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端午节作文

时间:2023-07-09 10:59:19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端午节作文(精品)

  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借助作文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端午节作文,欢迎阅读与收藏。

端午节作文(精品)

端午节作文1

  今天,是我国一年一度的具有伟大纪念意义的怀念故人屈原的日子——端午节。

  一大早,爸爸就带我们回奶奶家,还没进门就闻着奶奶家不时传出的清香,我赶忙三步并作两步迈进屋,我的口水差点就“飞落三千尺”,一会奶奶端来清香四溢,热气腾腾的粽子,只间有菱形的,椭圆形的,三角形的,为好区分粽子馅,有的用桑皮缠的,有的用玉米绳缠的.,还有的用线绳缠的……我不管三七二十一抓起个大大粽子,三下五除二就剥开棕皮,看着鲜红的大枣,粘滑的糯米,飞扬的热气,我迫不及待地狠狠咬一大口,又香又甜,奶奶的手艺可真算得上精益求精,绝妙无双,我狼吞虎咽的吃完一个,又顺手拿起一个。

  “加油!加油!”听见门外的叫喊,我诧异的探出头,原来是小孩子们在小河边赛“龙舟”啊!我也和姑家弟弟加入他们的行列,只见一个个纸做的精巧别致的小船漂在水中,每个小船都被画得五颜六色,还起上好听的名字,看着一个个名字浮在水上,“神龙号”,“白虎号”,甚至还有一些时髦的名字,如“潮人号”,“神马浮云号”一个个小船顺着水而下,又接连着被浪给打翻,激起一阵阵水花,哗哗声,嘻嘻声,吆喝声接连不断,此起彼伏,热闹极。

  一些老人将棕皮放在水中,看着它顺江而下,听奶奶说,这叫“避水”,让水里的妖魔鬼怪吃饱,以后就不会缠着我们,不伤害人们。

  不一会,奶奶有约我回家吃荷包蛋,只见奶奶用艾蒿、麦穗、猪垭槽等五种珍奇异草熬成的汤,再放上红糖,吃完蛋,再喝汤,喝能治头晕,我其实肚子早已撑得鼓鼓的,没胃口再吃,可迫于奶奶热情和谆谆教诲,还是勉强喝点。不一会,邻居家伙伴都来找我玩,奶奶让他们吃粽子,荷包蛋,他们都说自己家有,吃过。

  以前我记得每年端午节,农村很少有包粽子的,奶奶每次煮一大锅粽子,光送亲朋好友和邻居就送去一大半,现在新农村变化可大,不光是体现在街道、楼房,家电、生活物质上,农村的乡村文化大院也体现着农村的精神文明,也体现着农村天翻地覆的变化,也体现着百姓的生活蒸蒸日上。

  端午节,是古代人民勤劳与智慧,劳动与品质的象征,是中国的自豪凝成的宝贵钻石,看着农村人家也如此重视这个纪念故人的节日,由此可见,屈原可真是一位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伟大诗人,屈原的爱国精神必定会流芳千古,永垂不朽的。

端午节作文2

  伴着浓浓的粽香,我们又迎来了新一年的端午节。在我的家乡端午节可是一件大事。每年的端午节家乡都会举办各种活动,很是热闹和隆重。

  侧耳倾听,江畔的鼓声敲响,这便意味着家乡今年的龙舟赛已经开始了。我不由得加快前行的脚步,想要快快走到江边,一睹激烈的龙舟赛。我的家乡在闽北,这里的端午节有很多其他地方没有的传统习俗。在端午节这一天我们都要和雄黄酒,取蒲艾葛藤悬门户辟邪。采草药熬制淋浴,将雄黄泡药材洒在家门口,预防蛇蝎入室。

  端午节前的那些天,许多人家的妇女和孩子早早就成群结队上山去采箬叶,这一般是妇女孩子的事。箬叶属竹类,叶子片大,竿细矮小,与其它竹子不同。人们采回叶来洗干净,放在外面晾干,一片片叠好,留着准备包粽子。还有人专门去采回来扎好一叠叠,拿到市场上叫卖。买回去包粽子的人很多,一会儿就卖光了。

  到端午的前一二天,许多人家就开始浸好糯米,然后叫上几个要好的妇女姐妹上家来帮助包粽子。今天你帮我包,明天我帮你包。她们一边包一边说笑,或唱当地的《端午小调》:“一天采箬叶呀,二天泡糯米,对角包成粽呀,先去敬祖宗……”她们的手很巧,熟练地将棕叶对角、折叠、绑扎,或包成三角、四角、五角、六角不等形状。各家包的粽子内馅风味不同,有的.是碱粽子,有的是肉棕,有的是豆粽,有的馅上放几颗红枣。10个一串扎好,放进锅里蒸熟。大家先尝几个,然后挂起来,留到端午这天吃。还有的亲朋好友你送我一串,我送你一串,各种味道的都互相尝到。当地儿女亲家的有端午送粽子习俗,这也是一种人情来往的礼节。

