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诗人歌德简介

发布时间:2017-12-19  编辑:pinda 手机版

  【诗人简介】

  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

  【作品】

  《恋人的情绪》(恋爱剧),1768年创作,1806年复印

  《同谋犯》(喜剧),1769年开始创作,1787年复印

  《铁手骑士葛兹·冯·贝利欣根》(剧本),1773年

  《普罗米修斯》(诗歌),1774年

  《新的道德-政治木偶戏》,1774年

  《布雷伊长老的谢肉节剧》,1774年

  《普伦德尔斯镇的年市》,1774年

  《神,英雄和维兰特(Wieland)》(笑剧),1774年

  《克拉维戈》(悲剧),1774年

  《神灵的问候》(诗歌),1774年

  《少年维特之烦恼》(书信体小说),1774年,第2版,1787年

  《哀格蒙特》(悲剧),1775年开始创作,1788年复印

  《欧文和埃尔米勒》(配唱戏剧),1775年

  《威廉·迈斯特的戏剧使命》(“原迈斯特”,小说),《歌德文集》《歌德文集》

  始于1776年,1911年复印

  《施黛拉》,为恋人们写的戏剧,1776年

  《陶里斯的伊菲格尼亚》(戏剧),散文版1779年,1787年复印

  《托尔夸托·塔索》(戏剧),始于1780年,1790年复印

  《论人类与动物的颌间骨》,1786年

  《罗马哀歌》,作于1788年至1790年

  《威尼斯警句》,1790年

  《浮士德》,片断,1790年

  《光学论文》(论文,2卷本),1791年/1792年

  《大科夫塔》(喜剧),1792年

  《平民将军》(喜剧),1793年

  《列那狐》(动物叙事诗),1794年

  《在所有美好的时刻》(共机会分会会歌),1775年

  《德意志逃亡者讲述的故事集》(框形结构小说),1795年

  《威廉·迈斯特的学习年代》,1795年/1796年

  《克塞尼恩》(《赠辞》)(诗歌,和席勒合作完成),1796年

  《浮士德一部悲剧》(符合《浮士德》的第一部分),始于1797年,1808年第一次以此题目复印

  《邦弗尼托·切利尼(Benvenuto Cellini)的人生》(文章),1797年

  《中篇小说》,始于1797年

  《赫尔曼与窦绿苔》(以六音部诗行写成的牧歌),1798年

  《私生女》(悲剧),1804年

  《威廉·迈斯特的漫游年代》(小说),始于1807年,1821年复印,增订版1829年原文

  《潘多拉》(为节日创作的戏剧),作于1807年/1808年,1817年复印

  《亲和力》,1809年原文

  《论色彩学》(科学论文),1810年

  《我的生平诗与真》(自传作品,4卷本),1811年至1833年

  《关于歌手人们有很多可说》(为感谢歌手而作的共济会的诗歌),1815年

  《当回报最亲爱者的时候》(为保守秘密而作的共济会的诗歌),1816年

  《意大利游记》,1816年/1817年

  《好女人》,1817年

  《论艺术和古代》(6卷本,和梅耶(Johann Heinrich Meyer)合作),1816年至1832年

  《庄严的教团节日:“50年已经过去”》(对于授予参加共济会50周年荣誉证书的诗歌形式的谢辞),1820年

  《西东诗集》(诗歌),1819年

  《悼词起首》对已故共济会里德尔(Ridel)分会长的悼词,1821年

  《法国的政治运动》(报告),1822年

  《讲话:对于维兰特(Wieland)兄弟般的纪念》(共济会悼词),1830年2月8日歌德致悼词

  《浮士德II》(《浮士德》的第二部分),1833年(遗作)

  《箴言和沉思》,1833年(遗作)

  【写作风格】

  歌德不仅善绘画,对自然科学有广泛研究,其创作囊括抒情诗、无韵体自由诗、组诗、长篇叙事诗、牧童诗、历史诗、历史剧、悲剧、诗剧、长篇小说、短篇小说、教育小说、书信体小说和自传体诗歌、散文等各种体裁的文学作品。最著名的是书信体小说《少年维特之烦恼》(1774)、诗体哲理悲剧《浮士德》(1774~1831)和长篇小说《威廉·麦斯特》(1775~1828)。《少年维持之烦恼》因反映了一代青年反封建的心声,受到群众热烈的欢迎,使歌德从此享有世界声音。《浮士德》取材于德国16世纪关于浮士德博士的传说,给以加工改造。是欧洲资产阶级上升时期资产阶级先进人士不断探索、追求的艺术概括。悲剧不但结构宏伟,色彩斑斓,融现实主义、浪漫主义和象征手法为一体,且让主要人物浮士德和魔鬼靡菲斯特的整个思想言行都形成善与恶、行与情、成与败的辩证发展关系。

  歌德一生尤其是后期创作的辉煌成就,是同他对这一现实主义原则的恪守分不开的。歌德早年曾领导过狂韧突进运动,倾向于浪漫主义。但以后意识到当时浪漫主义的“病态”,转向古典主义。歌德所倡导的古典主义,实质上便是现实主义。现实主义问题是歌德后期理论思考的一个焦点。在西方现实主义理论发展的历史进程中,歌德的现实主义文艺思想称得上是一座里程碑,曾给予欧洲现实主义文学的发展以直接而有力的推动。兴起于十九世纪三十年代的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运动,显然受到过歌德文艺思想的深刻影响。

  他并不企图在作品中“体现某种抽象的东西”,而只是把自己从生活中获得的“感性的、生动的、可喜爱的、丰富多彩的”“印象”,“用艺术方式”进行加工,通过“生动的描绘”提供给人们。歌德在这里虽然没有指明“印象”的来源,但联系整段话的内容,不难理解,所谓“印象”,不是别的,而正是客观外界的现实生活在作家主观意识中的反映,而作家在社会实践中对客观生活的一种“观照”。因为他认为这才是文艺创作的真正的基础和根据。

  歌德在同爱克曼谈到《浮士德》的创作时,他一方面承认其中“没有哪一行诗不带着仔细深入研究世界与生活的明确标志”,另一方面他又说道:“我如果不先凭预感把世界放在内心里,我就会视而不见,……我们周围有光也有颜色,但是我们的眼里如果没有光和颜色,也就看不到外面的光和颜色了”。他所说的“预感”以及眼里的“光和颜色”,即是指作家能动地感应和预测生活的心理条件,或者说是创作主体所应具备的一种宏阔、灵劲、富有张力的心理形式。从这里可以读出这样一层意思:文学创作者对特定外界事物的感受与把握,依赖于相应的主体条件,如不具备这方面条件,客观存在的事物即使再有意义也不会成为他的对象,因而也不能引发他的创作冲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