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京剧观后感

时间:2024-04-12 11:55:47 秀雯 六年级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京剧观后感(精选13篇)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观后感了。快来参考观后感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京剧观后感,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京剧观后感(精选13篇)

  京剧观后感 1

  京剧是在2000多年前开始发展成为一种艺术的。生、旦、净、丑各种人物的角色使男女老少看起来趣味盎然。

  这一次京剧表演使我印象颇为深刻的是《天女散花》与《沙家浜》。

  《天女散花》还没开始,我就开始兴奋起来,几乎每一根神经都活跃起来。天女散花,顾名思义,一定是一个美若天仙的青衣在花中飞舞着。

  表演开始了,一个身穿粉红衣裳的大姐姐从幕后款款走来。粉衣服上缀着几个小花球,粉色与蓝色的`小花球相衬相映。这位大姐姐舞动着一根长丝带。丝带飘动着,乍一看,哎呀,丝带不止一种颜色,有蓝、白、粉三种颜色有规律的排列着。丝带默契的配合着正在舞动的大姐姐,三种色彩的丝带绕着她的身体一圈一圈飞动着,仿佛置身于万花飘零之中。突然一圈圈舞动的丝带换了一种花式,变成了花型,每当丝带甩到她的正面,都会交叉一下再落地,仿佛是在告诉大家下面有个新的花式要进行,请大家拭目以待。大姐姐轻盈的步伐,伴着优美的音乐,获得了大家热烈的掌声。

  《沙家浜》选段中,我最喜欢沙奶奶,她的优点数不胜数。被她照顾过的士兵们称赞她:“沙奶奶缝洗浆补天天操心,每天三餐有虾有鱼,每天吃的很尽兴……”可沙奶奶认为每天有虾有鱼吃得好养伤,缝洗浆补是为人民、国家服务的,这是理所当然的。沙奶奶让士兵们把沙家浜当做自己的家。由此可见,沙奶奶很无私、用心的在为人民服务。

  这次京剧表演展现了美轮美奂的飘带舞,我们还从沙奶奶那里学到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体会到了我们国粹的精彩。我们以后要好好学习,弘扬民族文化。

  京剧观后感 2

  前几天我看了一部非常有名的京剧折子戏,叫做《拾玉镯》,它是京剧《法门寺》的一折。整个内容充满动感,丰富有趣。以花旦做工为主,虽然唱词不多,但是却十分的引人入胜。演员仅仅通过眼神,肢体的配合,表现出了小姑娘孙玉娇的丰富内心情感。我十分的喜爱这出戏。

  这折戏没有如《西厢记》一样轰轰烈烈的剧情,没有像《龙凤呈祥》一样极高的知名度,但是它因是京剧旬派的代表作而在戏迷票友中广为流传。剧中讲述了一个芳龄小姑娘在家里边做刺绣边在门口等山上进香还愿母亲,恰巧年轻男子付鹏打门口经过,便产生了爱慕之情。付鹏因礼数无法表达自己的心愿,只好在门口假意失落一只玉镯。小姑娘孙玉娇扭扭捏捏,三起三落才把玉镯拾起来。恰巧这些被刘媒婆看见了。刘媒婆便要去了孙玉娇的刺绣撮合成了二人的喜事。