  到了端午节这天,家家户户放鞭炮庆祝。吃粽子时许多人家先敬祖宗,用碗盛上几个放在祖宗的牌位上。然后一家人围坐在一起,用一个碗装上糖,将粽子一个个剥开箬叶,用筷子挑上伸进碗中沾满糖,然后放进嘴里有滋有味地吃开来。热烘烘、甜滋滋的粽子,清香可口,孩子们狼吞虎咽,一个接一个地直吃到肚子溜圆。大人们边吃边看孩子们吃,脸上漾起满足的笑容。老人们吃上一两个,又会唠唠叨叨地说上陈年端午的往事,但也让人听了不烦。

端午节作文3

  我国有许多节日,如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但最令我难忘的是今年的端午节。

  这天,田老师带来了一袋热乎乎的粽子,它们系着白色的腰带,穿着绿色的衬衫,笑盈盈地躺在口袋里,好像对我说:“快来吃我呀。这一股香味扑鼻而来,我的`肚子已经在唱歌了,我趴在桌子上呆呆的望着这香喷喷的棕肉,恨不得上去咬几口。

  田老师似乎猜出了我们的心思,笑呵呵地说:“小馋猫们,想吃了吧,快点排队上来尝尝吧。”“万岁!”同学们高兴地手舞足蹈。田老师慢慢地脱下粽子的衣服,露出了雪白雪白的糯米团,糯米上还镶嵌着几颗红宝石呢。不一会儿,终于轮到我了,我蹦蹦跳跳地走上讲台,拿起一根牙签,轻轻地刺下一团糯米,蘸了一点白糖,高兴地欢蹦乱跳。回到座位上,我有点嘴馋了,一下子就把它喂在嘴里,太甜了。最后,舔一舔嘴边的白糖,实在是人间美味!以前我不喜欢吃粽子,今天为何改变了这种想法。彭议莹也上去刺了一小团,大摇大摆地走下讲台,来到我座位上,得意地给我闻闻这美味的粽子。我用可怜的眼神盯着她(意思是给我尝点)她瞪了我一眼(意思是我还没尝尝鲜呢)于是,她大口吃下了粽子,直喊好吃。我最后的一丝希望也破灭了。

  大家眼巴巴地望着田老师手里剩下的最后几个粽子,田老师笑眯眯地说:“谁还没吃粽子呀。”大家都举起手说:“我,我,我。”还没等老师下令,大家就一窝蜂似的涌上讲台,挤得田老师不知如何是好,就连真正没吃到粽子的这名男同学也被我们远远地挤在后面去了。大家刺啊刺啊,我一看,时机终于到了,刚刚把手往里面一伸,哎呀!一下子就被别人的牙签刺到了,我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剩下最后一个粽子了,大家挤得更凶了,一个个粽子被我们刺得四分五裂,田老师手忙脚乱,应接不暇。就在我失望的时候,田老师突然转过身往我嘴里塞了一团粽子,我又欢又喜,捂着嘴高兴地回到座位上,心里有说不出的甜。粽子发完了,有些同学失望地回到座位,有的同学则很高兴,大概抢了不少粽子吧。

  这个开心的端午节真令我难忘。

端午节作文4

  今天让我欢天喜地的是,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到了,我从妈妈这刚一打听到,高兴的欢蹦乱跳。因为呀!这个端午节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艾节、端五、重午、午日、夏节。虽然名称不同,但各地人民过节的习俗是相同的。端午节的来源是由于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跟感人诗辞,深入人心。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从此把端午节的龙舟竞赛跟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紧密联系在一起。随着屈原影响的不断增大,端午节逐步传播开来,成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端午节要吃粽子,比赛划龙船呢?事情是这样来的。一个伟大诗人屈原爱国,为皇帝出谋划策,但有些红眼病者觉得屈原势力太大,多管闲事,天天在皇上面前说屈原的坏话,慢慢的皇上相信了这些荒唐的谎言,把屈原撤了职,流放到湘南去。屈原抱着救国救民的志向,富国强民的打算,反而被奸臣排挤出去,简直气疯了。他到了湘南,经常到汩罗江一带,一边走一边唱着伤心的诗歌。到了公元前278年5月初五这天,抱着块大石跳河自杀了。附近的老百姓得知,大家划着小船去救屈原,可是一片汪洋大海,到处波浪起伏,哪儿有屈原的什么痕迹。大伙很伤心,把竹筒子里的米撒了下去,算是献给屈原,让江里的鱼虾、蛟龙、鱼……等动物饱了肚子,不再伤害屈原的身体了。到了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照办了,后来他们把盛着米饭的竹筒子改为粽子,划的小船改为赛龙船。

  关于端午节的由来,说法甚多,诸如:纪念屈原说;纪念伍子胥说;纪念曹娥说;起于三代夏至节说;恶月恶日驱避说,吴月民族图腾祭说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跟《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跟感人诗辞,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龙舟竞渡跟吃粽子等,与纪念屈原联系在一起。

  啊!端午节的由来可真多呀,我喜欢端午节的美、喜欢端午节的热闹、喜欢端午节的粽子,喜欢屈原这种爱国精神,当然我还喜欢最好玩的赛龙舟!你喜欢端午节吗?

