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千古英魂——于谦

时间:2022-10-06 13:57:38 初二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千古英魂——于谦

山海关外浓烟滚滚,也先率领士气高涨的瓦刺军向北京城进发,在他看来明朝最精锐的军队都被他打败,城里面剩下的后备军就是待宰的羔羊。

北京城内人心惶惶,朝堂上大臣们纷纷上书迁都,此时一声怒吼响彻云霄:“建议迁都这,该杀。”发言者,兵部侍郎于谦。

三年前,有一个官员上京,随从让他带点东西,他笑道:“我没什么东西只有两袖清风。”

之后屡遭王振迫害,一直到国家危难之际才站出来。

军队惨败,皇帝被俘,京城空虚,人心惶惶,投降(逃跑)派。

真是一片亡国之象。

这一幕似乎似曾相识,不错,在三百二十三年前,曾发生过极其相似的情况。

靖康元年,盘踞北方的金兵对北宋发动进攻,太原、真定失守。十一月中旬,金军渡过黄河。宋钦宗惊慌失措,不知该怎么办,而大臣们全无战意,纷纷主张投降。

在这种情况下,十二月初二,宋钦宗正式向金投降。

如果对照一下,就会发现,相隔三百多年的两个朝代,境况竟然如此的相似,都是兵败不久,都是京城空虚,都是人心惶惶,都是投降逃跑言论甚嚣尘上。而且此时的大明境况更为不利,因为他们的皇帝已经落在了敌人的手上,投鼠忌器,欲打不能。

一个真真的英雄是会在真正需要他的时候出现。

此时,无论是京城的大臣还是老百姓和士兵,都已经有了对抗强敌的勇气和决心,他们开始相信,即将到来的这个敌人并非不可战胜,获得这场战争的胜利并非只是幻想。

这种信心和勇气来自于站在他们背后的那个人——于谦。

从一盘散沙到众志成城,于谦的威望达到了顶点,所有的人都相信,这位兵部尚书有能力带领他们击败任何敌人。

谦之所在,必胜!

也先到了,该来的还是来了。

就在一个月前,也先眼前的这座城池还是那样的不堪一击,那样的柔弱,经常还有外逃的百姓和士兵,但仅仅过了一个月,这里又恢复了帝都的气势,守城的士兵已经为也先的到来等待了很久,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很多东西,有仇恨,有兴奋,有焦虑,也有恐惧。

但并没有畏缩。

他们的眼神中透露的信息其实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

我们不会后退。

大战在即,于谦下达了最后1道命令

“大军开战之日,众将率军出城之后,立即关闭九门,有敢擅自放入城者立斩!”

听到这道命令,连石亨这些杀人不眨眼的武将也被震惊了,这就意味着但凡出城者,只能死战退敌,方有生路,如果不能取胜,必死无疑!

真的豁出去了!

北京保卫战开始,5战5捷,大获全胜

于谦保住了京城立有大功,但7年后却被小人陷害,去抄他的家。

抄家的官员万没料到,一个从一品的大官家里竟然如此穷困,他们不甘心,到处翻箱倒柜,希望能够找出于谦贪污的证据。

不久之后,他们终于发现于谦家中有一间房子门锁森严,无人进出,大为兴奋,认定这是藏匿财宝的地方,便打开了门。

房子里没有金银财宝,只陈设着两样东西——蟒袍和宝剑。这是朱祁钰为表彰于谦的功绩,特意赏赐给他的,于谦奉命收下,却把它们锁了起来,从未拿去示人以显荣耀。

抄家的人最终收敛了自己一贯嚣张的态度,安静地离开了于谦的家,因为他们眼见的一切都明白无疑地告诉了他们:这个被他们抄家的对象,是一个人品高尚的人,是一个了不起的人。

人们不会忘记,正是这个人在危难之际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保卫京城和大明的半壁江山,拯救了无数平民百姓的生命。

他从小满怀以身许国的志向,经历数十年的磨砺和考验,从一个孤灯下苦读的学子成长为国家的栋梁。

他身居高位,却清廉正直,在他几十年的官场生涯中没有贪过污、受过贿,虽然生活并不宽裕,却从未滥用手中的权力,在贫寒中始终坚持着自己的操守。

他不畏惧困难和风险,在国家最为危难之时挺身而出,承担天下兴亡。

他是光明磊落地走完自己一生的。

【千古英魂——于谦】相关文章:

初二的议论文:英魂长存09-07

红楼一梦千古痴06-28

关于谦让的六年级作文05-08

高二散文诗歌:千古豪情09-16

初二议论文:千古诸葛我评说09-19

一失足成千古恨作文(通用12篇)07-13

《千古一后》 小学五年级学生读后感0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