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考满分作文

时间:2022-07-10 08:28:31 中考 我要投稿

【精选】中考满分作文汇编五篇

  在平平淡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会接触过作文吧,作文根据体裁的不同可以分为记叙文、说明文、应用文、议论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满分作文7篇,欢迎大家分享。

【精选】中考满分作文汇编五篇

中考满分作文 篇1

  “人生路上甜苦与喜忧,愿与你分担所有,难免曾经跌倒和等候……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 一首激昂的歌曲打断了我的沉思,把记忆划成了一幕又一幕…… 一岁时:在一个宽敞的院子里,一对青年夫妇在耐心地教孩子走路。孩子一次次跌倒,听见的是哇哇的哭声;慢慢地,孩子学会了如何走到爸爸妈妈的身边,学会了迈步走路。那个孩子便是我。

  五岁时:早上,父母叫孩子起床、吃饭上学。孩子拿着书包迟迟不肯走,因为她怕到学校后会受欺负。妈妈耐心地鼓励她去。放学后,孩子哭着回家向父母哭诉,父母教导她要学会适应。那个孩子便是我。

  十岁时:天灰蒙蒙,小女孩拿着一张卷子,一脸忧愁,站在门口,轻轻地敲响了门。开门的是女孩的母亲。女孩把试卷给母亲看,低着头。母亲看了不及格的试卷并没有生气,只是语重心长地开导教育她。之后,女孩不再忧愁,更加努力了。那个女孩便是我。

  十五岁时:一节体育课,教师教跳鞍马。大家都跳得极其轻松,轮到最后一位胖女生跳了,一纵身没有跳过,而且鞍马也断了一条腿,招来了一群人的讥笑,女生无地自容。老师开导她别灰心,只要掌握要领,坚持练下去,一定会成功。女生明白了,更加刻苦地训练……又一节体育课,同样是跳马鞍,女孩轻松地跳过了,引来了大家敬佩的目光与赞叹。那个女生便是我。

  十六岁时……十七岁时…… 二十岁时…… 岁月在流逝,年龄在增长。我们一路伴着无数的磨难与挫折,在人生的路上行走,不知洒下了多少汗水,又这样收获了多少果实,留下了多少的辉煌…… “阳光总在风雨后……”歌声又在我的耳边响起。望望窗外,小鸟欢叫,树儿摇曳,小草含笑…… 满分点解密: 这篇作文看着新鲜,读着轻松,品着味甘,得益于以下三“美”。

  1.生趣盎然之美。本文选取的是极平常亲切的生活素材,可以说我们每个同学都会经历相同或相似的事件,但这些小事件,经小作者的巧笔串连,就变成一串闪光的珍珠链。作者按年龄段撷取闪光的珍珠,而串起这条珍珠链的彩线就是“磨炼”这个主题。2.构思巧妙之美。小作者根据自己的选材,采取档案形式来记录从小到大的一次次磨炼,使各段内容排列有序。

  3.首尾呼应,并且皆与作文题目相对应,这也是作文亮点之一。

中考满分作文 篇2

  乐趣是寻找,是探索,是发现。

  —题记

  “明天带你去外婆家。”“我不要!” 我声嘶力竭地反抗道。外婆家在偏僻的乡下,她家田里种了各种各样的蔬菜,总是吸引着各种各样的虫子。特别是夏季,一出门就会被叮得浑身是包。所以每次在外婆家,电视就是无聊时的消遣。

  最终,争不过母亲,我们还是踏上了回乡的旅程。

  一到外婆家,我就径直走向房间,抱着遥控器胡乱地调着频道。“宝宝啊。”外婆轻声唤我。“嗯?”我虽然不耐烦,但还是堆满笑容。

  “过来,我看看,”外婆的眼睛眯成一座桥,“又长高了。”外婆总是乐呵呵的,“这么好的天气躲在房间里干吗?”