端午节作文5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传说,这个节日是用来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的。

  在去年的端午节里,我们就全家总动员,在家里自己包粽子。那天,奶奶一大早就把糯米、蜜枣洗干净,然后把糯米用水泡在盆里备用,据说这样在蒸的时候糯米比较容易蒸烂,然后又跑到超市上买来新鲜的粽叶,用开水烫一下把底部硬头给剪掉,准备好绑粽子的棉线,准备开始包粽子了。一家人里就妈妈和奶奶会包,只见她先把两个粽叶重叠起来,然后把大头折成一个漏斗形状,先用勺子把糯米放在这个漏斗里,再在上面放上两颗蜜枣,最后再放上一勺糯米,然后就开始把粽叶折过来把米和枣盖上,顺着粽叶的'方向折,直到把糯米和枣严严实实得包起来,最后再用棉线把包好的粽子给扎起来,这样防止包好的粽子散开,一个粽子才算是大功告成了。

  看着妈妈灵活的双手上下翻飞,我羡慕的不得了,自己也忍不住跃跃欲试。可是等到我包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是真难呀,光是学着把粽叶折成小漏斗就学了十分钟。后来虽然我把粽叶折成了小漏斗,但是我一把糯米放进去,手就掌握不住了,小漏斗就变形了,而且装好米和枣后,该用粽叶折过来盖在上面的时候,糯米就会从粽叶的缝隙跑出来,弄的叶子上、地上都是米。最后在妈妈的帮助下好不容易完成一个,可是和妈妈包的粽子一比,我包的粽子就是个四不象,而且还累的满头大汗,真是不容易啊。妈妈看着我为难的样子,笑着对我说:“先别急着包,你还是先给我打打下手,多看几次就好学了,熟能生巧呀。”于是我开始当起了小助手,给妈妈递粽叶、蜜枣,再把包好的粽子放到锅里准备一会儿上笼。妈妈包的真快,还没等我再实践,她就快包完了,我赶紧拿起剩下的粽叶开始练习,在妈妈的指导下,我又包了一个粽子,虽然还是个四不象,但我相信以后我再好好练习练习,肯定会包出漂亮的粽子来的。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包好粽子就开始上笼蒸了,我时不时的跑到厨房去看看熟了没有。奶奶笑着说:“小馋猫,粽子很难蒸,要很长时间才能蒸熟,别跑来跑去的了,等蒸好了我叫你!”过了好长时间,等的我都没有耐心了,终于等到奶奶叫我吃粽子了,还没跑到厨房就闻到了粽叶的清香味,真香啊!我的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什么也顾不上说了,赶紧吃吧!

  通过那件事使我懂得了,做事不但要注意结果,更要注意过程,因为只有过程,才能带给人们一种快乐。

端午节作文6

  有句古诗“欲织双鸳鸯,终日才成匹。寄君作香囊,长得系肘腋。”描写古代香包的含义和作用。香包又叫容臭、香袋、香囊等,今人称荷包、耍货子、绌绌。它是古代中国劳动妇女创造的一种民间刺绣工艺品。屈原《离骚》中有“扈江篱与辟芷兮,纫秋兰以为佩”,当时的香料是辟芷、秋兰。中国传统的香囊多用绸布制成,内装雄黄、熏草、艾叶等香料。一说香包可以避邪,端午节时多会配挂香包。

  今年的端午节很特殊,我们一起在小桔灯放“粽”。“粽”情端午节,香包送祝福。

  说起做香包,我可是外行,男生平时从来不拿一针一线,要穿针引线做好香包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茉莉老师提前在群里发通知,准备材料、制作步骤方法等,我的心里才稍微有点底,可是还觉得不靠谱。看着同学们眉开眼笑、信心十足的表现,我赶快加入做香包的'队伍中。

  老师宣布开始做了,首先准备材料:花布、蝴蝶结、香料、流苏针线、剪刀、胶带、彩笔等。我拿出一个口罩,想尝试一下做最简单的香包。第二步是定尺寸:想好香囊的尺寸,可以根据自己喜好,可大可小。心想:我这个口罩大小正合适,不需要再裁剪,于是省去了这个麻烦的环节。到了第三步骤画模型,就是把布剪成自己喜欢的形状。画成各种各样图案,如:文字型、动物型、植物型等。我只在口罩上面画了“微笑”表情符号就算完事。

