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乌镇的作文

时间:2023-06-07 08:35:12 推荐作文 我要投稿

乌镇的作文

  在平时的学习、工作或生活中,许多人都写过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相信写作文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乌镇的作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乌镇的作文

乌镇的作文1

  今年暑假,爸爸妈妈带我来到水乡乌镇游玩。乌镇是中国四大水乡之一,它位于桐乡市北部,距离桐乡市政府所在地梧桐镇13千米左右,地处湖州、嘉兴、苏州三市交界之处。

  下了车,导游带着我们一起游览乌镇。乌镇里分别有两个景区,一个是东栅,一个是西栅。

  来到繁华的东栅区,走在青石板路上,看着一个个古老的房屋,仿佛来到以前的水乡之镇。天上下起蒙蒙的细雨,让这一切看起来更梦幻。一些穿着旗袍的姑娘,打着花花绿绿的伞从我身旁走过,她们就像是给这美丽的江南风景又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不禁赞叹道:“望极模糊古树林,湾湾溪港似难寻。”

  走着走着,忽然一排排清古建筑吸引了我。我随着拥挤的人群挤进了明清一条街。这里有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乌镇是茅盾的家乡,人们在乌镇给茅盾建了一个房子,按照他以前住过的每一个房间模仿建了一个,以供游客观赏。

  不知不觉中,我慢慢地走到了一个染布坊的.门前,我进去看以前的古代人是用什么染布的,怎样染布的。一进去,我看到许多青花布被挂在一根根竹竿上,风轻轻地吹,把一块块布吹得嗖嗖的响。

  沿着石板铺成的小路向南绕过财神湾,我们来到了明清一条街的南侧。这里有极具江南水乡风韵的小桥、流水、人家,所有美景尽收眼底。河上,小桥林立,遥相呼应;河里,水上人家的房屋的倒影清晰可见。河边,桥上的游客们都流连忘返……

  听爸爸说,乌镇不但是水乡之镇,还是文明之镇呢!历史上,乌镇的文化教育事业就十分兴盛……听着爸爸的介绍,我们又游览了晋代谢灵运的别墅遗址等等……

  时间过得可真快,一转眼夕阳西下,我们怀着依依不舍的心情离开了乌镇。这次来游玩,虽然只有短暂的一天时间,但我却在这古镇中获得了许多丰富的知识,也欣赏了美丽的风景。小小的一个水乡,在古代,那些有名的诗人走过这里后,也都留下一句句充满风情的诗句。

  我相信,美丽的水乡——乌镇啊,你以后必将以崭新的姿态迎接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再见了,乌镇,明天的你一定更加辉煌。

乌镇的作文2

  沐着潇潇秋雨,载着深深的好奇,终于来到了这美丽的江南古镇——乌镇。

  在那儿,疲惫的身心得到了放松和补给;在那儿,我领略了江南之美,它会让你情不自禁地将乌镇的印象深深地烙在脑海中。

  多少楼台烟雨中

  走进乌镇,扑面而来的是浓浓的历史之香。远远望去,那些江南独有的建筑整齐地排列在那儿,沐在秋雨中。墙上的青苔,窗上的木雕,无不透出一丝沧桑感……

  我们来到了一条巷子,似乎是条文化街,里面的店铺一一向我们展示了乌镇的特产和独有的文化艺术。那些漂亮朴素的蓝印花布,细致玲珑的木雕,清香甘醇的白酒……还有那幽静的立志书院,清雅的'茅盾故居,幽邃古老的当铺……

  走在这一条条小巷里,望着两边和远处一座座古老的木屋,仿佛真的是回到了从前……

  小桥流水人家

  到了江南,不乘船是极可惜的。乘着那天秋雨绵绵,便租了艘船,慢慢地领略乌镇之美。

  乌镇充满着诗情。河的一岸是江南人家的房子,朝河的一面大多是阳台。到底是古镇的人!他们在阳台上放了一盆盆花花草草,与河水映衬的十分协调。那些屋子虽然有些破旧,但这却是无瑕的古典美!简直可以和威尼斯媲美了!船摇不到几米,便就要过桥。乌镇的桥有许多样子,它们在清清的河水上投下倩影,令人遐想连篇。

  乌镇又是溢着画意。看那河边,杨柳依依,在秋风中轻轻舞动着婀娜的身姿,在水中划过。远处那一片青青的杨柳和河水结合得天衣无缝,那一抹绿为古老的乌镇添了一份新的生命力。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在这古老的乌镇,没走上三五步便能看见蓝印花布、茶庄、木雕艺术品这些传统文化。而那天,却在这古镇上发现了时尚与古典的完美结合。

  也是在船上,望见岸上有二对新人在拍结婚照。新娘穿着旗袍,掺着一些时尚的元素,那晶莹的钻戒和淡淡的红妆,在雨中撑着竹伞,静静地站在河边。

  在这传统的古镇上,用这样一种现代美来与之结合,可谓锦上添花。这是现代艺术与古代艺术的对话,乌镇的时尚,使她成了一个更富有活力的江南小镇!

  能不忆江南?

