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鉴赏》总复习题(带答案)

发布时间:2017-05-20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导语:课堂笔记应注意结合课文对老师所讲内容进行记录,不能全抄全录老师的板书,读书笔记应注意做好圈点勾画,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

  一、基础知识(共6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A.采撷(xié) 勖(xù)勉 卖官鬻(yù)爵 箕(jī)踞而遨

  B.戕(qiāng)贼 庐冢 (zhǒng ) 讫(qì)无称焉 吠噬(shì)狂走

  C.饕餮(tāotiè) 翩跹(qiān) 巉(chán)岩 斫(zhuó)榛莽

  D.徜(cháng)徉 楹(yíng)联 谬(miù)误 奇伟瑰(guī)怪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①见长人者好烦其令,若甚怜焉 ②落陷阱,不一引手救,反挤之,又下石焉

  B.①其后以博学宏词,授集贤殿正字 ②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C.①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②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D.①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②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二、文言文阅读(共33分)

  (一)阅读苏辙的《黄州快哉亭记》,完成第3—5题。(共9分,每小题3分)

  黄州快哉亭记①

  江出西陵,始得平地,其流奔放肆大;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至于赤壁之下,波流浸灌,与海相若。清河张君梦得②,谪居齐安③,即其庐之西南为亭,以览观江流之胜,而余兄子瞻名之曰“快哉”。

  盖亭之所见,南北百里,东西一舍。涛澜汹涌,风云开阖。昼则舟楫出没于其前,夜则鱼龙悲啸于其下。变化倏忽,动心骇目,不可久视。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西望武昌诸山,冈陵起伏,草木行列,烟消日出,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此其所以为“快哉”者也。至于长洲之滨,故城之墟,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昔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④,有风飒然至者,王披襟当之,曰,“快哉此风!寡人所与庶人共者耶?”宋玉曰:“此独大王之雄风耳,庶人安得共之!”玉之言盖有讽焉。夫风无雄雌之异,而人有遇不遇之变;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此则人之变也,而风何与焉?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适而非快?今张君不以谪为患,窃会稽之馀功⑤,而自放山水之间,此其中宜有以过人者。将蓬户瓮牖,无所不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不然,连山绝壑,长林古木,振之以清风,照之以明月,此皆骚人思士之所以悲伤憔悴而不能胜者,乌睹其为快也哉!

  元丰六年十一月朔日赵郡⑥苏辙记。

  注:①本文作于宋神宗元丰六年(1083),可看作是《武昌九曲亭记》的姊妹篇。当时苏辙谪监筠州(治所在今江西高安县)盐酒税。元丰年间,张梦得谪居黄州,在寓所西南筑亭,苏轼名之曰“快哉亭”,作者作此文以记。②清河张君梦得:清河即今河北清河县;张梦得字怀民,苏轼在黄州时曾与他交往。③齐安:古代郡名,即黄州。④楚襄王从宋玉、景差于兰台之宫:宋玉有《风赋》,讽楚襄王之骄奢。楚襄王,即楚顷襄王,名横,楚怀王之子。宋玉、景差都是楚襄王之侍臣,都擅长辞赋。兰台宫,遗址在现在湖北钟祥东。⑤窃会稽之馀功:窃,偷得,这里即“利用”之意。会计,指征收钱谷等事。馀功,功劳之余,即剩余时间。⑥赵郡:苏辙先世是赵郡栾城(今河北赵县)人。

  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草木行列 行:一行一行地

  B.曹孟德、孙仲谋之所睥睨 睥睨:斜着眼睛看人

  C.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 其中:指“士”的内心

  D.楚王之所以为乐,与庶人之所以为忧 两个“所以”均表原因,“……的原因”

  4.以下五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快哉亭命名原因的一组是

  ①南合沅湘,北合汉沔,其势益张

  ②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

  ③渔夫、樵父之舍,皆可指数

  ④周瑜、陆逊之所驰骛,其流风遗迹,亦足以称快世俗

  ⑤将蓬户瓮牖无所快,而况乎濯长江之清流,揖西山之白云,穷耳目之胜以自适也哉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一段记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却先写黄州附近长江的浩淼水面和壮阔气势,描绘江流之三变,这样写属于开门见山,直接点出了造亭的目的和文章题意。

  B.文章第二段写亭以“快哉”命名的原因,主要从两方面写:“今乃得玩之几席之上,举目而足”和可以凭吊故迹。

  C.本文表面是写黄州快哉亭,实写人生态度,“士生于世,使其中不自得,将何往而非病?使其中坦然,不以物伤性,将何造而非快?”

