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中考满分作文

时间:2022-07-03 08:41:12 中考 我要投稿

【精选】中考满分作文锦集9篇

  在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有写作文的经历,对作文很是熟悉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那么你知道一篇好的作文该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中考满分作文9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选】中考满分作文锦集9篇

中考满分作文 篇1

  清照,你作词的动力来自你的愁绪。

  “素月寄孤舟,只影随水流。家国破,一壶残酒。酒淡怎敌晚风疾,梧桐雨,点点愁。晚来独登楼,恨字锁眉头,黄花瘦。雁声断秋,一溪落花浸汀州。流离苦,几时休。”

  这样的一首词,道出你李易安生活的艰辛,何易何安啊。于是我去寻找那清约婉丽的身影,那才智过人的背影,那晚境凄凉的红颜。

  我流连在露浓花瘦的塘边,看尽塘中的绿肥红瘦,只见一女子泛舟湖上,桨声冷冷,惊起一滩鸥鹭。我目送,目送她向莲花的更深处漫溯;我远眺,藕荷连天,江月满星辉。

  我伫立在烟波浩淼的江边,望江楼上,见那冬日凝眸,肠断愁结的思妇,还是易安,花自飘零水自流的黯然神伤,有谁会知,“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两处闲愁。有谁体会,载不动的许多愁,有谁分担,如今物是人非事事休。怎能不欲语泪先流,纵有横世才情,却更希望与丈夫,比翼双飞,朝夕相对。无奈世事难料,愁绪变成动力,释怀在词中。

  你在一个又一个梧桐夜雨之时,无法安息。你看着吹箫人已去,玉楼已成空,你肠断无人可倚,折得一枝梅花,你却天上人间,无人堪寄。多想陪你焚一柱香,斟一壶酒,陪你南山采菊,三月踏青,九月登高。

  我站在满地黄花堆积的庭院中,看你吟着“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失落在人比黄花瘦的伤感中,风中的梧桐抖着深深的寒意,低泣着岁月的沧桑,我似乎看见晚来风急中,易安斟上三两杯淡酒独酌。哎,我能拂去匍匐枝杆上的落叶,拂不去你心中荡起的尘埃;我能抚平黄土上朔风奔过的痕迹,抚不平人世变迁,韶华飞逝在你额头上留下的印迹啊。

  易安,你作千古名篇的动力来源于你的愁绪,是吗?

中考满分作文 篇2

  成长——柠檬似的酸

  不知何时,心里已有了自己的想法,总是因为一点小事与父母对着干。终于,大战爆发。结果就是那“嘭'的一声关门响……我蜷缩在墙角,委屈的泪涌上眼眶,鼻子中只剩下忍受不了的酸涩。我想仰天呼喊:呵呵,这就是是成长的滋味吗?像柠檬似的酸一样,在心中久久萦绕不去……

  成长——蜜糖般的甜

  “后来,终于在眼泪中明白,有些人,一旦错过就不在。”耳边响起永恒的旋律,与好友离别,心中自然不舍,可好友的一句:“永远是朋友”让我的防线彻底瓦解,含着泪与你告别,但我知道,那是幸福的泪水,是7年友谊的见证,是蜜糖般的泪水,是难以忘怀的泪水……

  成长——咖啡般的苦

  “我恨自己没有看清,这般丑陋的友情,几句安抚的话语,就让我无条件相信...”嘴中哼唱着自己改编的歌曲,思绪又回到那时:刚面对好友的离别,洒脱率真的你出现了,在上课时督促我认真听课,在运动会上帮我看座,放学再晚也要等着比别人慢一拍的我,在我伤心时也会安慰我的你……在那一段时间我也尽全力去维持我们的友情,有美味的零食与你一起分享,我的秘密也只有你一个人知道……终将某天,我发现我的秘密已被全班同学知道,我才明白,所谓友谊,不过是灰飞烟灭罢了……这,就是成长的滋味吗?那我愿意承受这浓咖啡般的苦。

