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发布时间:2017-10-28  编辑:林仪 手机版

  墙

  (梅苑)

  ①当我第一次穿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时,我就非常喜欢它了。我爱上它的寂静,爱上那一大片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云空。

  ②以后,每一个早晨与傍晚,我都要走过这条僻静的小径。每次我踯躅(zhízhú,徘徊)在途中时,总觉得这是我一天中最欢愉写意的一段时光。因为我可以抛开一切凡俗的琐事,可以洒落满腔郁闷,把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让它恣意驰骋,跃过绿绿的田野,跃过人与人组合的世界,跃进蓝蓝的云空,溶入纯净思想的领域里。

  ③人生不如意的事太多了,真的,太多了!有时多得使人无法用微笑去接受,但也无法拒绝。不如意,仿佛是生命中最自然的韵律,正如郁闷,是组合一个“真”的生命的音符。但是,过多的郁闷,总会使人感到生命的乏味,茫然自问:活着究意为了什么?为了些什么?为了抖落这些茫然的情绪。有时必须把思想的羽翼放纵,让它随意翱翔在苍茫的太空。让多幻的白云,提示我生命的短暂。让我把一切郁闷幻化成飘忽的白云,飘远,飘散。

  ④已忘了哪一个日子,这条僻静的小径突然砌起了一堵墙,一堵厚厚的、红红的、高高的、坚固的墙。隔开了那一片绿绿的田野,截断了自然与我的吻合。我无法再将思想放纵成一匹野马,因为它无法跃过那堵墙;那堵高高的、厚厚的、红红的、坚固的墙。

  ⑤每天,我得在墙的阴影下走过,仿佛走在一条狭窄的暗道。看不见耀眼的朝阳,看不到绿绿的田野和那一望无际的云空。这条小径也失去了昔日的僻静,因为有些人喜欢这堵墙,这堵阴阴暗暗而能躲避阳光的墙,所以,这小径变成一条普通的小路。为了避免阻碍交通,我再不能挪着极慢的步子踯躅,只像过往的行人一样匆匆来去。于是,这一段原属于欢愉的旅程,顿时失落了昔日的神怡。

  ⑥这原是一种微妙的意觉,我骤然由此领悟到善恶、美丑、得失相距的微少,少得有时我们无法用肉眼去衡量。你说这堵墙是自然的破坏者吗?然而,它却是时代的产物,它能替一些求庇护的人,挡住刺目的光线。墙又是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有人的地方,必须有墙。墙少的地方,只是落后的山区。墙越多越高的地方,是最进步繁荣的都市,你能否认这句话的真理吗?然而,世界上许多罪恶的事,都在墙的阴影下产生,你又能否认吗?因此,你说:墙是庇护人类?还是纵容罪恶?

  ⑦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到善恶相距的微少,少得无法用真理去衡量。何况,真理也不是绝对的,都随着人类的思想而转移,正如从不同的角度去评判墙的善恶。有时,你以为最美好不过的东西,别人不一定认为完美。你最欣赏的人物,可能在别人眼中充满瑕疵。因为美丑、善恶、得失,还没有一定的标准界线,多少要掺入一些主观。所以,我们无须要求别人符合自己,也无须勉强自己去适应别人,这都是非常不智的,为什么不保持自己的独特?然而,人类就这样奇怪,总喜欢要求别人来符合自己,也喜欢委委屈屈地适应别人,这是一种多傻的行为。像杀人吧,算是一种最罪大恶极的举动,但在战场上,杀人却是一种英雄的表现。又如眼前这堵高高的墙,有人喜欢墙下的阴暗,而我却怪它挡住了那充满生命力的阳光。

  ⑧墙存在于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是人类所不可缺少的东西,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幸而墙是一种有形体的实物,我们随时建筑,又可以随时拆毁。因此,墙只能发挥它的功用,而不能恣意地贻害。然而,世界上还有许许多多无形体的墙,使我们束手无策,因为它建筑在人类的心里。这些墙,又比一切有形体的墙更厚、更高,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截开了无数个原该吻合的心灵。他们把墙作为一种庇护物,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常在心中建起了一堵不必要的墙,又不愿意在墙上开一个窗,窥视一下外面的世界,只在墙内猜测墙外的变动,在墙内估计别人的用心。这样,人与人之间怎么会发生误解、仇视、纷争?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怎不拉得更长、更远?

  ⑨墙原是人类不可缺的东西,但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却是一堵绝对多余的障碍物。正如我认为这僻静的小径,无须要建起这一堵高高的墙。

  15、文章一、二段主要写了什么内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6分)

  答:

  16、作者说:“从这里,你就可以看到善恶相距的微少,少得无法用真理去衡量”,根据上下文解释这句话的含意。(4分)

  答:

  17.作者为什么反复说“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请概括说明?(5分)

  答:

  18.在文章最后,作者说“但建筑在人类心里的墙,却是一堵绝对多余的障碍物”,请结合你学过的教材中的人物,谈谈你的理解。(5分)

  答:

  五、语言的运用:

  19.下面是一篇科技论文的摘要,根据其信息内容提取四个关键词。(4分)