  D.文章自然引录宋玉的《风赋》中所写的有关故事,不仅交代了“快哉”两字的来历,而且还从宋玉将风分为雌雄,极其自然地引向了下文文章主旨的讨论。

  (二)阅读《论语》节选,完成第6—8题。(共9分,每题3分)

  甲

  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吾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末由也已。”(《论语•子罕篇第九》)

  乙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论语•述而篇第七》)

  丙

  子贡曰:“如有博施于民而能济众,何如?可谓仁乎?”子曰:“何事于仁?必也圣乎!尧舜其犹病诸。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能近取譬,可谓仁之方也已。” (《论语•雍也篇第六》)

  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6.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

  7.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8.在丙文中,孔子认为实行“仁”的方法是什么?

  (三)将下列画线的句子翻译成规范的现代汉语。(共9分,每题3分)

  9.嗟夫! 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10.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

  11.穷居而野处,升高而望远,坐茂树以终日,濯清泉以自洁。采于山,美可茹;钓于水,鲜可食。起居无时, 惟适之安。与其有誉于前,孰若无毁于其后;与其有乐于身,孰若无忧于其心。车服不维,刀锯不加;理乱不知,黜步不闻户大丈夫不遇于时者之所为也,我则行之。

  (四)按原文内容填空。(共6分,每空1分,)

  1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① , ,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② , ,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13.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日削月割,以趋于亡。① !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② , ,是又在六国下矣。(苏洵《六国论》)

  14.①曾子曰:“ ,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篇第八》)

  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 , ,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论语•述而篇第七》)

  三、现代文阅读 (共15分,3+3+4+5)

  (一)

  喜欢苏东坡(节选)

  方方

  ①中华几千年的文明史中,名垂青史的文人多如牛毛,被后人格外喜欢的诗人亦不计其数。但往往诗文作得好的,人并不可爱;人品相当不错的,诗文却不过尔尔。而像苏东坡这样诗文书画和人品道德都趋于完美都富于魅力者实在是凤毛麟角。所以,我总觉得自从有了苏东坡后,除去李白之外的其他中国文人都在他的光照对比下显得黯然失色。

  ②喜欢苏东坡当然最先是由他的诗文开始。对于苏子诗文,用什么样的溢美之词都不觉得有过。在中国,如若游历名山名水,如若中秋月下饮酒,人们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提到苏东坡,仿佛离了苏东坡,山、水、月都会大为逊色。历史上最具文化意义的山是庐山,将庐山写得最有意味的是苏东坡(“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最具文化意义的水是西湖,将西湖写得最为传神的也是苏东坡(“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而中秋自有了苏东坡大醉而作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后,其他便都“余词尽废”。无论苏东坡是在思亲,或在怀旧,无论他自品孤傲,或自作潇洒,无论他心情畅快,或心情苦闷,总而言之,但凡他有所作,其作品都几乎可列入同类作品“之最”。当年神宗陛下每逢“举箸不食”时,人们就知道他必是在读苏东坡的文章;学者章元弼家有美妻,可因太爱苏子诗文,每日读之不肯放手,其妻难以忍受,章便为苏而休了妻。一个人的才华到了这种地步,实在是让人除却佩服仰慕,再无话可说。

  ③苏东坡之让无数的后人崇敬和偏爱,除了他的才华盖世,还因为他的既智慧又仁厚、既旷达又幽默、既儒雅又豪放、既富于正义又富于情感的天性所致。他的性格色彩层次丰富,太具魅力,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他的人生经历也算是够坎坷的了,因为才华太出众而一生受小人陷害:坐牢于京城,遭贬于黄州,浪迹于天涯,最后还上了个“元祐党人碑”,累及子女。观其一生,其实他并没有过多少太平宁静的日子,然而他也并没有因了这些而整日蓬头垢面哀哀切切,见人便“痛诉革命家史”。困惑虽有过,烦恼也有过,但这些到底也还是如同烟云从他悟性非凡的心里只作穿行而从不停滞。他依然我行我素地热爱着生活,乐观着人生,使他的天才横溢一生:他一戏墨,就创立了中国文人画;他一写字,就有着惊世的书法流芳千古;他一好吃,就传出“东坡肉”、“东坡饼”诸类佳肴;他一穿戴,就使“东坡帽”、“东坡屐”民间长存;他一说笑,就让和尚成为名僧……如此等等,仿佛只要苏东坡稍一动弹,就会留下一道浓重的文化色彩。一个人能活得如此举足轻重,那该是件多么有趣的事。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正是有了苏东坡的存在,有了他的生活态度和人生精神的存在,才让我们后人真正见识到什么叫做天才诗人,什么叫做大家气度。

  ④我喜欢苏东坡有些入迷,甚至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如有听之,便一定是红下脸来,意欲一争高低。这种态度,使得我家先生一次不由得问:如果你同苏东坡活在同一时代,你是不是会嫁给他?只要苏东坡肯娶我的话,回答自然是肯定的。他不知道,能成为世上第一个阅读苏东坡诗文的人,能一天到晚听到苏东坡谈笑风生的人该是怎样的幸福!

