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德育作文

时间:2024-03-09 13:11:07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德育作文

  在平日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里,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写作文可以锻炼我们的独处习惯,让自己的心静下来,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你所见过的作文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德育作文4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德育作文

德育作文 篇1

  高中是人生的一大转折,也是人生十分艰苦的阶段,更是培养人的德育,磨炼人的意志的一个重要时期。

  为了迎合历史发展的潮流,顺应广阔的人才市场需求,加强学生的自我修养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至关重要的,“修身勿拒细微……”、“谨以修身,静以养德”,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一个人最起码的素质,如果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作后盾,一经困难、挫折与失败就灰心丧气,是不成气候的。同时在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同时也还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其中为人民服务是社会主义道德的核心和集中体现。一个人有了良好的道德品质才能热爱本质,积极工作,努力地做到为人民服务,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比如:普通的售票员李素丽,她不谓岗位的平凡,只是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就因为这种道德受到了人们的一致好评。而道德素质不高的人,即使他具有很高的科学文化素质也不可能竭城以赴,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只能给社会带来危害,丧失社会价值。

  每次在学校举行重大会议上,陈校长都会告诫同学把握机遇,人生的道路还遥远,需要自己去努力前进,要靠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完成,既然到学校就应该明白自己的目的是什么,为自己定下什么样的目标。或许有的同学因为来到这所普通高中学习,因而看低自己就对自己失去了信心。同学们呀,不要在乎学校的高级与低级之分,只有自己好好学习,在哪里都一样,坚信自己的信心后想要什么样的未来都可以。

  人生山高高、路漫漫、水长长、谁都希望自己的`人生道路一帆风顺,但古往今来的事实证明那只不过是人们美好的幻想罢了,而实际上的人生道路是坎坷不平的,到处都布满荆刺,这就是人们所谓的“不经风雨,怎见彩虹吧!”

  学校在德育方面也常作详细的宣传,在学习方面强调要树立远大的目标,朝理想的天空翱翔,同时一个人还要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这样才能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人在良好的心理状态下,能适应外界的变化情况,充分发挥其身心潜在能力创造性进行学习和工作。当今时代是一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许多人为了自己的人生幸福,花了太大的代价来弥补,而没有凭借自己的真才实学来获得一切,反之,那些贪图金钱的人只顾眼前利益,而不作长远打算,为了贪图钱财的人甚至可以用无辜的性命来换取,用弱小的生命去获得一切。就在封建社会时期,那时的人们过着人压迫人、人剥削人的生活,那些富有的地主家庭便会以掠夺的方式来压迫平民百姓,穷人家庭为了生存只得向富贵家庭借取所需产品,由于家庭的贫寒,生活的艰辛无法偿还家庭欠下的债,于是并将其自己的子女用来抵压债务,有的子女是被迫用强制的手段而毁了自己的青春,她的人生就这样消失了。有的子女虽然没有强制性的压迫于她但到了抵债的家庭都是过着一种奴隶的生活,自己不愿意过的那种生活,可见一个无道德素质的人是多么的可耻,多么的坠落于社会,这样只能给社会带来危害,丧失社会价值。或许这就是所谓的一个知识不足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一个道德不足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的道理。

  所谓一个知识不足的人可以用道德来弥补,就是那些整天无所事事干的疯子,他们虽然看上去是一个极其丑陋、没有才能的人,然而他们的心理素质是很好的,许多做人的道德论懂得多,当他们在某家房屋前睡着或坐着,主人来时看见就很凶的吼着让他离开此地,此刻的他只是用那种期望的眼神望着主人希望可怜可怜他,然而那只是他们的幻想罢了。事实是不存在的。正因为如此,他们虽然没有多大的学问,至少懂得那主人吼时那张凶狠的脸是瞧不起自己的。因为自己懂得做人的原则,都是那些高尚的富贵人瞧不起贫困的人,就像封建社会时地主阶级剥削农民一样,根本不拿农民当人看,所以只有自己用明白的心走出自己不该留下的这块地主。反之,一个道德不足的人却难以用知识来弥补,就是一个已经走火入魔,无法再挽救的人,不管你怎样教育,怎样挽救,想方设法把他从死神中挽救出来,然而时间不倒流,就像那些吸毒的人,已达到晚期没有挽回生命的余地。此刻哪怕想尽一切的办法来教育,谈论有关吸毒危害身体健康的话语,一切都太晚了,一切都不能用道德来弥补了。