  其实,我觉得这个剧情十分的简单可爱。最引人入胜的就是三拾玉镯。孙玉娇小心翼翼的打开门,看到付鹏已经离开,然后欠身先前观望,十分欣喜的发现地上有一个漂亮的玉镯。这时候,演员走小碎步倒退并双手做成圆形,告诉大家自己发现了这只镯子。兴冲冲地向前去捡,却又觉得十分不好意思。转转眼珠想了一个计策,神不自知鬼不觉的把这只玉镯拾起。孙玉娇一会儿兴奋先前跑, 一会儿佯装淡定,手绢一甩,指着玉镯虽然心情急切但又一板一眼。最后自己羞答答的笑起来。我看到这里忍俊不禁还为那个小姑娘着急,她怎么还是不捡起来啊。演员翻起手腕,兰花指遮挡脸颊然后再一次像前欲拾玉镯,还是因为怕丢脸而向后退缩。只见她手指自己的脸颊,向我们表达她自己真是不害臊。本想关门再也不见玉镯,但是最后还是因为舍不得而回头。她两只手搓着自己的身体,着急,羞涩,好奇等等复杂的情绪,被演员极其到位的表达出来。京剧不愧是艺术的瑰宝,能够用手眼身步表达出如此丰富的情感!我被深深的吸引了。最后,小姑娘前前后后的看着,最后装作喊自己的母亲,用手绢盖住镯子。她扭捏的捂着双颊,一步一挪,合着欢快清脆的琴音,终于把玉镯拾了起来。孙玉娇三拾玉镯,月老巧引红线,成就了美满的姻缘。

  拾玉镯蕴含了多种京剧的艺术表演特征。特别能够在这里体现的`就是虚拟性。在剧情的开始,孙玉娇打开大门,先是推门后是用手拉门闩,最后是两只手一起开门,同时身体向后倾。脚下的圆场,花旦挑逗的眼神与形象的动作相互配合。虽然舞台上没有任何一个可以表示门的道具,但是却真的是像演员拉动了一个活生生的门。还有后面孙玉娇轰赶公鸡,发现少了一只出门捉鸡的场面,演员小心翼翼的两臂展开,简直是活灵活现。我充分感受到了京剧那一桌一椅一世界的独特魅力。

  曲终幕落,观众们久久不愿意离开。为京剧演员的精彩演技而连连叫好。真的,京剧没有十分华丽的背景,没有大型交响乐的衬托,没有发达的科技支持,只有演员们在舞台上精彩绝伦的表演,跌宕起伏,美不胜收。每次看完戏,我都一种灵魂被洗刷了的感觉,没有喧闹与浮华,留下的是传统的经典,价值非常。

  京剧观后感 3

  京剧是我国的艺术之粹,它从乾隆年间就开始流传了,他的行当很全面,表演成熟,气势宏美。

  今天,我们去上中观看了由上海京剧院的叔叔阿姨们带来的表演,真可谓是精彩绝伦阿!

  主持人非常风趣,在他的一段幽默的介绍后,各个节目开始了。我们看了《挑滑车》,《拾玉镯》,《四杰村》,还有《火凤凰》尤其是是最后的.《火凤凰》,这是我最为欣赏的,几位大姐姐轻盈活泼的身姿,还有丰富的肢体语言,讲述了几个白鹭为了保护自己的家园而与雕奋力拼搏,最后几只雕在攻击白鹭时把手中的武器向她扔去,但白鹭仍是准确无误地接住了每个武器,并攻击了回去,这也让我们看到了演员功底之深厚,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

  我们去看京剧也收获到许多的知识,了解到京剧的角色可分为:生,旦,净,丑。各个角色都有一位京剧家来扮演,他们每人还唱了一段,最让我大开眼界的是那位耿露大姐姐,她模仿声音的本领让我不由得敬佩。当然各个形象也十分的鲜明,栩栩如生。

  通过今天观看京剧,我收获到了许多,我了解到了国粹的由来,还有深刻的回忆。

  京剧观后感 4

  《西厢记》歌颂了以爱情为基础的结合,否定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书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和权势为条件的择偶标准的违忤。莺莺和张生始终追求真挚的感情。他们最初是彼此对才貌的倾心,经过联吟、寺警、听琴、赖婚、逼