  成长——青辣椒般的辣

  酷暑月份,太阳照射在操场上,同学们奋力向前奔跑,火辣辣的太阳照射在我们身上,可我们却像是感觉不到似的,心里头只剩下一个念头,那就是跑。终于跑完,同学们一个躺在操场上,仰望着天空。是啊!成长就如同青辣椒一样,虽辣,但滋味让人难忘……

  成长,有欢乐也有痛苦,但我不后悔去品尝。

中考满分作文 篇3

  北京,一个繁华的城市。这座城市有无限种可能,因此让人们看到了种种希望。我,幸运地生在北京,我的梦想就扎根在北京。

  绿色的梦想

  我住的小区并不大,楼下有一家小菜店。每当我经过小菜店的时候,总是可以看到老板认真地摆放蔬菜。他很年轻,二十几岁的样子。他的蔬菜店很简陋:屋顶和墙壁黑乎乎的,货架锈迹斑斑。可是,他把屋子打扫得一尘不染,蔬菜码放得整整齐齐,菜叶上喷着清水,嫩生生的,绿得扎人的眼。

  老板衣着并不讲究,总是一身深绿色迷彩服。他每天早起去批发蔬菜,每次看见他时他的眼睛总是亮亮的。每到顾客少的时候,他总爱坐在店门口,仰头看一座座高楼,一扇扇窗户……我猜,他一定有一个梦想——在北京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

  不屈的音符

  那天去坐地铁,在地铁口我看见了一个年轻人。他坐在地铁入口内侧,席地而坐,挺直脊背,弹着吉他,唱着歌。这里人流如织,他坐的角落狭小幽暗,没有人停下来仔细聆听他的歌声。可他双手抱着吉他,手指轻拨,摇头晃脑,唱得十分陶醉:“北京……北京……”

  他的歌声里带着憧憬,带着心酸,也带着不甘。他在北京一定吃过很多苦,遇到过很多白眼,可他们对北京并没有灰心。我听说过,绝大部分的摇滚歌手都在街头演唱过,更何况是在偌大的北京呢!

  心向未名湖

  在我家西面隔一条街就是我国的最高等学府之一——北京大学。

  清晨,走进北大校园,我就看见一个个匆匆的身影:他们有的背着书包奔向图书馆,有的三两个人坐在长椅上拿着书讨论着问题,有的独自在晨曦中跑步锻炼……

  未名湖的湖水非常清澈,隐隐还能看到几条小鱼在游动。未名湖畔,东可观湖光塔影,西可看钟亭落霞,南可望湖山林木,北可览层楼幢影,处处都充满了诗情画意。

  这里不仅书香气息浓厚,还是一个美如画的.公园。啊,美丽的北京大学,我要发愤图强,以最大的努力,投进你的怀抱!

  郭小川说:“有梦想的人,生活总是火热的。”很荣幸,我有梦想,我的梦想在北京!

中考满分作文 篇4

  此刻,我已是气息奄奄,儿子急为我请郎中,我坦然拒绝。山外青山楼外楼,如今的南宋还是歌舞升平,丝竹乱耳。人们沉醉在醺醺的酒意之中,整个城池被泡得酥软软的,早已经不起风雨之敲打,这种漫溢的腥味无异于在我孱弱多病的身躯上又砍上几刀。国人早已不读诗,不问国事,他们麻木得想与世隔绝。惟有我,依然要用犀利的诗歌化作锋锐的长戟,用讽刺的语调化作飞驰的利箭,用警戒的话语化作坚硬的盾牌,一齐抛向北方的天空!我要用满腔热血,化一道彩虹,坚守国疆故土。我深知我气数将尽,但希望吾儿切记:"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中考满分作文 篇5

  星期天下午,阳光明媚,鸟语花香。我骑着自行车去广阳大桥附近转转。

  到了广阳大桥,我停下自行车,倚在桥边静静地欣赏周围的河光山色:近处,山上的一草一木都能看得清楚,花草树木倒映在清澈的河水中,仿佛世界重叠了;远处,山峦似乎与天融为一体,又如淡墨在空中细细点了几笔,美不可言。

