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十二郎文》知识点与练习【附答案】

发布时间:2017-10-13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一、 通假字

  1、使建中远具时羞之奠(通“馐”,美味食物)2、零丁孤苦(通“伶仃”,孤苦无靠)

  3、吾上有三兄,皆不幸早世(通“逝”,死) 4、敛不凭其棺(通“殓”,给死人穿衣入棺)

  二、一词多义

  1、诚: ①乃能衔哀致诚(诚意,名词) ②诚知其如此(果真,如果,连词) ③所谓天者诚难测(实在,副词)

  2、幸: ①皆不幸早世(幸运,形容词) ②教吾子与汝子,幸早成(希望,动词)

  3、以: ①以为虽暂相别(认为,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因为,介词)

  4、省: ①不省所怙(知道,动词) ②汝来省吾(探望,动词)

  5、孤: ①吾少孤(幼而丧父,动词) ②零丁孤苦(孤单,形容词)

  ③吊汝之孤与汝之乳母(孩子,名词)

  6、长: ①吾少孤,及长(长大,动词) ②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年长,形容词) ③长吾女与汝女(养育,动词)

  7、终: ①言有穷而情不可终(尽,动词) ②终葬汝于先人之兆(最终,副词)

  8、致: ①乃能衔哀致诚(表达,动词) ②将成家而致汝( 使??来,使动)

  9、就: ①既又与汝就食江南(赴、到,动词) ②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就职,任职,动词)

  10、知: ①而寿者不可知矣(预知,动词) ②死而有知(灵魂,名词)

  ③盖东野之使者不知问家人以月日(知道,动词)

  “其”的用法 (一)、代词

  1. 人称代词

  (1)第三人称代词。指代人、事或物,相当于“名词﹢之”,可译为“他(她)的”“他(们)的”。 吾时虽能记忆,亦未知其言之悲也。 (其,代嫂嫂)

  ——我当时虽然能记事,但也还不能体会她话中的悲凉啊

  汝之纯明而不克蒙其泽乎?(其,代韩会 )

  ——你纯正聪明反而不能承受他的恩泽呢?

  少而强者不可保,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其,代汝之子和吾之子)

  ——年轻力壮的人尚且不能保全,像这么大的孩子,又怎么能希望他们成人立业呢?

  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代死讯)

  ——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

  (2) 有时活用第二人称。译为“你的”。

  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其孥。(其,代十二郎))

  ——你来看望我,住了一年,请求回去接你的妻子儿女。

  2、 指示代词。

  (1) 用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前面,起指示作用,可译为“那”。

  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那以后四年,才回去看你。

  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那剩余的奴婢,叫他们一起守丧。

  (二)、语气副词 (用在句首或谓语前)

  1、表示转折、推测,可译为“大概”。

  呜呼!其信然矣! ——唉!大概是真的了!

  自今以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从今以后,我将没有什么意趣生活在这世间了。

  2、表示反诘,用法同“岂”,可译为“难道”。

  如吾之哀者,其能久存乎? ——像我这样衰弱的人,难道还能长活在世上吗?

  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 ——唉,难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吗?

  (三)、连词

  1、表示假设,可译为“如果”。

  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如果没有灵,那么我也不能悲痛多少时间了,而(死后)不悲痛的时间却是无穷无尽的。

  2、表示选择,可译为“是??还是??”“还是”。

  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真邪?

  ——唉!是真的这样呢?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三、词类活用

  1、图久远者,莫如西归(名作状,向西)

  2、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动词使动,使??夭折)

  3、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名作动,继承??事业)

  4、而视茫茫(动作名,视力)

  5、将成家而致汝(动词使动,使??来)

  6、强者夭而病者全乎(保全,形作动)

  7、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使??丧亡,使动)