  做人应该知道如果一个在良好的健康的心理状态下,能够在外界变化的情况下,充分发挥其身潜在的能力创造性地进行学习和工作,那么他一定会有所成就。

  综上所述,一个必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随时都要保持一个良好的道德观念。只有具备这样的行为,自己才拥有美好的未来与人生价值。

德育作文 篇2

  作文是心灵的写照,是认识的再现,是感知的流露。有什么样的认识和感情就有什么样的文章,叶圣陶先生说“文是心有所思,情有所感,而后有所撰作。”文如其人,作文和做人相一致,教文和育人相统一。在作文的过程中育人,在育人的过程中作文。

  一、在审题中,激发情感

  审题是作文的关键。学生能否正确审题,决定着作文的成败。由于小学生年龄小,社会阅历少,知识经验相对贫乏,往往会出现思维的片面性和肤浅性,不能很好地抓住题目的关键词语去透视题目的内涵和外延。因此,我们在指导学生审题时,要注意引导学生扣准题眼,深刻剖析,弄清题目的写作要求,探明文章的写作目的:或赞扬一种精神,或说明一个道理,或吸取一个教训,或给人一种启迪,从而激发学生情感。

  如,在指导学生写作“我爱家乡的__”时,我首先引导学生从题目入手去探明文眼:“同学们,从作文的题目来看,这篇文章应突出哪一个词?”学生思考后回答:“这篇文章应重点突出一个‘爱’字。”接着,我继续设疑,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题意:“同学们再想一想,怎样才能对某种东西产生‘爱’呢?”学生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纷纷举手发言:“是因为对某种东西非常喜欢,以致于在内心深处产生由衷的赞美和热爱之情。”此时,学生已较为正确地理解了题意。接下来,我引导学生进行口述,不仅要说出爱家乡的什么,更重要的是要说出为什么爱。经过一段时间的思考后,有的同学说:“我要写家乡的绿化带。因为它不仅四季常青,风光秀丽,是人们散步的好去处,更是创建国家卫生城市的见证。”有的同学说:“我要写家乡的桃子。因为它是勤劳的家乡人民智慧的结晶。它给家乡的人民带来了幸福,带来了小康生活。”这样,通过审题,扣住题眼,一步步地激起了学生对家乡的赞美和热爱之情。

  二、在选材中,把握德育契机

  文章的中心思想是文章的灵魂,表现中心思想的材料是文章的血肉。学生作文,不仅要学会审题立意,还要学会选材,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有灵魂有血肉。

  材料的生命力在于它的真实性、典型性。越是真实、可信的材料,就越富有表现力、感染力。我们在指导学生选材时,要抓住契机,创设育人环境,拓展学生思想,让他们展开想象,去选取生活中有真情实感的材料,使他们在学会选材的过程中,顿悟做人的道理。