  试等一系列事件,他们的`感情内容也随之更加丰富,这里占主导的正是一种真挚的心灵上的相契合的感情。

  其次,莺莺和张生实际上已把爱情置于功名利禄之上。张生为莺莺而“滞留蒲东”,不去赶考;为了爱情,他几次险些丢了性命,直至被迫进京应试,得中之后,他也还是“梦魂儿不离了蒲东路”。莺莺在长亭送别时叮嘱张生“此一行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她并不看重功名,认为“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即使张生高中的消息传来,她也不以为喜而反添症候。《西厢记》虽然也是以功成名就和有情人终成眷属作为团圆结局,但全剧贯穿了重爱情、轻功名的思想,显示出王实甫思想的进步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曹雪芹在《红楼梦》中,通过林黛玉的口,称赞它“曲词警人,余香满口”。据说唐朝晚期,大诗人元稹,出生在河内县清化镇的赵后村,赵后村的邻村是崔庄村,崔庄里有一女崔小迎,两人从小一起玩耍,青梅竹马,两小无猜。元稹八岁时父亲逝世,小迎一家更把他当亲人看待。小迎十岁那年,父亲去烟粉作坊做工,举家搬迁。于是便跟随小迎的父亲一起前往。两人经常在斑竹林里逗耍,过家家,拜天地,称公道婆,并在沁园内结识了很多文人过客,如著名的文学家令狐楚,韩愈,白居易,李绛等。受其熏陶,学习诗文,15岁就以明两经擢第。小迎也长得如出水芙蓉,美丽超群,两人私定终生。

  元贞十七年春,元稹赴考从政,后深受当时太子少保韦夏卿赏识,权势之下与韦夏卿之女韦丛婚配。从此一生再也未见小迎一面,其妻早逝后,曾多次回家寻找,却杳无音讯。小迎的聪慧美丽,清纯质朴的音容笑貌,缠绕了他一生的梦魂,于是写《会真记》以表衷情,文中将自己化做张生,把小迎化为莺莺。“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是元稹把对小迎的感情升华到了最高点。

  《会真记》传到了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将故事改编成剧本《西厢记》,张生与莺莺的爱情一直传唱至今,为了纪念元稹与小迎的爱情故事,当地人以青梅竹马之意,将这片斑竹林叫做竹马林,同时也给“西厢记”保留了一块故事的原形地。

  京剧观后感 5

  今天,吃过早饭,姥爷打开电视搜台,无意中看到中央11有《七品芝麻官》,姥爷说这戏很好看,于是,我看了一场以前从来没有看过的戏曲。

  豫剧是深受观众喜爱的剧种,豫剧里的帝王将相,文人雅士,都说河南乡土话,听起来特别亲切好听。

  “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七品知县唐成的两句开场台词把我吸引住了,这个小芝麻官长得很丑,可他丑的'可爱,幽默风趣,一举一动都能把人逗得捧腹大笑,一口地道的河南话说的有滋有味,这戏是越看越有意思。

  《七品芝麻官》讲述了七品知县唐成,机智大胆,法办权高势大的诰命夫人的故事。在审案当中,遭到这个诰命夫人的辱骂,阻力很大,但唐成义正辞严不怕权贵,把诰命夫人审的哑口无言,成功的将他押到京城,为百姓伸张正义,受到老百姓的称赞。

  看了这出戏,我有很多感受,戏曲不但给我们带来欢乐,也教育我们做人要做有正义感的好人,当官要当为民做主的好官。通过这次看戏,我对戏曲有了了解,也更喜欢上了戏曲。

  京剧观后感 6

  京剧是中国传统戏曲艺术中的瑰宝,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我国戏曲中,京剧被誉为“华夏魂”之一,它通过优美的唱腔、婉转的唱词、炯炯有神的眼神和独具特色的表演形式,向世人展示了华夏民族深厚的艺术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在这个优秀的戏曲艺术形式中,我最喜欢的剧目之一就是《野猪林》。

  《野猪林》是京剧中的经典之作,是一部既悲壮又激昂的戏剧。剧情围绕着明末辽东抗清的故事展开,主要讲述了抗清英雄岳飞率领抗清武装与清军激战的故事。这部剧集结了京剧艺术的精华,通过富有表现力的唱腔和精湛的舞台表演,将抗清英雄的豪情壮志和民族精神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