  外面都是蚊子,不想出去。”我毫无乐趣地嘟起嘴。这时,外婆又乐呵呵地替我抹上花露水:“走,外婆带你去田里。”我跟在外婆身后,缓缓地迈着步子,菜田依然是一望无垠。我低头一看,地上爬满了硕大的草莓,一个个红彤彤的。

  “外婆!好大的草莓!”我兴奋地叫起来。外婆为我摘了一颗,用手绢擦了又擦,递到我嘴边。“快尝尝,可甜了。”菜田里还是有很多虫,只是,这次我独独发现了鲜艳美丽的蝴蝶、翩翩起舞的蜜蜂、清秀俊美的蜻蜓…… 我从田地的这头跑到那头,再兴冲冲地跑回来。原来外婆家的菜田也有乐趣,让我流连忘返,乐此不疲。

  累了,就躺在大树下,看着大团大团白得像棉花的云,用外婆的大草帽盖住脸,大口地呼吸着在城里难有的新鲜空气。

  经历了这些,我深深地感受和领悟到——其实很多时候,乐趣就在我们身边,只是需要我们用心去寻找,去探索,去发现,就像外婆家的菜田也有乐趣一样。

中考满分作文 篇3

  人生百年,没有人能够一帆风顺,命运总是在我们的道路上设下障碍,让我们去经历种种苦难。再回首,我们会发现走过的路是神圣的,苦难竟是人生中的一笔财富,闪耀着金色的光芒。

  苦难是财富,它激励着人前进。孟子曾说,“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不错的,人要有所成,必先经历苦难。司马迁遭受宫刑却著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苦难,定是立下汗马功劳。或许,若不是此等苦难,司马迁只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史官罢了。人都是有惰性的,而安逸的生活则如缠绵的流水,会渐渐磨淡人的大志,而苦难则是刺骨的冰水,使人保持头脑清醒,心灵明知方能成就大业。正因如此,才有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才有孙康的映雪苦读。苦难的金色,照在理想的路上,使歧路暗淡无光,使人毫不犹豫地向前走。

  苦难是财富,它磨砺人的品质。古语云:“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当人经受过磨难,就会如脱胎换骨一般。霍金经受着轮椅上的苦难,使他意志坚强,智慧超群,从而为人类开辟了一片新的星空;贝多芬经受着耳聋的苦难,他学会了“扼住命运的咽喉”,坚强的面对生活。苦难的金色,曾照着人的身躯;洗尽懒惰、狭隘、不思进取等铅华之色,给人留下如玉般的品质,留下人生该有的本色。

  总是有人误读了苦难的色彩,有人说苦难是黑色的,于是他们屈服了,他们被命运的浪花打向礁岩;有人说苦难是灰色的,于是他们逃避着,不曾得见人生的真面目;然而我说苦难是金色的,它是炼金的烈火,使淘沙的巨浪,是结成珍珠必备的那一粒沙粒,是人生的一笔大财富。正是如平原不出骏马,陡崖间方见骐骥;小林中多见寒鸦,山顶端可寻鸾凤。苦难是闪着金光的财富,它使人生绚丽,使人生达到目标,而无所悔恨。

  所以,我们要善待苦难这笔财富,让人生同它一样,闪耀着金色的光芒。所以我们要昂首带着笑迎接苦难,有了这笔财富,人生的目标就不会太远。

中考满分作文 篇4

  心中总有这样一幅画面挥之不去:在北京街头的队伍里,人们高举爱国的大旗,高声呼喊着:“钓岛是中国的!”声势浩荡。而在队伍的末尾,一位市民却默默地捡起他们扔下的矿泉水瓶,投进了垃圾箱。

  爱国之心值得赞扬,一种是以高亢的口号,一种以无声的背影;一种是激情澎湃的讲演,一种是默默无闻的实干;一种需要激情与热忱,一种需要真诚与冷静。

  可我们的社会更缺少的是后者,不是吗?古人云:“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其实,于人,于国都是这样。

  于人,空谈是摇曳在枝头的花,实干是摘取理想的梯。

  如果你选择做一个空谈家,你就只能在安逸中守候平凡;如果你想做一名实干家,你就必须在汗水里耕耘,在付出后成功。

  深山里走出的“舞王”卓君靠着每天在田埂边练习舞蹈,终于让飞旋的舞步震撼了全场观众;王宝强靠着寄居地下室,靠演卖苦力的群众演员的'北漂生活,终于在不懈的坚持后

  创造了演艺圈的奇迹;日本作家森瑶子在毅然放弃了学琴后靠着对文字的执着,终于出版了一本又一本佳作。他们都以自己的经历启示我们,只有实干,只有付出,才可以收获成功。再看看又有多少靠炒作出名的人,一夜之间名气大增,可一夜之间又无人问津了。他们只靠运气或炒作,没有付出实干,那他们的梦想只是枝头摇曳的花朵,即使绽放,也会很快凋谢。