  四、古今异义的词

  1、将成家而致汝 成家:①古:安家。②今:男子结婚。

  2、吾与汝俱少年

  少年:①古:青年男子。②今:十岁左右到十五六岁 。

  3、志气日益微

  志气:①义:精神。②今:求上进的决心和勇气。

  4、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几何:①古:多少。②今:几何学。

  5、少而强者不可保

  强者①古:强壮的人(生理上)。②今:坚强的人(心理上)。

  6、如此孩提者,又可冀其成立邪

  成立:①古:成长立业。②今:创立,有根据。

  五、文言句式

  1、惟兄嫂是依(惟??是,宾语前置)

  2、吾佐董丞相于汴州(介词结构后置)

  3、吾实为之,其又何尤?(宾语前置)

  4、从兄嫂归葬(于)河阳(省略句)

  5、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其??其,固定格式,表选择,是??还是)

  6、未可以为信也(省略句。“以”之后省略宾语“之”)

  7、吾念,汝从于东(省略句。即“汝从我于东”)

  六、难句翻译

  1、既又与汝就食江南。

  译:不久又和你到江南谋生。

  2、汝来省吾,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译:你来探望我,住了一年,你又请求回去接妻子儿女。

  3、吾去汴州,汝不果来。

  译:我离开汴州,你没能来成。(结果你没有来)

  4、诚知其如此,虽万乘(shèng)之相,吾不以一日辍汝而就也。

  译:如果知道会这样,即使是高官厚禄的公卿宰相,我也不愿离开你一天而去赴任啊。

  5、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译:难道年轻强壮的反而要早早死去,年老衰弱的却应保全活下来吗?

  6、所谓理者不可推,而寿者不可知矣。

  译:这就是天理不可以推求,而寿命的长短无法预知啊。

  7、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译:装殓不能亲临你的棺前,入葬不能亲临你的墓穴。

  8、言有穷而情不可终

  译: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

  《祭十二郎文》练习整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请归取其孥(nú) 形单影只(zhī) 不省(xǐng)所怙(hù)

  B、乃能衔(xián)哀致诚 虽万乘(shèng)之公相 丞相薨(hōng)

  C、其余奴婢(bì) 呜呼哀哉!尚飨(xiǎng) 中年兄殁(mò)南方

  D、并令守汝丧(sàng) 闻汝丧(sàng)之七日 吾不以一日辍(chuò)汝而就也

  2、下列加点词解释全部错误的一项是( )

  A、比(等到)得软脚病 辍汝而就(接近) 敛不凭(凭借)其棺

  B、不省所怙依靠) 遽(突然)去吾而殁 使者妄称以应(答应)之乎

  C、其又何尤(怨恨) 抱无涯之戚(忧伤) 吊(抚慰)汝之孤与汝之乳母

  D、远具(准备)时羞 止(停止)一岁 既(既然)又与汝就食江南

  3、下列句中加点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不省所怙 吾往河阳省坟墓

  B、将成家而致汝 衔哀致诚

  C、汝之子始十岁 始速祸焉

  D、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吾独穷困乎此时也

  4、加点的“其”字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止一岁,请归取其孥。

  ③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④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⑤死而有知,其几何离? ⑥其无知,悲不几时,而不悲者无穷期矣。

  ⑦其余奴婢,并令守汝丧。 ⑧敛不凭其棺,窆不临其穴。

  ⑨自今已往,吾其无意于人世矣。 ⑩教吾子与汝子,幸其成。

  A、①⑦/②④/③⑤/⑥⑧/⑨/⑩ B、②⑦/①⑤/③⑥/⑧/⑨/④⑩

  C、①⑦/②⑧/③⑤/⑥/⑨/④⑩ D、①⑧/②⑥/③⑤⑨/⑦/④⑩

  5、下列句子中“而”的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①其后四年,而归视汝。 ②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

  ③少者强者而夭殁,长者衰者而全存乎? ④动摇者欲脱而落矣。

  ⑤孰谓少者殁而长者存。 ⑥将成家而致汝。

  A、②③⑤ B、①③④ C、②③⑥ D、④⑤⑥

  6、下列句中加点词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

  A、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 B、将成家而致汝

  C、去今之墓而葬焉 D、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7、下列各句中加点的双音节词,其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几何不从汝而死也 B、又可冀其成立邪

  C、教吾子与汝子……如此而已 D、未可以为信也

  8、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翻译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季父愈闻汝丧之七日,乃能衔哀致诚。

  ——你叔父超过了七天,才得到你丧亡的消息,于是就怀悲哀之情向你表达祭奠的诚意。

  B、承先人后者,在孙惟汝,在子惟吾。

  ——继承先人的后代,在孙子辈中只有你,在儿子辈中只有我。

  C、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者非其真邪?

