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2-26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一年级下册《春晓》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晓、眠、觉、闻、啼”这5个生字,理解字词的意思。知道“觉”是多音字,在课文中读“jué”。

  2.能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通过朗读课文理解古诗的内容,并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3.能背诵课文。

  二、重点、难点及解决方法

  (一)重点:理解诗句的意思,并会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体会诗人,爱惜春光的思想感情。

  (二)难点:对诗的意境的理解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老师:同学们听过这句话吗?“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天之计在于晨”,春天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而春天的早晨则是一天当中最宝贵的时间。

  (二)出示图片:

  1.老师:同学们,你们从这张图片中能不能看出是什么季节,什么时间的景色?图画中都有谁?它们在干什么?

  (设计思路:出示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使学生更加集中精力观察。)

  2.老师:同学们,有哪位同学愿意来跟我们分享下他(她)的观

  察结果啊?

  学生:这是春天,

  老师:你怎么看出来是春天啊?

  学生:桃花开了(鼠标点击桃树),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点击燕子)。

  老师:好,非常棒,这位同学观察得真仔细。

  老师:那你还看到了什么?

  学生:地上到处是被风雨打落的花瓣。(点击落花)

  老师:同学们,春天花会自然落这么多吗?这是不是说明昨夜刮风下雨啦?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有顺序地叙述图意。)

  过渡:老师:看来同学们观察得都非常仔细。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首诗啊,就是跟我们描述的景色是一样的,不过在学这首诗之前啊,有位小朋友叫老师放一短视频给你们看。

  3.播放:《春晓》这首诗的朗读

  4.老师:同学们,她读得好不好啊?

  学生:好

  老师:那你们想不想跟她比一比,看谁读得更好听,更准确呢?

  学生:想。

  (设计思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学生更加想去了解这首诗。)

  (三)初读课文,读准字音,介绍作者。

  1.老师:同学们,打开书本第12页,你们用拼音拼读的方法,读一读这首古诗,看看你们能不能读懂这首诗歌。把你们不懂的字、词圈出来,等下讨论。(注意诗中的“觉”是多音字,在诗中读“jué”。)

  2.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首诗写了什么了吗?有什么不懂的吗?(把学生不懂的词语都写出来,稍后再分析。)好,现在我们先来听听这首诗吧,看看别人是怎么读的,你们可以跟着他读。

  3.老师:想要完全读懂这首诗,不急,我们慢慢来。下面我们先来熟悉一下这首诗的作者吧?《春晓》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孟浩然,他是湖北襄阳人,大诗人李白是他的好朋友,他一生没有做过官,大半辈子隐居农村,过着淡泊恬静的生活,年轻时曾漫游江浙,徜徉山水之间,历览自然风光,他擅于写山水诗,字里行间凝聚着对人生和山河的热爱之情。

  (设计思路: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这首诗的内容,增加课堂的活跃性。)

  (四)学习古诗、理解内容。

  1.老师:好,同学们,接下来我们就一句一句地来了解这首诗吧?这首诗的题目叫春晓,那你们知道春晓的意思是什么吗?

  学生:不知道。

  老师:那就仔细听老师讲哦。春晓:晓,天刚亮的时候。本课指早晨。春晓,春天的早晨。

  2.老师:那么,春天的早晨是什么样子的?全班来齐读一下这

  首诗。

  3.老师:同学们读得很好,可是还没能够把这首诗的感情读出来,想不想想读得更好啊?

  学生:想。

  老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这首诗,(出示两小句:“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同学们仔细读读这两句诗,小组讨论下你能读懂哪些词的意思?哪些没读懂,大家一起商量。

  (眠:睡眠,睡觉。不觉晓:晓,天亮。不觉晓,不知不觉地天亮了。)

  老师:同学们,能不能试着说一下第一句话的意思?

  学生:春天的气候暖和,觉睡得很香,不知不觉天已经亮了。

  老师:嗯,非常好,同学们说的真准确。那老师问问你们,早晨醒来,作者听见了什么?看见了谁?(结合挂图齐读“处处闻啼鸟”。)

  4.帮助学生体会: 处处:到处。 闻:听到。 啼鸟:鸟叫。

  老师:跟老师读一次,处处闻啼鸟。

  学生:处处闻啼鸟。

  老师:读得非常好,那能不能说说第二小句的意思啊?

  学生:早晨醒来,听到外面到处是悦耳动听的鸟叫声。

  老师:春天的景色这么美,作者想到了什么?齐读后面两句。

  学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出示挂图)老师:同学们看看,地上有什么?作者想到了什么?

  学生:花,昨晚应该有暴风雨。

  老师:那你们说说“夜来风雨声”这句话的意思吧?

  学生:想起昨天夜里又刮风,又下雨。

  老师:经过了风吹雨打,花儿怎样呢?结合图说说第四句话的意思。

  学生:花落知多少:经过风吹雨打,不知有多少花朵被打落了。

  老师:很好,那把这两句话的意思连起来怎么说?

  (学生回答。)

  老师:我们已经把整首诗的意思都弄明白了,现在读这首诗,看看能不能把这首诗的感情读出来了,开始。

  (设计思路:通过对学生字词的了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意。)

  (五)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老师:嗯,同学们读得比之前好多了,可是节奏还不是很清楚,下面我们来帮帮这首诗的忙吧,帮它把节奏画出来好不好?

  学生:好。

  春眠/不觉晓,  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  花落/知多少。

  老师:同学们先自由读下,注意这首诗的节奏,该停顿的时候要停,感受一下作者写这首诗时的心情,等下我会叫同学上来读,看看哪位同学读得好。(学生自由读,赛读,再范读,最后齐读)

  (设计思路:通过划分节奏,让学生更加把握整首诗的节奏,分清诗的情感。)

  拓展知识:(出示练习题)

  老师: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根据这里的拼音,从下面的词语中选择正确答案。

  老师:同学们非常棒!

  (六)唱诗歌。

  老师:今天同学们表现得很棒,为了奖励你们,老师把这首诗的儿歌给找来了,同学们请起立,跟我老师一边唱,一边做动作。(播放音乐)

  (设计思路:通过唱儿歌,音乐、肢体语言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也能够使学生更加巩固所学知识。)

  (七)结束:今天我们学习了怎样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也学到了怎么唱这首诗,希望你们课后能够多读,背诵这首诗。记得把这首诗歌唱给你的爸妈听,他们一定会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