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沿海职业院校教育状况考察报告

发布时间:2017-07-28  编辑:pinda 手机版

  指导思想:我市优化教育结构,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高中普及率达到80%以上;改善民生和解决“三农”问题;提升产业工人的整体素质,发展职业教育势在必行。我市发展职业教育以“xxxx”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全国、省、市职教会议精神,围绕我市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改善环境的基础上,经济总量实现翻番,产业结构实现升级,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人民生活明显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奋斗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深化职业教育改革和制度创新,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专业结构合理、技能特色鲜明、运行机制灵活、服务功能齐全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全面提升职业教育为我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未来:

  (一)企业办职教

  职业教育发展不足,是企业高技能人才严重匮乏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对人才的需求已发生了从数量型转向质量型,从普通劳动者转向具有专业知识和技术专长的高素质劳动者的重大变化。近年来我市就业市场出现的大学生就业难与企业招收技工难的现象,反映出我市人才培养结构调整的紧迫性,也反映出我市教育结构与经济结构不相适应的问题。企业办职教是职业教育的辅助方式,不失为一种好思路,不仅为职教改革和发展提供了新的空间;也给了企业一个报答多年来政府的支持和厚爱的机会;也给了企业一个回报社会,为政府减轻负担的机会;也对职教发展必须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相适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另外,企业的高技能人才非常多,长期的相关工作使得一些技术工人具备了高超的实践技能,再加上适当的理论知识,完全有能力作为学校的“双师型”骨干教师。而且这种特有人才是随着企业的不断延续而源源不断的。

  职业学校的学生不仅需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熟练的操作能力,使之上岗后不需要进行企业再培训。而企业办学在建立之初就为学生实习和工学结合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平台,也可以带动工业的发展。工学结合不仅能解决学生多实习场所不够的窘境,同时也为企业特殊时段的高峰生产解决了人力资源等问题。

  (二)政府办职教

  职业教育的发展和改革是关系我国教育发展与改革全局的重大战略问题,随着xx《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的召开,职业教育的发展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春天。xx,这样一个能源经济高度发达的地区,应该如何认清形势,把握机遇,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根据国家政策,每一个县市至少要有一所公办的像样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它包括职业学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的长、短期培训;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企业在职职工技能培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培训,学徒工培训和就业训练等。结合本市实际,首先政府投资把现有的职业中学办好,其次是抓紧制定本市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工作方案,在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资金投入、加快职业教育改革、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质量等方面,提出明确的要求,采取有力度、可操作的政策措施。要把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措施,纳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切实加强对全市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建立职业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会议,研究职业教育发展中的重大问题,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的困难和矛盾,推动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教育、劳动保障、人事、经济改革发展等有关职能部门,要在政府统一领导下,合理分工,密切配合,各司其职,各尽其责,进一步拓宽统筹的领域和空间,共同为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三)政府企业携手办职教

  树立新的办学理念,增强市场意识、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设置专业并设计人才培养方案。用新思路、新体制、新机制、新模式加快职业教育各项改革,加大市政府对职业教育的统筹力度,建立校企合作、定单式培养的运行机制,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导,多渠道筹措经费和公办共同发展体制。

  要将企业作为职业教育的合作伙伴。有一定规模的企业必须负责办好面向企业职工和后备职工的教育,政府要对企业办学与教育部门办学一视同仁,对自办职业教育的企业从税收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市政府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支持力度,逐步增加公共财政对职业教育的投入。要将职业教育招生等发展指标列为对市的考核目标,把任务完成情况与年度工作业绩考核和奖励结合起来。通过完善行政审批、落实投资优惠、改革招生、改进人事管理等鼓励政策,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兴办职业教育。

  现阶段教育结构调整的重点,应是扩大职业教育规模,使得教育能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协调一致。同时,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优化职业教育专业,提升职业教育水平。充分发挥职业教育在推动经济发展、促进就业、改善民生和解决“三农”问题等方面的特殊作用,发挥职业教育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产业优化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积极作用

123

最热文章榜Hot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