  ——唉!难道是真的这样吗?还是在做梦呢?还是这传来的消息不可靠呢?

  D、呜呼!言有穷而情不可终,汝其知也邪?其不知也邪?

  ——唉!话有说完的时候而哀痛之情却不能终止,你是知道呢,还是不知道呢?

  9、翻译下列句子(第3题为划线句):

  (1)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矣,汝之纯明宜业其家者,而不克蒙其泽矣。

  (2)呜呼,其竟以此而殒其生乎?抑别有疾而至斯乎?

  能力提升训练

  阅读清代袁枚的《祭妹文》片段,回答问题。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旦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余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锱衣》一章。适先生奓(zhà)户入,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愈三年,予披官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yíní,婴儿,这里指幼年时期)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1、下列加点字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汝以一念之贞(由于、因为) B、虽命之所存(既然)

  C、使汝不识诗书(如果、假使) D、或未必艰贞若是(或许)

  2、文中第一段文字,作者对其妹的不幸遭遇表示了同情,同时分析了原因,作者认为造成悲剧的真正原 因是( )

  A、袁枚妹妹自己坚持不肯解除婚约,“一念之贞”造成了终生不幸。

  B、作者害了他妹妹,所以文中说“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

  C、“古人节义事”害了他妹妹,传统的封建礼教毒害了她,给她带来了不幸。

  D、不良的教育害了他妹妹,中国古代的诗书都是害人的,所以作者说“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 是”。

  3、对第二段文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一段主要写幼时兄妹关系。记叙了同捉蟋蟀、并肩读书、自己弱冠粤行时幼妹“掎裳悲恸”、中 进士回家时妹妹“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等情景。

  B、这一段文字写的都是琐事,但正因为对儿时“嫛婗情状”未能“罗缕纪存”,所以回忆得不够,这 就更鲜明地表现了兄妹间的亲密关系和悼念亡妹的真挚感情。

  C、这一段中把儿时“岁寒虫僵,同临其穴”的情景与“今予殓汝葬汝”对比着写,更加哀婉动人。

  D、作者在记叙了往事之后,既后悔,又叹息,这一悔一叹,更直接抒写了无限眷恋、又觉无可挽回的哀痛。

  4、翻译“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

  《祭十二郎文》参考答案

  1、D(“丧”应读sāng)

  2、A(A项“比”解释为“近来”,“就”解释为“就职上任”,“凭”解释为“临”;B项“应”解释为

  “应付”;D项“止”解释为“住”,“既”解释为“不久”“后来”。)

  3、C(A项分别解释为“知道”和“探望”,B项分别解释为“使……来”和“表达”,C项都解释为“才”,D项分别解释为“穷尽”和“处境困难”。)

  4、C(分别为指示代词“那、那些”;人称代词“你的”;副词,表反问语气;假如;副词,表揣测语气 ;人称代词“他、他们”。)

  5、A(A项中的“而”均表示转折关系。) 6、B(“致”为使动用法,其余都是名词作动词。) 7、C

  8、A(“愈”指韩愈自称,并非“超过”。)

  9、(1)我哥哥有那么美好的品德却早早地绝了后,你那么纯正聪明本来应该继承家业的却不能承受他 的恩泽呢。

  (2)唉,(谁知道)竟然会因此而丧了命呢?还是由于别的病而导致这样的不幸呢? 二、

  1、B(应解释为“虽然”)

  2、C 3、B(“回忆得不够”表述不当)

  4、后悔当时没有将年幼时期的情况,详细地记录保存下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