  白居易下江南,道出《忆江南》这首千古名诗。此番来乌镇,虽没目睹“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壮丽景象,但我绝不遗憾,因为我欣赏到了如此美丽的乌镇!

  她,飘溢着浓浓的历史芳香;蕴含着梦一般的诗情画意;点缀着一丝淡淡的时尚气息。

  她那独具灵气的美使她有了非凡的气质,这种非凡的气质已深深地刻在我的印象当中,她使我不得不感叹:

  “能不忆江南?!”

乌镇的作文3

  我到过温州的芙蓉古镇,领略过安徽歙县棠樾古建筑群,欣赏过江苏的周庄风情在阅读过谢冰莹笔下的《小桥流水人家》后,我就一直向往着能到这样的水乡去走一走。今年国庆,在爸妈的安排下,我终于有机会走进江南水乡――乌镇。

  坐车颠簸了近八小时,终于到乌镇了!爸爸买好票,我们随着人流进入景区。还没走多远,小河上那有惊无险的高竿表演立刻吸引了游客的眼球。在那一艘很大的浮船上架着一根高高的竹竿,一位四十开外的表演者爬上竹竿,在顶端玩起了空中倒立,一会儿又像练功一样坐着,竹竿被压得弯弯的真是灵如猴猫,围观的游客赞不绝口,我还真怕他一不小心会掉入河里。

  再往里走,便可见到一座石桥,叫“逢源双桥”。桥身不小,是用石块砌筑的,结实又美观,算得上是大石头桥。穿过一个个小石头巷子,走过一户户人家,便可见到小一些的石桥,大都是江南古镇所特有的石拱桥,是石匠们精心雕琢过的,清晰立体的花纹使人心怡。站在石拱桥上,望着远处船夫摇桨徜徉于碧水中,那么惬意,那么安逸,好一幅悠然自得的水乡风景画!

  我们走累了,就随便走进一户人家。我们见一位老奶奶正不紧不慢地把一只只又湿又软的蚕茧在手心里翻,还从里面掏出花生米大小的蚕蛹,然后将蚕茧和蚕蛹分别放在两只水盆中。经过询问,我得知那是煮过的'蚕茧,显得软。分出来的蚕茧被装进一只只大网兜里,摊在石桌上晾干。晾干了的蚕茧已经完全没有了原先的样子,更像蚕丝被芯的一部分。妈妈说,用蚕丝做成的被子冬暖夏凉,除了可以做蚕丝被,经过织、染等工序,还可以做成真丝面料,用来做衣服、包等。一直以来,水乡人一直保持着这特有的乡俗。

  不知不觉,我们漫步在长长的古道上,已近黄昏。我们一路游览,一路总有小河静静地陪伴着,一座座可爱、细雕的单孔石头小桥也默默地迎接着一批批游客。那一排排黑瓦白墙木构的建筑,那精美绝伦的镂空技术,使我更加佩服古人留下来的宝贵遗产。古街很长,也很热闹,我们吃过小镇的麦芽糖,也曾坐下来闲品那里的特色小吃――白水鱼,沿途还欣赏了各式的蓝印花布

  就这样,我们一路游览,一路赞美,一路品味。

乌镇的作文4

  我的家乡乌镇是一个水乡古镇,比起一些大城市来说,乌镇显得是那么微不足道。可水乡古镇每天都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

  乌镇的河是乌镇的筋脉,大河,小河纵横贯穿整个乌镇,你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见河流。微波荡漾,河中鱼儿游来游去,仿佛是在倾听游人的脚步声;一会儿,鱼儿又钻下水底,似乎在和嬉戏玩耍。河面上,轮船发出呜呜的响声行驶着,好象在说:你瞧!我在水上行驶得多快!在东市河,你就看不到大轮船的踪迹。一艘艘乌蓬船在河上缓慢地行驶,一位衣着朴素的船夫,站在船尾,眼睛望着前方,双手握住船桨,悠悠地摇着。船桨在手中摇动,水面扩散出一道道微波。这乌蓬船比起那大河上的轮船,让人感到一种悠闲自在的感觉。

  有河必有桥,乌镇的桥主要以石板桥为主。石板桥都是拱形的,在桥的半圆形桥洞上往往写着桥的名字。桥,对所有人来说是再熟悉不过了,可乌镇的桥并不是那么普普通通,而是饱经风霜。桥上雕刻的花纹已经模糊不清,几棵有顽强生命力的小草在石缝里茁壮成长。走上石桥,迎面吹来了一阵微风,让人感到清爽自在。

  乌镇的弄也是非常的多,主要分部在东,南,西,北栅,其中众所周知的是已经成为旅游景点的东栅弄堂。东栅的弄堂只有两米左右的宽度,两边那一幢幢陈久的民宅,并排的通向弄堂的尽头。走在弄堂的'石板路上,抬起头望望蓝天,天变得又细又长,云好像寄害羞似的,只露出一点点。早晨,当黎明的第一缕阳光照亮被黑夜笼罩的大地时,沉睡中的弄堂慢慢地苏醒起来,苏睡的第一声就是的露水滴在地上的声音,接着,鸟儿欢快的歌唱,人们从鸟儿的歌声中醒了,弄堂一下子热闹了,上班的上班,洗衣服的洗衣服,一片忙碌的景象。中午,酷热的太阳对着大地发出一阵又一阵的热量,可弄堂里太阳光一点儿也晒不进去,因为房屋像一排排卫士阻挡着酷热的太阳光的入侵。傍晚,太阳落山了,夕阳将弄堂染成了红色,弄堂里人们聊天,乘凉,夜幕渐渐地降临,弄堂里人们都已回屋睡觉了,弄堂又安静了下来,等待着明天的到来。