  看够了,我跨上自行车,向远处骑去。一路上,河堤那些不知名的小野花在风中轻轻摇曳,在芳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艳丽美好,仿佛在向我们展示生命的绚烂,又像是在吟唱着大自然优美的旋律。

  高大的树木挺立在路旁,如同站岗将士一般坚定笔直。粗壮的枝头上,繁茂的叶片在风中起舞,明媚的阳光透过叶子间的细缝投到地面,树荫下仿佛镀上了缕缕金丝……

  我将自行车停在路边,走进河岸边的一座小亭子里,坐在长椅上,面向秋浦河,只见河水被群山染成翠绿色,宛如一块润泽透明的翡翠。河的深处,好像有什么在游动,它们是精灵古怪的小精灵,还是翩翩起舞的仙子?哦不,原来它们是一群活泼可爱的小鱼!

  这时,一阵和风吹过,我张开双臂,尽情地享受着风的沐浴——和风从指间流过,轻抚着我的双手,温软又细腻,我静静地闭上双眼,陶醉在这动人的世界中。

  回家路上,我想:这些美好的事物都是大自然赠予我们的,我们应该好好爱护大自然,不要辜负它对我们的恩泽!

中考满分作文 篇6

  品味时尚——北京与上海的对话 背倚燕山,傲视四方,有着君临天下的大气,这是北京陆地的尽头,大海的起点,这是上海。当国人都羡慕这两座城市时,他们却在互诉衷肠。 "海弟",每天你注视着扬子江从脚下浩浩荡荡流入东海,迎着海风欣赏从海平面下升起的朝阳,夏天到沙滩上避暑,冬天不心穿羽绒服,夜晚的你不会孤独,外滩璀璨的灯火将伴你至天明。" "京兄",早晨你会在钟楼悠扬的钟声里醒来,闲了提着鸟笼到公园遛一圈,累了到老舍茶馆品一杯香茗,倦了到戏院看一出《定军山》,黄昏到天桥看一看杂耍,伴着"冰糖葫芦"行云流水般的吆喝声,倒也生出十二分的韵味。 "只是,我没有陆家嘴那样多的高楼,没有那么多的豪华跑车,没有你那样时尚。我只有古旧的四合院,破旧的三轮车,人们为了追求时尚,把四合院拆了开一间麦当劳,星巴克,把三轮车扔了换成冒着黑烟的四轮怪物。急功近利的人们,没有发现我骨子里浓浓的京味啊!" "京兄,其实你那京味便也是时尚啊!想来奥运会后,中国风席卷全球。那舞动的"京",在鸟巢里幻化成翩跹起舞的仙女,飞天起兮,舞落碎瓣,‘京’幻化成了翟志刚的"飞天"服,成了中华民族探索的不竭动力。

  传统文化走在神州前沿,引领着我们前进,不也是一种时尚么?" (北京颔首思索)"而我,众所周知小弟无悠久历史,却有着令人称道的时尚。而人们批评我只顾吸收别人的时尚,空有浮华的外表,少了自己的根基。" "海弟,看那外滩万国风情的别墅群,正是你兼容并包的象征啊!'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你用这宽广的胸怀接纳了多元文化,不也是一种时尚吗?" "对呀,我们都在品味着自己的时尚,为何还要在苦恼中不能自拨?" "应该提醒人们,我们都有着自己的文化,品味着自己的时尚,切不可舍近求远,失掉自己的特点!" 北京奥运会将北京展现给世界,上海世博会期待世界融入上海。

  一南一北的两座城市,品味着不同的时尚,却又携手发展,演绎着明天。

中考满分作文 篇7

  随着近几年中考[微博]命题作文的升温,在很多地区命题作文备受青睐,相对而言,考生因审题偏差而出现的失误也明显增多。作文审题的终极目标是准确到位、不偏不倚。考生只有将题目的外延和内涵理解透彻了,才能在立意、构思上不出现偏差,才能追求立意上深刻、构思上新颖等更高级的写作目标。可以说,准确审题是作文写作的基础,是获取作文保险分的“奠基石”。那么,如何才能准确地审读题目呢?