  如,在指导学生写作“记一件值得回忆的事”时,第一次作文交上来后,我发现有的同学选材不真实,把一些无中生有的好事安在自己的头上,还有的把一些成品作文的材料搬到自己的作文上。为真正做到寓教于文,以文悟道,我又进行了第二次训练。这次我重点对学生进行了“求真求实”的思想发动:“生活中,我们每个人包括老师在内,都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些令自己后悔、伤感和内疚的事情。所以,‘值得回忆的事’既可以是对自己有教育意义的好人好事,也可以是对自己有鞭策、有启迪的其他类型的事情。但不论写哪种事情,都要突出一个‘真’字,一个‘实’字,要以真实取信于人,以真情去感染人。”经过一番的思想发动,同学们明确了要求,纷纷动笔成文。有的同学写:“自己经常撒谎向妈妈要钱玩游戏机,当妈妈问要钱干什么时,自己胡编一气,说是老师让要的,我太对不起妈妈和老师了。”有的同学写:“有一次,我在操场玩,不小心让石头砸了脚,当时鲜血直流,韩刚同学看见了二话没说,背起我上医院包扎,又把我背回学校上课,放学后还把我送回家。这件事给我的印象太深了。每当我看见脚上的伤疤,就想起这件事。他这种助人为乐的品格,反映了同学之间真诚的友谊。”孩子们在选材中表现出来的求真求实的精神,正说明了他们在作文中逐步学会了识别人世间的真假美丑,是非黑白。

  三、积累素材,热爱生活

  教育学生热爱生活,接触自然,接触社会,到实践中去积累素材,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这样,学生才会有所闻、有所见、有所感,才能有文可作,学生积累素材,会经历一个由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学生的作文总会写下他们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感悟,写下他们对某一问题的思考和看法,这些感悟、思考、看法,最初在脑海中处于杂乱、琐碎、混沌的状态,要把这些良莠不一的'素材写成作文,就要进行筛选和整理,在整理成文的过程中,反复思考,某一思想逐渐明确、清晰起来。这一过程中的多次反复,学生对事物的认识就会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渐升华。平凡纷繁的生活,日出日落,春华秋实等自然现象,会引起学生的一些感悟,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事件,会触发学生的喜怒哀乐,会有一些想法,但这些想法不一定正确,作为老师,不但要求学生敢写、常写,而且要求善写会写。启发学生在积累作文素材的观察中,要有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让学生懂得全面观察,做到“点、面”结合,要善于比较、鉴别,做到抓住特征,深入本质。实践表明在积累作文素材过程中,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力,提高了学生对事物的认识能力,对学生形成良好的心理素质、思想品质健康向上是行之有效的。例如:有一位学生在考试时,看到别人作弊,心理极不平衡,自己内心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最后终于战胜自我,考出了真实的成绩,学生把这一事件写进作文,写出了深刻的思想认识。又有一位学生在英语课上,不服老师管教,与老师发生冲突,当时很冲动,说了一些无礼的话。事后这位学生写日记,进行自我反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学生正是在这点滴学习中,从幼稚逐渐成熟起来,对事物的认识由肤浅变得深刻。作文教学中命题、半命题作文总会涉及到爱心、理想、公德意识、集体主义、人生观、价值观等方面的问题。学生作文时,有一个再认识的过程,他们的思想品德、世界观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作文在培养学生做人,提高思想水平上,有着其它学科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四、健康向上,作文生趣

  小学生阅历浅、吃苦少,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尚未形成,在教育人性化、社会开放化、价值观念多元化的背景下,学生的个性意识空前膨胀,直至走向一种极端,于是,看任何问题总是习惯于片面、主观和偏激。时下,随着通俗的、武侠的、言情的小说以及网络文学对学生阅读领域的大举渗透,特别是一些“忧伤寂寞”作品的流行,一些中学生便莫名其妙地开始自哀自怜起来,作文中充斥着稚嫩的忧伤,他们“为赋新词强说愁”,极尽宣泄对生活的不满和对人生的悲观情绪,好像不写点这些就与时代格格不入似的。其实,他们这种过分夸大地抒写悲观情绪的行为与其说是在“张扬个性”,例不如说是一种心灵空虚、意志脆弱和缺乏个人进取心和社会责任感的表现,这诚如鲁迅所说的,他们“所感觉的范围颇为狭窄,不免咀嚼着身边的小悲观,而且就看这小悲观为大世界”。