  接着到了最关键一步,穿针引线制作香包啦。这是考验我们的关键环节,用针线把花布缝好,上面固定好蝴蝶结,下面固定好流苏。对于我这个笨手笨脚的人来说,真是难上加难,手脚不灵活,不会打结,不会穿针,不会引线。我不想放弃,装模作样地看着手里的口罩发呆,“老虎吃天无从下手。”我一共打了五次结,还是没有把细线穿到针眼里……算是“凑包子”似的香包有了模型。那么,给香包起个啥名字呢?是爱心包?智慧袋?还是端午包?安康包?有了,我留了一个小口,那就叫“口香包”或者“富贵包”吧,寓意人们财源滚滚、福气连连、顺顺利利。

  今天,我学会了制作端午节香包,看着眼前不漂亮的香包,闻着香包发出的浓浓香味,祝福亲人端午节平平安安、顺顺利利、长长久久!祝愿人人端午节安康!

端午节作文7

  粽子香,香厨房。

  艾草香,香满堂。

  桃枝插在大门上,外出一望麦儿黄。

  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

  这是奶奶在端午节时教我的歌谣。记得父亲常跟我说起他童年的往事,在他的故事里,端午节对他是一个充满好奇而又充满期待的节日:在初夏那个节日的晚上,剥开一个粽子,满屋飘香,大伙围在一块,孩子缠着大人讲那个熟知但却百听不厌的故事:两千多年以前,古老的中国战火纷飞,在阴历5月初五的那一天,有一位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看到我们的国家面临着亡国危运,而他心中的抱负却没办法达成,他悲痛欲绝怀抱着石头投向波涛滚滚的汨罗江,他就是屈原;渔民划着船,四处探寻他们爱戴的屈原,他们为了让水中的鱼儿不吃掉屈原的身体,就把糯米裹在散发着清香的竹叶里,投到了江里每当故事讲到这个时候,大大家总会指着天空说:你看,天空中那颗最明亮的星星,就是屈原化成的。而孩子子们便会抬起头遥看着那深邃的天空,探寻那颗最明亮的星星。

  又到一年粽飘香,你是不是对端午节有所期待呢?吃着粽子,是不是可以吃出粽子中的那段故事?遥望天空,隔着笼罩着的蒙蒙工业雾气,是不是还能望得见天上那颗闪耀的星星?

  高楼大厦平地而起,大片的麦田消失了,在城市的'边缘,大家已经非常难看见外出一望麦儿黄的景象了。是啊,时空的变换,端午节是不是也在这钢筋水泥的挤压中越走越远呢?喧闹的城市,承载着大家太多的欲望,父辈们的欢乐,是不是已淹没在城市的闪烁的霓虹灯中了呢?

  大家已经不可以理解父辈们少时的期待了,只须我想,随时都可以吃到各式各样的粽子,而粽子的味道好像也越来也乏味,而大家有兴趣的是笑容可掬的麦当劳叔叔,那慈眉善目的肯德鸡爷爷;大家也对那古老的故事也缺少兴趣了,只须我想,我随时可以在网上看米老鼠和唐老鸭!对奶奶教我的歌谣,我也感觉有的老土,只须我想,我随时可以在我的MP3播放器中录制各类摇滚歌曲!

  然而,大家没感到缺少了一些什么吗?大家好像缺少了一些快乐,缺少了一些向往,缺少了一些责任。在喧闹中,大家正在迷失方向!

端午节作文8

  说到夏天的节日,爱吃的朋友肯定会想到端午节啦,这里我就给大家讲讲,我是如何过这个“粽子”节的。

  “粽子”节嘛顾名思义离不开包粽子。我的阿婆可是包粽子的“高手”哦,在我很小的时候,就经常坐在阿婆旁边做小帮手啦。阿婆首先要准备一盆热水,把墨绿色的粽叶放进去,用刷子轻刷粽叶,等刷干净了,再将粽叶泡在一盆干净的清水里。接着阿婆开始淘糯米,淘完的糯米放一边沥干水分。接下来就要调制馅料啦,阿婆精心准备了一碗纯瘦肉,一碗不带皮的白花花的肥肉,然后用酱油、黄酒、红糖及少许盐把这些肉拌匀,静待几个小时候,这些浸泡了肉的汤汁又会被阿婆倒进糯米中拌匀,雪白的米粒瞬时变成了颗颗明润的黑珍珠。