  一、审读关键词

  作文题也是有“题眼”的。所谓的“题眼”,就是题目中那些昭示、启示或暗示写作关键的词语。考生在审题时如果能够借助题目中的某些关键字词来准确理解题意,写作时就能够紧扣话题,突出重点,切中肯綮,自然也就能够避免离题、扣题不紧等常见失误。如20xx年浙江金华卷作文题目“热门话题”,关键词是“热门”,考生要写的不能是学习或生活中普普通通的话题,而是在一定范围内为大家所熟知的话题。

  二、审读限制词

  我们说审题时要抓住关键词,但不能置其他于不顾,导致偏离题意。如20xx年浙江温州卷作文题“走,到另一个地方去”,一定要注意限制词是“另一个地方”,写作时既要表现出“另一个地方”的独特之处,也要突出“去”后有什么见闻、感受或启发。题目中的副词,往往是审题时容易忽略的,考生要重视作文题目中诸如“最”“也”“还”“更”“其实”“原来”等副词所隐藏的信息和要求。如20xx年浙江绍兴卷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中有一个至关重要的副词——“也”,这个副词规定了文章应包含的一个重要内容是与他人相比,“我”自己“也”很重要,“也”奉献了“阳光”。又如20xx年浙江台州卷题目二“原来________还在”,“原来”这个副词就强调了其实某事物一直都在,只是之前没有发现而已,引导我们从发现或顿悟的角度来写作。只有审读时抓住了这些限制词,我们的作文才能切准题意。

  三、审读隐含义

  抓住了关键词,注意了限制词,还要审读它的隐含义。有的题目用的是比喻义或象征义。考生在理解题目时不能只停留在其本义上,要仔细推敲,挖掘出题目的比喻义和象征义。如20xx年绍兴市中考作文题“我也是一束阳光”,题目中的“阳光”是一种比喻的说法,应是比喻义,考生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太阳的光芒。这个“阳光”可以指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品格或与众不同的个性、风采……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

  请以“深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2)文体不限,文章不少于500字;(3)文中不要出现含有考生信息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20xx年宁波的中考作文题很符合新课标对于中学写作教学的导向,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关注自我,并向思想更“深处”漫溯。对学生来说,不会造成审题障碍,都有话可说,但又必须写出一定的思想深度。

  初看这个题目,是一个极容易让学生发挥写作的题目。但作为应试作文题目,命题老师的用意并不会那么简单,我们要仔细品读题目,挖掘出新意,这样作文才更有价值。

  首先,从常规思路看,同学们极易走上已有老题目的思路,如在审题时,将题目补为“心灵深处”“记忆深处”“细微深处”“我心深处”“深处的风景”“深处的爱意”“深处的真谛”等等,很容易写深处那些美好、感动、富有正能量的人和事。这样的思考和理解,使得这一作文显得非常常规化,在中考的考场上,绝大多数同学会这样作文。

  但细细品味题目背后给出的材料,“大海的深处也许隐藏着美丽的珊瑚,目光的深处也许饱含着浓浓的爱意,记忆的深处也许沉淀着生活的真谛,文字的深处也许寄寓着丰厚的意蕴……”这里只是“也许”有,那么怎么样知道确实“有”呢?就要敢于挖掘深处,题目的侧重点就放到了“行动”上。俗话说,生活中“美”无处不在,就是要具有发现“美”的眼睛。从一定层面上讲,今年的题目有一定的时效性,题目从一定程度上隐含着,我们做事做人不再只求表面工作,而是要真抓实干,具有务实精神。

  因此,《深处》不是简单地写某种存在,而是要通过自己发现深处“宝藏”的经历,告诉读者,要懂得生活的真谛,就要付诸行动,用心感知深处,在过程中感受真谛的价值。如,要懂得母爱、父爱、师爱,就要让心灵开始旅行,在点滴生活中,挖掘深深的爱意。不再注重表象,而要追求实质。不再简单告知生活中的美,而是要挖掘美深处的故事。

  简单地讲,“深处”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态度,也是“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原则。