  观看《野猪林》这一经典剧目,我深受其艺术魅力的感染。首先,对于这部戏曲作品,我最为欣赏的就是剧中的唱腔。京剧唱腔独特而独特,它是用西皮腔和曲腔相结合的唱腔形式,通过变调技巧和音高的起承转合,使观众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剧中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尤其是在《野猪林》中,一些唱腔高亢激昂,表现了抗清英雄的坚定意志和英勇无畏;而一些唱腔则婉转柔和,表达了湖山情怀和壮志凌云。这些富有感染力的唱腔使人身临其境,仿佛与剧中人物一同经历了战争的艰辛与生死的博弈。

  其次,京剧的表演形式非常独特。京剧表演除了唱腔外,还包括行当、动作、化妆和戏剧化的舞台表演。在《野猪林》中,演员们用精湛的表演技巧,展现了戏剧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情感变化。不仅通过精准的姿势和动作,表现出岳飞英勇顽强的形象,还通过精妙的面部表情,准确地传达了角色的'内心情感。演员们的表演不仅具有技巧性和艺术性,更是背后对角色深入理解和情感共鸣的体现。

  剧中的舞台布景和道具设计也是《野猪林》的亮点之一。舞台设计精美细腻,能够通过简约的装置创造出逼真的场景和气氛。特别是剧中的战争场景,通过巧妙的灯光和音响效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炮火连天的战场中,体验到剧中人物昂扬的斗志和无畏的勇气。而舞台上的道具设计也是精心雕琢,栩栩如生,且与剧情相得益彰。通过这些细腻的布景和道具设计,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剧中所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总之,《野猪林》这部京剧经典作品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价值。它不仅展示了京剧这一古老艺术形式的精华,还让观众深入感受到了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和民族自尊心的升华。作为一位观众,我深受这部京剧的感染,也从中得到了许多启发。这不仅是对我个人审美品味的提升,更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我相信,在今后的日子里,京剧这一传统艺术形式将继续在人们的心中熠熠生辉,让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京剧观后感 7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它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可以说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是我国古典戏剧的现实主义杰作,对后来以爱情为题材的小说、戏剧创作影响很大。

  《西厢记》的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今保定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作品里描写的崔莺莺和张生的爱情故事。简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而作品的艺术风格,尤其是它那璀灿优美的语言艺术,更令历代各阶层人土,包括自视甚高的历代文人墨客都为之扼腕赞叹不已。正是由于这部作品的出现,作者王实甫当之无愧地成为我国古代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这位来自社会平民阶层的人士与当时另一位戏曲大师关汉卿齐名,其作品全面地继承了宋词精美的语言艺术,又吸收了元代民间生动活泼的口头语言,并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创造了文采璀灿的元曲词汇,成为我国戏曲史上所谓“文采派”的最杰出的代表。明朝初年著名戏曲评论家朱权在《太和正音谱》中称《西厢记》:“如花间美人,铺叙委婉,深得骚人之趣。极有佳句,若玉环之浴华清,绿珠之采莲洛浦。”本文拟就《西厢记》里所体现出来的这种语言艺术,试为论述二三,管窥之见,浅陋在所难免。

  京剧观后感 8

  11月1日下午,我们学校组织了六年级全部师生感受了一场别出心裁的视觉盛宴,听觉洗礼——京剧表演。

  正式演出之前,一位“老生”扮演者向我们介绍了京剧的起源,发展,行当,腔调等,使我们对京剧有了初步的了解。在讲述期间,一位旦角演员穿插了一些京剧演出中的经典步伐和简单的腔调,同学们亲身体会到了京剧的乐趣。

