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关于元宵节的散文:元宵节的记忆

发布时间:2017-01-17  编辑:舒文 手机版

  “正月十五灯正新,满城灯火白如银。”元宵节是中国的四大节日之一。正月十五闹元宵,是中国的传统节目,也是新年里的重头戏。这一天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一盏盏孔明灯、绢灯、橘灯……各式各样的灯笼,把原本寂静的黑夜装点得五彩斑斓,绚丽夺目。下面是语文迷小编跟大家分享的2017关于元宵节的散文:元宵节的记忆,欢迎大家阅读!

  【2017关于元宵节的散文:元宵节的记忆1】

  春节刚过,不觉元宵节又临近了。脑海里时常回忆起过元宵节的情景。元宵节,在我很小的时候,都叫正月十五,也很有意义,标志着正月过了一半,值得庆祝。可能因了正月十五吃元宵,也许是因了一句“正月十五闹元宵。”而文明起来,现在大都叫“元宵节”了。这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春节过后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日子,也是正月里的最后一个节日。经历了50多个不同的元宵节,便想写一写我心中的元宵节,一打开记忆的闸门,脑海里汹涌澎湃,浮想联翩。

  儿时的元宵节,过得有滋有味,那时候,虽说没有现在城市里多彩的烟花,却有着乡村里的明月当空,没有城市里的观灯、猜灯谜,却有着乡村里的跑高跷、舞狮子,缺少城市里的文明味儿,却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挥洒着不尽的童稚野趣。那时候,白天的元宵节就很热闹,男人们顺着大街上溜达,孩子们跑到大街上玩耍,大闺女、小媳妇凑到大街上显摆着新衣服,老太太们迈着“三寸金莲”到大街上看光景。

  一会儿,舞狮子的来了,只见两个狮子张开欢欢喜喜的大口,摇头摆尾地迎面而来,时而一左一右,时而一前一后,把个狮子舞得十分活跃,游走在元宵节的大街上,街东头喝彩,街西头叫好,平添了元宵节的浓厚氛围。才送走了“狮子”,又从大老远就看到高跷队来了,男男女女,花枝招展,正缓缓地走来,走近一看,他们脚下都踩着长长的木棒,足有一米高,有的还要长一些,我当时看了既惊怕,又怀疑,惊怕这么高会摔伤的,怀疑他们是怎样“站”起来的,怎样保持平衡的。再一细看,还有两个男女高跷手,比我只大几岁,却在高跷上面无惧色,神态自若,如履平地。这一群人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纯是为了逗笑,有扮演孙悟空“大闹天宫”的,还能翻两个筋斗呢,假如今年来表演这场“猴”戏,就更有意义了。还有“穆桂英挂帅”,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在偏僻的乡村里,竟有扮演穆桂英的高手,记得这可是在高跷上表演啊!且表演得淋漓尽致,精彩不断,我当时直为她捏着一把汗。看完了“孙悟空”、“穆桂英”的“武戏”,别急,后面还有“文戏”呢,只见文质彬彬的“诸葛亮”迎面走来,羽扇伦巾,英姿勃发,高跷上的“诸葛亮”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至今难忘。这些演员们还跟大街两旁看热闹的互动,嬉笑打闹,真是滑稽有趣。有的就说:“那不是XXX的闺女?”“是啊,那个是XXX的儿子。”元宵节里的高跷表演真是热闹,百姓们拍手叫绝。说着、说着,又来了秧歌队,乡村里上了点年岁的妇女都爱扭秧歌,元宵节里扭秧歌,那是必须的,随着秧歌的扭来扭去,元宵节的气氛更浓了,人们议论的话题就更多了。

  儿时元宵节的夜晚又是一番光景。那时候,农村里普遍很穷,买不起贵的烟花,其实,就见不着太贵的烟花。那时候,普遍都买一种叫“滴答金”的烟花,可以一根根的放,也可以一把把的放,放起来一滴答、一滴答地发着金星、金光,儿时元宵节,常一根根地粘到灶台上放,听着“噗拉、噗拉”地一声声响,看着满屋金光闪闪,煞是好看。有时还拿着滴答金跑到街门外,和小朋友一起凑热闹似的放,有的拿在手中一根根的单放,有的拿着一把在夜空中摇着放,灯火在各个角落不停地闪烁,有的把滴答金从胡同头粘到胡同口,直接连到南大街,从高处看,这条远近闻名的大胡同如一条长龙,闪着金光,成了那时夜晚的一道小风景。有时还点着滴答金串门放,串了这家串那家,街坊邻居几乎都串遍了,到了哪家,哪家的夜空就飞出了欢声笑语,也留下了浓浓的烟花味,其实,也就是元宵节的味道。