  满分作文

  深处

  时光在悄悄地移动着,一步一步,像一个不肯停止奔跑的孩子,无声无息地镌刻在青春洋溢的画卷上。繁杂的城市喧嚣、窗外的车水马龙和跳跃的霓虹灯模糊了我的视线,我努力地想要挣脱条条框框的约束,却发现自己心中的烦恼揪成一团乱麻,似乎无力回天。却有一股清风徐徐吹来,使尘埃自由落体到了心灵深处。

  和煦的阳光暖洋洋地照射在心田,顿时像一块经受不住高温的糖果融化掉,身体内外都被这甜蜜的水蜜桃味道环绕着,这淡粉色的气息敏捷地跳过心灵,沁人心脾,用它独有的甜蜜勾勒出了一幅精致、幸福的画面。

  记忆深处的那个场景,是在那个平凡而又质朴的农家小院里开始的。满天的星辰镶嵌在夜幕里,透过花草还可以看到一股偷偷溜出的微弱的、细小的光芒。一花一草、一树一木和我共同在游戏中度过童年。奶奶慈祥的笑容,伙伴们天真无邪的微笑,无处不在的大自然气息,陪伴我不知不觉中从温暖洋溢的白天不留一丝痕迹地过渡到了安详静谧的夏夜。

  童年从奶奶家的那个小院子里悄无声息地展开,混合着春的生机勃勃,夏的绿意盎然,秋的飒飒落叶,冬的白雪皑皑缓缓地推移着,像荡秋千一样温馨却又短暂,蒸发在那浓浓的夏夜里。

  忘不了野花野草的淳朴气息,忘不了小虫在草丛里弹奏的歌谣,忘不了灿烂晚霞下不舍回家的目光,忘不了雨后架起的斑斓的七色桥梁。那静谧的一卷流云掩盖了夕阳,一缕红色的光芒不安分地透出云层,混杂着笑容,不加渲染地告别白天。

  忧伤的乌云被夏夜的美丽冲刷,留在心底的是那像风铃一样轻盈悦耳的歌谣,像绚烂晚霞似的温暖袭人的微笑。

  离别乡村的我回到家继续着我的童年,继续着我的欢笑,却再也没有像野花野草一样的气息,再也没有属于大自然的最原始最独特的味道。它化作一股暖流在身体中流淌,混杂着青草味的清香和金色暖阳的味道在心间荡漾。

  一路风景,繁花似锦,再多的艰难险阻也都将在我的生命中消逝得不留痕迹,童年啊,因为有你的陪伴,未来的道路,更加美丽!

  名师点评

  “深处”不光有风景,更重要的是感受。可以说,作者深刻地体会到了这一点。

  文章的主题是写童年的。作者大可选取一两件童年的趣事来表达自己对童年的怀念之情,但他没有这么做,而是用素描的笔法简单地勾勒了童年的一幕幕场景,将对童年的深深怀念和对童年渐逝的淡淡忧伤浓缩于字里行间,更能让读者感同身受。结尾笔锋一转,写童年永留心间,伴我成长,使文章的意境得到进一步升华。

  审题练习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等待阳光静静看着它的脸。小小的天,有大大的梦想……”这是歌曲《蜗牛》里的一段歌词。诚如歌曲唱的那样,在我们成长的道路上,有一个个大大的梦,有的实现了,有的还没有实现。

  请以“我终于圆了一个梦”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少于600字;(2)选择自己擅长的文体,写出真情实感;(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思路点拨

  首先,认真审读题目,题目“圆梦”,应理解为为实现理想而行动。这里的“梦”并非是做的梦,而是对理想的诠释。理想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没有了理想,我们的生命就会索然无味。“圆梦”还应体现在行动层面,演绎圆梦的过程,而非名词概念的阐释,所以题目的隐含意思不能忽略,“圆梦”是有过程的,必须经过一定的波折,不是一下子就实现的,才紧扣题意。

  其次,在行文选材的过程中,大题小做,就是将“梦想(理想)”具体化,选择小角度写。“梦想”就是自己的目标(大目标、阶段目标、小目标)、理想(远大理想、阶段性理想、小理想)、愿望(大小愿望)、发展方向(阶梯),如:学好语文、写好作文、发表文章,等等。

