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争论的故事》课文(苏教版语文三下)

发布时间:2017-01-09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25 争论的故事

《争论的故事》课文(苏教版语文三下)

  今天,盛老师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

  “从前,大山脚下有座小村庄。小村庄里住着以打猎为生的兄弟俩。

  “一天早上,一群大雁从他们的头上飞过,兄弟俩很想射下一只大雁来充饥。哥哥说:‘我要是能把大雁射下来就煮着吃。’弟弟说:‘再好的东西,一煮还有什么味道呢?依我看,只有用火烤才好吃。’哥哥不以为然,大声争辩道:‘你这话不对,大雁就该煮了吃。烤了吃,烟熏火燎的,能有什么好味道?’弟弟很不服气:‘鸭子不是可以烤了吃吗?皮香肉嫩,味道多美呀!为什么大雁就不行呢?’

  “兄弟俩争论不休,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有个老人经过这里,兄弟俩就找他评理。老人觉得觉得他俩说的都有一定的道理,就建议说:‘你们把大雁剖开,煮一半,烤一半,不就两全其美了吗?’

  “兄弟俩都很满意,谁也不再说什么。可是,他们抬头一看,大雁早已飞得无影无踪了。”

  故事讲完了,盛老师笑着问大家:“你们听了这个故事,有什么感想呢?”

  “这兄弟俩真笨,白白让大雁飞跑了。”

  “不是他们笨,而是他们没有抓住时机。”

  “兄弟俩这样争论下去,时间白白浪费了。”

  “不管做什么,关键是要先做起来。”

  …………

  盛老师聚精会神地听着,不时地向同学们投去赞许的目光。

  【教材说明】

  《争论的故事》是一篇说理性的文章,它将清代笑话集《笑林广集》中的一则笑话自然地结合于师生对话的场景中,同时把“做事应抓住时机”的道理巧妙地蕴含其中,发人深省,寓教于乐。课文分两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写盛老师讲的故事:兄弟俩看到大雁不去射,反而争论怎么吃大雁,还找路过的老人评理,最后大雁飞走了,兄弟俩再也射不着了。这一部分在叙事中寓理——兄弟俩因“争论”而错失射雁的时机。第二部分,主要写盛老师启发同学们谈听了故事的感想。这部分借文中的学生之口说理,帮助学生感悟理解并产生共鸣,从而深入领会故事中蕴含的深刻道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