  过去到了元宵节,母亲有时还蒸花灯,用面做成圆状,中间做一个大孔,不用发酵就蒸出来,放上棉线,加上豆油,点起来就是花灯,再用红纸制作出小红灯笼,把花灯放进去,到了晚上点上,制作的多了,提着到大街上,摇摇晃晃,红红火火,也特别好看,这都是儿时元宵节的乐趣,现在感受不到了,就是想也想不全了。

  参加工作后,在单位里过元宵节,记得1991年的元宵节很有意义,单位里举办灯会,各科室制作了五彩缤纷的灯,财务科制作了别具一格的元宝灯,金光闪闪,也昭示着财源滚滚;用电科制作了万家灯火的“光明灯”,意味着为民送光明;车队制作了安全行车的“安全灯”,两旁制作的对联是:“高高兴兴上班去,安安全全回家来”......这些灯不仅在单位里展出,并参加了市里灯展。我那时担任单位的宣传干事,代表单位参观展出,华灯初上的夜晚,当我随着人流漫步在红旗路中段、泽山路商场的时候,映入眼帘的是千奇百怪的观灯,那简直就是一片灯的海洋,这是小城有史以来最大的一次元霄灯会,灯下漫步,如同进入一个五彩斑斓的灯的世界,给人以美的享受,使我过足了观灯“瘾”,现在想来,仍感到回味无穷。

  前些年,每逢元宵节,小城就举办“猜灯谜”活动,激起了我和女儿的兴趣,父女一商量,就来到了竞赛场,女儿猜灯谜还真行,常常赢得奖品一大抱,满载而归,使元宵节增添了几多欢乐。

  除了偶尔在小城过元宵节,我几乎每个元宵节都回老家过,头顶圆圆的明月,一家人团团圆圆,吃着圆圆的元宵,收获着圆圆满满的祝福,这个时候,我也不免要发出“月是故乡明”的感慨。吃完了元宵,走出户外,放着鞭炮,放着地上的“泥锅子”,观着天空的礼花,夜空与大地遥相呼应,夜空“啪啪”作响,地上有说有笑,好不热闹,在欢快的气氛中度过了元宵节。这个时候我要说:“在老家过元宵节,真好!”

  正月十五闹元宵,元宵节里各不同,但带给人们的欢乐是相同的,渴望万家团圆的愿望是一样的。在元宵节即将到来之际,祝愿全国同胞元宵节快乐!团团圆圆!

  【2017关于元宵节的散文:元宵节的记忆2】

  今天是正月十五,又叫元宵节。上午闲暇,坐在办公桌电脑前发呆,望着窗外的公园,工人们正在那里忙碌着摆放今天晚上燃放的烟火,勾起起了我儿时的元宵节的记忆。

  从记事开始每年正月十五全村的老少大都聚到街上看花灯,那时候没有钱买,也没有卖的,都是自己家里做。不讲究的就用竹皮子扎六个圆圈,对在一起固定好,外边用浆糊粘上白纸,稍微讲究的在用红纸剪几个图形,粘在白纸上就成了。还有更讲究的人家呢,就能做成各式各样的灯笼,如:鱼呀、各种生肖啊!等等。

  那时候没有电视,更没有什么娱乐设施,大人们则是聚在街上闲聊,也有敲打锣鼓的,怕冷的人们弄来柴草就在大街上点燃取暖。我在小孩子则是提着灯笼满村子的疯跑,一玩就就是半夜。稍大一点的孩子经常豆小孩子,最典型的就是,他们突然对一个小孩说,你的灯笼着火了,快跺!快跺!小孩子不知道是骗他的的,也不看看灯笼是否真的着了火,看也不看的就把灯笼扔到地上使劲的用脚跺,等反应过来的时候打孩子们则是得益的仰天大笑而去,小孩子则是哭着去找大人们诉说,当然还是要在做一个新的灯笼的。

  那时候虽然物质匮乏,吃的穿的玩的都很单调,但是那时候的人们没有抱怨,没有牢骚,没有尔虞我诈,没有贫富差距,尽管有的人家还是只能在过节的时候才能吃顿饺子,但是他们也是很知足的,现在社会进步很大,不知怎么我还是很想念我儿时的元宵节。


更多相关文章:

1.2017关于元宵节的散文

2.2017关于元宵节的散文:元宵节的记忆

3.关于元宵节的心情说说2017

4.2017元宵节的心情随笔

5.2017关于元宵节的对联大全

6.2017元宵节伤感的心情说说短语

7.2017关于元宵节的对联

8.2017关于元宵节的微信文章

9.2017元宵节散文:元宵节感怀

10.2017关于元宵节的灯谜大全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