  乌镇还有一位伟大的文学家 茅盾,他的文学作品至今还是人们最喜欢看的书之一。还有一些著名景点,如修真馆,茅盾故居,林家铺子,百床馆,酒作坊等等。这些都是旅客必去的地方。

  乌镇是我家,我爱我的家乡!

乌镇的作文5

  今天,我提议去江南水乡六大古镇之一——浙江省桐乡市乌镇。

  为了能早点到,我们6点就起床了。一路上我们一直在看鬼片,哎呀我的妈啊,上面挪个僵尸长的太呢个啥了。就这样一直走啊走,下午3点才到。舅舅开着车,坐了大约7个小时才到。

  进入乌镇,马上有了一种穿越时空之感,眼前仿佛出现了“歌管楼台声细细”的水墨江南。去时恰好下起了蒙蒙细雨,透明空灵的雨滴叩开青砖石瓦上的历史,渐渐的,感觉已融入了乌镇、融入了水乡、融入了江南。

  雨小了些,我们踏着青石板路,眼睛在不断扫来扫去。就像乌镇,仿佛就是从千年走来,不带修饰、不着痕迹,令人百看不厌。

  坐下好好享受这里的闲适:坐在充满翰墨清香的院中,手捧一杯香茗,闻着淡淡的茶香,听着带着节奏的雨声。与大漠朔方、莽莽苍苍的北方相比,又别有一番闲情逸趣。面对此情此景,难怪刘皇叔也沉醉于这“花柳繁华地,温柔富贵乡。”不思荆州。

  雨又下大了,不免有些许寒意。路上行走的.人纷纷撑开了油纸伞,这又是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在这里,使人不禁想起了许仙与白娘子凄美的爱情故事,而这只属于淡舟云海、烟雨蒙蒙的江南。只有这里才能演绎出曲折动人、荡气回肠的爱情传说。放到北方,恐怕就是花木兰的故事了。

  “小桥流水人家”,在江南桥与水是不可分割的部分。据说乌镇以前有一百二十多座桥,现在只剩下四十多座。站在与水面连成一起的桥上看到的是鳞次栉比的民居和两岸的柳树,闭上眼想:古桥、玻璃般的水面、排列整齐的民居、两岸柳绿花红,不时传来风铃的叮当。连起来调成一幅幽远、恬静的画面。画上的一切,似乎从沉睡的历史中刚刚醒来,可以触摸她的脉搏、可以感受她的呼吸。我真想一起沉睡在尘封的历史中。若乌镇好比一本老书,我情愿成为其中的一个标点。沉浸在江南,哪怕湮没了一生一世,沉醉了一生一世,我也无怨无悔。

  坐上船,似乎体会到了以前江南人的生活,漾起一叶小舟,穿梭于藕花深处,用手捧起一捧水,带来了丝丝凉意。我想,这就是江南的魂。这里人的生活与水密不可分,所以江南有“水乡”“鱼米之乡”的美称。江南如水,拥有美丽、浮华……

  时间仿佛也滞留了下来,不知不觉是离开的时间了,回头踏上青石板,耳畔又传来风铃的叮当和摇橹的木桨声……

乌镇的作文6

  我的家乡就是那江南古镇、鱼米之乡乌镇。

  我的家乡现在可出名了,那是因为镇上有茅盾故居、修真观,有小桥流水、石板老街,还有各种土特产……然而最吸引我的还是那一条条用石板铺成的老街,一幢幢淳朴的古建筑。

  早晨的老街是美丽的。当你一个人走在老街上,特别是雾气弥漫的石板老街上,雾很浓,你只能看到前面五六米的距离。那些从石板路的缝隙间钻出来的小草儿上,还带着晶莹的露珠。那石板老街非常窄。从一户人家的窗台上伸出一根晾衣竿就可以直接到达对面人家的窗台上。对面的邻居都很熟,所以不会在乎一根小小的晾衣竿。有时,他们还会隔着窗口交谈着一些新闻消息,就像在一间客厅里聊天那样方便轻松。

  上午时分,老街里的居民纷纷忙碌起来:有的提着拖把到河边清洗;有的`在屋里忙着准备烧饭炒菜;有的已经招呼起顾客忙着做起了生意;还有一些老人提着剑找了一块空地挥舞起来;有的就在门前打起了太极拳,舒活舒活筋骨……

  十点左右,那是老街上一天中最热闹的时候了。一群群游客背着一些与他们身材不相符的旅行包,东看看,西瞧瞧,还时不时地笑几声。我想他们一定是准备在这儿购买一些土特产,或者在这儿住上几天吧!