  表演怎么还不开始?同学们都有些急不可耐了。这时,一阵急促的敲锣打鼓声使在场三百多名观众激动起来。一声气壮山河的“嗬!”随着一个矫健的侧空翻牢牢地吸引了人们的视线。京剧《三岔口》开始了。《三岔口》虽短,但它的精华便体现在其之“虚拟”。两位演员在只有一张红桌,两把大刀,灯火通明的`舞台上,却能生动地表现出摸黑打斗的感觉,其难度可想而知。但是,整场演出我们却感觉不到任何的异样之处,这是因为京剧源于生活,加上了艺术化的夸张之后,化实为虚,借用一名言:“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同时,《三岔口》配有锣鼓声乐,演出中气氛紧张,增强了开打时的紧张和激烈,紧紧地吸引着我们的目光,随着锣鼓节奏融合于剧情中。

  《三岔口》结束了,同学们意犹未尽。紧接着,第二场《卖水》又开始了。整体来说,京剧《卖水》节奏慢了许多,欢快活泼的表演达到了极致,以丫鬟梅英为主角,着重表现了她的心地善良、聪明伶俐。特别是在“表花”时载歌载舞,眼神灵动,配合扇子、手绢的表演,活灵活现地展现出天真可爱的小丫鬟形象。

  演出结束了,梅英那如黄鹂般的嗓音仍萦绕在我耳边。京剧,我爱你!

  京剧观后感 9

  京剧是中国文化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它不仅为世界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贡献,而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看来,京剧的魅力在于它所蕴含的深厚文化内涵和唯美艺术风格,让人不仅享受到了艺术的审美,也领略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此次观赏的经典京剧《霸王别姬》,在演员的'精湛表演下,让我深深感受到了京剧的艺术魅力。整场演出充满了浓郁的史诗感,演员们高亢悠扬的唱腔、铮铮有力的打击乐、精彩绝伦的舞蹈表演,将京剧的精髓展现得淋漓尽致。特别是在“别离”这一场景中,飞扬跋扈的霸王项羽和舍生取义的虞姬,令人沉浸在情感的海洋中,再也无法自拔。鲜明的人物形象、情节紧凑有致、艺术手法自然流畅,这些都是京剧绝妙的艺术魅力。

  观看京剧也是一种文化体验,它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光大,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文化底蕴。在京剧中,我们可以深刻体验到中国文化中的尊重传统、强调人情味、心灵深处的感性体验等特点。这些不仅是中国文化的特色,也是中国社会的特点。可以说,观看京剧,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享受,更是一次文化的品味。

  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也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通过观赏经典京剧,我们可以深刻地感受到京剧的艺术魅力和文化内涵,也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文化和社会特点。京剧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更是展示中华民族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觉的重要载体,应该得到广泛的传承和发扬。

  京剧观后感 10

  前朝崔相国死了,夫人郑氏携小女崔莺莺,送丈夫灵柩回河北安平安葬,途中因故受阻,暂住河中府普救寺。这崔莺莺年方十九岁,针织女红,书算,无

  所不能。她父亲在世时,就已将她许配给郑氏的侄儿郑尚书之长子郑恒。

  小姐与红娘到殿外玩耍,碰巧遇到书生张生。张生本是西洛人,是礼部尚书之子,父母双亡,家境贫寒。他只身一人赴京城赶考,路过此地,忽然想起他的八拜之交杜确就在蒲关,于是住了下来。听状元店里的小二哥说,这里有座普救寺,是则天皇后香火院,景致很美,三教九流,过者无不瞻仰。

  这张生见到莺莺容貌俊俏,赞叹道:“十年不识君王面,始信婵娟解误人。”为能多见上几面,便与寺中方丈借宿,他便住进西厢房。

  一日,崔老夫人为亡夫做道场,这崔老夫人治家很严,道场内外没有一个男子出入,张生硬着头皮溜进去。这时斋供道场都完备好了,该夫人和小姐进香了,以报答父亲的养育之恩。张生想:“小姐是一女子,尚有报父母之心;小生湖海飘零数年,自父母下世之后,并不曾有一陌纸钱相报。”

