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姜维北伐失败之谜作文

时间:2022-09-15 02:15:51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姜维北伐失败之谜作文

  蜀国丞相诸葛亮在世时,曾厉行北伐,先后五次进攻魏国。然而受制于种种因素,北伐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更谈不上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云:“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目的。甚至,由于自己操劳过甚,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病死于五丈原。

姜维北伐失败之谜作文

  这诸葛丞相向来是蜀国的顶梁柱、主心骨,前后担任丞相十余年,处理国政兢兢业业,使蜀国得以从刘备伐吴失败的阴影中恢复元气,重新支起三国鼎立之势。

  可现在丞相驾鹤西去,蜀国无疑又到了“存亡危急之秋也”——语出《出师表》,幸赖费祎、蒋琬等一批贤臣辅佐,才使蜀国之后的十几年保持稳定的政局,一时无亡国之忧。

  不想这国泰民安的形势反倒激起了一位武将出师北伐的决心,也正是他的一系列无功北伐终止了蜀国安定的国内环境,客观上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此人即是诸葛亮深深器重之人:姜维。在《三国演义》中,姜维更是被推崇为诸葛亮的唯一弟子。

  那么,姜维的北伐何以遭受比诸葛亮北伐更为严重的失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所进行的北伐的失败?

  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对姜维的才能来一个充分的鉴定。《三国志姜维传》援引诸葛亮的话说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永南、季常诸人不如也”。诸葛亮素有鉴人之明,除了误用马谡之外,其余人等如蒋琬、董允都是一代贤臣,所以姜维自然非庸才。况且话语中所提二人,永南即李邵,曾担任诸葛亮的治中从事一职,相当于丞相的机要秘书;季常即马良,荆州名士,深得刘备器重。而今在诸葛亮眼中,姜维的才能却凌驾于二人之上,足见姜维的谋略与筹划能力非同一般。

  同时,姜维的军事才能也被诸葛亮称赞为“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诸葛亮很少对人有如此高的评价,虽只有十二字,却明白无误地告诉我们姜维对于兵法有着特殊的天赋,说“畅晓军事”——语出《出师表》——也在情理之中。

  姜维在实战中的一系列表现也颇符诸葛亮对他的评价。蜀汉延熙元年,即公元238年,姜维与蒋琬一同镇守军事要地汉中,时间达五年之久,力保汉中无虞;延熙十年,汶山地区少数民族叛乱,姜维前往讨伐,很快平定叛乱。之后的岁月,便是姜维北伐的开始,权且搁过一边不表。

  再来看姜维这个人,似乎无论是他的才能还是实战水平都毋庸置疑,足可以称得上一名天生的将才。然而,在这位将才背后的,却是性格上明显的缺漏。

  姜维早年丧父,由母亲抚养长大。古时风俗重男轻女,失去父亲的庇护,姜维孤儿寡母想必生活艰辛,饱受旁人奚落。在这样的生长环境下,姜维的性格渗入了大量的争强好胜的因素。争强好胜积极的一面是使人发愤图强,不畏挫折,但其负面影响便是过于强调胜利,不甘为人下。当这一因素施加于为将者的身上,又可变成好大喜功,执念于功名利益。一旦如此,则为将者只重眼前利益,不顾长远之计;不纳良言,一意孤行;不计后果,一味争胜,直至最后兵败身死。因而姜维的性格其实早已为他北伐的失败埋下祸笔,又未能及时纠正,恶果蔓延,既直接害了姜维,又间接亡了蜀国。

  关于这一点,《三国志》引裴松之注一针见血地描绘出姜维“为人好立功名”,“负其才武”。又记载姜维本是魏将,后被诸葛亮收降,归顺蜀国,却也与身在魏国的老母就此分离。母子俩并不是没有机会在乱世中重逢,特别当姜维老母亲自寄给姜维一封书信时,劝其归家之意昭然于字里行间。然而,此时身在蜀国的姜维却作书回复道:“良田百顷,不在一亩;但有远志,不在当归也。”

  古代社会儒学传播深远,儒家之“忠孝”二字为世人所推崇,其中尤以“孝”字为最。但姜维却明确表示不愿回到老母身边,甘愿违背“孝道”而获取功名,此是何等念念不忘于功名啊!

  沉浸在北伐中原、完成丞相未竟事业热潮中的姜维,自然想不到这些,他所盼望的亲率蜀军北定中原的王侯霸业已经深深迷惑他的心智,干扰了正常思维的发挥,逐步沦为性格上的恶果。

  延熙十六年,蜀国大将军费祎被魏国降将所害,这不仅意味着姜维的上级大臣位置出现真空,更间接消除了阻挠姜维“北伐大业”的障碍。历史的车轮将蜀国推向姜维北伐的时期,等待姜维的或许是踌躇满志大干一场,但也是个人失败的开始,毕竟单就姜维的实际才能而言,还远不足以担当北伐重任。

  事实上,仔细推敲当时蜀国的天时、地利、人和这三方面北伐的重要因素,不难发现姜维之北伐无法满足其中任何一项的要求。那么,失败也就在所难免。

  天时代表出兵北伐的时机。计姜维北伐从延熙十六年至景耀五年(公元253年——公元262年),在此时间段内,蜀国的盟国吴国处于统治阶级争权夺利的阶段,内政不稳;而蜀国的帝国魏国已经于公元249年结束了豪族司马氏与皇族曹氏的纷争,开始确立司马氏执掌大权的政治局面。显而易见,吴国乱、魏国稳是这时期另两国的政治特征,完全不符合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言北伐时机:天下有变。变者,指的是魏国之变,而联吴早已成为蜀国的对外方针。纵使其间的几次北伐能够抓住魏国淮南地区发生叛乱的机会,也因为吴国的内乱而告失败。故姜维北伐的时机不逢天时,是其一忌。