  中午的时候,一个个游客玩累了,肚子里又在大声地叫唤,唱起了空城计,于是,他们便走进了一些大小不一的饭馆,品尝起我家乡的一道道农家菜:红烧羊肉、清蒸白水鱼……他们一边吃,一边还不住口地称赞。

  吃过午饭,游客们又在老街上参观游玩。有的游客被我家乡的老街、古建筑迷住了,于是,他们就找了一家旅馆住了下来。一进房间马上放下那沉重的背包,整个人就显得轻松了。然后,他们会在房间里清洗一番,休息一下。

  然后,他们就会再次来到老街上游览观赏,还会挑选一些自己喜欢的手工艺品,用蓝印花布做成的衣服……

  说到这里,你们一定会问:“你们家乡有什么土特产吗?”我会自豪地回答:“有,而且多着呢!有姑嫂饼、三白酒、蓝印花布……”

  如果你想一睹我家乡古镇的美丽风采,那就请你马上前来。我愿意当你的向导,为你介绍。我会随时欢迎你的到来!

乌镇的作文7

  一直想去乌镇,想去领略它的古老,想去享受它的安逸,也想去探访茅盾笔下的那个林家铺子……

  第一次接触乌镇是从我爸的口中。看他眉飞色舞地描绘着乌镇的古老,我不以为然——不就小小的一个镇嘛,用得着说得如此天花乱坠?古老?我就不信它能比河姆渡还古老!

  第二次接触乌镇是从自己的眼里——从街头的巨幅广告画里。隔着一条街的熙熙攘攘,我注视了那幅画很久,开始对自己先前的不以为然感到怀疑,这乌镇真是够古老的。

  按捺不住的好奇心让我猛做乌镇梦,还曾经雄心勃勃地策划着与一个朋友一同前往。策划归策划,我们的策划没有结果;也许因为我们天生有惰性,也许因为我们的父母有许多理由阻止我们,不管怎样,我失去了第三次接触乌镇的机会。

  机会总会来的,只不过迟了些。我总算踏上乌镇的土地了。同行的同学真是能搞笑,说什么我们这是沿着茅盾走过的路行进。

  就好像踏上乌镇便能闻到古老的气息:我们临近河道,古老化作河水静静地流淌;我们跨上拱桥,古老化作青苔生长在石砖上;我们来到药房,古老化作药味弥漫在空气中;我们走进染坊,古老化作蓝花印染依附在布帛上;我们拐人胡同,古老化为泛黄的`春联残留在木门两侧;我们经过布坊,古老化作婆婆手中的梭子穿梭于两行丝线之间;我们观看皮影戏,古老化作那一根根线牵动着皮影的一举一动……

  所到之处,除了古老,还有安逸。河水是静静地流,药味是缓缓地散,布帛是轻轻地飘……这个小镇安逸地接受着午后阳光的洗礼。有人在纳着鞋底,敞开着的门正中挂着的中国结上垂着一串银铃,轻轻地随风飘,随风响……阳光被水面反射到榉木墙上,斑斑驳驳,水波在蠕动,光斑也在舞动……

  也许乌镇是一幅画,不知是哪位大师画的,虽然用的都是暗色,却把古老和安逸给了乌镇。

  也许乌镇是一首诗,不知是哪位诗人咏下的,虽然没有抢眼的文字,却将古老和安逸给了乌镇。

  也许乌镇是一朵花,不知是谁种下的,尽管是朵纯朴的花,却开得异常旺盛,它用每根花蕊、每片花瓣尽情地绽放着古老和安逸。

  短暂的一天,望向乌镇的最后一眼落在了那条河上,它还在静静地流淌,有谁知道它的尽头在哪儿么?如果无人知晓,那么我祝它永远流下去。

  或许若干年后会忘了这一天,但不会忘记的是,我曾去过一个地方叫乌镇,那里有属于它的古老和安逸。

乌镇的作文8

  晨曦微微,江南水绿。

  正值八月。乌镇的阳光毫不客气地披散下来,绘成一道又一道的金丝,镶嵌在青石板间,楼阁上或是木门雕花的缝隙里。

  桥下金水泛泛,桥上衣袂翩跹,装点了水乡的盛夏。虽不如那三月的桃花雨,却也多了几分俏皮。

  水乡是用桥分割而成的。你看,撑船的老人一篙又一篙地荡过透彻的河水,穿过一座又一座的石桥木桥。或是小木桥,倚在街边的石板上;或是石桥,庄严又和蔼地凝视着欢畅的河水。清晨的阳光不强也不弱,似给乌镇披上了一件金缕衣。

  转过街头,踏过柔美的清晨,去浅吟几曲云水蒹葭。听古戏台走过历史的风风雨雨。

  红妆淡就,咿呀婉转。

  台上水袖扬,台下客清场。零零散散几个乌镇的老人坐在自家搬来的凳子上,摇着蒲扇,闭上眼睛听这越剧的绵长,不时发出几声叫好。而大多数的游人,仅是不耐烦地看了一会便一掠而过,他们竟无暇去听这一声声如泣如诉。

