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投稿 投诉建议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时间:2023-10-08 08:46:40 三年级 我要投稿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经典(4篇)

  在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作文吧,作文根据写作时限的不同可以分为限时作文和非限时作文。一篇什么样的作文才能称之为优秀作文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三年级的作文4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经典(4篇)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篇1

  说起我的表妹,她长的可爱极了,圆圆的大眼睛,乌黑的头发随风飘动……不过,她真是让我有时欢喜有时忧啊!

  有一天,我去妹妹家玩,我们商量一会儿后,一致决定去游泳。来到游泳池后,表妹就开始整我了。游泳池的水只比我的腰高一点儿,有趣!我正玩得热火朝天呢!突然,表妹来了击”万箭齐发”我马上用了”水盾”,想打我?没那么容易!我立马对她来了个”排山倒海”,在她措手不及时来个”九阴白骨牚”与”分筋错骨手”哈哈!”姐……大姐……我……我错了成不?”表妹做出一个“救救我”的姿势,“我不……不行了!”“哈哈哈!笑死我了!”算了吧!”我装出一本正经的样子来,”本官就饶你一条小命!””是!是!小的明白!”啊!看着表妹这个样子,我终于发疯似地大笑”哈哈哈……!”于是,游泳池里的`人一副”见鬼了”的表情看着我……我立马一把抓住想溜的表妹:”黄一秀!你想去哪呀了?”我把她”提”回家后,使出了独门密技”挠痒痒。“呀哈哈哈哈……哈……”一阵尖叫后,”再敢犯吗?”我咬牙切齿地说道。”呼呼……再……再也不了!”表妹有气无力地说。

  哈,表妹真是让我欣喜让我忧呀!什么都来和我比,上次比吃饭还噎住了,唉,可怜又可爱的表妹,我不是好惹的!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篇2

  每个人晚上睡觉都会做梦吧!

  梦有多种:噩梦、开心的梦、伤心的梦,还有许多喜怒哀乐的梦,不过我今天介绍的梦就是一个非常普通、可见的梦但不是喜怒哀乐一类心的梦呦--那就是环保梦了。

  在前天晚上睡觉的时候我做了场梦,发现我成了20岁的年轻人了,而且还是一位智商很高,也很有钱的人。

  在这个城市里,我买了一栋大大的房子;一辆升级版宝马车。在这个大大的`房子里的一张方圆餐桌上放着一张通知是这样写的:‘‘此如进房,就得做任务哟!’’然后下面写着:‘‘任务:环保世界,保护绿色家园。’’

  我看完了,就立刻行动了,走在大街上看见有人吐痰,我就用一些高明话语说:‘‘你不爱护大街上的地板砖,小心会遭到伤害的,就像人们说的恶有恶报哟!’’说完话音刚落,他就说:‘‘对不起,我以后一定保护好世界的卫生,请原谅。’’

  我见我经过多次的帮助和批评,我让更多人懂得了爱护世界有多么重要,因为你希望世界面对的是‘‘末日’’,还是春暖花开、鸟语花香的两种选择就靠你了!是保护能力强?还是破坏能力强呢?

  这个梦真长,疑问点还有很多呢!道理告诉了我: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这个就是我的梦了。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篇3

  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下课时和同学一起谈天、分享,说说在学校或家中一些令人难忘的事。有时,或者有的同学一直七嘴八舌得说个不停,有的同学在练直笛,有的同学在背经书。趁此良机,我和知心好友一起谈天,我们说了很多有趣的事,心中非常的愉快,在学校和同学一起分享,真得是非常的`快乐。

  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在家里和父母、兄弟姐妹一起看电视。看了许多的节目,有时有说有笑,有时痛哭流涕,有时惊吓连连...等等,有时还会为了看节目而在抢摇控器呢!真的好快乐!我们看了一个节目,那个节目内容十分生动,所以全家人都看得很投入,到一个段落时,大家都笑掉大牙,让我觉得全家人一起看电视,实在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

  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全家一起出游,骑着脚踏车,从家中骑到淡水,沿途可以看到美丽的风景,呼吸到新鲜的空气,也可以舒展身心,可以得到许多的好处。我们一起骑到淡水河,途中有一个斜坡,我们一起克服了这个困境,很顺利得到达了目的地,跟着全家一起出游,真是快乐呀!

  快乐是什么?快乐就是和老师、同学、家人一块儿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大家开开心心、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做快乐的事,这就是快乐。

小学三年级的作文 篇4

  濮阳杂技,源远流长。我喜欢看杂技,因为那每一个人动作都那么精彩,那么震憾人心。

  晚上,我来到了位于中原路的杂技厅。那里外如车海,内如人洋,每个人都在议论着节目的内容。过了大约十分钟,大厅里白灯熄灭了,五彩缤纷有灯亮了起来,音乐随之而起,一群身穿红衣服,手拿中国结的女孩们表演了舞蹈《红红的中国结》。后来我得知,这里面的三个杂技都登上过“我要上春晚”呢。

  其中,令我印象最深的是由10岁女孩儿万童童表演的`节目《追梦——高椅》。万童童在由9把高椅、一张高桌上灵巧地做着杂技里的高难度动作,连全场观看的人们都胆战心惊。

  看着这么精彩的节目,我心想:濮阳真不愧是杂技之乡。