  万事俱备,要正式包粽子咯。

  阿婆左手拿两片粽叶,熟练地卷成冰淇淋脆皮的样子,上面留出一段粽叶,右手拿着勺子,舀一勺“黑珍珠”进去,然后夹一块瘦肉,一块肥肉,接着又神秘的塞进去一块黄黄的东西,又舀一勺了糯米盖上,压实,将之前留出的一段粽叶掀下来,包好。“阿婆,你刚刚放进去的黄色的是什么?”我有点摸不着头脑。“哈哈,不告诉你,等你吃的'时候就知道啦!”阿婆故作神秘。“好吧阿婆,那你快点包哦。”我无奈又有点心急。阿婆让我帮忙拿了一卷她够不着的白棉线,我好奇了“阿婆,这是干嘛用的?”阿婆笑眯眯说“这是棉线,捆粽子的,防止粽子煮的时候散掉呀。”然后阿婆嘴巴咬着那根白棉线,沿着粽子一圈一圈的捆紧,打结,剪断。放在事先准备好的高压锅内。“阿婆,好简单!我也要报包粽子!“等不及阿婆答复,我的粽叶就在小手里做准备工作啦,可是粽叶在我手里怎么都不听话,糯米放进去总是乱跑,要么粽叶散了,要么糯米洒了一地,要么捆的时候连粽叶都破了,阿婆看见我的囧样笑的前倾后仰,哎......我没耐心了,还是端坐在小板凳上帮阿婆做小帮手吧。

  不一会儿的时间,煤气灶上的高压锅就开始“嗤嗤嗤......”的工作啦,满屋子的香味让人忍不住的咽口水,可怜的粽子就这样被煮熟了。我迫不及待的拿了一个,小心翼翼的剥开粽叶,吹一吹,一口咬下去,瘦肉鲜香,肥肉润润,咸咸糯糯,好好吃,再一口,咬到了那个神秘的黄色的东西,咸咸沙沙的口感像极了大闸蟹的蟹黄,居然是咸鸭蛋的黄哎,真是美味。

  就这样我过了一个神秘而又美味的”粽子”节。

端午节作文9

  五月的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清香,端午节在这个艾叶飘香的时节悄然来临。

  清晨,刚睁开朦胧的睡眼,就隐约听到餐厅里传来家人谈话的声音。母亲把早餐端到桌子上,问道:“我们为什么要过端午节呢?”“我知道。”妹妹略带自豪地说:“是为了纪念屈!”母亲笑道,说:“恩。”说着便剥了一个大大的粽子给妹妹。妹妹欣喜地接过去,高兴的吃起来,沉浸在节日的喜悦中。

  连小孩子都知道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个忧国忧民、气节如钢的诗人!家乡的端午,记忆中,很多风俗都和外地一样,然而也是因为端午有着它独特的习俗,才会使人难以忘怀。

  粽子

  吃粽子的端午节来临了,虽然没有春节那喜庆的氛围,没有元宵节的热闹非凡,但有的是一份欣喜与淡淡的思念。自然,端午节少不了吃粽子。母亲前几天就开始准备了,将清香的粽叶浸泡在水中,糯米也浸泡在水中,另外再预备一些花生、红豆。这一天,家家户户都要吃粽子,最常见的形状就是“宝塔式”的粽子,尖尖的顶,底部呈三角形,还有“方棕式”的粽子,四个角,样式较小巧玲珑。解开绳子,轻轻拨开粽叶,一股糯米的.香味儿扑鼻而来。还有的粽子里面夹杂着花生、红豆、绿豆,更有蜜枣夹杂在中间,吃起来,一样是很香、很甜的。

  艾叶、香袋

  记忆中,端午节这一天,除了吃粽子以外,还要在家里摆放艾草,早市上,到处都有卖艾草的,每有行人路过于此,便都会停留下来,买上几束回去,艾草还有可驱除蚊虫的作用呢。行走在街道上,满眼都是买香袋的。那货架上挂满了各式各样的香袋,有的一绺红,有的都是黄色的,样式也应有尽有,有香包式的、有锁形式的,都代表了吉祥与祝福。大都孩子的手腕上,会系上几条彩色的绳子,那是用五色的彩绳编制的绳子,样式齐全,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端午节的习俗还有很多,它们反映了中华民族传统的节日特有的民俗,有着深厚的文化魅力,我们应当传承与弘扬节日民俗。艾叶飘香,香满堂,家乡的节日永远都是那么亲切与和谐,使人难以忘怀!

端午节作文10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听着这样的歌谣,我们翘首盼望的端午节也就到了。

  作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历史悠久,文化内涵深厚。相传端午节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而设立的,其实端午节的由来还有纪念曹娥、伍子胥等人物的传说哦!