  本文针对直接法和二步法合成聚乳酸的共性,从单体纯度、催化剂选择到共沸脱水、微波辅助、超临界流体介质,以及到固相聚合、反应挤出、扩链等各个方面,对近年来聚乳酸合成研究的新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各种新方法、新技术的复合应用是提高聚乳酸分子量、降低其成本的关键。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小夏参观某处古代建筑时,特意抄了其中书房、寝室、厨房和戏台的对联。

  甲、六礼未成转眼洞房花烛;五经不读霎时金榜题名

  乙、饱德饫和真福食;肴仁撰义即养生

  丙、琴瑟春常在;芝兰德自馨

  丁、洗砚鱼吞墨;烹茶鹤避烟

  若依“联语内容与处所功能相应”的原则,那么甲乙丙丁四处依序应是什么地方?请选出恰当的一项( )

  A. 戏台、厨房、书房、寝室 B. 戏台、寝室、书房、厨房、

  C. 寝室、书房、戏台、厨房 D.戏台、寝室、书房、厨房

  21.在下面横线处各补上一句话。要求:语意连贯,句式一致,形成完整的排比句。(4分)

  人要懂得尊重自己,尊重自己所以不苟且,不苟且所以有品位;人要懂得尊重别人, , ;人要懂得尊重自然, , 。

  六、作文(60分)

  22.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从前有位地主巡视谷仓时,不慎将一只名表遗失,因遍寻不获,便定下赏金,要农场上的小孩帮忙寻找,谁能找到手表,奖金500美元。众小孩在重赏之下,无不卖力搜寻,奈何谷仓内到处都是成堆的谷粒和稻草,大家忙到太阳下山仍无所获,结果一个接着一个都放弃了。只有一个贫穷小孩,为了那笔巨额奖金,仍不死心地寻找。当天色渐黑,众人离去,杂沓人声静下来之后,他突然听到一个奇怪的声音。那声音“滴答,滴答”不停地响着,小孩立刻停下所有的动作,谷仓内更安静了,滴答声也响得更为清晰。小孩循着声音,终于在偌大漆黑的谷仓中找到了那只名贵手表。

  要求:结合上面材料,以“静心”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高二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答案

  1.C(A、拓tà  B、驽nú D. 坍tān )

  2.B(A. 迁徒__迁徙C.一愁莫展__一筹莫展 D. 提心掉胆__提心吊胆)

  3.C.(A、伯劳、燕子各分东西。比喻夫妻、情侣别离。B、过分夸奖的言辞,贬义。D.寻根究底指追求根底,追问事情的缘;可改为“追根溯源”,指追溯事物发生的根源。)

  4. D (A成分赘余,“来自……而至”重复,可删去“来自”。

  花香”。B不合逻辑,“这项住房政策真正受惠于低收入家庭”主客颠倒。

  C语序不当,应为“泉水叮咚,云蒸雾绕,青松翠柏,鸟语)

  5 . D 6. B 7. C 8. C 9. C 10. D 11.见教参 12.见教材

  13.描绘出黄莺在山谷中婉转鸣叫,鸟儿飞回枝头安适自在的一派田园风光。(2分)作用:①有落第后的低落转向回归田园的豁达;②为下文作者抒发自己的感慨作铺垫;③借景抒情,用这两句诗表达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以解作者落第后的沮丧之情。(答对其中两点即可,每点2分)

  14.①袁诗虽有落第后失意,但“归去把渔竿”等句更多的是抒写诗人豁达的心境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2分)②罗诗“人间多少事堪愁”等句则主要表现了诗人落第后的沮丧、忧愁之情。(2分)

  15.第一二段主要些小径给自己带来的欢愉写意。(2分)无“墙”作用:本文题目为“墙’但开篇却从小径写起,隐含了作者对无“墙”境界的追求,对无“墙”之美的赞赏;(2分)这与下文这堵墙带来的失落与阴影形成鲜明对比,为下文有关“墙”的议论做铺垫。(2分)16.“善恶”的界限是微妙的、模糊的,从不同的角度去评判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结果。(2分)或美丑、善恶、得失的判断都有一定的主观因素,要保值自己的独特思想。(2分)

  17.有形的墙是时代的产物,是时代文明不可缺少的装饰品;(2分)无形的墙是人们为了一份莫名其妙的安全感,常在心中建起一堵不必要的墙,所以说“有人的地方,必定有墙”。(2分)

  18.示例:这个“多余的障碍物”就像一道厚厚的障壁,它阻碍了《故乡》中“我”于闰土之间的纯真友谊。(或:它使得《祝福》中祥林嫂的儿子被狼吃了之后,竟变成了人们咀嚼赏鉴的谈资。或:它使得《我与地坛》中作者的痛苦成为母亲遍布在园中的脚印。等等)

  19、(4分)

  聚乳酸;合成;新进展;复合应用

  20.A

  21. 参考:尊重别人所以不狂妄,不狂妄所以有修养;尊重自然所以不胡为,不胡为所以有理性。

  22提示:作文立意扣住“静心” , 当人沉静下来,才能看出所有干扰清晰思考,蒙蔽真实感情,影响智慧判断,以及阻碍自己找到答案的问题所在。在自己的内心保留一处梦想可以停驻的宁静地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