  最后,要写出我(自己)的情感变化,一开始的渴望、实现过程中的失败与沮丧、灰心继而不放弃到实现后的欣喜与自豪之情,这样文章才真实动人,从而打动读者。

中考满分作文 篇8

  写作之源在生活,“见得真方道得出”,“情动于中而形于外”。有人守着幸福却不知幸福,有人在穷山恶水之中竟能听到小鸟的啁瞅看到灿烂的阳光;有人认为草木无情,有人却说“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生活体验不同,情感才各不相同。关心生活,并且动用自己的全部感官、全部情感、全部思维去参与生活,作品中就会有真实的“鸟叫声”。李白遍游名山大川,才有那喷涌不 绝的诗情;曹雪芹看透了封建大家族的黑暗,才留下“字字看来都是血”的《红楼梦》……加强交流,及时记录,你的情感就会积蓄下来,一经触发,便会喷涌而出。

  例如山东德州一考生的作文《清爽夏日》:小作者拾起了一张 飘落的照片,也拾起了一段“我们”在夕阳下、树林里、小河边,捉知了猴、摸鱼虾、挖河蚌的美好回忆。这张照片记录了“你”不辞而别时的痛苦,也浸润了“我”对远方友人的真诚祝福。如果没有长久的思念,那是断然写不出这样的文章的。

中考满分作文 篇9

  有人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将文章的立意、结构和内容三者之间的关系形象地比喻为人的灵魂、骨架和肌肉。

  一篇文章中,立意和结构再好,如果没有内容(即材料)去体现,也是水中月、镜中花。所以说文章的选材十分重要,决定着文章的成败,也决定着文章水准的高下。

  中考时,怎样才能使文章的选材别有洞天呢?

  一、撷取时代“浪花”,选材鲜活典型

  考生要及时捕捉到那些新生事物,敏锐地撷取时代的“浪花”,选择鲜活典型的素材。考生也可根据对社会的观察

  选取具有时代特点的人物事迹,选取人们关注的热点话题,选取不为人知的新鲜事物,选取引人深思的社会现象,使文章内容能牢牢吸引读者的眼球。

  二、选取动人镜头,选材真实感人

  真实的人物、真实的故事、真实的情感,最能拨动读者感情的弦,引起读者的共鸣。所以考生在写作时,要根据写作需要

  认真选择那些能震撼人心的精彩瞬间、动人镜头和感人画面。

  三、大胆转换视角,选材新颖别致

  “干花不如鲜花美。”选材要与时俱进,具有时代气息。由于考生生活阅历浅,不是每个考生都能捕捉到新的信息。这时,可以大胆转换视角,弃故纳新。

  有些内涵丰富的材料,即使不是新的,若能巧妙地转换视角,从新的角度来挖掘,必能出奇制胜,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四、避开人云亦云,选材独特创新

  人人皆知的材料,众人都关注的材料,用这些材料写出来的文章往往是千人一面。考场作文选取的材料越典型越独特,文章就越能产生强大的说服力。

  考生如何在选材上做到典型独特,言他人所未言,选他人所未选呢?这必须要经过“放弃――选择――再放弃――再选择”的过程。

  要放弃那些“你有我有大家有”的材料,选择突出自己体验的材料,经过几轮精心的筛选

  留下那些典型独特的材料,则能使文章在选材上“以一当十”,收到震撼读者的效果。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很多时候,我们在自然山水中寻觅阳光,在亲朋好友中寻找阳光,在伟大人物中寻求阳光……但我们常常忽略了,我也可以是一束阳光,照亮自己,照亮他人。

  请以“我也是一束阳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文体自选(诗歌除外);(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出现含有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和人名等。

  试题解读

  20xx年绍兴卷作文题的独特之处是将学生视角引向“自我”,发现自我之美,自我之长,抒写自我之价值,这是对引导学生关注外在世界的传统教学思维的一种突破。

  从作文题的形式上看,20xx年和20xx年一样,回归到命题作文这一传统的考查方式。从命题思路和风格上看,题目贴近学生,引导学生审视自己。

  而且文学色彩较浓,富有诗意,这也与前几年基本保持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