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录 注册

王纮语震无稽谈名人故事

时间:2018-09-10 名人故事 我要投稿

王纮语震无稽谈名人故事

  王纮,字师罗,太安耿那(今山西朔州市西北)人。他的父亲名叫王基,因自幼喜读史书,长大后智勇双全,受到朝廷的重用。先为义宁太守,后为南益、北豫二州刺史。王纮在父亲的影响下,也喜欢读书,而且刻苦勤奋。除读书外,他还喜欢骑马射箭。当时,有个太原人,名叫郭元贞,任扬州刺史,很有学问,与王基是知己好友。王纮十三岁那年的一天,随父亲王基去拜见郭元贞。郭元贞对王纮的聪慧好学早有所闻,今见其来十分高兴,立即将王纮拉到身边,很关心地问道:“我早就听说你博览群书,而且比别人理解得深刻,是这样吗?”

  王纮知道郭元贞是个大学问家,不敢班门弄斧,谨慎地答道:“小侄是爱读点书,但谈不上博学和深刻,只不过略知皮毛而已,还望郭伯伯多多教导。”

  郭元贞答道:“哈哈,好个王纮,初次见面就如此会说话,我倒要看看你的真本事呢!我来问你,近来都读了些什么书?”

  王纮答道:“读的《孝经》。”

  郭元贞问:“《孝经》里讲的`都是什么呀?”

  王纮说:“讲的是‘在上不骄,为下不乱’。意思是说,在上面做官的,不能骄横,要关心下属,爱护民众;而下面做平民百姓的,要服从治理,遵纪守法,不能犯上作乱。”

  郭元贞说:“解释得很好。不过,我已做了几年刺史,有没有听说我有骄横的名声呀?”

  王纮则答:“我从没有听说您有过骄横的名声。不过,君子都有自知之明,才会防患于未然,我希望郭伯伯还是留意点才好!”

  郭元贞听了王纮的回答,深感震惊,亲切地道:“孩子,你不但《孝经》读得好,解释得好,而且用得也好,使郭伯伯也受到了启发。今日,我要重重地赏你。”

  从此,王纮便成了郭元贞家中的常客,而且每来一次,都能在学识上得到指教,深感受益匪浅。

  王纮十五岁那年,父亲王基被任命为北豫州刺史。上任时,也把王纮带到北豫州。其时,侯景为河南道大行台,领兵十万,专制河南。北豫州属侯景所辖范围,王基上任后,常去行台府拜访。

  这一天,王基带着儿子王纮来到行台府,正赶上侯景闲暇无事,在与人探讨人们穿衣服前襟应是向左掩还是向右掩的无聊问题。王纮听了,感到十分可笑。当时,有一位名叫敬显俊的尚书,竟然还引经据典地与众人争论起来。只听他煞有介事地说:“孔子云:‘如果没有管仲,我们这些人不但要披散着头发,衣襟也要向左掩。’从这句话可以看出,衣襟向右掩才是对的。”

  王纮再也听不下去了,于是来到众人面前,毫无顾忌地慨然说道:“现在我们的国家,像龙一样正在腾飞,雄伟的步伐已经跨人中原地区。在这里,五帝所设置的礼仪和北方不一样,三皇(我国远古时期最早的三个帝王)所建立的制度也和北方不同。我们要在中原立足,就要千方百计地适应这些变化。现在有许多事等着我们去讨论,去研究,对于掩衣襟这种微不足道的事,我们哪有时间去讨论它的是与非呢?”

  一个热烈争论的场面,被王纮几句话一下镇住了,屋内顿时鸦雀无声。侯景听了,先是一愣,后又觉得王纮说的很有道理。他见王纮只是个十多岁的孩子,竟能说出这样的话来,很是喜欢他的胆量和才识。侯景哈哈大笑道:“好,说得有理。如今看来,我们的见识竟不如一个孩子啊!”王绒随父离开时,侯景还挑选了一匹好马和一张好弓赠送给他。

  王纮长大为官以后,不但清正廉洁,而且敢于直言进谏。北齐文宣帝高洋晚年,沉溺酒色,常误国事。王纮时为都督,常行劝谏。有一次,高洋饮酒大醉,王纥又行劝谏。高洋大怒,拿起刀来要杀王纮。刀已架在脖子上,王纥仍面不改色,慨然直谏。高洋终于感动,遂将刀掷地,叹道:“王师罗是杀不得的!”

  此后,高洋又将其封为骠骑大将军;北齐后主高纬于武平初年,又加封王纮开府仪同三司。

【王纮语震无稽谈名人故事】相关文章:

1.秦王嬴政名人故事

2.百变王祖蓝的名人故事

3.李泰宠冠诸王的名人故事

4.李时珍人称小药王的名人故事

5.高浟妙语讥师名人故事

6.大象当王

7.秦王嬴政灭六国之燕国、齐国的名人故事

8.老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