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过小年散文

发布时间:2017-01-19  编辑:舒文 手机版

  腊月二十三的小年,是灶王爷升天的日子。人们在这一天会把供了一年的灶王爷画像取下来,然后虔诚的放入灶膛里焚烧,说是这样会助灶王爷升天。下面是语文迷小编整理的2017过小年散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2017过小年散文1】

  今天是农历腊月二十三……

  这一天又俗称小年,最重要的民俗就是祭灶王、吃糖瓜。之后,人们扫尘、炖肉、贴春联、放爆竹、吃年夜饭、守岁、拜年等等,自此便拉开了次年春节的序幕。也从此,年味渐浓,年时渐近!

  关于这一天是小年的话题有多种版本,在我们这里的习俗主要是扫尘与祭祀。在这一天的晚上,家家户户都要祭神、祭祖与放鞭炮。

  据说,由于各路神仙都上天汇报工作,于是在民间,人们过了这一天,就开始为迎接新年的到来而忙碌起来,有歌为证: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写大字;二十五,扫尘土;二十六,来煮肉;二十七,杀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守一宿;初一起来走一走。

  年毕竟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一种文化,如同血液一样流淌在我们的脉络里,因而在我的记忆里,每每在这一天到来的时候,不论天气状况如何,父母总要选择扫尘,于是从早到晚,便忙个不亦乐乎,直到天黑,父亲把院子里全扫光,煤块搬回家,灰尘才基本算得上扫完,之后母亲总要给我们做一顿好饭犒劳,香喷喷的味道,很快就将我们所有人的疲劳所替代,现在想起来,虽一去多少年,这份记忆却如在眼前,小时候与父母亲一起扫尘的一些画面还不时的浮现在我的脑海,是呀,一家人为了完成扫尘任务,大家争着抢着干着自己手中的活儿,从没有一点埋怨之情,这幸福的滋味至今还让我感到无限的欣慰。

  不过现在生活不同了,像扫尘这样的活儿也渐渐开始成为了家政服务公司在年关时节的主要业务之一。在单位,大家主张把家里扫尘业事情放给家政公司,但是,我总觉得自己动手尾号,这样,一是劳动劳动能松弛一下自己长期以来不干活的筋骨;二是借助扫尘能够增家里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让家人在劳动中不断的学会包容,宽容与默契,那么说一场小小的“扫尘”活动,给我们每个人带来的意义远远要高出我们对待劳动的本身,今天我写这样的文字,有些人觉得是一种没有突破传统的认识,似乎主张守旧,但是,我想,有意义的事情一定是与时俱进的必然产物,时代在变化,赋予腊月二十三的意义也渐渐的在变化着,小年得于文化也在人们的生活中渐渐的丰富起来。

  说到小年,只是听父亲讲过,但我总觉得似乎来自于戏文里,可信度让人质疑,而随着年龄的增长,读了点书,说起年的文化在今天我依然是一份空白,可能说出于这个好奇,在这一天闲暇的功夫,就上网翻阅了关于小年的许多资料,其中有这样一则故事,据说在这一天,据民间传说的灶君要上天独自汇报工作,灶君又名灶王爷,本是天上的一颗星宿,因为曾犯了过错,被玉皇大帝贬谪到了人间,当上了“东厨司命”。其责任就是负责端坐在各家各户的厨灶中间,记录人们怎样生活、行事的工作,一年一度汇报,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奉命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情况,进行述职报告,因为这样,一些人怕自己做过昧良心的事情,被灶君告密,于是在祭祀各路神仙的时候有意识在祭祀贡品上加点糖块,贿赂灶君。不过在我的记忆中,父亲在祭祀的时候总是一律对待,用父亲的话说人无完人,做错了若能改正就一定是万人,是呀,倘若我们以贿赂的方式来包容自己的错误,最终被惩罚的一定还是我们自己,虽说这只是个传说,可我想,公道在人心。

  在以往这一天,我们家的祭祀工作基本上是由我父亲负责的,每次祭祀活动,就简单的放点贡品,烧香,磕头,放鞭,而就是这程序化的工序,一样能看出父亲的真诚,所以父亲的品质在小年里便一直感染着我,也让我对这小年的文化有了别样的认识。

  小年,不仅仅是民间的一个活动,我在查阅网络的时候,据一些民俗专家介绍,我国自清朝以后,过小年就有了“官三民四船五”的传统,也就是说,官家的小年是腊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腊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则是腊月二十五。我们这里是北方,受官气影响较重,因此小年多为腊月二十三;相反,南方远离政治中心,小年便为腊月二十四;而鄱阳湖等沿湖的居民,则保留了船家的传统,小年定在腊月二十五。还有山东有些地方又是在六月初一过的小年,安徽北部和南京地区把过小年和过元宵合在一块,特别热闹;而云南部分地区是正月十六

  总之,一句话小年做为一种文化,不仅有着久远的历史,就在今天的民间流传里一样也没有现代化的节奏而示弱!