  台上,花旦翘着玉指尖尖,眉目间如血色盈霞,唱罢那青丝白发,舞尽那美眷如花。武生手握刀枪,怒目圆睁,一喝之间,军临城下,六军不发,长剑孤倚小楼残阙的悲凉豪壮被一一道来。而终是演得好戏,也无人再细听。

  古戏台上仍是有精致的雕刻,丹青和朱红已落上尘灰。对面不知是哪朝皇帝的御笔亲题。而今,不再有人赏。

  夜幕渐落,花灯千盏。

  天空如墨,掩饰了每寸砖石。而屋檐下的'灯笼,长街边的花灯,孩童手执的小纱灯,却使沉寂的夜,忽又灵动起来。

  码头边,游人竞相登上小舟,要一睹水乡的夜景。摇橹船的桨声远远回响,和着远近的嘈杂。月光短,只影长。倚在船头,看白日的水光潋滟被黑夜收起。两边参差的灯影映在水面上,远处楼阁古刹晕黄的灯光,宛若仙境一般扑朔迷离。撑船人互相答应,软绵的乡音在夜的相衬下似远似近。

  岸上,交错的深巷里也点满了灯笼。大红的光隐约投在冰凉的青石板上,勾勒出过往的人群。少女们执着油纸伞,素衣青衫摇曳过夜晚的深不可测,带着《雨巷》般的雅致。街旁,灯缕摇曳和馄饨的叫卖吆喝声相隔相离。

  尘嚣未尽,过目歌楼。飞檐,曲廊,把已经沉醉的游人拉扯回那个古香古色的年代。

  忽抬头,见伊人,月色清明。这水,这桥,这人,都叫人难忘。在浮烟冷雨里,在江南的软水里,浸泡出一缕绝世的情怀。

  江南的明月装饰了谁的窗子,水乡又装饰了谁的梦?

  我真想留住这片风景,在水乡的满城花开里,借着半篇诗,回味那笙歌醉梦。

乌镇的作文9

  乌镇,像许多古镇一样,有穿过小镇的河道,有傍水而筑的朴实民居,有小船在河上荡漾……乌镇是一个具有文化气息的地方,少了一些商业气息。我很喜欢那里的人、那里的景、那里的文化……

  来到乌镇这水乡怎能不坐船在小河上游览一番呢

  ?我乘上小船随着船夫手中的桨上下起伏,惬意地开始了水乡之旅。我一眼望去,静谧的小河泛着清澈而又有点发绿的河水,一大群白色的鸭子悠闲地在水面游着,不禁让我想起一句古诗: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河两边建满错落有致、白墙黑瓦的古老房子,很多房子的`一边都用石柱架空在水面上,几乎每户人家都有石阶通向河水。隔几户人家就有一座石拱桥通向对岸。石拱桥都用大小不一、斑驳的石头堆砌而成,桥底下长满了厚厚的青苔。随着船的前进,许多杨柳时不时地出现在我的眼前,有的像是长在水中,柳枝低垂入河,微风吹过,轻轻拂过,水面不时泛起一圈圈涟漪。我从船尾向后望去整个乌镇笼罩在一片薄雾中,多像一幅水墨山水画。

  到了一个小码头,我们下了小船,沿着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向前走,突然一阵叮叮当当的响声把我们带进了一个铜锅制造工坊,迎面看到的是一只巨大的铜锅,号称天下第一锅。再进去就看到了冶炼铁锅的现场。只见师傅们先把生铜溶化成液体,然后用勺子把铜水拿出来倒入做铜锅的模具。一眨眼,铜锅就做成了。我们继续向前走来到了乌镇著名的染布坊,一匹匹蓝白相间的蜡染布悬挂在竹制高架上随风飘动,一个个蓝花布犹如一幅水彩画,精湛的设计,精美的图案让人不得不赞叹乌镇人民的心灵手巧。。

  乌镇景美、文化美、人更美,游乌镇的这两天我们借宿在一座民宿里,房东是一对乌镇土生土长的中年夫妇,早上我们吃着他们自家养的土鸡生的蛋,当我们想付钱时他们却说值不了多少钱,就不用了。中午我们在那儿吃了一顿丰盛的午餐,房东夫妇照样不收钱,妈妈坚持要付钱,最后他们才勉为其难地收了一点成本费。

  乌镇一座流淌美丽的古老水乡,不但景美,人民心灵手巧,而最美的是乌镇人的质朴心灵,让我这个在城市中长大的孩子久久难以忘怀!

乌镇的作文10

  一直想去乌镇,想去领略它的古老,想去享受它的安逸,也想去探访茅盾笔下的林家铺子……

  第一次接触乌镇是从爸爸的口中,看他眉飞色舞地描绘着乌镇的古老,我很不以为然。不就是一个镇嘛,用得着说的如此天花乱坠?

