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世界艾滋病日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发布时间:2017-11-16  编辑:林仪 手机版

  导语:艾滋病的流行已成为全球共同关注的一个焦点。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关于预防艾滋病的手抄报资料及图片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世界艾滋病日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世界艾滋病日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世界艾滋病日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预防艾滋病的手抄报资料】

  一、什么是艾滋病?

  艾滋病的准确命名应称为“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其英文写 法为:Acquired(获得性)Immune(免疫力)Def iciency(缺陷、缺乏)Syndrome(综合征、症)。 缩写为“AIDS”。它是由“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英文缩写为H IV)引起的疾病,从艾滋病的名称中可以获知:(1)获得性,表 示其病因是后天获得的,并非先天俱来的(母婴传播是后来才发现 的);(2)免疫缺陷,表示其致病机理是造成人体免疫功能的损 伤;(3)综合征,表示其临床表现不是一个症状,而是多个征候的 表现。

  二、什么是“窗口”期的艾滋病感染者

  从受到艾滋病病毒感染到出现症状这段时间称为艾滋病的潜伏 期,一般艾滋病的平均潜伏期为7-10年,处于潜伏期而毫无症状 的病人是具有传染性的。 近年来发现,当人体被艾滋病病毒感染后,必须经过一些日子才 能测出体内的艾滋病病毒抗体。身体内已有艾滋病病毒,而且具有传 染性,但又毫无症状,血中又检测不到艾滋病病毒抗体,这段时期被 称为“窗口”期,“窗口”期大约为2周至3个月。 如果输入(接受)“窗口”期感染者的血液或是和他人共用一具 注射器,则有被艾滋病病毒感染的危险;与“窗口”期感染者发生性 接触,同样也可能感染艾滋病病毒。因此,“窗口”期是隐匿而且最 危险的艾滋病危险人群。

  三、HIV如何使人体免疫力丧失?

  HIV是一种极为细小的球形病毒,其结构简单,外壳是由蛋白 质组成、核心部分是一种称为核糖核酸(RNA)的遗传物质,医学 上称这类病毒为“逆转录病毒”。HIV进入人体后主要寄生于免疫 系统的T4淋巴细胞内,经过“逆转录”后,病毒中的RNA就转为 病毒DNA(去氧核糖核酸),并直接嵌入到淋巴细胞内固有的细胞 DNA上(DAN是遗传基因的主要物质),两者紧紧地联在一起, 人体没有能力分开它,如果真能把病毒DNA杀灭,势必也同时杀灭 了淋巴细胞DNA。当HIV侵入人体后由潜伏状态进入活跃状态 时,细胞内的病毒DNA会受到激发而复制出数以千计的HIV来, 而新制成的HIV会从细胞中释出。并侵袭其他健康的T4淋巴细 胞。就这样,HIV不断地增殖,而T4淋巴细胞则不断地受到破 坏,最后终致全身免疫力的渐渐丧失,导致了众多合并症而死亡。

  四、感染者与病者有何不同?

  感染者系指受到HIV的感染但没有发病;“病者”则指已有症 状出现的艾滋病人。前者在外表或体内情况均与常人无异,但约有一 半的感染者可在10年后发展成艾滋病者。如果受感染者是儿童,则 其潜伏期会更短,约40%在3年内便可转变为艾滋病者。对于成年 人,在被感染后也会有50%的人十年内不发展成病者。发病时的临床特征是长 期的淋巴结肿胀、发热、体重骤减、极度疲倦、夜间出汗、腹泻、鹅 口疮(一种口腔溃疡性疾患)等。这些症状被称为“艾滋病相关综合 征”。当免疫系统变得很衰弱时,便可认为患上艾滋病了,这时的主 要特征是“伺机性感染”的出现,如合并肺囊虫性肺炎或卡波济肿瘤 等等。 但要记住,在出现“相关综合征”时,要注意鉴别诊断,因为一 些症状并非艾滋病独有。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2016世界艾滋病日手抄报图片

2.2016世界艾滋病日手抄报版面设计图

3.2016世界艾滋病日主题宣传手抄报

4.2016防治艾滋病手抄报设计内容

5.2016防艾滋病手抄报图片及内容设计

6.

7.中小学生预防艾滋病知识手抄报图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