  张生从和尚那知道莺莺小姐每夜都到花园内烧香。夜深人静,月朗风清,僧众都睡着了,张生来到后花园内,偷看小姐烧香。随即吟诗一首:“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魄,不见月中人?”莺莺也随即和了一首:“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张生夜夜苦读,感动了小姐崔莺莺,她对张生即生爱慕之情。

  叛将孙飞虎听说崔莺莺有“倾国倾城之容,西子太真之颜”。便率领五千人马,将普救寺层层围住,限老夫人三日之内交出莺莺做他的“压寨夫人”,大家束手无策。这崔莺莺倒是位刚烈女子,她宁可死了,也不愿被那贼人抢了去。危急之中夫人声言:“不管是什么人,只要能杀退贼军,扫荡妖氛,就将小姐许配给他。”张生的八拜之交杜确,乃武状元,任征西大元帅,统领十万大军,镇守蒲关。张生先用缓兵之计,稳住孙飞虎,然后写了一封书信给杜确,让他派兵前来,打退孙飞虎。惠明和尚下山去送信,三日后,杜确的救兵到了,打退孙飞虎。

  崔老夫人在酬谢席上以莺莺已许配郑恒为由,让张生与崔莺莺结拜为兄妹,并厚赠金帛,让张生另择佳偶,这使张生和莺莺都很痛苦。看到这些,丫鬟红娘安排他们相会。夜晚张生弹琴向莺莺表白自己的.相思之苦,莺莺也向张生倾吐爱慕之情。

  自那日听琴之后,多日不见莺莺,张生害了相思病,趁红娘探病之机,托她捎信给莺莺,莺莺回信约张生月下相会。夜晚,小姐莺莺在后花园弹琴,张生听到琴声,攀上墙头一看,是莺莺在弹琴。急欲与小姐相见,便翻墙而入,莺莺见他翻墙而入,反怪他行为下流,发警再不见他,致使张生病情愈发严重。莺莺借探病为名,到张生房中与他幽会。

  老夫人看莺莺这些日子神情恍惚,言语不清,行为古怪,便怀疑他与张生有越轨行为。于是叫来红娘逼问,红娘无奈,只得如实说来。红娘向老夫人替小姐和张生求情,并说这不是张生、小姐和红娘的罪过,而是老夫人的过错,老夫人不该言而不信,让张生与小姐兄妹相称。

  老夫人无奈,告诉张生如果想娶莺莺小姐,必须进京赶考取得功名方可。莺莺小姐在十里长亭摆下筵席为张生送行,她再三叮嘱张生休要“停妻再娶妻”,休要“一春鱼雁无消息”。长亭送别后,张生行至草桥店,梦中与莺莺相会,醒来不胜惆怅。

  张生考得状元,写信向莺莺报喜。这时郑恒又一次来到普救寺,捏造谎言说张生已被卫尚书招为东床佳婿。于是崔夫人再次将小姐许给郑恒,并决定择吉日完婚。恰巧成亲之日,张生以河中府尹的身份归来,征西大元帅杜确也来祝贺。真相大白,郑恒羞愧难言,含恨自尽,张生与莺莺终成眷属。

  京剧观后感 11

  《白蛇传》作为家喻户晓的故事,曾被改编成多个版本,除了大家熟悉的电影、电视剧外,几乎所有剧种都对《白蛇传》进行过改编,包括木偶戏、皮影戏等,京剧版则是最具特色的,融合了文武开打,唱做并重,非常受观众的喜爱。

  非常有幸能在北京长安大戏院看了由北京京剧院青年演员展演的京剧《白蛇传》,演员们精湛的演技丝毫不输前辈,大有江山代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的趋势,演员不仅有高颜值的外在条件,更有超强的内在功底,扎扎实实稳扎稳打,在舞台上游刃有余,刚柔并济,把角色塑造的十分鲜活有灵气。