  至于地利,姜维就更不占优势。蜀国地处益州,也就是今天的四川省,再加上云南、贵州、陕西等省的一部分地区。四川僻处西南,自古就是闭塞之地。秦朝修五尺道,西汉通使都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中原政权与西南地区的联系,但即使到了唐朝,仍有“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之说,由此可见益州之闭塞。身处闭塞的环境中,人的心理状态也极易走向保守,区别于沿海地区人民特有的开放心理。所谓保守,恐怕也就指的是老子所云“小国寡民,老死不相往来”的境界,通常怀有此种心理的人群更喜欢安居乐业地生活,不受打扰,极其厌恶长时间的战争和厮杀。

  不仅如此,人民相对保守的心理也会影响到统治者的施政策略,即会采取缓和宽松的统治政策,不崇尚战争扩张,不采取严刑峻法,单靠人伦道德和宽容法律来维持国家稳定,四境平安。一方面此种统治政策有利于形成稳定的农业生产环境,但另一方面就意味着不思进取,容易导致“偏霸一方”的政治局面——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分裂时期,西南地区都会出现割据政权,很大程度上便是受到地利因素的影响。

  现在,姜维北伐妄图打破这种传统的偏霸格局,使西南政权反客为主、入主中原,必然得不到本地人民,特别是益州士族的支持。换言之,在一个不适合北伐之地发动北伐,是其另一大忌。

  饶是天时、地利都差强人意,凭借最重要的因素人和方面的优势,或许尚能取得一番成果。譬如诸葛亮的北伐,依靠以诸葛亮为核心团结起来的大批优秀人才,推动北伐向前积极开展。可是到了姜维北伐时,蜀国人才的缺损情况已相当严重了。

  早年追随刘备征战四方的将领尽皆物故,甚至这些昔日威震一方的大将身旁的别将也只剩下廖化、张翼等寥寥数人。其他谋略出众的文臣基本上也都过世久矣,他们的后代倒是能追随姜维,却都是些有勇无谋者,远不及其父辈那样才华出众。因此,姜维北伐的骨干力量只是一群缺少实战经验、才能平庸的将领,往往各种行军事务都由姜维一人决断,这固然能杜绝优柔寡断的弊病,但也是军事专制的导火线,令主将独断专行,无法听取部下意见。

  再看看其他两国人才的情况。魏国适时地诞生了两位将才:钟会与邓艾,也正是此二人领兵灭了蜀国。吴国的第四任水军大都督陆逊之子陆抗也是文武双全,更兼老将丁奉英勇无比,老当益壮。可惜这二人后来前者被吴主猜忌,患病而亡;后者恃宠不尊,导致流放,吴国最后的一丝希望就此破灭。吴蜀衰败迹象已呈,如此则姜维北伐又在人和上犯了一忌。

  总而言之,姜维的北伐在天时、地利、人和方面屡屡失手,主帅的才能又无法承担北伐的重任,终于造成了无可挽回的败局。

  数度征战北伐,只是象征性地击败魏军,给予魏国的打击只能用不痛不痒来形容,更谈不上任何攻城略地之功!但对于蜀国而言,却使“百姓凋瘁”——语出《三国志谯周传》;精锐士卒多阵亡,首都附近兵力空虚;朝廷长期为奸臣黄皓所控制,忠言不闻于朝。种种迹象危害甚剧,仅在北伐后一年,即公元263年,蜀国便遭亡国之祸,烟消云散。姜维北伐失败之谜

  ——品三国武将列传之六

  蜀国丞相诸葛亮在世时,曾厉行北伐,先后五次进攻魏国。然而受制于种种因素,北伐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更谈不上诸葛亮在《隆中对》中所云:“霸业可成,汉室可兴”的目的。甚至,由于自己操劳过甚,诸葛亮在第五次北伐中病死于五丈原。

  这诸葛丞相向来是蜀国的顶梁柱、主心骨,前后担任丞相十余年,处理国政兢兢业业,使蜀国得以从刘备伐吴失败的阴影中恢复元气,重新支起三国鼎立之势。

  可现在丞相驾鹤西去,蜀国无疑又到了“存亡危急之秋也”——语出《出师表》,幸赖费祎、蒋琬等一批贤臣辅佐,才使蜀国之后的十几年保持稳定的政局,一时无亡国之忧。

  不想这国泰民安的形势反倒激起了一位武将出师北伐的决心,也正是他的一系列无功北伐终止了蜀国安定的国内环境,客观上加速了蜀国的灭亡。

  此人即是诸葛亮深深器重之人:姜维。在《三国演义》中,姜维更是被推崇为诸葛亮的唯一弟子。

  那么,姜维的北伐何以遭受比诸葛亮北伐更为严重的失败?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他所进行的北伐的失败?

  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首先对姜维的才能来一个充分的鉴定。《三国志姜维传》援引诸葛亮的话说他“忠勤时事,思虑精密,永南、季

【姜维北伐失败之谜作文】相关文章:

祖逖北伐文言文翻译08-16

身世之谜05-01

野人之谜08-17

锡壶失踪之谜08-15

智力超常之谜08-17

星际分子之谜10-20

痒痒树之谜08-17

曹冲死亡之谜11-24

失败的作文06-19

失败的作文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