  我家非常重视过端午节,节日还没到来,我已经在奶奶和妈妈的指导下学习包粽子了。我先挑选一片完整洁净的粽子叶,接着把粽子叶卷成空心的锥体,然后,把米放入空心的锥体里,直到装满为止,最后,用一根麻绳捆绑住。最有趣的环节要属裹馅料了!我变着花样在粽子里放入自己喜欢的馅料,比如:红枣、豆沙、香菇、肉枣等馅料,这样一来,粽子的味道就五花八门了。我们裹完粽子后,妈妈还把那些同馅料的粽子放进一个盒子里,静静等待端午节的到来。

  端午节当天,爷爷早早地把我叫醒,说:“快起床,去挂艾叶了。”我拿起一株艾叶,架着梯子,爬到水管旁边,用一根绳子将艾叶绑在水管上,我问爷爷:“爷爷,为什么要挂艾叶呢?”爷爷说:“因为艾叶可以驱赶蚊子,还可以辟邪呢。”我似懂非懂地听着,学着爷爷的样子挂起艾叶来。不一会了,一股清香钻入我的'鼻子,原来今天的早餐是吃粽子。吃粽子时,我喜欢把粽子的四个角给切下来吃掉,再把筷子插在粽子上,然后蘸上白糖。哇!香喷喷的粽子可好吃了,我一口气便吃掉了3个。妈妈说:“慢慢吃,别噎到了,再说又没人跟你抢着吃。”

  幸福的味道不止粽子,这一天的午餐也相当丰盛,一眼看去,满桌子的荤菜和素菜。细心的我发现了几道平时少见的菜:糖拌西红柿、抄苋菜、凉拌红萝卜、红烧海虾、红瓤西瓜。妈妈告诉我这是“五红”,只要在端午节时吃了这“五红”,整个夏天都可以辟邪避暑了。“我知道了。”我说道。“那我考一考你,端午节有什么习俗?”“这个我知道,有赛龙舟、吃粽子,挂艾叶、做香袋……”

  端午节在我们一家人的欢声笑语中经过,我爱端午节,爱它带给我的节日快乐,更爱其中蕴含的无穷无尽的奥秘。

端午节作文11

  端午节作为中国古老文化节日之一,文化不管在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可谓是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过去,我对端午节的知识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直到今年,我在网上查了一查有关端午节的知识,才知道端午节对于我们中国人的重要性!它是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粽子。

  以后,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一个小小的`节日,竟藏着这么大的知识,还有好多只是呢!一起来找吧。

  赛龙舟:传说,以前,西岸没有河流,只有一条又小又脏的水沟。一天,打鱼人在水沟里网住了一条小蛇。这条小蛇十分奇特,尾部有九片闪耀的鳞片。当鱼人把手触向鳞片时,蛇眼里闪着乞求的光芒,十分可怜。渔人顿生恻隐之心,抚了一下它的鳞片,就把它放回了水沟。谁知那九片鳞忽然落了,小蛇长身而舞,化为一条小龙。原来,它是一条上天的神龙,因触犯了天条,受玉皇大帝处罚,变成这模样,它的尾巴上被加了九把锁─就是小蛇尾上的九片闪耀的鳞。玉皇曾言:“这锁要打开,除非得到人的阳气。”刚才渔人无意中竟打开了小龙身上的千年枷锁。小赛龙舟龙为了感谢那位渔民,在水沟里不停地翻动,并从口里不停的喷出水来,灌注在小水沟里。就这样,就有了赛龙舟这个习俗!

端午节作文12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又来了!

  一大早,我和爸爸妈妈收拾好行李,买了水果、糖和一些干菜,准备回老家过端午节。我也想回去和二哥一起玩。我们一路上有说有笑,公共汽车花了大约50分钟到达我们的家乡——伍兹街。

  我一下车,叔叔阿姨二哥就招呼我了。我激动得抱住了二哥。舅舅舅妈给爸爸妈妈打电话,赶紧帮忙搬水果和行李。哇!哇!我不禁大声感叹,家乡的端午节真是热闹啊!家家户户都装饰着灯笼,市场上出售各种工艺品,如灯笼、纸绑龙、老虎、狗等。