  于国,空谈是衰败之由,实干是兴国之本。

  纵观古今中外,不难发现,一个强盛的民族,是富有实干精神的民族。19世纪的清王朝自负强盛,做着“天朝上国”的美梦,对国外一切技术均不放在眼里,大谈西方人为“蛮夷之邦”。殊不知,当清朝统治者每天饮酒赏花,自负强大,闭关锁国,夸夸其谈的同时,他们口中的“蛮夷之邦”,正在热火朝天的进行技术发明,开展工业革命。他们经过埋头实干,将只知虚想空谈的清王朝远远的抛在了脑后。

  再看现代中国,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开放经济特区,加入世贸组织等一系列方式,加强与国际接轨;在国内实施一系列促进经济增长的措施,加快现代化进程,勤劳质朴的中国人民逐渐拜托了愚昧贫困,中华民族也在实干中飞速崛起。

中考满分作文 篇5

  人随风过,自在花开花又落,不管世间沧桑如何;一城风絮,满腹相思都沉默,只有桂花香暗飘过。

  ——题记

  花开了,花也会谢。

  正是金秋,前几天走在校园中,萦满身的,是空气中无处不在的香。任你是怎样一个迟钝的,后知后觉的、没有情趣的,又或者是工作繁忙,行路匆匆的人,只要你走在校园西面的这条小路上,你就不能不被这阵阵袭人的香气吸引,你就不能不做到用力地,大口地呼吸,让花香由鼻而入,直沁心脾。除非,你没有嗅觉。

  八月桂花香。

  校园花圃中,桂花正开得旺盛。这桂花的香,不似梅的“暗香浮动”,也不似莲的“香气益清”,它热烈,芬芳,是一个正热恋的女子,吐露着最浓烈的情思。用马老师的评语,这花的香,只有一个词可以恰当地形容——馥郁。我的感觉,香气,也是甜的。

  每天吃午饭,行走在这样一条香气四溢的路上,那一刻的感觉便是,幸福。校园也因此觉得可爱起来。

  桂花其实是外形很平凡的花。米粒大的黄色的花,细碎的,密密的,一丛丛地藏在绿叶间,要不是有香气招引着人的眼光,只怕是很难引人注意的。我也仅知道,桂花有金桂银桂之分,想必,颜色黄一点的,是金桂了。此外,对桂花的认知,也就寥寥了。

  在我的印象中,古代的文人雅士们,也多以喜花爱草来颐养性情。如陶渊明之于菊,周敦颐之于荷,林靖和之于梅,郑板桥之于竹。古代的文化中,和花草有关的佳话为数不少,吟花咏草的佳句也比比皆是。孤陋如我,也能脱口而出一些菊花桃花荷花之类的佳句,相信,吟咏桂花的应该也不在少数吧。可惜,搜遍我的脑海,实在是见识浅陋,只勉强想到了柳三变《望海潮》中的一句词:“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传说,这首描写杭州繁华富庶的词,竟引得当时的金主完颜亮看后“遂起投鞭渡江之志。”传说真实与否无须深究,至少,光这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的美景就够人浮想联翩的了。

  但似乎,桂花的花期并不很长。前段日子还是香气浓郁,这两天,便隐隐约约起来,只怕,再过两天,香气便会消失了吧。

  也知道,花开了,花终究会谢。

  可是,桂花谢了的时候,我想我不会有太多失落。

  因为,桂花的香,是可以留存下来的,可以留在食品上,也留在心灵上。

  更何况,花谢了,花还是会再开。

  这篇状物的文章,用生动形象的语言,通过对校园里桂花树的细致描写以及历代文人雅士对桂花的赞美,展现了桂花的美丽,更体现了桂花的品质美,借物抒情,很有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