  真的到达了乌镇,我才知道这乌镇真是够古老的。这就是爸爸口中的那个古老、安逸的小镇吗?我有点不敢相信。眼前的茶楼酒店、画廊作坊透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流过家家户户堂前屋下的河水中,还长着那种古老的水草。双脚踏在石板路上,心头泛起一丝久违的感觉。

  就好像踏上乌镇便能闻到古老的气息:临近河道,古老化作河水,静静地流淌;跨上拱桥,古老化作青苔,生长在石砖上;来到药房;古老化作药味,弥漫在空气中;走进染坊,古老化作蓝花印染,依附在布帛上;拐进胡同,古老化作泛黄的春联,残留在木门两侧;经过布坊,古老化作婆婆手中的梭子,穿梭于两行丝线之间;观看皮影戏,古老化作那一根根线,牵动着皮影的一举一动……

  打着传统的油纸伞,悠悠地穿过那弯弯曲曲的小巷和那被唐诗宋词熏陶过的小桥。小巷光滑的石板路,仿佛在诉说这往日的繁华,带着一个又一个过客的眷恋,延伸到时间的尽头。而巷里酒家白底黑边的酒幡,还在湿润的空气里飘摇,和着酒香,抚慰着人们心底软绵绵的情怀。薄薄的`烟雾中,一座座与小巷一般年岁的小桥,默默地连接着两岸,想一个无语的老者,安逸地守护着这个小镇。小桥就是心中所想的那种,大都是木雕的,偶尔会遇上一座石桥。小木桥的花纹刻的十分精致,而整体上又透着古朴的美。

  累了,在茶馆停下,触摸着那早已被岁月侵蚀了的、不知是哪个朝代的瓦,品读着那早已挂着蜘蛛网,却依旧娓娓叙事的木雕。执一卷夹着往日气息的书,品一杯带着薄薄香味的茶,和暖暖的阳光打趣儿……

  也许乌镇是一幅画,不知是哪位大师画下的,虽然用的都是暗色,却把古老和安逸给了它。也许乌镇是一首诗,不知是哪位诗人咏下的,虽然没有抢眼的文字,却把古老和安逸给了它。

  残阳缓缓地向西山迈去,当它收起最后一抹余晖,夜就拉开了帷幕,小镇被笼罩在无边的纱幕里。短暂的一天,望向乌镇的最后一眼落在了那条河上,它还在静静地流淌,这是一个注定属于梦的地方。

  或许若干年后我会忘了这一天,但不会忘记的是,我曾去过一个地方叫乌镇,那里有属于它的古老和安逸。

乌镇的作文11

  乌镇,江南水城,一个由青瓦粉墙,小桥流水构成的小镇。

  步入乌镇,第一眼,就被它的美折服。它不是江南女子回眸一笑的娇弱之美,而是让你琢磨不透的神秘古老之美。街依着河,河依着街,街上布满了光滑明亮的青石。在依河的房屋上还有绿藤弯弯曲曲的,街上的叫卖声络绎不绝。虽有街,但船夫仍忙在水面上于小镇间穿梭。

  乌镇是一个水乡。河,大街小巷处处皆有。也许,正是这些水,增加了乌镇的灵气,令人不禁想起了威尼斯,但两者截然不同。乌镇,给你的永远是古老,是神秘的回味无穷,让你每走一步,都能感受到历史的.凝重。而威尼斯呢?不妨说它是一种静谧之美吧!夜来临时,街上就仅仅只剩下灯光,船,船夫,还有从风中传来的花草的清香。

  染坊,似乎是江南的一种标志。大大小小的染缸,一张张墨蓝的染布被高高挂起。还有专门印花的染坊,用模子印出一朵朵美丽的花纹来。江南女子的心灵手巧,便由此而体现。

  曾经富贵一时的金家,房屋分明堂和暗道。明堂便是主人休息或接待客人所用的,而暗道只是一条暗暗的小道罢了,丫鬟就从这儿行走,端茶倒水的。还有百床馆,罗列了各种各样的床,有一床一室的,还有一床多室的,无不体现着江南乌镇曾经的荣华。

  夜,来了。家家户户亮起了灯笼,那红红的灯笼,挂满了整条街。这时候,乌镇才真正热闹起来,灯火通明。各种各样的稀奇玩意儿都出来了。特产的糕饼、手工制作的幸运草手链、具有民族特色的服装、柔软的丝绸、精美的胭脂盒……应有尽有。这时,皮影戏就会开始了,人们都争先恐后地去观看。古色古香的建筑,热情的人们,江南独有的诗意,让这个夜,更加美丽。

  “乌镇蓬舟细柳边,灰砖青瓦绿苔前。”乌镇,它的美与神韵,几乎是我们无法用语言来述说的。

  这座古镇,没有尘世的喧嚣,只有淡泊和宁静,这里的一切似乎都被染布的熏香所陶冶了,染成了一幅平静而典雅的水墨画,人们在这里平和而质朴地生活着。

  水墨江南,若说江南是女子,那么乌镇应是小家碧玉型的吧!古屋、细雨、乌篷船……这乌镇一切的一切都将永远归为回忆。

  乌镇,很美……

乌镇的作文12

  乌镇的雨是极好看的!