  在作文教学中,应当从小就教育他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带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去观察生活、去享受生活、去感受并创造生活中的真、善、美。要让他们知道,每个人的一生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都会不可避免经受痛苦、失意、挫折、打击,不要因为一时的失败而放弃了对生活的希望,从而变得消极、悲观、偏激。进而,调动他们的作文兴趣,从培养他们写日记、周记,写读书笔记等方面做起,创造作文的阅读环境和条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健康的作文情趣,养成积极生活,健康作文的习惯和心态。从这个角度来讲,语文老师绝不仅是语文学习方面的老师,还承担着孩子们朋友的义务在里面,还要当德育老师和心理老师,从思想与心理层面去帮助学生走出作文以及生活中的情感误区。

  五、通过写人,树立榜样

  写人的作文,必须让学生知道自己要写的是什么样的人,写人的哪些方面,并全面地观察了解所写的人。小学生受年龄特点的限制,对人的认识比较肤浅,认为人只分为“好人”和“坏人”两类。在作文中写好人什么都好,写坏人什么都坏。如:在写《同桌》作文时,有个学生这样写道:“小刚今年十一岁,是我的同桌。他不但思想好,学习也好,一点儿缺点都没有……。”显然,这位学生的看法较片面,他并不了解“人”或不完全知道他要写的“人”。我及时地向学生提出:要全面观察人,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缺点部分不一定要写出来,但可以提出些希望,至少不要下“一点儿缺点都没有”的片面结论。小学生由于年龄小,头脑简单,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还认识不清,在指导作文时应及时帮助。在一次布置写《我的妈妈》作文时,有个学生是这样写的:“我的妈妈是个人人都夸的贤妻良母,她不仅对我好,对我爸爸更好。爸爸经常抽烟、喝酒、赌钱,可妈妈从来都不管他。有一次,我亲眼看见她为爸爸还赌账……我们一家三口人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在这位学生看来,妈妈一切都好,是非不分,自然而然地站到了错误的立场上。经过我的指导,这位学生分清了正误,明辨了是非。许多学生往往带着自己的主观偏见来写人。如一位学生这样写道:“我的同桌,是前不久刚从乡下转来的,样子傻乎乎的,人人见了都讨厌……。”对写这类作文的学生我及时地给予教育,使之懂得写作文时要实事求是,跳出个人圈子,站在公正的立场上,消除心理偏见,实事求是地反映现实,培养其真诚待人的良好心理素质。同时,要求学生在写人时,不孤立地写人,而是要站在充分认识、了解的基础上来写,认识所写的人具有哪些优秀品质、哪些事例能足以说明,并将自己的言行与这些事例作一番比较,从中找出差距,不断克服缺点。

  六、通过记事,明辨是非

  要让学生知道要写的是生活中有教育意义的,对人们有启迪作用的内容。一位学生写到:“早晨,我一起床就穿好衣服和袜子,又刷牙洗脸,接着吃早饭,后来上街买文具盒,回来了做作业,作业做好了就看电视节目。”针对这一现象,我要求他们了解生活中发生的有意义的事,平时留心观察,注意积累,杜绝写无意义的事,经过辅导,现在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类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对发生在身边的不平事,竟漠然处之,很值得重视。有一个学生写道:“一次放学回家,一个大孩子打一个幼儿园的小朋友,那个小朋友被打得在地上滚着、哭着,观看的人很多,我也在旁边凑热闹。”这篇作文中连一个表示同情的词都没有!何谈见义勇为?我曾问过这位学生,“你为什么不解救那个小朋友呢?”他反问:“要是大孩子不听我的,打我怎么办?”多么值得人们深思。对写这类“事”的学生,必须从思想上找原因,开展多种多样的活动,特别是用见义勇为的英雄人物的事迹对他们进行教育。学英雄,做英雄,使学生树立起正确的是非观念,做对社会有用的人,敢于同坏人坏事作斗争。在作文时,将自己的立场摆正,在文中的语调、用词上有所流露,明确表示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观点要鲜明,这样做得主动,写得也生动,从而达到育人的目的。

