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

时间:2022-10-08 16:51:27 二年级 我要投稿

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

  我国古代有位政治家,军事家,天文家等,他就是——诸葛亮。

  诸葛亮,字孔明,号伏龙,因居住在卧龙岗,所以自称卧龙先生。他上知五百年,下知五百年,上知天文,下晓地理。诸葛亮手摇羽扇,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真是一表人才啊。

  诸葛亮妙计胜东吴,堂堂八阵图,一道出师表,可叹古今无。

  诸葛亮的自我介绍

  诸葛亮要想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就必须为自己找到一个可以施展其自身才华的政治平台。为了达到这一目标,诸葛亮对自己的人生进行了精心策划:通过一系列的自我炒作,成功地将自己推销给刘备集团。

  诸葛亮的自我炒作术分为三招:

  第一招:隐居襄阳卧龙岗。隐居的目的,至少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考虑的。一是做隐士是一条当官的捷径,隐者真正的目的是为了出仕,这自古以来就有许多成功的例子,诸葛亮是深谙此道的。唐代的卢用藏就借鉴了这种方法,走了一条“终南捷径”,也成功地做了官。二是做隐士可以“苟全性命于乱世”,诸葛亮后来给刘氏集团的继承人刘阿斗的《出师表》中,就明确地提到了这个目的,只是后一句“不求闻达于诸侯”,我们就千万不可相信的了,果真如此的话,刘氏集团的创始人刘备又从何得知呢?乱世之中,明哲保身,非大智大慧者不能为之,如陈宫之辈就显得草率了,结果就输掉了性命。诸葛亮教弟诸葛均一首歌中唱道:“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仕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很好听的一首歌,刘备当时就听痴了,成为诸葛超男的“粉丝”。第三个方面的考虑,襄阳地处荆襄一带,与刘备当时栖身之地新野不远,便于刘备的'“三顾茅庐”方案的实施。不然,如果隐居地太远太偏,纵使诸葛亮真有管乐之才,刘备也不能请他出山了,非不为也,力有未逮耳。

  当然,这第一步的核心问题,是隐的真正的意图是为了不隐,是为了出仕。这当然就先要给自己炒作出一个高人隐士的名号,给目标对象以非大贤不足以称为隐士的意念,为出仕铺就一条捷径。

  第二招:高人荐引法。按现时的说法,找名人做广告,做“托”。首先这出面的人,必须有份量,是高人。古时没有脸熟的名人效应,但还是有些如僧道中的高人的,这些人的推荐,就是实力的保证。这些高人,是真正的隐者,隐者中的第一流人物。水镜先生司马徽就是这样一个名人,徐福、庞统等都要求其推荐,诸葛亮不可能会不找他荐引的。这个人很会做托,对人的心理揣摩的本领超强。刘备马跃檀溪后,借宿于水镜先生庄园,水镜先生就向刘备很技巧地荐引了两个人,说:“伏龙、凤雏,两人得一,可安天下”,又不明白说破,故弄玄虚,吊了一次刘备的胃口,害得刘备逢人就问是否伏龙凤雏,及至徐福来见,还以为是其一呢。后来,徐福离开刘备后,水镜先生亲自上门,极力地称赞了诸葛亮一番,说到诸葛亮的才能,水镜先生说:“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也。”说得刘备目瞪口呆,心驰神往,更加坚定了请诸葛亮出山的决心。至于“元直走马荐诸葛”,是不是出于诸葛亮的策划,是很显而易见的,作为孔明密友,元直安得不荐?事实上,刘备三次去拜访诸葛亮,两次都没有见面,除了是诸葛亮的故意安排外,还有一点,我们是可以看出诸葛亮是精心策划了其“高人荐引法”的。刘备第二次往见诸葛亮时,问及诸葛亮的行踪,诸葛均说:有时驾小船游于江湖之中,有时访僧道于山岭之上,有时和朋友们在一起,有时在洞府里弹琴下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诸葛亮这诸般行为,都是在为炒作自己而已。

  第三招:精心策划的广告语。诸葛亮为炒作自己,精心设计了一些广告用语,归纳起来,有这样几种形式。一是散布儿谣,“八 九年间始欲衰,至十三年无孑遗。到头天命有所归,泥中蟠龙向天飞”。童谣的宣传作用是巨大的,历史上的很多大事发生之前,都会制作一些童谣来增加预言性,达到天命所归的蛊惑性。这首儿谣流传于荆襄一带,极有可能为诸葛亮的散布。二是宣扬道号,借别人之口,扬伏龙、凤雏道号,以龙凤喻其才,可能是诸葛亮、庞统的共同策划。弄得到处都在揣测伏龙、凤雏为何许人也。三是制作流行歌曲和作文章。诸葛亮曾作过几首歌,隆中一带的农夫人等都会唱:“苍天如圆盖,陆地如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容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诸葛均唱的那首歌,自然也是诸葛亮的杰作。可以想见,诸葛亮的“粉丝”还是很多的。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时,途中就经常听到这样的流行歌曲,印象是极为深刻的。诸葛亮好为《梁父吟》,很著名的,连诸葛亮的岳父黄承彦也很欣赏,在路上还边走边吟:“一夜北风寒,万里彤云厚;长空雪乱飘,改尽江山旧。仰面观太虚,疑是玉龙斗:纷纷鳞甲片,顷刻遍宇宙。骑驴过小桥,独叹梅花瘦。”确为上乘之作,难怪诸葛亮岳父欣赏的。至于在刘备苦等了几个时辰才醒的诸葛先生,吟了一首诗才起身:“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摆足了架子,方才扭扭捏捏地出山了。