  15.文章第三段中写道:“人们不由自主地为他倾倒。”作者认为人们为苏东坡倾倒的原因是什么?(不超过30字,3分)

  16.第③段画线句“中国的文化倘若将苏东坡连根须带枝蔓地挖取出来,我相信整个中国文化史都会因之而失重”运用了哪两种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3分)

  17.文章最后一段跳跃性较大,初读时似觉多余,但仔细琢磨又觉得与前面浑然一体,请具体分析这一段的作用。(4分)

  (二)

  18.简述《家》中瑞珏的结局情景。(5分)

  四、语言运用(共7分)

  20.仿照文中开头一句话的句式,在横线处写两个句子。要求所写句子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并与开头的一句话构成排比句式,使文段语意完整。(4分)

  没有大海的粗犷豪放,可以有小溪的轻盈从容;______ _ 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__ __________。生活向每一个人敞开胸怀,我们总能在那里找到自己的色彩,自己的价值。

  21.下面是某同学的一篇演讲稿的开头段,请指出并修改其中的三处错误。(3分)

  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偶像。①在这些偶像身上,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②他们的个性特征,事业成就,他们的生活情趣,奋斗经历,都令人③佩服,敬慕,钦仰。人们④将其作为人生榜样,⑤激励自己在人生旅途中不断奋进。

  修改:

  A.将_____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将_____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将___________处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规范文体写作 (共40分)

  以下两题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题一:从某种意义上讲,班训是班级文化的灵魂。请为你所在的班级设计一则班训,并为其写一篇文章,以说明自己的设计意图。要求:

  ①只能写成规范的议论文,要做到观点鲜明,见解独到,思路清楚。

  ②采用正副标题的形式来拟题。正标题自拟,副标题统一写成“为班训‘……’而作”(省略号为班训的具体内容)。

  ③卷面整洁,书写规范。不少于800字。

  题二:哲学家维特根斯坦说:“我贴在地面步行,不在云端跳舞。”这句名言表达形象,寓意深刻,它会引发我们不同的联想或感悟。

  请结合这句名言,自选角度,自定立意,自拟题目,写一篇规范的议论文。要求:

  ①观点鲜明,思路清楚。

  ②卷面整洁,书写规范。

  ③不少于800字。

  作文提纲(草稿)

  中心论点:

  论证思路:

  参考答案

  1.C

  2.D

  3.B(B项“睥睨”斜着眼睛看人是本义,此处引申为傲视。)

  4.C(①句写江水,⑤句发议论。)

  5.A(文章第一段记快哉亭的建造和命名,却先写黄州附近长江的浩淼水面和壮阔气势,描绘江流之三变,这样写其实是巧妙设伏,间接点出造亭的目的和文章题意。)

  6.老师善于一步一步地诱导我,用各种典籍来丰富我的知识,又用各种礼节来约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学习都不可能。

  7.吃粗粮,喝冷水,弯着胳膊当枕头,乐趣也就在这中间了。

  8.参考答案:孔子认为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是实行“仁”的重要原则和方法。

  译文:子贡说:“假若有一个人,他能给老百姓很多好处又能周济大众,怎么样?可以算是仁人了吗?”孔子说:“岂止是仁人,简直是圣人了!就连尧、舜尚且难以做到呢。至于仁人,就是要想自己站得住,也要帮助人家一同站得住;要想自己过得好,也要帮助人家一同过得好。凡事能就近以自己作比,而推己及人,可以说就是实行仁的方法了。”

  说明:如何实行“仁”,在于推己及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换句话说就是“己之所欲,亦施于人”,这是推己及人的肯定方面,孔子称之为“忠”,即“尽己为人”。推己及人的否定方面,孔子称之为“恕”,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推己及人的这两个方面合在一起,就叫做忠恕之道,就是“仁之方”(实行仁的方法)。

  9.然而,在山林间逃避世俗的人,即使是荒废事业,迷惑性情,败坏和搅乱国家象酒那样的东西,爱好它尚且不能成为祸害,何况爱好鹤呢?