  多年前,我有幸跟着爷爷去过一趟乌镇,虽然那时候年纪尚小,记忆里的风景也竟不模糊:记得我扎了羊角辫,跟在爷爷后边东张西瞧的,见了好东西就新鲜。

  爷爷是个挺会写字的“山羊胡子”,平时就爱摆弄些附庸风雅的小玩意儿,也学着古人作诗听雨。我常笑他年纪大了愈发矫情,他也不恼,笑道:“非也,非也。”那时候不知听了谁说乌镇是个“有灵气”的好地方,他竟二话没说将我拉了去。

  乌镇确实好看。光滑的石板与黛青的瓦砖,路边石头缝里冒出头的青苔,都让人喜欢,但最叫人移不开眼的,当属乌镇的雨了。

  乌镇的雨是极轻极轻的,密蒙蒙地铺下来,轻烟帷帐似的,又隔了一层雾气,和黛青色的远山相映衬。这样的光景,相机是照不来的,只能用画给绘出来。落在窗棂上的声音显得格外舒缓,悠长宁静,像轻飘飘一首诗落在心里,听雨便也成了一种享受。

  乌镇的雨有时很是叫人欢乐的。雨大些的时候,就会聚成小股,顺着房梁的尾脊流下来,叮叮咚咚仿若鸣玉。若是这样的`天气,路上便见不到什么人,我举一把花伞在外头玩水,孩童天性好动,玩水也成一大爱好。趿拉着鞋,猛地蹬一脚上去,就在脚边炸出一簇水花,冰凉凉的,也格外好玩。只是乌镇石板要滑得多,往往一脚还没踩下去,就得先摔个跟头,这时爷爷总爱在门里头举着毛笔看我笑话。他一笑起来,山羊胡子就被沾上墨迹,于是我也笑了。

  乌镇雨后的样子很是迷人的。小桥上偶尔会有一两个撑着油纸伞的游客,他们的伞应是从当地买的,有江南烟雨的图案,但易察觉出他们身上没有“江南味”。再往前是一个小湖,雨初静,湖面就蒸腾起雾气,浮在空中,如临仙境一般。雨后的小镇像被精心打扮过,清清爽爽,叫人心里愉悦。爷爷一遍遍地捋他的山羊胡子,眯起眼睛看向远方。我问他在看什么,他说看太阳。我顺着他的目光瞧过去,眼前一片茫茫雾气,我突然说不出话来。

  很多年后,我一个人去了乌镇,玩过水,看过雨,听过风,也瞧见了太阳,可是身边少了爷爷。

乌镇的作文13

  你能用三个词描述一个地方吗?小桥、流水、人家,这三个词完美地描绘了一幅江南水墨画,也描绘出了我心中的乌镇。

  父母对各种名胜古迹、古镇都极感兴趣。但我从没有对任何古代风格的建筑、乐器、服饰有什么兴趣。汽车驶过高速公路,离那极富有年代感的古镇越来越近,我竟自有些莫名其妙的兴奋感,一种像是从21世纪穿越回古代的兴奋。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江南水乡,怎么能没有雨?乌镇,更需要雨的滋润。从我到乌镇起,淅淅沥沥的小雨飘洒起来,敲打在青石板上,滴落在黛色的屋檐上,在小河里划出圈圈涟漪。整个乌镇宛若一幅未干的丹青,本没有颜色的雨落在乌镇上,一切都变得鲜明起来,就像一位上了淡妆的少女,素雅,恬静。

  三生三世,十里水乡。江南可采莲,可惜时节尚早。坐上乌蓬船,三月可采菱。游荡在东市河上,看两岸人家,青砖白瓦,一个在岸边洗菜的女孩子正和对岸的大婶聊着天。船经过小桥,上面的砖已经覆盖满了青苔,几千万人,十几代人都曾在它身上面走过,无数浪花也在它身上激起,现在它依然在那里,连接着两岸。

  忽然,两岸热闹起来!原来,今天是农历三月初三,恰逢乌镇祭拜蚕花娘子,一年一度桑养蚕宝宝的时候到了。在船上,看着镇子上的女子们忙碌起来,抬着蚕花娘子的绣像祈祷一年又一年风调雨顺,以前的采桑、缫丝刺绣,仿佛一切都是那么亲切。

  傍晚,小船靠岸,来到居住的民宿,点上一条白鱼、四两白虾,一斤上海青,菜品无上鲜美。我托腮望着夜色中的水乡,水天一色,真是“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清河。”

  江南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在乌镇,总有纵横千古的感觉,在“六朝遗胜”的石碑前,仿佛看见十岁的.昭明太子萧统随老师读书的场景。看到此处,我也想做太子的同窗和他一起读书了。

  江南,我魂牵梦融。

  乌镇,我独有情钟。

  空灵的雨巷,梦幻的水波,千年的文脉,教我如何不想她!此时,我坐在窗前,夕阳西下,思乡人在天涯。

乌镇的作文14

  我的家乡是江南古镇,鱼米之乡的乌镇,总是给人予一种朦朦胧胧的印象,仿佛是一幅淡淡的水墨画,柔美淡然,安静怡然,让人感觉到仿佛心绪得到了慰藉,灵魂找到了依傍。

  我的家乡是全国有名的“菊花之乡”,美丽富饶。乌镇自古繁华,千百年来,全镇以河成街,桥街相连,依河筑屋,深宅大院,重背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穿竹石栏,临河水阁,古色古香,水镇一体,呈现一派古朴、明洁的幽静,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