  一回到老房子,就看到阿姨端着一盘饺子皮从四楼下来,正准备和阿姨的爸爸包饺子。我的爸爸、妈妈、叔叔、阿姨都围了过来,坐了起来。我和二哥也参加了包觉子的`团队。二哥,包的不是很熟练,但是我根本包不了。一开始只能看着他们开心的包饺子。不过我也不想眼巴巴的看,就嚷嚷着让爸爸教我包饺子。我父亲欣然同意。爸爸叫我和他一起打包,我按照爸爸教我的方法一步一步的打包。"先拿一个饺子皮,放在左手手掌上."爸爸嘴里说着,拿起一个饺子皮。我也从爸爸捡饺子皮中学到了。“然后用小勺子舀第三勺饺子馅,放在饺子皮的末端。”我是按照父亲的教学方法包装的。在父亲吃完之前,我没想到我的心会因为第一次包饺子而抖掉汤包的勺子。我二哥笑得差点没破肚皮。爸爸鼓励我说:“双喜临门,不要灰心,失败是成功之母。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都不会装!”听了父亲的鼓励,我舀起一小勺饺子馅,小心翼翼地放在饺子皮上。“饺子馅用饺子袋包好,折10%,再折10%,把饺子馅包紧,”爸爸一边包一边说,我按照爸爸教的方法一步一步包好。几秒钟后,“喂,注意,这是最重要的一步,也是最后一步。”爸爸说:“把饺子皮翻过来,食指绕圈,两头包回去,用面粉和水粘上,就完事了。”爸爸认真的说,只听“哇”的一声,饺子皮和饺子馅都被我撕了。这次二哥真的笑了。这时,父亲鼓励我说:“没事,小Xi,其实你很聪明。学会打包的时候,浪费了七八个饺子皮!”“别气馁,再装一次!”大姑爸爸也鼓励我说。就这样,我又捡了一个饺子皮,啊!这一次,面粉和水短缺。再来一个吧。哇!我成功了!“啪!爸!哎!”全家人都忍不住为我鼓掌。父亲会意地朝我点点头,我笑了。

  我阿姨做了饺子,我很高兴吃我自己的饺子。

端午节作文13

  太阳刚刚升起。我慵懒的穿上衣服,一转身,看见地上一盆江米,挨着一堆捋得整整齐齐的粽子叶——原来今天是端午节啊!

  洗了脸,坐在小凳上。看着姥姥娴熟地包着一个又一个的粽子,不禁也心痒起来。“姥姥,我想包一个粽子。”“行,但是你会包吗?”“没问题!看都看会了~”

  我自信满满的拿起粽子叶,学着姥姥折成筒的样子,再放进一把江米,封上口。眼见就要成功,可是在这个关键的时刻,粽子叶裂开了……江米逃脱了粽子叶的束缚,纷纷滑回盆里,我还没反应过来,的,已经只剩几粒江米了。我只好重新包。吸取了上次的教训,我对挑选粽子叶也上了心。姥姥的粽子叶里,有去年用过的,比较软和,也有今年新买的,很硬邦。我想,大概硬的比较容易裂开吧,于是就选用了去年的粽子叶。可是由于太软,已经没有了韧劲,轻轻一碰便裂开了口子,我又一次失败了。是我判断失误?我半信半疑的拿起了新粽子叶,可是因为太硬,使劲一折——断了。面对这样的事实,我无语了。这时,姥姥的一句话令我茅塞顿开:“傻孩子,你不会两样搭配着用吗?”我照姥姥的话去做,果然好了许多。

  不料,“刚出狼穴,又入虎口”,在添加江米的问题上,我又遇到了困难。粽子叶折成的筒下面有一个小洞,总是会漏出江米。我正焦头烂额,忽然瞥见姥姥总是先用一小点江米严严实实堵住那个口,再添江米,我也学着姥姥的样子做,果然不再漏米了。

  虽然主要的问题都解决了,但是还有一些小问题,我慢慢克服,终于弄出了粽子形状的一个东西。接下来该捆马莲了。我在捆的`过程中,由于太用力,粽子叶又裂开了。我赶忙又贴了一张粽子叶,当“补丁”,然后重新捆马莲。很长的马莲,我还是觉得不够,又接了一段上去,给我的小粽子来了个“五花大绑”。一个崭新的粽子诞生了!

  粽子入锅了。怀着期待和忐忑的心情,我等了几个小时。说期待,是因为这是我第一次自己包粽子,说忐忑,就是害怕我的小粽子在几个小时的过程中熬不住,变成一锅粥。

  终于,粽子出锅了。在那么多的粽子里,就属我那个带着小补丁、五花大绑着的粽子最显眼了。我不禁期待起自己的粽子来。扒开粽子叶,洁白的米粒露了出来,粽香四溢。虽然很小,可尝了一口,还是美味无穷的。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多好啊!

  这就是我的端午故事,就让它伴着棕香结束吧。同时期待你的故事哟。

端午节作文14

  舒适的午后,我和妈妈准备做香囊,但是手头材料有限。

  尴尬的是连针也没有

  迷茫间,妈妈已经备好了材料,但我大脑中却充满了疑问。双面胶可以理解,但是这根”针”也太欺负人的智商了吧,一岁的宝宝都看得明白,这分明就是一根硬一点的铁丝啊,一团红色的线也好理解,可这块布,这颜色、这质感,分明就是一次性口罩中间的那一块布。桌上的'艾叶看起来也不太对头,怎么闻起来有一点呛人呢?

