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七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教案

时间:2021-11-25 10:04:22 七年级 我要投稿

七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常常需要准备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七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七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汇,品味文美、情美,背诵全文。

  2、理解融情入景、“卒章显志”的手法 ,感受本文骈散结合的语言风格。

  3、理解作者“与民同乐”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确立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文言词汇,背诵全文。

  2、理解文章游记的内容和“与民同乐”的主题。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从而确立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三、课时安排:1课时

  导入新课→ 阅读指导→ 整体感知→ 学案式学习→ 主题探讨→

  欣赏片断→ 背诵指导→ 课堂小结→ 布置作业

  四、文本解读:

  1、板书作者的思路1

  醉 翁 亭 记

  欧 阳 修

  醉景:山水、朝暮、四时

  太守醉 醉人:滁人游→→众宾欢

  以醉写乐

  醉情:与民同乐

  醉

  融情入景,借景抒情

  句式灵活,骈散相间

  我们醉

  韵律独特,回环往复 文美

  板书设计2

  ①引入:亭子环境:环滁皆山——琅琊——酿泉——有亭翼然(从远到近)

  亭的得名:作亭者——名之者——命名之意(名句)

  ②写景:朝暮之景——四时之景——乐亦无穷

  ③写游写宴: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

  ④写归: 太守归:众宾从—游人去—禽鸟乐

  三种乐:禽鸟——游人——太守

  结尾:道出姓名,揭开谜底

  3、重点难点内容处理方法

  文言文学习重在诵读和积累文言知识。诵读方面,教师先背诵的方式,激起学生比一比较量一番的欲望;积累文言知识方面,采用学案式学习。

  文章的主题以及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教学时采取讨论探究式。

  五、助读材料

  1、正音。

  林壑 hè 晦明 huì 伛偻 yǔ lǚ 山肴 yáo 野蔌 sù

  觥筹 gōng 林霏 fēi 暝 míng 洌 liè 弈 yì 阴翳 yì

  2、①移步换景,由远及近,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幅山水特写,可归纳为:

  群山环绕图 → 琅琊秀色图 → 酿泉流水图 → 溪亭展翅图。

  醉翁亭的环境/山-泉-亭(远—近,曲折有致,引人入胜)

  亭名由来。作亭者-命名者-命名之意(设下悬念)

  ②琅琊山间朝暮之景 日出-云归 (朝暮之景)

  四季之景 野花-树木-风霜-水石 (春 、夏、秋 、冬)山水之乐(风景图)

  ③人们游琅琊山的四个场面: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风俗图)

  ④归结全文,三种乐:禽鸟乐、游人乐、太守乐。点明主旨-----与民同乐。

  3、学生试读课文。

  朗读课文。朗读时要注意21个“也”语气不尽相同。“也”大致表达了以下几种语气:

  (1)陈述(用于描述景物)。如:环滁皆山也。 琅琊也。

  (2)肯定(用于介绍人名)。如:山之僧智仙也。 太守自谓也。

  (3)感叹(用于直抒胸臆)。如:在乎山水之间也。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判断(者--也)

  4、解词

  第1自然段。

  环滁皆山也:环滁,环绕着滁州城。皆,都是。

  林壑尤美:壑,山谷。尤,尤其,特别。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深秀,幽深秀丽。

  山行六七里:山行,沿山而行。

  峰回路转:回,曲折回环。转,盘旋弯转。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指亭四角飞檐翘起。临,靠近。

  名之者谁:名之者,给亭起名的人。

  太守自谓也:自谓,自称,太守用自己的别名(‘‘醉翁”)来命名。

  饮少辄醉:辄,就。

  故自号日醉翁也:自号,给自己起了个别号。

  醉翁之意不在酒:意,情趣。

  山水之乐:欣赏山水的乐趣。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得之心,领会在心里。寓之酒,寄托在饮酒上。

  第2自然段。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i若夫,文言里承接上文而引出另一层意思时常用,近乎“要说那一…”“像那……”的意思。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