  七、在评改中,强化育人

  叶圣陶先生一再呼吁“能不能把古老的传统变一变,让学生处于主动地位呢?”学生“养成了自己改的能力,这是终生受用的。”这也是叶老语文教学思想“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在作文教学上的体现。

  培养学生评改作文的能力,实际上是培养学生评论、鉴赏以及辨别是非的能力。“言为心声”“文如其人”。一篇文章无论写得好还是坏,它总要反映作者对某件事、某个人的看法和思想感情。所以,评论一篇作文,在某种意义上说,也是对小作者的道德品质、行为表现、认识能力、褒是贬非、扬善抑恶、爱美憎丑、留真去假的评论过程。所以,我在作文教学中,注意通过评改作文,让学生受到良好的道德品质的熏陶,产生强化意识的作用,潜移默化地强化德育效果,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格和文明行为,真正做到“文如其人”。

  叶圣陶老先生曾说:“写东西全都有所为”。这一精辟论述深刻地揭示了语文学科的性质,揭示了“教作文与教做人”的辩证统一关系。作文教学的难度就在于它是一种作者思想、生活、知识、文学等各方面的综合训练;作文教学的深度就在于它反映在所见所闻、所感所思、所做所为的相互渗透之中。实践证明,作文教学为德育工作、教书育人提供了基础,以文悟道、相机渗透又推动了作文教学。这就是寓德育于作文教学之中得天独厚的优越性。

  八、作文评语,渗透育人

  学校有这种现象,语文老师当班主任,往往有得天独厚的条件。这是因为他们在批改学生的作文、周记时,发挥时间、空间的优势,与学生进行心灵对话,与学生有更多的接触与交流,能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给予正确指导,工作起来得心应手。好的评语在教会学生作文的同时,更教会学生做人。作文批语在发展学生健康个性、形成学生健全人格上具有“润物细无声”的特殊作用。

  一次,我布置了一篇材料作文,一位家境贫寒、相貌成绩均一般的容易伤感的女生,在作文中写了她的挫折、痛苦,种种不如意,作文是消沉的,我看出这位学生内心的孤独与伤痛,看出这位学生的自卑与迷茫。我写了这样的批语:“你是一个多愁善感的女孩,我被你优美、忧郁的文字深深打动了,我多么希望你从孤独、伤感、自卑的阴影中走出来呀,生活把这么多不如意降临在你身上,也许是对你的一种磨练与考验,若干年后再看这段经历,也许是你人生的一笔财富,振作起来吧!以乐观的心态拥抱生活,最大的敌人可能就是我们自己”学生看了评语后,摆脱了心灵的阴影,找回了自信心。作文评语能帮助学生走出情感的误区。一个学生在作文中记叙了父亲打麻将成瘾,导致家庭破碎的故事,孩子幼小的心灵受到严重的伤害,性格扭曲。我写了这样的评语:“正由于这社会有丑恶存在,我们才更应该努力磨练自己纯洁善良的人性,使自己在今后的真与假、善与恶、美与丑的斗争中站得更稳,步子迈得更有力。只要我们努力,未来的社会一定是美好的。”好的作文批语能帮助学生明辨是非,褒贬美丑,抒发感情,激励个人,对发展学生个性,形成健康人格起着重要作用。

德育作文 篇3

  “美德”这两个字对于我来说,简直是小菜一碟,但是,我……我有时候也会犯很多的罪,比如,看到地上有垃圾也不想立刻把它捡起来,就让它在地上继续做它的美梦妮?不至这些,甚至放过更多的事情!

