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过分水岭》教学设计

发布时间:2017-10-07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教学目标:

  1、学习《过分水岭》,理解古诗大意。

  2、体会诗人在旅途中邂逅良伴的欣喜,感受溪水的“有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诗歌,感受诗人与溪水依依惜别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体会诗人在旅途中邂逅良伴的欣喜,感受溪水的“有情”。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引入新课。

  1、直接切入课题。

  2、简介学习古诗的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入诗境

  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

  1、自由读,注意读准字音。

  2、指名朗读,纠正错误读音。

  3、试着读出古诗的朗读节奏。

  4、师领读,读出停顿节奏。

  三、明诗意。

  1、小组读,讨论:想想每句诗的大意。(可借助工具书)

  2、讨论、汇报。

  溪水是没有感情的,但眼前这条溪水却又似乎有情。我入山这三天里,这溪水好像有意地一直在自己的侧畔同行。登上岭头,就要和溪水分头而行。在寂静的夜晚,耳边听到溪水潺湲的声音,这声音就好像在与自己依依惜别。

  3、同桌互相提问,回想诗意。

  四、悟诗情。

  1、本诗最关键的,作者想要表达的是哪个词?(有情)

  2、从哪些词可以看出?(同行、分头、惜别)

  3、很显然,作者把“水”看成什么?(友人)

  4、如果你是小溪,你将会对诗人说些什么?

  小结:作者善于在平凡景象中去发现美

  五、体会韵味。

  1、作者字斟句酌!使古诗充满韵味!换字游戏!(似、得)

  2、朗诵古诗,体会韵味!

  六、拓展。

  1、积累:关于“水”的古诗。

  2、试背。

  七、作业:预习《饮湖上初晴后雨》。

  板书设计:

   过分水岭

  (唐)温庭筠

  无情 友情

  (同行 分头 惜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