  在这样的炒作高手面前,我们的刘董事长如何敢不求贤若渴,如何敢不“三顾茅庐”以求呢?在刘董事长拜献金帛礼物,高薪聘请之下,诸葛亮正式出山,被拜为军师,成为刘备集团的二号人物。

  诸葛亮终于实现了打入刘备集团的既定目标,成为三国历史舞台上叱咤风云的杰出人物。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这只是杜甫的叹息罢了,在诸葛亮而言,又有什么值得遗憾的呢?毕竟他成功地实施了其鼎足三分的政治抱负了。

  一个人要想有所作为,看来还是需要自己多作些炒作的,不然,理想抱负是很难实现的。我们从诸葛亮的身上,不也可以学一学吗?庞统就差多了,孙权集团不用,再用于刘备集团,也不过当了一个百里的小县官,如果不是张飞识才,也许就被埋没了。

  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

  《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来说诸葛亮舌战群儒的故事:赤壁之战的前奏,曹操集团的百万雄师资金雄厚,欲与孙权“会猎江东”。猎的是刘备,实意在江东。刘备是典型的创业家,刚刚得到诸葛亮,有了很好的团队,本应大有一番作为的。但是他弃新野,走樊城,败当阳,奔夏口,搞得无容身之地,连老婆都赔上了。要不是刘表的儿子刘琦收留他,还能暂时经营,否则恐怕早就宣布破产了。如今又被曹操集团穷追猛打,刚刚创业的小企业芨芨可危。

  曹操集团则破袁绍,收刘琮,据荆州,得襄阳,其势正旺,孰不可挡。

  东吴是一家典型的家族企业,历经三代已具较大规模,孙权是一个守业型企业家。如今东吴被曹操——一个收购合并的财技高手要敌意收购。孙氏父子兄弟公司的手头资本有限没有很大的谈判空间。而刘备唯一的出路就是和孙权合作对抗曹操的兼并。诸葛亮说:“曹操势大,急难抵敌,不如往投东吴孙权,以为应援。使南北相持,吾等于中取利,有何不可?”但是因为孙氏集团的员工们各怀私心,大敌当前个个自顾,完全没有把孙权的利益当作一回事。所以诸葛亮与鲁肃一道与孙权谈判。

  在孔明见孙权之前,鲁肃已经对孙权分析了形势,明确告诉孙权,如果你的公司被曹操吞并了的话,你以后就得给曹操打工,顶多是一个高级的打工仔而已,无甚作为。而你现在怎么说也是老板一个,有自己的生意。而一般管理人员就算到了曹操那里也能有一份像现在一样的工作,生活素质并没有改变。所以他们才对抗曹十分不积极。肃曰:“将军降操,欲安所归乎?位不过封侯,车不过一乘,骑不过一匹,从不过数人,岂得南面称孤哉!”这一番话深深打动了孙权。

  为了增加胜算,孙权也知道要和刘备合作。为了增加自己的谈判筹码,下诸葛亮的马威,孙权特地安排了孙氏集团的一班谈判人员和诸葛亮展开了一番交锋。诸葛亮舌战群儒由此拉开帷幕。一开始,“张昭、顾雍等一班文武二十余人,峨冠博带,整衣端坐”。在谈判的“势”上尽占上风。张昭有意难为诸葛亮,尽挖诸葛亮的痛脚,把诸葛亮数落得一文不值。张昭是孙权的头号顾问,如果不驳倒他,诸葛亮此番难达目的。

  但见孔明听罢,哑然而笑曰:“鹏飞万里,其志岂群鸟能识哉?”刘皇叔的万里志向焉是你张昭能明白了的?“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这一篇言语,说得张昭并无一言回答。顿时把整个谈判的“势”反转过来。然后诸葛亮逐一从刘备的资本(军备)上、把虞翻说的“不能对”;从有求于孙权而来的用意,把步骘说得“默然无语”;从君臣大义上把薛综说的“满面羞惭,不能对答”;从刘备个人的出身方面把陆绩说得“语塞”;从个人的学术宗派方面把严峻说得“低头丧气而不能对”;从学问上把程德枢说得“不能对”。众谈判对手“见孔明对答如流,尽皆失色”。

  诸葛亮一步一步的把“势”发挥得淋漓尽致,最终舌战群儒,大获全胜。后激得孙权誓不降曹,与刘备合作,在赤壁大败曹操。

【汉丞相武乡侯诸葛亮】相关文章:

聪明的狗丞相12-28

追思武侯08-26

我的侯老师02-09

我的侯老师06-18

给侯老师的信08-02

暮色的守侯06-23

守侯寂寞09-04

追思武侯08-26

诸葛亮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