  今天听了一位老师领导的讲座,我觉得人生更有意义的事情,就是去更好的帮助你身边需要你伸手帮助的人。人生的意义是需要你去感受其中的妙处。

  汪老师的讲座让在场的为一位老师、每一位学生听得聚精会神,没有丝毫的杂念,站着的老师都像木头一样呆住了。

  汪老师讲了许多点,但让我感受深的还是这八个字,“坚强不屈,坚忍不拔。”这八个字虽是简简单单的八个字而已,但是它是古时候所有的顶梁柱。如果没有坚持不懈的`精神,何来是成功,如果没有坚忍不拔的精神,何来的不易倒的力量,对于我这人来讲,精神就会给你自己所需要的付出、努力,都是需要自己的心,做事要担心,一不小心,你就会掉了你一生的东西,就得重新开始,就像一颗树已经老得不成样子了又要被砍掉,它又将就是一颗茁壮成长的小树苗。只要有不放弃的决心,坚持不懈的恒心,就一定会实现你自己对自己的追求。

  我的坚持不懈就是要自己快乐,就先让别人快乐。

德育作文 篇4

  一、阅读教学的渗透

  在语文阅读中渗透德育,主要是利用学生学习的课文让学生学习文章的主题,了解文章主人公在特定的条件下做出的行为。然后学生再结合自己的经历进行思考。因此,教师需要让学生了解文章的主题,对文章反复阅读,能够将文章表达的主题转化成自己的行动,提升道德水平。

  例如,学生学习人教版小学语文《怀念母亲》这篇文章以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思考自己平时是如何与母亲相处,自己平时有没有和母亲顶嘴,是否记得母亲的生日。学生思考以后,就知道自己对母亲了解得太少了,母亲记得自己的一切,但是自己对母亲却了解得很少。学生还了解到母亲对于自己的爱并不是理所当然的,要学会回报母亲的这种爱,学会表达自己对母亲的感激之情。

  二、写作教学的渗透

  语文写作过程需要学生自己经过独立思考,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此时教师就可以训练学生开始对自然、社会以及人生等进行思考。让学生深入到自然环境中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社会上存在的一些现象发表自己的.观点,对人生际遇等谈一谈自己的看法,在写作中增强感悟,达到德育教学的效果。

  例如,教师让学生以“我的理想”为题目进行写作时,此时教师就需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想与国家、社会以及家庭结合起来,让学生了解自己并不是独立生活在地球上,而是与许多人产生千丝万缕的关系,让学生了解在实现自己的理想的同时也需要考虑各种外界的因素,能够用自己的理想造福他人,这样的理想才是有意义的。还如,教师让学生以“我看‘碰瓷’”为题目进行写作,让学生对当前社会中频发的碰瓷现象表达自己的观点,有的学生说碰瓷这么严重,以后不要帮助别人了。此时教师就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引导,让学生了解帮助别人是义不容辞的,但是要学会分辨,这样能帮助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经过这样的写作引导,让学生能正确看待一些社会现象,提升思想深度。

  三、课外活动的渗透

  语文教学不仅仅局限于课堂上,还会拓展到户外,而这些活动是学生都乐于参与的,教师让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体会作为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品质,在面对各种情况时应该如何表现。而教师要设计好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学生的德育水平也能得到提升。

  例如,为了增强学生学习古诗的热情,教师可在学校举办“古诗词朗读”比赛。而学生为了更好地表达古诗词中所蕴含的情感,学生就需要对这些古诗词的含义进行学习。在学习中,学生就了解了古代的一些优秀精神,如爱国、忠义、坚强等,学生朗读古诗词就会学习到一些优秀的品质。还如教师让学生对《“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这篇文章有感情朗读时,在语调的变换中,学生就了解在面对困境时应该具备乐观的心态,对生活保持积极的态度。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教学内容中有许多与德育相关的内容,教师要善于挖掘这些内容,并且采用恰当的形式融入到教学中,吸引学生参与到德育教学中,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提升自身的思想深度,为学生一生的成长奠定基础。

【德育作文】相关文章:

德育考核评语07-10

德育渗透计划09-05

德育基地活动总结11-09

小学德育活动方案04-25

德育主题活动总结02-09

寒假德育活动方案01-10

班级德育活动总结02-01

班级德育活动方案05-15

德育培训工作心得06-07

德育主题活动方案04-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