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发布时间:2017-11-14  编辑:沈舒文 手机版

  工作室以心理健康教育特色专长为基础,以工作室全体成员的智慧为依托,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专题研究。并在三年内完成《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及实施》课题研究并取得成果,撰写一批优质的教育科研文章。根据教委的要求,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调研。

  3、教学指导

  通过名师指导、示范课、研讨课、心理活动、心理沙龙、专题讲座、名师网页、论坛等渠道,充分发挥名师的示范与指导作用。

  4、总结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经验,推广优秀科研成果

  工作室既要总结名师个人的经验,也要积淀县内有影响的优秀教学经验资源,从而形成区域的心理健康教学特色;积极推广符合本区实际的优秀科研成果,有效指导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5、建档考核

  名师工作室建立所有成员的工作档案,名师主持人要负责对工作室内的成员进行年度考核,并作出综合鉴定,形成书面意见。

  五、名师工作室主持人职责:

  1、全面主持名师工作室的工作。

  2、确定本工作室研究发展方向,拟定名师工作室的工作目标,主持项目研究,完成研究报告等。

  3、根据工作室和所在学校(单位)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

  4、组织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及实践活动,高质量完成项目研究并取得成果;每年至少开设2次区级以上高水平研讨会或专题学术讲座,每周组织一次集中交流和学习。

  5、负责研修学员的考核,建立名师工作室和研修学员档案。

  6、总结和推广自身教育教学经验和名师工作室工作经验,传播新的、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法。

  六、研修学员职责

  1、参加名师工作室组织开展的项目研究活动。

  2、接受挂牌名师的指导、检查,定期报告工作。

  3、每年撰写学习计划。

  4、总结自身教育教学及经验,并形成书面报告。

  七、工作室的活动机制

  1、工作室开展活动的主要方式。

  (1)学习: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文件;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各类心理学知识,掌握一些心理咨询理论和技术等。

  (2)实践:要求工作室成员探索新课程背景下心理健康教育在各科教学中的整合与创新,不断实践、反思、总结、探索,形成自己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风格和特色。

  (3)研究:针对工作室成员的不同岗位和不同发展水平,采取以下方式开展研究活动:个别指导、案例分析、专题讲座、参与式研讨、相互观摩、展示交流,组织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活动。

  八、权利和义务

  主持人和研修学员间人格平等,相互尊重。工作室研修学员权利和义务如下:

  (1)权利。本工作室各位成员享有发言权、选择权、展示权,享有不定期向主持人请教、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培养、参与名师工作室组织的相关活动、每学年至少一次外出学习机会、经过允许使用主持人相关资源、自我提升发展等权利。

  (2)义务。工作室成员有维护工作室形象、为工作室建设出谋划策、服从主持人工作安排、积极参加活动、及时汇报工作等义务。

  九、工作室考核评价制度

  工作室主持人由“名师工作室”工作领导小组考核。工作室成员的考核由主持人负责。考核主要从活动参与出勤状况、培训任务完成情况、科研课题任务完成情况、作业布置的完成情况,专业技能提升情况,学校心理辅导工作开展情况,论文撰写发表及获奖等方面量化得分,考察是否达到培养目标。

  十、开展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的研究计划

  根据教委的要求,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和教育规划刚要,我们从心理健康名师工作室的角度计划进行以下两个方面的综合评价改革的研究。

  1、 学业负担状况

  根据要求对学生的学业负担进行评价方案的设计。我工作室对兼善中学初中各年级部分学生进行学业负担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对初中部分家长进行访谈,对部分任课教师进行访谈和座谈,并观察学生的课余生活态度和情绪状态。根据问卷和访谈结果进行分析,探讨学业负担的状况和原因并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

  2、 身心发展水平

  为了有效的推进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改革,结合本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的自身特征,准备在学生身心发展水平的评价体系上进行研究和尝试。根据《中小学教育质量综合评价指标框架》中要求,对身心发展水平的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五个方面进行评估,以学生发展为核心,建立科学多元的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具体计划如下:

  (1)评价要素

  义务教育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水平主要评价学生身体形态机能、健康生活方式、审美修养、情绪行为调控、人际沟通等5个方面的关键要素。