  10.王羲之的书法到了晚年才渐入佳境,看来他所以能有这么深的造诣,是因为他刻苦用功所达到的结果,而不是天才所致。

  11.与其当面听到赞誉之辞,不如背后不遭人毁谤;与其身体得到快乐,不如内心无所忧虑。

  12.夫夷以近,则游者众;险以远,则至者少。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於险远,而人之所罕至焉,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然力足以至焉,于人为可讥,而在己为有悔。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13.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14.①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②叶公问孔子于子路,子路不对。子曰:“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2)。”述而篇第七

  15.①才华盖世。②性格智慧仁厚,旷达幽默,儒雅豪放,富于正义,富于情感。

  16.拟物和夸张。形象地写出了苏轼在中国文化史上举足轻重的份量。

  17.①写“听不得别人不喜欢苏东坡”既点了题,又照应第一段。②写自己愿意嫁给苏东坡,是从侧面衬托苏东坡才华横溢,性格可爱,人品完美。

  18.参考答案示例:高老太爷死后,以陈姨太为首的封建长辈借口在家生孩子有“血光之灾”,强迫瑞珏到城外去分娩。觉新明知是鬼话,却无力保护妻子,于是瑞珏搬到城外一个阴暗潮湿的院子待产。瑞珏难产,由于缺乏护理,最后在“明轩……救我……”的呼喊声中悲惨死去。

  19.改对三处得满分

  ①处改为:这些偶像身上,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

  ②处改为:他们的事业成就,奋斗经历,他们的生活情趣,个性特征(前后顺序和组合内部的顺序不做要求)

  ③处改为:佩服,敬慕,钦仰三个词语只需保留一个

  ④处改为:将他们作为人生榜样

  20.示例:没有蓝天的深邃博大,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悠然;没有牡丹的富丽典雅,可以有小草的清秀刚毅。

  解析:要求所仿句形神兼备。仿写的两个句子,既要运用比拟的修辞方法与开头一句话句式一致,构成排比句式,又要使文段语意完整,也就是都能表现一种坦然积极的生活态度:如果我们无法伟大辉煌,也不惧怕平凡普通,热爱生活,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附:文言文翻译参考

  长江出了西陵峡,开始进入平地,水势奔腾浩荡。南边与沅水、湘水合流,北边与汉水汇聚,水势显得更加壮阔。流到赤壁之下,波浪滚滚,就像是无际的海洋。清河张梦得,贬官后居住在齐安,他在房舍的西南方修建了一座亭子,用来观赏长江的胜景。我的哥哥子瞻给这座亭子起名叫“快哉亭”。

  在亭子里能看到长江南北上百里、东西三十里。波涛汹涌,风云时而出现,时而消失。白天,船只在亭前往来如梭;夜间,鱼龙在亭下悲鸣。景色瞬息万变,令人触目惊心,不能长久地观看。现在我能在亭中的小桌旁席上赏玩这些景色,抬起眼来就看个够。向西眺望武昌的群山,(只见)山脉蜿蜒起伏,草木排列成行,烟云消散,阳光普照,捕鱼、打柴的村民的房舍都历历可数。这就是把亭子称为“快哉”的道理。至于沙洲的岸边,故城的废墟,是曹孟德、孙仲谋所傲视之处,是周瑜、陆逊率兵驰骋的地方,那些遗留下来的传说和痕迹也足以使一般人称快。

  从前,楚襄王让宋玉、景差跟随着游兰台宫。一阵风吹来,飒飒作响,楚王敞开衣襟,迎着风说:“这风多么使人快乐啊!这是我和百姓共有的吧。”宋玉说:“这只是大王的雄风,百姓怎么能和你共同享受它呢?”宋玉的话大概有讽喻的意味吧。风并没有雄雌的区别,而人有是否受到赏识的不同。楚王之所以感到快乐,而百姓之所以感到忧愁,正是由于人们的境遇不同,跟风又有什么关系呢?士人生活在世上,假使心中不坦然,那么,到哪里没有忧愁?假使胸怀坦荡,不因为外界的影响而妨害性情, 那么,到什么地方没有欢乐呢?现在,张君不把役官当作忧患,在办完了公务之后,便任情漫游山水之间,这大概是因为他的心胸有超过一般人的地方。即使是用蓬草编门,以破瓮做窗,都没有什么不快乐的事情,更何况在清澈的长江中洗浴,面对着西山的白云,竭尽耳目所能取得的快乐而使自己畅快呢?如果不是这样,那么,连绵的峰峦,深陡的沟壑,辽阔的森林,参天的古木,清风拂摇,明月高照,这些都会成为失意文人感到悲伤憔悴以至难以忍受的景物,怎见得这是能使人快乐的呢?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