  其中,我非常欣赏小青的扮演者张淼,从头到尾表演细致而有变化,将小青的灵动和情绪波动大表现得淋漓精致,扎实的功底在水斗中表现得出场出色,观众反响热烈。

  演出两个半小时,演员丝毫没有展现出疲态,时刻保持状态,全身心的.投入,让角色成了有血有肉的生命,非常受教。

  演出结束后到了后台无意中听到了演员们的谈话,表演中的不足之处,需要改进之处进行讨论,自我反思,平常心又虚心倾听他人意见,令我心生敬畏。

  唱词中“最爱西湖三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雨过天晴湖山如洗,春风暖暖拂罗衣”,“释门中积善根功德无量,对众生应同怀慈心柔肠。可怜我七月胎就要生养,恳求你发慈悲还我许郎”等。句句经典,句句动人,就连外国友人都忍不住叫好。

  京剧版的《白蛇传》唱词流畅优美,戏中还有对双剑、走旋子、大开打等戏曲特技,让人看得眼花缭乱,不仅让观众在观看的过程中体会传统神话故事所带来的感动,也让大家对京剧的技艺有了更加了解。

  京剧观后感 12

  在本周三,学校请了校外的京剧团来演出,带来了三出折子戏,分别是武旦戏《扈三娘》、花旦戏《拾玉镯》、武生戏《孙悟空斗罗汉》。

  第一出戏是武旦《扈三娘》,表演的是扈三娘与宋江打斗的场面。在演员上场后,台下的小观众们都情不自禁的赞叹,“哇,穿的太漂亮了!”一条花枪耍的是枪缨乱抖带着风,台下的小观众们不时拍手叫好,看着表演老师扎实的基本功底,让我想起了我们平时京剧社团的训练中,老师带我们一丝不苟走台步、跑圆场、练唱腔、学动作,虽然有时候会有同学一句唱腔怎么也学不会,但是老师依然努力,专心的教他,直到他学会为止,也更加理解了京剧演员的不易,让我对台上的老师更加钦佩。

  第二出戏时是花旦戏《拾玉镯》,演员通过开门、缝布、拾镯子等动作,刻画出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小姑娘的'角色。

  第三出戏是武生戏《孙悟空斗罗汉》,讲了孙悟空与众罗汉打斗的场景,演员老师把一条金箍棒耍的虎虎生风,让我十分倾佩。

  京剧是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去学习他保护他,让更多的人去了解他喜欢他。

  京剧观后感 13

  以前我看京剧总是觉得枯燥乏味,而这一次看京剧表演后,我才知道京剧是怎样的有趣。京剧还是中国的国粹,东方的歌剧。

  京剧开始了,我看到的是一些猴子们他们活蹦乱跳的,一会儿侧翻,一会儿倒翻,很神气!“猪八戒”是主持人,在他给我们讲知识的时候,猴子们来玩“猪八戒”,“猪八戒”只好把他们赶走了。随后“猪八戒”又向我们介绍了生。旦。净。末丑。生有小生。老生。武生,旦有花旦。青衣。刀马旦。老旦。丑有文丑。武丑。四大名旦其中有“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四大须生有“马连良。潭富英。杨宝森。奚啸伯”。下面我们看到的是两个京剧,第一个是红灯记主要写了老旦和花旦。第二个是三岔口,讲的是武丑和文丑在一个黑屋子里打斗。俗话说的.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这说明了剧院的人们十分辛苦,由此我知道了做任何事都要付出代价。

  看完这次京剧后,我的感想是:“我们的京剧是多么的好看呀!让我们的国粹发扬光大吧!”

【京剧观后感】相关文章:

京剧07-07

看京剧05-19

京剧的魅力07-03

我眼中的京剧06-22

观《京剧》后感09-22

看京剧过国庆07-09

当京剧碰到了摇滚作文800字06-27

京剧的魅力作文(通用31篇)04-12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水蛙记》观后感07-06

爱国电影观后感作文:《水蛙记》观后感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