  【2017过小年散文2】

  今天是小年,一大早鞭炮就噼里啪啦的响个不停,我在琢磨一定是那些年长者,在祭祀灶王爷升天吧!其实,我真没见过这种祭祀仪式,只是听父母说过,他们也是从爷爷奶奶,姥爷姥姥那儿知道了一星半点的。

  小时候,听母亲说过,有一年大舅去买灶王爷画像,因家境贫寒老想买个便宜的,到了年三十下午去买,结果卖年画的都收摊了,大舅急的火烧火燎,假如买不到灶王爷画像,就没法回家和姥爷交代,老人家根本就没心思过年。说来也巧有个摊主回店里取东西,大舅发现还有一张灶王爷画像,结果一看是一张翻版的,还没来得及仔细端详,就来了好几个买灶王爷画像的顾客,情急之下,大舅将灶王爷画像撕成了两半,于是才买下了这张带有"残疾"的灶王爷画像,回家和老人过了一个囫囵年……

  人们对习俗的敬重一直延续着,听父母说,他们在老家时每年腊月二十三这一天,都要打发灶王爷升天,家家户户都把用了一年的灶王爷画像取下来,放进炉膛里焚烧, 据说这就是为了让灶王爷升天顺利,家家户户买些糖瓜、黏糖之类的东西进行祭拜,意思是:用这些糖制品粘住灶王爷的嘴巴,省的升天以后去玉皇大帝那儿告人间的状,想必灶王爷也收受贿赂!

  听老人们讲:灶王爷在腊月二十三这一天,就完成了自己在人世间的使命,踏着焚烧后的烟火腾云驾雾,前去向玉皇大帝禀报人们这一年的作恶与行善,并祈求保佑好人平安,赐人间祥和太平、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玉皇大帝根据灶王爷的汇报,秉公办事,不徇私情。人们能享受玉皇大帝赐予的福报,全仰仗灶王爷的美言,从小年到三十晚,一周的时间灶王爷风雨兼程往返天地间,直到年末的最后一天,才真正完成使命回到各家的灶台,静候除夕的炮竹与人们共度佳节,就这样年复一年,在自己的岗位上履行着神圣的职责。

  小年这一天,包饺子,吃糖瓜,已成为一种习俗,记得小时候,总是早早去排队买糖瓜,那甜甜的味道,吃在嘴里,甜在心里,最重要的是给了人们一种心里寄托:吃糖瓜可以粘住灶王爷的嘴,见了玉皇大帝,就不会说人世间的坏话了,一种简单的习俗,植根于人们心中,代代相传。

  记得送完灶王爷,家家户户还要大扫除,把屋子打扫的干干净净,勤劳的家庭主妇只要能擦洗到的地方全部过水,不留死角,然后在墙上贴上色彩鲜艳的年画,有些讲究的人家,还在墙上贴上报纸或者花纸,也有人家贴上白纸,然后再贴上年画。什么“五子登科”“年年有余”“恭喜发财”"百子图"等等都是人们的最爱。

  看着色彩斑斓的屋子,孩子们欣喜若狂,不停地玩着捉迷藏,床上、床下、衣柜……都成为藏身的好地方,在这家玩够了又去那家玩,歌声、笑声、吵闹声,搅得忙活了一天的父母心烦意乱,但是孩提时代那份快乐至今难以忘怀!

  几十年过去了,童年趣事在如烟的往事里若隐若现,脑海中的画面如海市蜃楼般时而映入眼帘,小年的习俗,宛如一个童话故事,深深镶嵌在年幼的心田。过小年,也许多少年后,人们仍会把它当作一个重要的节日来庆祝,沿袭这种相传的习俗,全家聚会,推杯换盏饱餐一顿,但是这种有着浓浓的寓意的习俗能否承传?我们的后代是否还能记起"灶王爷"这个悠久的传说?


更多相关文章:

1.2017小年的散文

2.2017关于小年散文诗

3.2017过小年散文

4.2017关于小年的文章

5.2017小年夜散文

6.再见2016你好2017优美散文

7.你好,2017心情随笔

8.2017关于春天的说说

9.2017鸡年春节对联大全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