  好了,我们就暂且抛开这些许许多多的问号,想一想该怎么制作香囊吧。“既然针是一根铁丝,那就没有穿线的必要了。”妈妈说,“就拿它在布上穿几眼儿,再把红线穿入孔里不就行了吗?”听到这个“好办法”,我不得不表示了赞同。

  这可真是一个“好”办法。不一会儿,我就被它折腾得满头大汗了。正在我一筹莫展之际,妈妈终于翻箱倒柜,找出了一根实实在在的,真正的绣花针,有了它我就可以不用那个冒牌货了。我不禁埋怨妈妈忘性太大。不过穿针线还真是个麻烦事,我先是闭上了右眼,然后紧紧捏着红线,势在必得,唉!怎么没有穿上?没关系,再来一遍就这样经过N次的尝试,我终于穿上了线,并在妈妈的帮助下缝出了一个还算比较完美的小口袋。

  接下来就要往缝好的小口袋里装上艾叶了,这很简单。我捏起鼻子,轻轻地抓起一把,生怕伤着这些艾叶宝宝们,“哗啦”一下艾叶没放进去多少,有很多反而掉到地上了,这股艾叶的味道闻起来有点冲,就好像吃芥末的那种冲劲直扑而来。我只好放下捏鼻子的那只手,捡起艾叶,双手配合,往布袋中继续装艾叶。

  总算把这些艾叶宝宝们全都装进去了,接下来我只要拿红绳打个结就完成了。“当当当”,我这造型独特、味道强烈的小香囊总算完成,我长吁了一口气。

  仔细观察我自己亲手制作的艾叶小香囊,这个蓝色的圆东西长得还挺精致的,圆圆的肚子里不仅装着大片大片的艾叶,还可以隐隐约约看见里面的几根遗漏的红线。在小香囊的下方还给它装上了一根长长的尾巴,是一个花瓣形状的流苏,很像一朵蓝色的玫瑰花。此刻我觉得艾叶的气味也不再那么呛人了。

  在这个特殊的时期,这枚香囊我给他取名抗疫香囊,希望疫情早日彻底地消失,地球的居民迎来安康和幸福。

端午节作文15

  端午节,也叫端阳节,是中国的一个传统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这个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已经有很多年的历史了。端午节有许多古老的习俗和传说,每一个习俗都是如此温暖和难忘。真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纪念楚国大夫屈原”的故事。据说当时屈原被抛入河中后,当地人听到这个消息,立即划船打捞。他们一路划到洞庭湖,再也没有看到屈原的尸体。

  那是一个雨天,湖上的船只聚集在岸边的亭子旁边。场面壮观。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原博士时,又冒雨外出,冲进了茫茫洞庭湖。为了悼念,人们在河上划船,后来逐渐演变成龙舟比赛。人们怕河里的鱼吃了屈原的尸体,就回家拿来饭团放到河里喂鱼。后来,每年五月初五,都有赛龙舟、吃粽子、喝雄黄酒的习俗,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家乡的端午节,家家户户都要一大早插艾叶。艾叶是一种常见的植物,生长在野生的田野里,毫不在意,但它郁郁葱葱,生机勃勃,很容易让人想起夏天的野秋菊花。太阳升起前,人们把前一天晚上收集的艾叶放在门口,挂在窗前。且不说可以去瘟疫辟邪,润肺的甜香就像穿越田野的乡风,让老人和孩子都很开心,恋爱中的年轻人也沉醉其中,靠着窗户舍不得离开。

  记得小时候在老家,一般端午节前两天就开始包粽子。每年端午节前,河岸两岸到处都是提着小篮子摘粽子叶子的人。在那个季节,在河岸上,有树、绿色植物和许多习俗。收藏宗叶的人们工作着,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收集的粽子叶要先在锅里煮,然后用水浸泡,最后一个一个洗。奶奶在洗粽子叶子的时候,已经泡过糯米和红豆了。泡好的`米放在一个大盆里,盆旁边放一把木椅,捆好的草就挂在上面,这样就可以挂裹好的粽子了。

  奶奶爱端午节,大概是因为这个时候她总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吧。我迫不及待地想看我奶奶做粽子。我躺在一边看了一下午。看到外婆的皱纹里溢满蜂蜜,我偶尔会偷偷抓几颗蜜枣放进嘴里。我很高兴摘下我的脸颊,用力咀嚼。不知道他们有多甜!

  我家乡的端午节是如此充满怀旧和亲情。现在是端午节,我想起了我家乡的艾叶和我奶奶做的粽子。

【端午节作文】相关文章:

端午节作文[精选]07-12

端午节作文(精选)07-12

端午节作文【精选】07-13

端午节作文(精选)07-12

[精选]端午节作文07-09

【精选】端午节作文07-10

(精选)端午节作文07-19

端午节的作文09-30

端午节作文09-16

端午节作文400字:快乐的端午节04-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