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版二年级上《三个小板凳》教案

发布时间:2017-10-12  编辑:梁飞艺 手机版

  教材概述:

  《三个小板凳》是长春版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上册中的一篇课文,记叙了爱因斯坦小时候做小板凳的事,在叙述时,课文主要以人物对话为主,在人物对话中体现爱因斯坦强烈的自信心和做事坚忍不拔的精神。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本文的14个生字,认识部首“”和多音字“教”

  (2)继续学习运用多种方法识字,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

  2、过程与方法:

  尝试以课文文本为中心的初步的自主、合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读课文,初步感受爱因斯坦从小做事认真,肯花力气,不怕失败的精神。

  教学媒体:

  投影机、投影片、计算机

  课前准备:

  配合课文的录像片 、电脑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体会老师为什么改变了对爱因斯坦的看法。

  教学难点:

  感受到爱因斯坦做事肯花时间肯花力气的精神。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程序:

  (一)揭题

  1 、简介爱因斯坦的生平。

  2、读题,学习“凳”:你想问什么?(谁的小板凳?为什么有三个?)

  (二)学习生字新词

  1、自读课文,划出生字新词,自己分析理解。教师巡视。

  2、自主学习生字。

  3、小组合作学习:组长抽查每个同学认读生字、正音情况。

  4、全班交流自学生字情况: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的:形声字识字法,部件组合法,加、减偏旁法,字谜法等。

  5、用生字组词。

  6、检查巩固:开火车式读字词。

  (三)再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己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是课文的第几段告诉我们的?

  2、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3、指生读文,指导评价。

  (四)自读课文,独立思考问题:

  ⑴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爱因斯坦小时候是什么样的孩子?

  ⑵教室里为何会静悄悄的?

  ⑶老师开始认为爱因斯坦是个怎样的孩子?后来呢?

  ⑷你最想和爱因斯坦说些什么?结合具体的句子或段落讲一讲。

  (五)小组合作学习

  共同交流探讨:理解“糟糕”理解“强”,“它”指什么?“这两只”指什么?

  1、训练用"因为……所以……"说话。

  2、指导朗读爱因斯坦的话,体会爱因斯坦当时的心情。

  (体会爱因斯坦认真、努力、不怕失败、不怕嘲笑的品质。)

  (六)小结

  为什么我们不去研究爱因斯坦的伟大成就,而要学他小时候做的三只板凳呢?

  编一编,演一演,训练表达和想象的能力;

  (七)作业指导,完成作业。

  收集科学家小时候努力做好每一件事的故事。或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给爱因斯坦写封信。

  总结和反思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采用边读边思的方法来读文,再尝试采用讨论的形式来解决问题,在讨论中不急于求成,不以唯一的答案去衡量学生要求学生,而且在这一过程中多给学生一些鼓励与赞赏,这样调动了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