熟”。修饰限制成分对语言准确表达的作用。解答此类题,要先整体感知;然后再扣住关键语句,充分认识哪些信息是最重要的,是事关全局的,增强筛选和提取的自觉性;最后对照题目,逐一找准题干每一选项对应的区间,按需踩点,与原文进行对照比较,瞻前顾后找准联系。

  3.答案D。本题考查根据原文信息进行推断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级。从文章第一段看,干栏居一类建筑的主要功能是躲避动物的侵扰,“防潮和防寒”只是其次要功能。该题难度太低,因为AD两项说法不一,必有一错。进行推断应该根据原文而又不拘限于原文,应以原文提供的信息为基础进行合理的引申或推断,并应该有创见。根据各选项所涉及的内容,先回到原文中找到相关信息,然后进行合乎逻辑的推理,看能否得到选项中的某个结论。通过对照,往往会发现干扰项的种种错误:正反颠倒,强加因果,以偏概全,无中生有,张冠李戴以及种属概念并列等,排除了干扰项,就可确定正确选项了。当然有时很可能几个说法从某个角度看都有不妥之处,这时应该比较一下几个选项中哪个说法的错误更为明显,然后就选定这个明显有错的选项。

  五、语言应用题。

  塔太轻浮,天真地以为可以进入天堂;桥却稳重,忠诚地运送人们到达彼岸。

  (或:塔太轻浮天真,以为可以进入天堂;桥却稳重忠诚,运送人们到达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