  云归而岩穴暝:云归,云雾聚拢在山中。岩穴,山谷。瞑,昏暗。

  晦明变化者-:晦,昏暗不明。

  野芳发而幽香:野芳,野花。幽香,清淡的香气。

  佳木秀而繁阴:佳木,好的树木。秀,枝叶繁茂。繁,浓密的。

  风霜高洁:即风高霜洁,形容秋高气爽,霜色洁白。

  第3自然段。

  至于负者歌于途:至于,连词,多用于句子开头,承接上文,表示另提一事。负者,背负着东西的人。、

  伛偻提携:伛偻,弯腰驼背的样子,这里指老人。提携,拉着手行走,这里指被拉着手走路的小孩。

  泉香而酒洌:互文,即泉洌而酒香。洌,水清。

  山肴野蔌:山肴,野味。肴,荤菜。野蔌,野菜。蔌,菜蔬。

  杂然而前陈者:杂然,错杂。陈,摆放。

  宴酣之乐:酣,尽兴地喝酒。

  非丝非竹:丝、竹,指音乐。丝,弦乐器。竹,管乐器。

  射者中:射,投射,宴饮时以饮酒为赏罚的一种游戏。

  弈者胜:弈,下棋。

  觥筹交错:觥,用做的.酒杯。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交错,交互错杂。

  苍颜白发:苍颜,脸色苍老。

  颓然乎其间者: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第4自然段。

  已而夕阳在山:已而,过了一会儿,不久。

  树林阴翳: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翳,遮盖。

  鸣声上下:上下,树上树下。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乐其乐,乐他所乐的事,意思是自有他的乐趣。第一个“乐”字是动词,第二个“乐”字是名词。

  醒能述以文者:述,记述。以,用。文,文章。

  太守谓谁:谓,为,是。

  译句

  (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译:山势回环,山路曲折,看见一个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座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啊。

  (2)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要说那太阳出来而林间雾气散了,暮云四合而山谷洞穴昏暗了,这明暗交替变化的景象,就是山间的清晨和傍晚。

  (3)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译 一个面容苍老、满头白发的人,醉醺醺地坐在人群中间,这是太守喝醉了。

  (4)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译 游人只懂得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懂得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

  5、拓展延伸、体验反思

  封建社会,很多文人骚客面对自己的生活和遭遇,面对社会现实,或愤世嫉俗,退隐江湖,超然世外;或“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或进退皆忧,以天下为己任。如欧阳修,因支持范仲淹革新政治,屡遭嫉恨,被贬滁州,却能够寄情山水,与民同乐;范仲淹忧时伤世,倡导“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对以上几种人生态度你有何评价?你更欣赏哪种人生态度?欧阳修、范仲淹的生活态度对你有什么启发?

  6、附原文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7、背诵方法例谈——如何指导学生背《醉翁亭记》

  画图背诵法

  词语连缀法

  支点背诵法

  三个大的支点:朝暮——四时——乐亦无穷。如果再细化(词语连缀法):朝暮(日出……云归……晦明……朝暮……)四时(野芳……佳木……风霜……水落……)乐亦无穷(朝……暮……四时……乐亦无穷)

  第三段也可用支点背诵法。滁人游——太守宴——众宾欢——太守醉。四个支点可以支撑起整个段落。如果再细化:

  滁人游:负者……行者……前者……后者……伛偻……往来……滁人游也。

  太守宴:临溪……溪深……酿泉……泉香……山肴……杂然……太守宴也。

  众宾欢:宴酣……非丝……射者……弈者……觥筹……起坐……众宾欢也。

  太守醉:苍颜……颓然……太守醉也。

  第四段可分为两部分来背诵,前半部分为写景,后半部分为议论。前半部分用支点背诵法。后半部分用词语连缀背诵法。

  前半部分有两个点:太守归——游人去。

  如果再细化:太守归:夕阳……人影……太守……

  游人去:树林……鸣声……游人……

  后半部分词语连缀:

  禽鸟知……而不知……;

  人知……而不知……。

  醉能……醒能……者,太守也。

  太守……庐陵……。

  本文根据内容特点可主要采用以上三种背诵法:图画法、支点法、词语连缀法。但在背诵每个细节时还可采用其他多种方法辅之。如在背诵第二段时,还可兼用意境背诵法,让学生想象文章所描绘的意境,然后展示给学生意境图印证之。

  8、成语出处

  [水落石出]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比喻真相大白。语出《醉翁亭记》。苏轼在《后赤壁赋》中有“山高月小,水落石出”之句。

  [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语出《醉翁亭记》。

  [醉翁之意不在酒]醉翁的兴趣并不在于喝酒。形容人别有意图,言在此而意在彼。

【七年级上册语文《醉翁亭记》教案】相关文章:

七年级上册语文《繁星》教案09-02

七年级上册语文《春》教案04-09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11-23

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案08-24

七年级语文上册春教案08-22

七年级语文上册《社戏》教案05-20

七年级上册语文《散步》教案12-07

七年级语文上册复习教案10-22

七年级上册语文《杞人忧天》教案10-09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