  在乌镇,让你不能忽略的是乌镇的“水阁”。所谓水阁,就是民居的一部分延伸至河面,下有木桩或石柱打在河床中,上架横梁,搁上木板。水阁是真正的“枕河”,三面有窗,凭窗可览市河风光,午夜梦回,枕下流水潺潺,别有一番情趣。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水阁是乌镇的灵气所在,虽然它没有奢华,难比高楼,但两千年来,就是它默默地陪伴着乌镇勤劳善良的人们度过了他们每一个平凡而实在的日子。乌镇人家的.水阁,是其它水乡古镇没有的。所以,乌镇也就是真正意义上的“枕水人家”。

  沿着斑痕累累的石板小路,穿梭于古老宅子与巷子之间,处处可感受到乌镇那深厚的文化底蕴。

  闹中取静、环境幽雅的茅盾故居,似乎还环绕着“大家”孩提时私塾里的朗朗书声;年代久远的昭明太子读书处,仿佛还诉说着那个年代的悠悠古风;古色古香的江南木雕馆、百床馆、余榴梁钱币馆,好像还保守着传统的文化内涵。

  走进蓝布染坊,那蓝印花布被凉晒在院子里高高的木架上,蓝底蓝得清纯,白花白得朴实,这一头长长的坠落回地面,那一头又翻滚着爬向架子,然后又落回到地面,蓝印花布随风飘动,在这布丛中照相的人们忽隐忽现,隐约闪现出田园的纯朴、自然、安静与悠闲,令人十分惬意。

  累了,找一处休息的地方坐下来。品那清香扑鼻的菊花茶,尝那酥香可口的姑嫂饼,看那潺潺的溪水,悠然划行的乌蓬船,似乎感觉到我的梦已找到,心得到了回归。

  夜晚的乌镇更是宁静安逸。坐在石拱桥上,望着烟雨中朦胧的万家灯火,远处不时传来若隐若现的歌声。感觉我的整个身体融合于这一片夜色中,使寂寞的心不再寂寞,孤独的灵魂不再孤独。

  古镇就在这样温馨详和的氛围中漫漫地睡着,在睡梦中去寻找自己最原始的梦。

乌镇的作文15

  江南水乡,是个令人痴迷的地方,不管是白天,还是晚上。

  一、枕水人家

  乌镇的东栅,有许多店铺,其中不乏以店为家的店主。每当清晨第一缕光射向大地时,他们已穿戴整齐;于是,全店人合力地逐一拆去厚重的门板,然后开始一天的营生。板窗此时也被打开了,用一根木头撑着通风。这沾染着时间尘埃的一块块深棕色的木板,也成为了此间一道独特的风景。

  乌镇东栅的建筑很有特点。由于住房多为木质,遇火即燃,所以,为了防止火势蔓延,每一百零八户间便有一个小型港口似的空格,两面筑以防火用的.马头墙和石牌坊。镇上还有专门的消防队一一水龙会。有趣的是,在东栅,每座桥都十分狭窄,栏杆又十分低。先民们想必是习惯了,但游人皆小心翼翼,唯恐落入水中。

  西栅与东栅又有所不同。西栅有许多民宿。推窗而望,繁华而美丽的乌镇夜色尽在眼前。河风吹来,暑热尽消( ),甚至有丝丝寒意。西栅的桥不窄,却是很高。游人经过时,不约而同地被河风刮得缩了缩脖子。也许,这就是"高处不胜寒"吧!

  二、吃在乌镇

  晚饭的时间眨眼就到了。一家人围坐在饭店的圆桌旁。

  春天的马兰头、螺蛳正应市,各来一盘。姑嫂饼是当地特产,适宜作饭后甜点。鸭腿、红烧羊肉是荤菜。菌菇豆腐汤听起来不错,那么再来一碗。待菜尽饭罄之时,大人便打发小孩再去采购水果与小吃。不多时,一人端着臭豆腐,一人提着青梅与乌梅,摇摇晃晃地来了。一家人吃着东西,拉着家常,其乐无穷......

  而乌镇的美食,远不止这些。外酥里嫩的萝卜丝饼,又甜又辣的老姜糖,五味俱全的豆腐干,酱香浓郁的豆酱,还有绞绞糖,干菜饼、乌米饭、鸭脖......乌镇,俨然一个吃货的天堂!

  三、水乡的出行

  乌镇是地道的水乡,自然要有船。这儿有两种船,一种是大船,两篙两橹推进。一种是小船,船工摇着橹,让小船摇摇晃晃地前进,晃出水乡的优美画卷。而步行时却更有意思,脚踏着尚存夕阳余温的石板道,手提星星灯,缓缓前行,有一种古朴的感觉。

  我终于明白:乌镇的有名,是因为现在人们渴求一种舒适、安逸、慢节奏的生活。城市

  生活节奏太快,人们早已身心俱疲了。

  是时候放慢脚步,休息一下了......

【乌镇的作文】相关文章:

乌镇作文05-29

乌镇06-06

乌镇09-25

乌镇05-18

乌镇05-18

游乌镇作文04-15

乌镇之旅作文04-12

美丽的乌镇作文03-08

乌镇游作文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