  (2)评价内容

  评价内容主要包括全面实施《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学生视力健康水平、学生艺术素养(含音乐、美术)、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等几个方面。

  (3)评价方式

  通过学校体能测试数据,对照《标准》检测。

  通过学生体检数据提供的学生视力数据检测。

  抽样测试学生艺术素养。

  利用心理测评软件,全面测试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并对照以往的心理健康档案进行发展性的评价。

  并对对测评成绩进行量化评分。

  十一、具体规划

  第一阶段:(2016年7月——2017年7月)组建命名、学习提高阶段。

  1、成立刘明玲工作室,确定名师工作室研修人员,

  2、工作室系列筹备工作。(工作室装饰、团队标志设计和呈现形式、人员的分工等)

  3、制定各类规划:a、名师工作室三年规划。b、工作室年度计划。c、研修成员的三年规划和年度计划。

  4、制定名师工作室工作条例和管理制度。

  5、工作室主持人在网上建立个人网页或工作室网页,为全区教师提供学习和交流的平台。

  6、建立“刘明玲工作室(心理健康教育)”博客,开通每位研修学员个人版面,并及时补充更新。

  7、确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方法及实施》课题,制定研究方案,具体开展研究活动,每学年开展一次课题阶段研究汇报,进行过程性评价和资料收集、整理。

  9、组织工作室人员学习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要求至少阅读5本各类心理健康教育理论学习读本,写读书笔记、写2篇读后感和一篇不少于2000字的反思性教育教学论文或教学总结。

  10、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学习。

  11、工作室撰写经验文章、教学论文等5篇以上,积极参与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评奖。至少有二篇发表于各类刊物。

  12、工作室开设2次区级以上大型心理展示活动、研讨课或专题学术讲座。

  13、工作室成员到农村或边远山区学校开展1次心理咨询活动和1次心理辅导公开课。

  14、设计学业负担和身心健康水平评价方案。

  第二阶段:(2017年7月—2016年7月)研究、培训、活动阶段。

  1、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开设公开课、专题讲座,指导研修学员做课题研究。

  2、深入开展课题研究,以课题研究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3、进行一次课题阶段性汇报活动,进行过程性评价和资料收集、整理。

  4、开展读书活动,举办“读书会”。工作室成员读教育理论,读文学经典丰厚自身的文化底蕴。

  5、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开展。研讨各个学校心理健康特色活动的具体开展方案。

  6、进行心理咨询技能的培训。通过讲座,实践和观摩,提高心理咨询的技能,掌握多种心理咨询技能。

  7、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1次个案研讨和送教下乡活动,进一步促进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

  8、组织工作室成员参加各类心理健康教育培训,鼓励学员积极参加国家心理咨询师等级考试。

  9、开展在线交流、研讨。名师工作室要利用网站、博客、QQ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在线研讨,在线解答教师工作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10、进行网上论坛,和全国各地的名师、专家零距离接触、近距离交流,分享别人的教科研成果。

  11、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每年度对工作室成员进行考核评价,每个成员每年度要提交汇报总结和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创新案例或视频案例。

  12、工作室成员在市级以上刊物至少发表论文2篇,工作室成员每学年开设区级以上公开课或教师培训讲座至少1次。

  13、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每月安排研修学员在“名师工作室”网站接受教师的访问和咨询,至少1个单位时间。

  14、根据评估方案,开展工作,具体实施方案的同时,不断完善评估方案。

  第三阶段:(2016年7月—2017年7月)总结评价、成果展示阶段。

  1、工作室成员整理撰写个人专业成长小记。

  2、撰写课题总结和工作室总结。

  3、工作室成员成果展示汇报、效果认定和成果推广活动。

  4、开展名师论坛活动。

  5、形成课题研究成果专集。

  6、出版主持人或学员专著。

  7、对身心健康水平评价的工作,进行资料汇总,形成调查报告,总结研究经验,并对评价工作的改革提出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更多相关文章:

1.语文名师工作室2016-2017学年工作计划

2.2016—2017学年学校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3.2016-2017学年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4.2016年下学期名师工作室工作计划

5.2016-2017年第一学期美术教学工作计划

6.2016-2017学年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


12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