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发布时间:2017-02-23  编辑:舒文 手机版

  【2017六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ōu yǎ duàn liàn nuó yí zhēng róng níng rán

  ( ) ( ) ( ) ( ) ( )

  kū wěi yǎng zūn chǔ yōu zuò wú xū xí

  ( ) ( ) ( )

  二、比一比再组词。(4分)

  挪( ) 萎( ) 锻( ) 勃( )

  哪( ) 委( ) 缎( ) 脖( )

  三、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6分)

  专心( )( ) 生机( )( ) 语( )心( )

  惊( )动( ) 莫( )其( ) ( )( )学步

  四、用线连接相对应的内容。(4分)

  朱自清 《顶碗少年》 说明学习应专心致志,决不可三心二意

  孟 子 《匆匆》 阐明“团结就是力量”的人生道理

  丰子恺 《学弈》 蕴含“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

  赵丽宏 《手指》 说明时间飞逝,应珍惜时间。

  五、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6分)

  1、我住在乡下时天天都会在种有桃花心木苗的小路上散步。(缩句)

  2、但是,忙的人怎么可能行事那么从从容容?(改为陈述句)

  3、树苗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枯萎了。(用关联词把两句连起来。)

  4、台上并没有慌乱。(改为肯定句)

  5、全场响起掌声。(改为比喻句)

  6、听了种树人的一番话,使我非常感动。(改病句)

  六、指出下列句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3分)

  1、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 )

  2、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 )

  3、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 )

  七、1、补充句子(6分)

  ①人非生而知之者,( )?

  ②种树者( ),种德者( )。

  ③一鼓作气,( ),( )。

  ④( ),观千剑而后识器。

  2、根据课文内容补充句子并仿写。(4分)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 );( ),有再开的时候;( ),( )。

  八、读句子填空。(10分)

  (1)奇怪的是,他来得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 浇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

  这句话选自《________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了种树人的奇怪做法,有两点奇怪: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只是树,人也是一样,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颗独立自主的心。

  对于树来说,“不确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于人来说,“不确定”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树要学会在“不确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人则要在“不确定”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_______的写法。这句话在全文起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九、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习题。(17分)

  登山人

  三个人去登山,第一人刚 开始攀登几步,感到山陡难登,就退了下来,他说:“我是( )。”第二人登到半山,( ),望着上面险恶高俊的山势,摇摇头说:“还是( )吧!”也退了下来。只有第三个人,在攀登途中,( ),披荆斩棘;勇往直前,几次跌倒,都爬起来再上,无所畏惧,毫不气馁,最后,终于登上峰顶。

  过了几天,三个人又碰面了。

  第一个人说:“登上峰顶,也不过那么回事,还是我省下许多力气。” 第二个人说:“是呀!所以我适可而止,中途退下,还是明知的。” 第三个人 笑了笑,说道:“不过,顶峰上的无限风光,你们是无法看到的。”

  ⑴从下面的词语中,选取恰当的词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3分)

  适可而止 知难而进 知难而退 气喘吁吁

  ⑵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1分)

  适可而止:

  ⑶用“——”画出写第一、第二个人登山时退下来的真正原因的词句。(3分)

  ⑷用“~~~~~~”画出反映第三个人勇于攀登的词语。(2分)

  ⑸把短文分成两段,概括出第一段的意思。 (4分)

  ⑹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①这篇短文描写人物的主要方法是( )

  A、动作描写 B、外貌描写 C、语言描写 D、心理活动描写

  ②本文的写作目的是( )

  A、说明人们做事要善于判断,适可而止。 B、说明人们处理问题有好的方式。

  C、说明这座山很难攀登。 D、赞扬不畏险阻、勇于攀登的精神。

  十、下面有两道习作题,请任选一题,根据提示与要求,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30分)

  题一:每个人总有难忘的第一次,在你的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哪些印象深刻的第一次?选取最深刻的一个“第一次”写下来,写的时候要写清楚“第一次”经过,还要说出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或受到的启示。题目自定。

  题二:生活中,许多小事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请你写一件自己经历的这样的小事,并要写出通过这件小事你所悟出的道理。题目自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